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京地区大学生“考证热”调查分析

2010-12-29

中国市场 2010年27期

  [摘要]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在宁大学生考证的基本现状及存在的相关问题,分析得到造成“考证热”的主要原因,并根据不同人群解释考证的利弊,从而提出引导大学生合理考证的对策。
  [关键词]南京地区;大学生;考证热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27-0133-01
  
  1 大学生考证现象的调查研究
  
  1.1 调查研究的目标
  本选题的研究目标是通过对南京地区大学生关于考证现象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在宁大学生考证的基本现状,利用统计方法分析出考证的原因及利弊孰轻孰重,最后提出引导大学生合理考证的对策。
  
  1.2 调查范围
  考虑到便于实施及节省费用等因素,本文采取整群抽样进行调查。南京的高校一般被分为四个群:仙林大学城、江宁大学城、浦口大学城、市区各高校。本文仅抽取仙林大学城这一个整群,并对其中南京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应天学院七所院校进行抽样调查。
  
  1.3 调查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运用了问卷调查法,调查对象主要是大三、大四学生。根据在校生规模的大小,在南京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各发放100份问卷;在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应天学院发放50份问卷,总计6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分别为87、91、90、85、87、40、42,合计522份。除此之外,还对个别学生、老师及用人单位的招聘人员进行了针对性的访谈。
  
  2 分析与解释
  
  2.1 大学生考证原因分析
  利用上述调查方法,可将问卷中考证原因这一多选题的调查结果按照不同学校进行整理,分析南京地区大学生考证原因。就业压力大、竞争激烈、用人单位的要求、国家政策导向的结果这四条累计百分比达到了74%,是考证的四个主要原因。
  
  2.2 大学生考证的利弊分析
  2.2.1 大学生自己的看法
  通过对文献的学习归纳,考证主要有促进学生自身发展、优化和完善学生知识结构、补充学校教育的不足、符合企业的用人要求四项利好。同时也会带来大学生价值取向功利化、导致畸形的人才错误现象、时间金钱精力的严重浪费、忽视学校功课的学习四项弊端。大学生对应考证的普遍看法是利大于弊的。
  2.2.2 老师的看法
  通过对个别老师的访谈发现,大部分老师的态度是“既不支持也不反对”。他们认为大学生通过考取考证来证明自己的能力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有些证书并无太大意义,反而分散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无益于专业学习。除此之外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盲目的参与考证更是不可取的。与此同时,也有少部分老师认为大学生考证“弊大于利”。他们觉得去上课的学生不听课,与考证有很大关系,严重影响了自己的正常教学,选修课更是如此。
  2.2.3 用人单位招聘人员的看法
  在高校招聘会上,通过与用人单位招聘人员的交流,他们几乎都是认为大学生考证是“利大于弊”的。针对特定的岗位,如果应聘学生持有相关证书,招聘人员还是相当看重的。至于其他不相关的证书,他们大都觉得无所谓,如果考证的代价不高,有总比没有强。不过应聘学生如果持有太多证书,也会给他们“不务正业”的负面印象。
  
  3 引导大学生合理考证的对策
  
  3.1 国家宏观调控,改善大学生就业环境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造成考证热的最主要原因是就业压力大。如果国家采取合理的宏观调控,为大学生创造宽松的就业环境,就能够缓解就业压力,从而给考证热现象降温。
  
  3.2 用人单位应全面的评价大学生
  有关教育专家指出,“证书代表实力”是一个误区,证书多的人未必就是综合素质最好的人。建议用人单位应更加重视应聘者的能力和素养,以全面的、发展的眼光去评价大学生,而不要只盯在资格证书上面。
  
  3.3 学校应加大改革力度
  面对社会上各种考证诱惑,学校应当加强引导大学生摆脱盲目跟风的现象,教育学生把学习重点放在专业学习上,指导学生正确选择考证类型,并做好职业就业指导的整体规划工作,从而为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发展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