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物价变动会计模式探析

2010-12-29师志刚

中国市场 2010年27期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市场价格越来越容易受到经济波动的影响。市场经济的推进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伴随着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这就大大地加剧了会计信息的失真,使会计信息丧失了可比性。新准则中并没有对物价变动会计进行规定,因此,中国需要引进物价变动会计计量方法,本文以此为出发点,结合宏观背景,对物价变动会计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物价变动会计;物价变动会计模式
  [中图分类号]F23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27-0066-02
  
  1 我国物价变动会计的现状
  
  第一,我国由于没有建立有关物价变动会计的具体准则,现阶段既存在物价变动会计的部分调整法,又存在类似于国外物价变动会计的全部调整法,因而物价变动的处理方法还处于混乱状态。
  第二,我国物价变动会计局限于一些特定的范围,为一些特定的目的服务。只有在企业发生产权转让、股份改造或国家有特殊规定(如清产核资)时,才可以运用物价变动会计的处理方法,平时不能随意改动历史成本的计价基础。
  第三,我国物价变动会计账务处理大部分依赖于专业机构的资产评估资料,清产核资只在很少时候发生作用,资产评估几乎成为了物价变动会计账务处理的主要依据。
  第四,由于我国物价变动会计账务处理主要是在产权交易时依据资产评估进行的,那么物价变动的结果必然成为了交易后产权的一部分增加或者减少了资产的价值。
  第五,我国至今尚未有关于物价变动的会计准则,而美国物价变动会计已经发展了近20年,其中经历了5次变动,形成了物价变动会计计量、处理、披露、报告等一系列完整的规范。我国以资产评估为账务处理的主要依据,但资产评估并不是随时都能进行,而且耗时,成本较高。
  
  2 我国建立物价变动会计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我国的会计是财政、税收和对内、对外结合在一起的一体化会计。针对物价变动所进行的会计改革,必然会影响企业的利润指标,触及企业和它有关的各个方面及经济利益关系,甚至会产生利益冲突。所以,这种改革应当既要考虑国家的利益,也要顾及企业及其所有者和职工群众的利益。采用物价变动会计会造成当年可分配利润的减少这不但减少了国家财政收入,而且使得企业职工和企业承包者的利益受到影响。这些情况往往会制约在会计上采取消除物价上涨影响的措施,这是在我国实施物价变动会计的障碍。
  第二,我国的物价变动具有西方国家所没有的特点,如计划调整、双轨制等,这些在西方国家都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西方国家的物价变动通常表现在市场价格上,而我国的物价体制还处在变动之中,不确定因素较多。因此,我国不仅要研究物价变动会计,而且要研究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物价变动的本身,这一点可能成为一个较为艰难的课题。
  第三,国家有关管理体系尚未形成与实施物价变动会计相适应的有效机制。如我国的立法和执法工作尚不具备实行物价变动的条件。同时,实施物价变动会计必然使物价、统计、审计及企业和行业主管部门增大工作量,有的部门还要增加新的工作,故社会对物价变动会计缺乏应有的热情与支持。
  
  3 我国建立物价变动会计的建议
  
  第一,作为一种物价变动会计模式的选择,必须要考虑的是成本效益原则。一般物价水平变动直接影响的是货币性项目。如果货币性项目在企业资产、负债中所占比重较小,考虑到一部分货币性资产和货币性负债可以相互抵消的因素和利息率的影响,实行一般物价水平会计所能提供的利益就未必高于所花费的成本。因此,在物价变动的情况下,非金融企业似乎不宜实行一般物价水平会计,反之,金融企业主要是货币性资产,因而有必要实行一般物价水平会计。
  大型金融企业可以实行以财务资本保持观念为基础的一般物价水平会计,于年度终了按现行购买力重编基本财务报表作补充报表。由于这种会计模式仍然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故日常的会计处理与现行会计做法一致,不同之处无非是在按现行会计方法处理经济业务和编制会计报表以后,再按一般物价指数调整报表中的项目,按相同购买力的货币单位重新编制会计报表,并反映货币性项目上的购买力损益。一般来说,资本密集型企业的机器设备占总资产的较大比重,这些机器设备一经投入使用,就很少有拆除变卖的可能,在短期内也不可能重置。因此,从使用的观点出发,按现行成本,也即对企业的价值进行估价较为恰当。固定资产净值占资产总额比例较大的大型资本密集型企业有必要实行以实体资本保持观念为基础的现行成本会计,于年度终了按现行成本重编基本财务报表作为补充报表。劳动密集型企业资产结构的特点与资本密集型企业差别很大,因此在物价变动会计模式的选择上也有区别。在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资产总额中,固定资产占较小比重,存货等流动资产比重却很大,因此,劳动密集型企业多采用现行成本币值,不变会计模式。由于这种会计模式以现行成本为计量属性,它就要反映各项资产、负债的现行成本;因为现行成本要按稳值货币进行换算,同时还要反映货币性项目上的购买力损益,所以这一模式的利润表需要反映两种指标:一是货币性项目购买力损益;二是非货币性项目扣除一般物价变动后的现行成本变动。
  第二,在当前条件下试行物价变动会计只能以补充资料、表外资料的形式进行,以期反映或消除物价变动对传统财务会计的影响,揭示会计信息的失真和不足之处,现有的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会计体系仍应保留。这不仅是因为我国的经济决策系统无论是宏观的还是微观的,都建立在历史成本资料的基础上,这种决策程序既不能中断,也无法在短期内加以改变,而且是因为现有的会计模式与国家的财政收入有直接联系,会计模式的改变无疑会带来经济利益关系的重大调整,其牵涉面之大,是会计界无法独立承担的。
  
  4 结论
  
  总之,在物价持续变动的情况下会引起货币价值的变动,并导致资产账面价值与现实价值的背离,而低估了成本。账面成本不足以补偿已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化劳动的价值部分,会引起利润高估,造成虚盈实亏、虚盈实分和虚盈实税。所以,按传统会计模式提供的会计信息会严重影响企业的经营(生产)能力保持及财务分配关系的失调。众所周知,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细胞,是社会再生产的基础,是社会生产正常进行的财力源泉,也是职工赖以生存的依托。企业如果不能足额补偿所消耗资本,就将削弱社会的经济实力,最终导致微观、宏观上的严重后果。如果我国能够在尽量少的时间里消除实行物价变动会计的障碍,自觉地运用物价变动会计,就能为客观公允地反映企业经营情况,正确计量企业的资产和收益,真实地反映社会财富,有效地为组织社会再生产创造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