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地球运动地理意义”高考试题的抽象化与复习策略

2010-12-29陈继革陈锡志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2010年9期

  有关“地球运动地理意义”的内容是地理高考复习中的重难点,也是历年高考命题的重中之重,成为体现地理高考试题难度的重要知识点。有关此内容的高考试题的总体特点是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新中出奇。在每年的高考文综卷、高考地理卷中出现了不少好题,令人耳目一新。但此类试题整体难度偏大,有些太过抽象,让考生无所适从,不知如何复习。可以说,该部分内容复习难度大,花费时间多,高考得分率低。究其原因,主要是考生做题时找不对思路,对于地球运动规律的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规律运用不合理,知识迁移能力和空间想象力有限,看不懂图,读不出地图中的隐含信息等造成的。
  “地球运动地理意义”的高考试题选取的情境主要是图像情境,题型主要是选择题,题量平均为两题。下表为20l0年高考试卷中涉及“地球运动地理意义”的考题。
  
  综观2010年高考试题,以简单的一条或几条经纬线与晨昏线或太阳光线结合起来进行命题大为流行,出现的频率较高。这类题目前在全国文综卷上体现得较为明显,题量最大,多为三道选择题。而其他省市试卷的相关题目在难度上都有所降低,题量也有所减少。
  例:(2010年高考全国文综卷I)假设从空中R点看到地表的纬线m和晨昏线n如图3所示。R点在地表的垂直投影为s。据此完成9-11题。
  9 S地的纬度 ( )
  A 与M地相同
  B 介于M、N两地之间
  C 高于N地
  D 低于M地
  
  10 如果在位于大陆上的N地看见太阳正在落下,则这一时期 ( )
  A s地的白昼比N地长
  B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火险等级高
  c 巴西东南部正值雨季
  D 长江口附近海水盐度处于高值期
  11 若R点沿直线RS ( )
  A 上升。看到m、n的两交点间距离加大
  B 下降,看到m、n的两交点间距离加大
  C 上升,看到m、n呈现弯曲方向相反的相交曲线
  D 上升或下降,看到m、n的形状保持不变
  解析:这是一组地球运动类的题目,设题角度新颖。从空中一点看球面上纬线和晨昏线的形状,还要根据R点在地表的垂直投影s来做题,很抽象,学生利用题图很难想象出此时的一些地理现象。
  第9题:图示纬线是直线,说明视线与地轴垂直;纬线m是一条直线,这说明观察点R与m纬线圈处于同一平面,且位于其上空,故S地的纬度应该低于M地和N地,故选项D正确。
  第10题:如果在位于大陆上的N地看到太阳正在落下,结合图示,N地位于昏线上,所在纬线昼长夜短,据此推断此半球应为北半球。而且是北半球的夏季。此时,属于地中海气候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炎热干燥、火险等级高。故选项B正确。此时南半球为冬季,巴西东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低温少雨。长江口附近海水盐度处于低值期,因为此时北半球为夏季,长江口淡水注入多,故盐度值较低。
  第11题:m、n两交点间的距离实际上是昼长(或夜长),不会因观察者位置的改变而变化。若沿直线Rs上升,观察者的位置位于m纬线所在的平面之上(如右图R’)时,m纬线则呈现向南弯曲的形状。选项c正确。
  综合来看,全国卷上的该类试题由于抽象,导致难度偏大,令许多考生无所适从。综上,2011届考生复习该类地理知识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 要科学安排。
  
  要选择体现主干知识的典型题目进行复习与练习。注意一轮复习时选择的题目综合性不要太强的,每题涉及的核心知识点不要太多。由于对该部分内容的复习多在高三一开始时,要避免一开始复习就因知识点难度过大、过于集中而导致自己复习积极性下降,产生畏惧心理。二轮复习时也不要一味选择难度大的、新颖的题目来做。复习原则是科学安排、抓住主干、难度适中。总之,复习时要抓住主干知识,激发自己的迎考信心,从而有效提高学习能力。
  
  二 要讲究方法。
  
  第一,盯住两点。盯住两点即盯住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及其与极圈的切点。晨线(由夜半球转入昼半球的交界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时间为6时,昏线(由昼半球转入夜半球的交界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时间为18时。如果图中没有画出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则看晨昏线与极圈或极网内其他纬线的切点,该切点所在经线时刻为12时或24时(0时)。许多时候还需判断该点所在经线的经度,关键要判断出是东经还是西经:沿纬线向东度数增大的是东经,反之是西经。盯住了两点,又知道了其所在经线度数,则计算北京时间即东经120度地方时就变得轻而易举了。
  
  第二,牵牢两线。牵牢两线指牵牢国际日期变更线和地方时为O时的那条经线。国际日期变更线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和终点,地球上日期的更替都从这条线开始。地方时为0时(或24时)的那条经线。从该条经线向东到日界线之间的地区为今日,向西到日界线之间的地区为昨日。
  笔者认为:对于此类考点,复习时不必面面俱到,也不必把历年高考相关试题都拿来做,否则会因消耗时间太多、难点过于集中而达不到预期的复习效果,自己的信心也会遭受打击。因此,针对该部分内容的主干知识,有选择地认真做几道相关试题,弄清命题角度,注意判读误区,避免掉入陷阱,掌握判读要领,才是正确的复习思路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