APP下载

中小学教师如何进行教育科研

2010-12-31陈黎明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0年12期
中小学教师如何进行教育科研
  陈黎明
  把握脉搏,选准课题
  
  课题的选择不仅要考虑是否适合自身的客观条件、知识水平、业务能力,还要考虑是否有价值有创新。课题选择直接关系到科研是否能如期进行、如期完成。
  1 多看现成的报刊。大多数学校都订有各种教育报刊,多看这方面的资料,可以及时掌握学校教育科研的新动向、新思路和热门话题,有助于选择课题。这样既可以避免选题与人重复,又可以参考别人的科研成果,积累各种资料,为论文写作准备材料;还可以分析别人的失败原因,吸取经验和教训,及时修正自己的思路,避免相同的失败。关注报刊稿约、征文等,可帮你选题,按要求写作,还可以提高论文的投稿命中率。
  2 多了解各种专门性的科研信息。各级各类教育部门、教研部门经常有大量的科研课题提供给大家选择,这类课题,虽然工作量大、难度大,但完成后意义也重大。另外,多看各种教研杂志或其他县市的教育论文集是大有裨益的。
  3 从实践中发现问题。教材教法的探讨、学生学法的研究、教学活动的管理等都是无止境的,只要你认真实践便会发现教育教学存在的各种问题。解决问题是科研,发现问题同样是科研。特别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时期,亟待解决的问题更多。
  4 寻找空白领域。科研课题的选择是与我们所具备的客观条件密切相关的,条件好,研究容易,结果也更精确。我们基层学校教师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只能避开难度大、理论性强、需投入人力、物力较多的课题,有时还必须避开热门话题,去寻找那些别人忽视的领域进行研究。
  
  大胆实践,开拓创新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过程既是科研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获取论文材料、论据必不可少的阶段。
  1 实践性研究为主,理论性研究为辅。基层的中小学教师,不可能有充足的文献资料,要参与教学,也无太多的时间投入到文献资料研究中去,理论性强的各种学术问题的探讨对我们来说难度较大。由于直接参与了一线的各种教学,我们拥有宝贵的亲身实践的经验,对于实践性问题,我们最有发言权。
  2 充分运用调查研究方法。基层教师都有众多的同事、同行、同学、亲友和广大的学生群体,可以广泛利用这些社会关系进行问询调查、问卷调查及信函调查,为我们研究的课题获取丰富的材料。
  3 努力推行素质教育,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切实推行素质教育,基层教师的业务能力、知识水平和对素质教育迫切性的认识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教师应该努力发挥自身的特长,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实践。
  4 认真积累各种第一手资料。任何一个教师,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手头便会拥有众多的教案、教后感、教学计划、辅导计划、成绩册、学生素质表等各种各样的第一手资料。及时地对资料进行整理、归类,总结自己的实践结果,就会发现其中规律性的东西和存在的问题。
  
  观点新颖,具有价值
  
  教研的结果,最终都将以论文的形式进行报告。要在众多的论文中脱颖而出,必须拥有新颖的观点,但又不能脱离实际,哗众取宠或随意修改结果、数据,为新颖而新颖,会使科研失去意义。
  1 说别人所未说。科研结束后,结果需要公布,经验需要总结,失败的教训要吸取。怎样来阐述呢?首先,那些别人已经说过或者众所周知的内容,尽管与你的研究密切相关,也应该少说或不说,避免给别人千人一面的感觉,也可以使论文言简意。避免人云亦云,要说出别人未研究的或研究过但未曾说过的问题。
  2 认真处理并充分利用相关的各种材料。这些材料都是你辛苦实践所得来的,是充分证明你的论点(或结果)必不可少的证据。
  3 观点(或结果)要有利用价值。利用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给决策和管理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比如大纲的改革、教材的修改等。二是能给基层工作者提供参考。你的实践结果应该具有推广价值,或观点有说服力,或可供人借鉴,使别人少走或免走弯路。
  
  努力提高业务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
  
  渊博的专业知识,既是顺利完成实践的保障,也是论文写作的基础。所以,基层教师在认真工作的同时,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实践前或遇到问题时,多向老教师、老同事或者其他人虚心求教,运用别人的经验,充实自己的知识,及时修正失误。在明显感到力量不足时,要及时与别人合作,通过同事、同行、同学间的密切配合来完成选定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