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搭台 促实验教学发展
——江苏省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大赛观摩与反思
2010-12-28鲁向阳
鲁向阳
(扬州市翠岗中学 江苏 扬州225009)
2010 年5 月28 日, 我有幸参评江苏省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大赛的决赛。 这次大赛是省促进“四配套”工程仪器设备使用的系列活动之一,分为市级选拔赛、省级决赛和实验展演三个阶段。 大赛始于去年, 全省农村初中学校的化学教师、化学实验室管理人员全员参与。 经层层选拔,有39 名选手(另邀请2 名绵竹选手)进入了决赛。参评期间, 我目睹了选手间激烈的角逐和高超的实验技能,感受到承办单位的精心策划与组织。现从自己的视角摘取赛场相关片断:
一、相关安排
(一)时间:5 月28 日下午1:00——4:30
(二)地点:江苏教育学院附属高级中学
(三)主办:江苏省教育厅
(四)形式:实验操作,分2 节进行
1.第一节含4 组实验(实验一—实验四),每组实验时间20 分钟,分值20 分,选手分4 组以循环方式进行实验操作。
2.第二节含1 组实验(实验五),实验时间40分钟,分值20 分,选手同时进行实验操作。
(五)试题名称:
实验一 酸碱溶液的实验
实验二 溶液的鉴别实验
实验三 氧气的制取及性质实验
实验四 二氧化碳的制取及性质实验
实验五 氨气的喷泉实验
二、试题特点
1.突出技能选拔
从试题设计看, 内容均为教师熟悉的基本实验(题),关键是看选手审题是否到位、操作是否规范、流程是否正确、实验能否演示成功。 实验涉及到导管的切割、拉制,仪器组装、常见气体制备和性质、试剂配制和取用、试剂鉴别等。 试题挑战了教师的实验操作基本功和熟练程度, 突出了操作技能的竞技。
2.体现课标理念
五组实验中约含15 个小实验,以沪教版教材为例,只有4 个源自教材,所占比例不到1/3。 其中木炭和铁在氧气中燃烧, 电解水是教材演示实验,自制酸碱指示剂则对应教材的拓展视野栏目,其余则是教材外的拓展实验。 如果教师平时仅教教材,实验设计仅限于教材,那在短时间内是无法顺利完成实验的。 试题导向是鼓励教师多研究开发实验,引导教师关注实验(题)的真实性和可操作性而不是局限于实验操作和探究题的讲解。
3.操作环环相扣
这五个实验题均围绕各自主题展开, 给定时间紧,选手不能在细节上纠结。 以实验四为例,据试题设计者介绍自己做完整套实验尚需18 分钟,因此竞技对选手实验的熟练度要求相当高, 能真实反映选手平时的操作质态和实验素养。 试题任务细分则承上启下、环环相扣,如果选手没有把握好整体要求, 则容易出现一招不慎全盘皆输的局面。
三、参评摘录
在决赛现场选手虽紧张, 但大多都表现出较强的实验基本功,有的选手动作规范且娴熟流畅,让人感受到了实验美。
1.实验一看似简单,实则要求操作规范且一气呵成。本实验要得高分,关键是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因为在测定自制指示剂的碱溶液开始变色的pH 时,需要滴入较大量的硫酸,不少选手滴着滴着就失去了自信,开始怀疑自己的审题,终止了实验,其实只要再坚持一下,就会看到预设现象。经统计39 位选手中有14 人顺利完成实验一任务,最高分19 分(两人),最低分8 分。期间暴露出的问题主要是审题不自信,实验细节不规范,如不用的试剂直接倒入水池,用自来水配制溶液,标签未书写或书写错误,玻棒、药匙、滴管乱放等,还有一位选手将氢氧化钠放在纸上称量。
2. 实验四暴露的主要问题是在启普发生器的应用上,如凡士林不涂或涂的部位不全,装配后不检查气密性,固液药品装入位置和方法不对等;另外有选手不能理解出题者意图未做对比实验。
3.实验五考查了玻璃导管的拉制、仪器装配、氨气的制备和验满等操作,需要一定的实验技巧,选手间分数差距较大。 我所评判的两位中有一位因装配过程操作不慎,导管断裂,影响进度,得分很低。 另一位则训练有素, 在细节的先后顺序处理上比较到位,如先点燃酒精喷灯,再开始导管的拉制;先反复比划导管长度再进行切割等。
精彩片段——有选手在做第二个喷泉实验时,充分显示了智慧,如将烧瓶倾斜、轻轻挤压胶皮管等,获得了圆满预期现象。遗憾场面——喷泉不到烧瓶一半。 原因一、验满氨气时,刚看到试纸变蓝就停止收集,实际上由于氨气的密度较小,还应继续收集一会儿;原因二、经验不够,如大烧杯里水放得太少。 装置二喷泉现象不明显的原因主要在于实验中缺乏足够的耐心和智慧, 如用热毛巾捂的时间偏短等。
四、大赛反思
这次比赛的目的是搭建平台,扩大实验影响,让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都重视实验, 教学中做到开齐开足实验,并创造性地利用实验资源,促进教育装备的高效利用, 从而达成进一步规范办学,均衡优质教育资源的目标。从本次比赛的过程和效果看,众多教师积极参与,在促进化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同时也促进了实验教学的健康发展,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大赛。但是,在平时的教学中化学实验是否就做到了常态, 化学实验作为教学的自然因子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个人认为要着力抓好两个层面:
1.认识层面是实验教学发展的原动力
从应试角度讲, 仍有教师存在讲实验比做实验高效省事的错误观点;从操作角度看,随着电教媒体的普及, 一些课堂出现了以实验视频完全代替实验的伪实验教学。须知,站在素质教育和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我们理应重视过程与方法,重视实验的生成性资源, 让学生通过恰当的实验有效实现做中学。与此同时,我们尤其要重视化学教师的实验专业成长, 多渠道强化教师的实验教学综合技能。
2.评价层面是引领实验教学发展的风向标
一是完善实验室管理评价。 实验室管理一贯重视常规管理的安全、规范,如各种设施要整洁完备,仪器管理要合理分类、编号,化学药品(特别是危险品)存放要科学、安全,帐册管理要清晰、完整等。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实验室管理应逐步将管理的视角触及到实验教学功能的发挥, 实验探究的落实, 校本课程和科技活动中化学实验的展开等方面。
二是完善学生实验评价机制。 现在很多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已将学生实验考查纳入学业成绩中。形式主要是以规定实验项目的考查为主,但实验考查评价的科学性与客观性仍有待加强。 笔者更主张将实验考查和建立《化学实验能力评价档案》相结合,以重视实验过程,提高学生实验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升学和毕业考试中, 要通过一些题目的编制来对学生的实验能力作出较客观的评价, 以改变实验多做少做一个样, 真做假做一个样,认真做与应付做一个样的局面,通过评价来体现实验在化学学科中的应有地位, 促进实验教学和化学教育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