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电力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和防范
2010-12-29张惠贞
中国市场 2010年27期
[摘要]财务风险是现代企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对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的含义以及基本类型,提出了防范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的有关措施。
[关键词]电力;企业;财务风险;控制;防范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27-0076-02
电力企业是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企业,在经济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市场经济体系中,电力企业同其他企业一样,也面临着许多财务风险,而且由于电力企业自身的特殊性,它面临的风险有其特殊的一面。
1 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的含义和重要性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控制因素的影响,导致企业财务状况具有的不确定性。财务风险使企业不能实现预期财务收益,从而产生损失的可能性。电力企业大部分是国有独资垄断经营,在电力行业“厂网分开,竞价上网”改革后,电力企业的经营格局发生巨大变化,电力企业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各种风险,而财务风险是其中一个主要风险,因此对财务风险的认识、预防和控制的研究成为电力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2 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的类型
2.1 筹资风险
由于举债经营而带来的风险,就是筹资风险。负债经营既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也会给企业带来风险。虽然适度举债是企业发展的必要途径,但必须以自有资金为基础,如资本结构中债务资本过大,必然恶性循环。电力企业由于规模扩张过快,过多依赖债务融资,其中有相当数量为银行贷款,还有许多不良的借款、担保。长此以往,企业的偿债能力严重降低,形成大量的到期债务无法按期偿还而形成风险。电力企业是典型的资金密集型企业,供电资产通常数量多、金额大、更新快,企业新建和更新改造设备需要大量的资金,企业资产负债率(即负债性资本与全部资本的比例)不能太高,在负债资本中的长期债务与短期债务的比例也应搭配合理,充分发挥财务杠杆作用又不能使企业不堪重负。
2.2 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主要指公司进行投资活动导致投资损失的风险。投资预期收益率偏离期望收益率的程度越大,投资的风险越大,反之亦然。近年来,随着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的逐步深入,电力企业的投资项目不断增多。由于所投项目涉及的环节多,资金需求量大,使得企业所承担的投资风险不断加大,其中,资金能否及时到位、工程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和工程建设速度快慢等都会直接影响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持续性发展。
2.3 资金风险
任何企业的产品销售,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资金风险。电力企业销售的产品是电力,由于产品面向全社会,产供销同时完成,且销售产品不能储存,用户是采取先用电后交钱的赊销方式购买电量,因而电力营销风险比一般企业更大、更复杂。电费回收尤其是拖欠电费的回收向来是电力企业一项十分困难的工作。在电力供应由紧缺转为平衡,甚至电力富余的情况下,电力企业往往采取各种增供扩销措施做大电量,在提高社会效益与企业自身效益的同时,无疑也加大了资金回收的风险。
2.4 垄断经营引起的财务风险
长期封闭的计划经济和电力行业垄断经营,使电力企业的职工思想观念滞后,市场意识、竞争意识、风险意识普遍淡薄。电网企业也没有建立电力市场预测分析制度,并根据预测分析结果,及时调整生产经营政策和营销策略。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还没有树立起来。这些因素导致成本费用管理弱化,甚至还有个别单位根本没有成本费用控制的概念。
2.5 内部控制风险
内部控制风险是指企业内部控制措施不到位使得控制机制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而造成的风险。具体表述为在对有效管理的内部牵制制度、合法的财务收支活动、资金和材料的充分效能发挥以及最大利益回报。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的管理机制,设计合理有效的组织机构和职务分工,以及明晰的标准化业务处理程序,将为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性等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的保证。
2.6 固定资产管理风险
固定资产作为电力企业的重要资产,其价值高、所占比重大,折旧费、修理费在成本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也较大。如果管理制度不完善,价值核算不准确,就会造成多计或少提折旧额而影响成本费用的真实性,引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等涉税问题。目前,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薄弱环节主要有未建立全员管理使用责任制、资产管理台账不健全、资产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未建立固定资产信息化网络系统等。
