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内隐学习规律,拓展英语学习第二课堂
2010-12-27杨文伟
杨文伟
(红河学院外国语学院,云南蒙自661100)
把握内隐学习规律,拓展英语学习第二课堂
杨文伟
(红河学院外国语学院,云南蒙自661100)
通过对内隐学习的规律和特点的论述和分析,指出英语学习第二课堂要充分遵循内隐学习规律,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分阶段、分步骤进行。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内隐学习;外显学习;第二课堂活动
一 关于内隐学习
美国心理学家罗伯(A.S.Reber)把学习划分为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两种类型,1965年他通过实验首先提出了“内隐学习”(implicit learning)概念。罗伯指出,人们学习复杂的任务时能够按照两种本质不同的学习模式来进行:一种是人们所熟悉的外显学习(explicit learning),凡需要付出努力,采取一定的策略来完成的活动都是外显学习,诸如问题解决、决策制定等;另一种便是内隐学习。在内隐学习中,人们并没有意识到或者陈述出控制他们行为的规则是什么,但却学会了这种规则,内隐学习就是无意识获得刺激环境复杂知识的过程。
认知心理学的实验表明,内隐学习具有无意识特征。近年来,国内外诸多学者就内隐学习的特征展开了大量的研究,目的是进一步认识它与外显学习的区别。1993年,罗伯在总结自己和他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进化论的角度提出内隐认知系统的五个特征:(1)强有力性:外显学习和外显记忆受心理异常和操作的干扰,而内隐学习和内隐记忆则不受其影响;(2)年龄独立性:与外显学习不同,内隐学习没有年龄和发展水平效应;(3)低变异性:内隐认知能力具有较小的个体间差异;(4) IQ独立性;跟外显过程不同,内隐任务成绩与标准心理测量工具测得智力无一性;(5)加工的共同性:内隐学习深层的加工过程具有物种间共同性。
我国学者杨治良教授在总结罗伯等人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内隐学习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内隐知识能自动地产生,无需有意识地去发现任务操作的外显规则;(2)内隐学习具有概括性,很容易概括到不同的符号集合;(3)内隐学习具有无意识性,内隐获得的知识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杨治良,1991,1993)。同时,杨治良教授等人在自己有关社会认知内隐学习研究中进一步发现了内隐学习的“三高”特征,即高选择力、高潜力、高密性和高效性(杨治良、叶阁蔚,1993)。我国另一学者刘耀中博士则在分析内隐学习无意识性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内隐学习的本质特征有四点:自动性、抽象性、理解性和知识的合用性(刘耀中,1998)。O’Brien-Malone和Maybery则认为内隐学习的最主要特征是以下四性:无意识性、无意向性、不受加工容量限制性、以及不受影响外显加工的神经心理异常性所影响的强有力性(O’Brien-Malone&Maybery,1998)
二 英语学习第二课堂与内隐学习
第二课堂的说法是相对于传统的课堂内教学活动而言。它指的是学校在课堂教学之余为学生营造的内容丰富、个性化突出的学习、接触和使用英语的空间。第二课堂强调自主学习,突出学生个性化发展。同“第一课堂”相比,“第二课堂”是一个丰富多彩,自然舒适的语言环境。由于学生能依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和兴趣爱好来选择参加各种活动,那种在课堂上常有的紧张、被动、胆怯的感觉大为淡化,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轻松而又机敏的心态。第二课堂环境下良好的学习动机,积极的自我意识,轻松的心境能促使学习者去获取最大限度的语言信息量。不仅如此,“第二课堂”的功能还在于能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潜力和积极性。“英语角”、英语短剧表演、英语歌曲演唱等活动以其轻松自然的语言环境,诱发了学生学习和掌握英语的潜意识,而形式多样的英语竞赛活动又激发了学生强烈的竞争意识。
总之,“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产生了明确的学习动机,积极的自我意识和轻松机敏的学习心态,从而主动地去获取语言信息,与内隐学习的本质不谋而合。同时,内隐学习的特点为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和支撑。因为:
首先,语言是个高度复杂的符号系统,有可以找出理据的一面,更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地方,内隐学习恰恰可以在没有意识努力的条件下去发现语言隐含规则和潜在结构。谈到外语学习,人们首先的反应就是要学习规则:语音规则、词变位规则、句法规则和篇章规则等等。大多数教师在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时,往往谈到教师如何教授这些规则以及学生如何掌握这些规则。语言固然是个充满规则的系统,但也有不少地方无法“理喻”。况且,学习母语的经验告诉我们,语言学习不一定非得按“语法规则+例子”的模式进行,语言现象相当复杂,有的语言现象根本无法解释,只能借助于“语感”来解释,所谓“语感”正是内隐学习的结果。
其次,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内隐学习的例子随处可见。只要是在非规则教授或主动学习情况下,都包含了内隐学习。比如,观看外语电影、阅读外语原版小说、交际法教学中的“交际过程”等。如果说外显学习是认知的基本途径,那么内隐学习就是认知必要的有益补充。如果说对于外语学习初级阶段的人来说,主要以外显学习为主,那么到了学习后期,内隐学习必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当然,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并不存在截然分开的、纯粹的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每个阶段都含有这两种学习方式的结合,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再次,内隐学习可以巩固外显学习的结果,并可以扩大学习的范围。根据认知心理学所揭示的原理,人的一切经验和体验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认知模式和范畴能力。在无意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接触到大量的语言现象和知识,这些东西都会以某种方式储存在长时记忆之中,在具体的外语环境中,人们可以根据直觉判断多种因素,这种体验都会作为背景知识保存下来,在今后的语言活动中发挥作用。
最后,内隐学习常常在“轻松”环境下进行,具有注意需求低、记忆负荷小、受干扰影响小等特点,在外语学习的后期应该多鼓励加强。教师应该给高年级学生布置外语原著作品阅读,这种阅读不仅仅培养学生的“文学细胞”,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语感,因为内隐学习是以无意识为资源,对刺激进行“凝聚和沉淀”。
三 英语学习第二课堂活动的设计
