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字当头
2010-12-29李会玲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2010年9期
热点材料
材料一目前,内外需结构不平衡,国内需求结构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以及体制机制不健全,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实现经济快速增长付出的代价过大。同时,随着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增长方式粗放的问题更加突出,资源环境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不仅影响短期的健康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将严重制约长期的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
材料二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十分必要和迫切。2010年2月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出“总动员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2010年3月5日,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主要是强调“好字当头”,引导各方面把工作重点放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上来。
材料三2010年7月9日至1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河南考察工作。胡锦涛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破解发展难题、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之策、关键之举。必须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下大气力、下真工夫,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做好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务求取得突破性进展。
理论分析
一、经济生活角度
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都需要发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2 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弱点和缺陷,要自觉遵循价值规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可以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面对内外需结构不平衡、国内需求结构不平衡及体制机制不健全,国家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需要国家充分发挥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
4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困境,需要依靠科技、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效益。
5 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对生产有调节作用。国内需求不平衡,需要想方设法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6 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基本国策。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内外需结构不合理,需要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务求经济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生活与哲学角度
1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针对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而提出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增强我国经济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要求。
2 坚持正确的思想意识。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推动或阻碍作用,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转变观念,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3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和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人们的观念、科技和体制等因素会影响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4 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按经济规律办事,同时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
5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培养创新精神。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离不开创新精神。必须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下大气力、下真工夫,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6 矛盾具有普遍性和不平衡性,要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同时也要兼顾次要矛盾。我国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经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能忽略社会和环境的发展。
7 要重视量的积累。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的变化可以引起质变,因而不仅要重视量的变化,还要学会“优化结构”。好,是对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要求;快,是对经济发展速度的强调。好字当头,表明我们在重视速度的同时,更加重视质量效益、结构优化、节能环保、民生改善。
8 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调整转型为主线,由单纯的增长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转变,使经济发展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人的发展。
三、政治生活角度
1 政府履行经济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这一国家性质决定我国政府要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要履行好经济职能,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促进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同时要搞好社会公共环境建设,提高服务质量。
2 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我国的国家机构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因此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面对当前经济发展的不利局面,国务院提出要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正是坚持这一原则的体现。
3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执政理念。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所以中国共产党必须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的需要。
4 中国共产党必须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完善领导和执政方式。在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中,党中央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是遵循市场规律,向全体领导干部和党员提出的总动员令,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目标的必要条件。
5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
6 国际竞争的实质。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有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试题设计
1 2010年,以促消费、城镇化和产业调整为三大抓手,中国经济内需启动路线正在逐步清晰。伴随着发展方式的逐步转变,中国经济有望重启新一轮黄金增长。为此,必须 ( )
①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②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大淘汰传统产业③加快城镇化建设,发挥对农村人口和产业的吸纳作用④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
A ①②③④
B ①④
c ①③④
D ①②
后经济危机时代,中国提出把转变发展方式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回答2—3题。
2 2010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要大力推动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这说明 ( )
A 新出现的事物总比旧事物优越
B 发展就是新事物全盘否定旧事物
c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不要墨守成规
3 近日,温家宝强烈呼吁全社会“特别要注重转变发展方式,使我们的经济发展,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上来”。从哲学上看,转变发展方式必须 ( )
①重视量变,不断扩大生产规模②重视内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③学会透过现象抓住事物本质④学会优化结构,加快产业升级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④
D ①②
4 近年来,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广大科技工作者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步伐,在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强力科技支撑,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上述事实表明 ( )
①事物之间存在着前后相继的联系②事物量的累加就是质的飞跃③在事物的变化发展中,内因起着决定性作用④人们要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有所建树,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5 材料一国际金融危机的冰雪尚未消融,中国经济率先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危机让人们清醒地看到我们发展的“短板”:需求结构上,长期依赖投资和出口,消费需求不足;产业结构上,主要依赖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滞后:要素结构上,长期依赖物质资源的高消耗、高投入,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材料二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十分必要和迫切:2010年2月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出“总动员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到“好字优先”,到“保增长”,直到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好字当头”,从追求速度兼顾质量,到将质量摆在首位,我国经济正步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正确道路。6月28日、29日。国务院连续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指出“要着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之后,7月1日至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长沙主持召开湖北、湖南、广东三省经济形势座谈会,再次指出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结合材料一,从经济学角度谈谈怎样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又好又快发展”、“好字优先”蕴涵了哪些唯物辩证法思想?请结合材料二加以说明。
(3)党中央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体现了政治生活的哪些知识?
参考答案:1 c 2 D 3 c 4 B
5 (1)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②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③调整需求结构,既要扩内需,又要扩外需,增强消费需求对经济的带动作用。④树立科学发展观,统筹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
(2)①“又好又快发展”体现了联系与发展的辩证法思想。处理好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和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②“又好又快发展”体现了全面的观点。经济发展既要好又要快,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③“好字优先”体现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当前提出“又好又快发展”、“好字优先”,把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3)①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通过制定大政方针对国家和社会生活实行政治领导;结合中国实际探索、遵循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科学执政;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不断提高。③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