3 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3.1 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财务风险存在于电力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任何环节的工作失误都可能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要想有效防范财务风险,电力企业必须树立财务风险防范意识,认识到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提前采取措施进行规避。电力企业必须将风险意识贯穿到企业职能部门的业务环节中,由被动风险管理变主动风险管理,由静态风险管理变动态风险管理,由风险结果管理变过程控制管理,实现事前、事中和事后全方位的风险控制。
3.2 合理安排资本结构
企业财务风险本质是由于负债比例过高导致的,因此,电力企业应正确把握负债的量与度,适度利用财务杠杆作用,合理安排资本结构,实现资金成本最小化,通过建立合理的资本结构,创造良好的筹资环境。首先,电力企业应在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之间确定一个合适的结构比例,使负债水平不超过自身的承受能力而始终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上。其次,优化负债结构,主要是负债的到期结构。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根据所处的行业特点和自身情况,确定合理的资产负债结构,保持适当的短期变现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动态地监控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反映企业长短期偿债能力的财务指标,确定最佳负债结构。
3.3 拓展企业融资渠道
电力企业的财务风险主要原因是资本金不足、负债过高,从而导致短期的偿债风险和财务费用过高引起的财务风险。因此,电力企业必须积极拓展融资渠道,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合理的融资方式,从而降低资本成本,规避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电力企业要规避财务风险,首先,要积极拓展融资渠道。一是积极发展股权的多元化,扩大资本金的来源渠道,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二是积极采取金融创新形式,培养机构投资者,避免因资金不足影响项目的建设。其次,必须运用各种筹资方式,降低筹资成本。应当认真研究金融市场的供求状况,把握其市场的发展趋势,合理利用各种筹资手段,从而控制资金成本、降低财务费用,规避财务风险。
3.4 健全财务控制机制
电力企业网点分散、资金密集、流动性强、不易控制,这对电力企业融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避免资金筹措风险,企业的财务管理必须以资金管理为中心,加强对资金的控制力,实行资金的集中管理。通过“收支两条线”,分级管理控制,减少资金分散和沉淀。一是采用先进科学、适合实际的预算方法,分解下达资产经营预算指标,并定期分析、考核、兑现。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加强企业收支的预算管理,充分利用预算对企业经济行为的约束和激励机制,不断建立和完善供电企业预算管理体系。二是强化全面预算管理,通过对预算各明细指标的控制,有效地监控经营管理,实施事前和事中的有效控制。三是建立科学高效的投融资决策制度,运用科学决策方法,降低融资成本,控制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收益率,规范企业投资行为。
3.5 创新电费回收机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电力企业应该着力纠正用户的电能消费观念,强化电能消费的价值观。要积极探索电费回收的新型管理方式,充分利用风险转移方法,将困扰电力企业的拖欠电费问题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风险转移。其中,应收账款保理业务是探索解决电力企业外欠电费问题的有效金融服务方案。通过折扣或其他方式将外欠电费转移给保理商,由保理商为其提供贸易融资、商业资信调查、应收账款管理、信用风险担保等综合性服务。通过这种方法,电力企业可以收回账款,加快现金流动。电费保理业务实质在于债权的转让,是一种集融资、结算、账务管理和风险担保于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业务,可以优化财务结构,减少应收账款,增加现金流,提高企业的赢利能力,减少电费回收风险。在实际业务中,由于电力企业财务公司的存在,为电力应收账款保理业务的开展提供了业务支持。
3.6 建立投资风险监控制度
电力企业要完善投资效益评价制度,确保电力发展规划与实际投资紧密结合。具体做法就是建立科学的投资管理长效机制,在投资效益分析和电网规划的基础上确立企业的长期投资规划。即,在进行电网前期规划时,除了考虑市场、负荷增加、未来经济发展等因素外,更要考虑市场是否优良,未来用户的电价结构如何,以及未来经济发展是否符合国家宏观政策引导的方向,并根据上述因素对投资项目进行详细的测算,结合未来用户的生产经营周期、产品性质、市场情况对投资资金的回收期进行详尽测算,保证投入的资金能够收回,规避投资风险。同时,重视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评价,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增加投资回收内容。投资项目的收益率超过资本成本时,企业的价值将增加;投资项目的收益率小于资本成本时,企业的价值将减少。同时也要考虑投入货币的时间价值,增加净现值、现值指数、内含报酬率等指标并进行评价。
3.7 构建管理实时信息系统
财务管理实时信息系统是关于企业财务信息实时发布、收集、查询、分析和管理的实时系统。及时准确的财务信息对企业财务决策至关重要,是防范财务风险的信息保障。建立财务风险控制系统,要充分运用财务管理实时信息系统管理信息量大、信息及时准确、查询快捷方便的特点,通过设立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在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中设计出较为科学的控制程序。这些控制程序的严格执行,可以将企业内部财务风险控制在一个设定的范围之内,并从不同的角度严密审视经营活动的各个过程,发现异常指标及时报警,及时化解财务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