在设计第二课堂时,我们始终遵循以下原则:首先,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给学生以较多开口说话的机会,强化参与意识和实践能力。第二课堂主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践的大舞台,学生应成为主角。其次,第二课堂建设必须集思想性、知识性、娱乐性为一体,必须围绕第一课堂进行。第二课堂能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入理解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扩大学生的眼界,使课堂教学得到延伸和补充。教师在这些活动中应充当组织者和参与者的角色,要积极帮助学生出主意、想办法,统筹规划,引导他们把第二课堂开展得丰富多彩。第二课堂的具体事项由学生自己去制定和完成。第二课堂的首要任务是着眼于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因此,可以经常邀请有一定专长的教师举办专题讲座,着重讲解英语国家的社会习俗、生活方式、伦理文化等内容,起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的作用。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学生自然就会学到一些交际功能性的口语。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一些有价值、有利于练习口语的外语录像、电影等,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语言文化环境,加上教师的讲解,学生定会有所收获。心理语言学认为,学会一种语言的前提是大量接触这一语言,如何改进学生的听说环境是外语教学中面临的一个课题,可通过广播或发射音频等向学生输送英语信息,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语言的主要功能是交际功能,要想长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必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英语演讲及辩论可以激发学生说的积极性,增大其语言输出量,提高其语言交际能力。
总结多年来我院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经验和教训,我们始终把第二课堂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延续,坚持溶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为一体,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赋予原本略显枯燥的语言学习以生气,寓学于乐。2008年秋季学期开始,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我院正式推出第二课堂活动方案,活动贯穿大学全程,不同年级各有侧重,涵盖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培养。内容见下表:
表1 红河学院外国语学院第二课堂活动方案
在设计活动项目的时候,我们充分考虑学生特点,坚持寓教于乐的原则。每个项目均设置一定的奖项,采取自愿报名参加的方式,让每学期每个年级都有一个主打活动项目。通过活动的开展,充分挖掘学生内隐学习的潜力,把第二课堂作为学生课内学习的有益补充,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结语
在第二语言学习中,内隐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学习形式。语言规则的领悟和语感的培养主要依赖内隐学习,因为语言深层次的、抽象的规律需要凭借“内隐机制”去觉察、去吸收。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需要充分遵循内隐学习的规律,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分阶段、分步骤进行。
[1]Arthur S Reber. Implicit Learning and Tacit Knowledge[M].New York:OUP,1993.
[2]Green T D,Flowers J H. Implicit versus explicit learning processes in a probabilistic,continuous fine motor catching task[J].Journal of Motor Behavior,1991,23:293-300.
[3]Rod Ellis.The Study of 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4]Schacter D L. Implicit memory:history and current status[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Learning,Memory,and Cognition 1987,13:501-518.
[5]Schacter D L.Searching for Memory:The Brain,the Mind,and the Past[M].New York:Basic Books,1996.
[6]郭秀艳.内隐学习[M].武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7]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8]刘耀中.论内隐学习的本质特征[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8,(2):17-20.
[9]史正永,陈开顺.内隐学习及其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J].外语研究,2006,(3).
[10]王初明.应用心理语言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11]阳志清,杨烈祥.外语学习中的内隐/外显学习动态权衡观[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12).
[12]杨治良.内隐记忆的初步试验研究[J].心理学报,1991,(2):113-119.
[13]杨治良.记忆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290-314.
[14]杨治良,郭力平,王沛,等.记忆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Implicit Learning&Second Classroom Project
YANG Wen-wei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Honghe University,Mengzi 661100,China)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implicit learning,a conclusion is drawn that the second classroom project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o facilitate the grasp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implicit learning;explicit learning;second classroom project
G40
A
1008-9128(2010)01-0113-03
2009-12-26
杨文伟(1969—),男,云南建水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翻译。
[责任编辑 自正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