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语文课堂成为培养学生语感的主阵地

2010-12-29周丽萍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0年12期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正确、灵敏、丰富的感受力,是一种高水平的语言修养。它带有浓重的经验色彩,能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文章的形象、意蕴、情趣,是语言基础、生活经验、思想情趣和文学修养的综合体现。“语感”的另一层面,则是对语言文字熟能生巧的运用能力。低年级是书面语言学习的开始,是语感训练的启蒙阶段,针对低年级儿童的特点,重视低年级学生语感的培养是很有必要的。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一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语感。
  
  一、联系生活,初步感受语言
  认知上的直觉,是获得语感的前提。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少,因此在字词教学中,我注意引导他们把学习字词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建立起字词同事物的联系,不断积累字词所表达的事物表象。
  (一)运用直观的形式。低年级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我采用多种直观的形式帮助教学,包括用实物、图画、幻灯片、动作、表情等,让学生把常用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同事物建立起联系。
  (二)联系相关经验。学生对一个字、词的意思的理解程度,也是同他们的已有知识、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因此,在字词教学中,对一些较难理解的字词,应注意调动他们已有的相关知识、生活经验来理解。
  (三)创设有趣的情境。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可以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他们对语言的兴趣,努力营造愉快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情境中感受语言。
  
  二、理解体会,具体品味语言
  语感的会意性特征决定了学生要理解言语对象的内容,从而具备认知上的会意能力。低年级学生虽是刚接触书面语言,且课文浅显,但也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语言对象的内容,要在理解中体会。
  (一)理解句子。理解句子是理解句群,甚至是理解段、篇的基础。一是要启发学生掌握理解句子的基本方法,即“谁(什么)是谁(什么)”,“谁(什么)怎么样”,“谁(什么)做什么”;二是按这三个句式引导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按一定的教学程序体会句子所表达的丰富内涵。
  (二)换词比较。我国语言文字的词汇很丰富,相同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相同的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下也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由此可以运用换词比较法,让学生先体会该词在句子中的意思,再换词进行比较,体会汉字用词的丰富表现力。
  (三)展开想象,捕捉语感点。想象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把抽象的语言文字经大脑改造,转换成生动的形象,以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词句。同时,语感点是课文中最能表达情感的词、句、段,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把握语感点,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金钥匙”。
  
  三、强化实践,逐步养成语感
  语感的形成要靠理解,更要在实践中积累。朗读就是语言实践的一种有效方法,它能通过个性化的表现,融入朗读者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朗读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是一个从摄入到内化,再到外显的复杂动态过程。
  (一)示范读,感知语感
  在初学课文时,教师可将示范读作为引导的第一步。教师先要深刻领会教材,后以声情并茂的语调、张弛有致的节奏,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还原成动听的声音信息,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听觉。学生借助听觉能自然地去感受课文的情感,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欲望。《东方明珠》(苏教版第一册)中有这样的描写:这座塔,头顶蓝天,脚踩大地,像一个巨人。字里行间透出了一种自豪、赞美的感情,在示范读时,教师以一种铿锵有力的语调读出了一种磅礴的气势,学生深受感染,自然流露出对壮观的东方明珠塔的向往之情。
  (二)尝试读,触摸语感
  低年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读准字音、不丢字、不添字、不断句的基础上,反复品尝课文所表达的含义,触摸语感。《草原的早晨》(苏教版第二册)一文,长句特别多,而且词语比较生僻。如第一自然段“响亮的鞭声打破了黎明的宁静”这句,先让学生知道“响亮的鞭声”是一个连贯短语,“黎明的宁静”也是一个连贯短语,明确句子的停顿。然后要求读通顺,读出宁静中“响亮的鞭声”的特殊感觉,在读中体会作者当时的心境。我启发学生调动视觉思维、听觉思维,反复读,从而读出了那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三)体验读,顿悟语感
  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注重启发学生调动自己已有的认知和经验,努力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使学生真正受到熏陶感染。《蚂蚁和蝈蝈》(苏教版第二册)中,“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这句,指名读时,有的学生重读“满头大汗”,他认为小蚂蚁们大夏天搬粮食太热了;有的学生强调“有的、有的”,他认为这样可以看出小蚂蚁们搬粮食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学生重读“个个”,强调蚂蚁没有一个在偷懒。学生在读中倾注了自己对语句内涵的切身体验和个性理解,充分体现了读的自主性和独创性,有助于学生语感水平的提高。
  语感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因为语文知识、生活经验、思维成果的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我们必须从入学的那天就要有意识地耐心培养并逐步提高要求,以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责编侯艳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