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融资平台风险防范研究

2010-12-29陈慧莉

中国市场 2010年27期

  [摘要]本文通过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对促进地方经济增长及调整经济结构所带来的一系列风险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尝试对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关键词]地方融资平台;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F8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27-0047-01
  
  1 地方融资平台的风险揭示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对促进地方经济增长及调整经济结构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从2008年年底以来,随着政府投融资平台债务规模快速膨胀,偿债风险逐渐加大。目前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潜在的风险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与地方财政相关的风险。地方融资平台主要以政府拥有的土地质押进行融资,靠综合收费能力而非项目自身的收费能力偿还债务,一旦投融资平台的收益不能覆盖成本,就会给地方政府的财政造成巨大压力,很容易引发地方财政风险,给政府信用带来很大的风险,使形象遭受严重损害,最后不得不由中央财政和央行埋单,加剧通货膨胀压力。
  其次,银行资金和金融体系风险。由于银行相较于地方政府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对于地方融资平台公司的资本金、信贷资金的运用,资产负债状况和偿还能力很难掌握清楚,往往将政府融资平台赋予与地方政府同等的信用级别,很容易形成地方融资平台超过财政偿还能力的过度负债。有些地方政府在通过融资平台获得资金后,将所承贷的资金划转至财政专户或关联企业,导致有些资金进入无法还贷的项目,甚至流向了房地产市场和证券市场,银行难以监测信贷资金的真实流向,对银行流动性构成不利影响,对持续稳健的金融风险形成巨大的不确定性。
  
  2 地方融资平台风险防范对策
   
  第一,建立合理有效的政绩考核与评价机制。对地方政府工作的业绩评价,不仅要看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几个大指标,如投资增长、投资规模以及融资平台、融资额度等,也要关注政府对资源使用的效率,防止出现地方政府为了政绩而盲目上项目、拉贷款而导致的投资过热情况。
  第二,增强地方债务信息透明度。建议由省政府牵头,定期对本省各级政府负债规模进行统计,以便及时摸清地方政府的债务总量、结构和期限。政府负债信息及时知会银监局。投融资平台的贷款行在授信前有权在银监局查询政府负债情况,加强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有效控制和管理,防止地方政府滥用信用、过度举债。
  第三,摸清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制定合理的债务风险控制标准。在成熟市场,大部分国家对于地方政府债务融资都制定了风险控制标准,以美国为例,对于地方政府债务不仅制定了规模控制标准,而且还制定了风险预警系统,通过严格的规定来约束地方政府的融资行为。在现阶段,急需摸清地方政府现有债务规模,减少金融机构与地方政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防止盲目借贷,并建立一套既符合地方财政债务状况又能反映地方财政风险程度及其变化发展趋势的风险控制标准,以监测和预防债务风险发生。
  第四,建立健全地方债务的偿还保障机制。地方政府应当统筹安排本地区综合财力,制定完备的还本付息计划,加强日常的监测检查,建立专门的偿债基金,将全部的债务资金投资收益纳入基金中。由于部分公益性投资项目难以直接带来经济回报,债务资金投资收益可能不足以偿付本息,所以还应当在每年年初预算时从地方的经常性收入中按一定比例安排地方债务还本付息的资金缺口。偿债基金账户中的资金不得用于偿债以外的其他任何用途。
  第五,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自身要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行政企分开,加强内部控制,建立规范的操作程序和完善的信息披露机制。政府融资平台必须采取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或企业治理结构,政府官员不得兼任管理人员。明确规定融资责任主体为企业,债券主体是政府。
  第六,银行应当推进更为审慎的风险管理举措,把投融资平台贷款纳入规范轨道。银行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项目要“深思熟虑”,以商业可持续性为标准进行筛选和把控,注重项目本身的收益状况。在发放贷款过程中,要建立项目监管制, 2i面要强化贷款投资方向,对于不符合投资方向的贷款,要予以提前收回,从而防范贷款投向不清或贷款投向转变产生的风险;另一方面要及时进行财务监督,防止地方融资平台抽走银行资金。同时在贷款审批发放过程中,尽可能采用多种抵押和担保措施。如要求“土地抵押+财政担保”或者“股权质押+财政担保”,采用多种形式着力化解风险。
  第七,引入市场约束,鼓励地方融资平台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降低地方政府对外融资的依赖性,减少银行系统风险的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