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新课程高考地理试卷 谈高三地理的有效复习

2010-12-27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开放性试卷新课程

孙 让

(大连教育学院 高中教师教育中心,辽宁 大连 116021)

分析新课程高考地理试卷 谈高三地理的有效复习

孙 让*

(大连教育学院 高中教师教育中心,辽宁 大连 116021)

分析2010年高考地理试卷,总结试卷的特点,为2011年复习备考提供有效复习的建议。

新课程高考;地理试卷分析 ;地理有效复习建议

一、2010地理高考试卷特点

2010年高考文科综合的地理部分,除了增加选修模块的考察之外,形式、内容以及命题风格上基本上与去年保持不变,总体上呈现“稳中求变”的特点,具体情况如下:

1.选择题的题干表达简洁

本套试卷由于增加了选修模块的考试,试卷的长度有所增加,但为减少考生的审题时间,每道题的题干部分都很简短,言简意赅。

2.非常注重有效信息的提取

尽管题干较短,但蕴含的信息非常突出。比如说1~3题的每一句话都是一个重要的信息,若考生能够有效提取就不会失分,题中“区域降水分配比较均匀”,能够提示考生水汽的来源应该是大西洋;“严重的洪灾”结合干旱地区和新疆今春的雪融性灾害,就容易判断出2009年冬至2010年4月底该地区降水偏多、气温偏低这一选项;而“2010年 5月,该区域天气晴朗”更能暗示出控制该地区的天气系统是“反气旋”。

3.进一步关注时政和生活

比如选择题的1~3题主要围绕今春新疆地区的雪融性洪灾这一背景,对产生这一现象的自然原因进行了分析,而5~6题的人口老龄化问题、9~11题的节水农业问题以及选修模块中的滚石、滑坡灾害和沙尘暴等问题,再次印证了命题人的基本命题思想,即以国内外重大时政问题做切入,不过分考察时政热点本身,而是关注该区域本身的自然和人文现象及成因。

4.注意考察考生用所学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比如4~5题以某国人口老龄化的曲线图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这一问题的判断,并推测该现象所产生的具体影响。再比如6~8题,是以我国沿海某鞋业公司全球发展的历程为背景,侧重考察有关产业转移的相关知识。类似这样的问题都是提供了具体的问题背景,让考生能够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来判断或描述地理事物,从而体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注重描述阐释地理事物能力的考察,而且所给答案比较灵活

2010年考题更加侧重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在这一方面的主要表现就是没有一个读图填空的内容;就答案的赋分点来看,基本每个答案要点在2~3分之间,不仅要点明确,而且所给答案比较灵活,尤其像37题的答案,在评分标准上注有“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的字样,让考生在考场上有话可说,在估分时有据可依。这样的命题形式,也极大地提醒了教师在今后教学和复习环节上如何就有效地对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能力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6.注重开放性试题的考核,着力考察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2009年高考曾经出现14分的开放性试题,过后被广大地理教师和课程专家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是考察考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最好体现。而2010年由于增加了选修模块的考察,主观试题在必修模块中的分值减少,因此2010年的考题在此方面只有6分,但应该肯定地说,这是一个方向,这样的试题不仅有利于考察考生的论证和探究能力,而且对课程改革的有效推进、对考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察都提供了良好的范式,也为教师在今后教学过程中如何去设计开放性试题提供了样本和方向,引导我们对开放性问题的设计进行必要的深度研究和尝试性的命制。

7.学科特点突出,大部分试题都与图表有关

据统计,2010年地理试题中共有7幅地图,除了第6~8题以外,题题有图,并且是一图多题,突出了地图语言的特色。主要有新疆局部地区地形图、人口比值线图、地中海沿岸局部区域图、东北地区等值线图、中国桑蚕业分布图、地中海某旅游岛屿图、地质施工剖面图、西北地区沙尘暴多发地图等等。可以说:地图类型多样,能力考查全面。2010年图表在必考题(90分)中的分布见表1。

表1 图表类型和考察内容关系统计表(必做部分)

二、2011年高三地理的有效复习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新课程的高考更加突出地理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地理问题能力的考核,尤其在新情境下快速、准确地判断和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以及发散性思维的考核。为了使2011年高三地理的复习更加科学有效,应在以下几方面做针对性的调整:

1.将四大能力尤其是有效信息的提取和描述阐释地理事物能力的培养渗透在备考的各环节之中。由于增加了选修模块的考察,许多学校感觉一轮复习的压力加大,因此会出现盲目赶进度的现象,在一轮复习过程中,只注重知识的重现,而将能力的培养过分集中地放在二轮的专题复习和三轮的适应性训练当中,这样,就会导致能力培养与知识载体的脱节现象。通过2010年的高考我们发现考生在“有效信息的提取”和“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能力上是有缺陷的。为此,在一轮复习中就应该以知识再现整合为载体,融入四大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能力训练方面有更多的具体情境,增加更多的感悟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感受到不论是知识的铺垫还是与之配套的练习都有四大能力的训练与体现,进而不断加强各种能力训练与技巧的培养。

2.让学生学会主动构建和整合知识,并学会发现问题,主动质疑。新课程高考对课程改革具有极强的推动作用,其表现就是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思维,淡化死记硬背的知识,凸显生活中地理问题的解决,这不仅符合新课程地理的基本理念,也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为此,在复习过程中要凸显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应该改变过去的复习方式,让学生真正参与到主动复习的全过程当中。其中,要让学生学会主动的构建和整合知识,学会发现问题、主动质疑。在一轮复习时就应该强化学生的预习习惯,并通过预习让学生学会对知识的构建和整合,这样学生在平时练习或考试时就能有较为系统的知识可供调动和运用,而且也能通过复习发现问题和不足,并能够主动地提出问题,学生的复习始终处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任务驱动式的复习过程中。在这一环节中,首先,教师要做好示范,要教会学生如何去构建知识网络、如何进行有效的质疑,也就是说哪些问题可以在学生之间的互动解决的,哪些问题必须向老师提出质疑;其次,教师应及时检查督导,教师要提出具体的预习任务,及时地进行检查,一方面督促学生主动完成任务,另一方面通过检查发现典型问题,及时加以解决,同时为学生进一步养成良好的习惯提供帮助;第三,应适当减少课后练习量,让学生能够有时间去预习,并能够感受预习给他们的复习带来的好处。这样教师在课堂复习环节中,就可以就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讲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总结,这样不仅省了大量的知识重现的时间,而且在整个复习环节中围绕着具体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能力培养。

3.区域地理的复习要注重教会定位的方法,减少不必要的“地名+物产”式的复习。从两年来的新课程考试来看,尽管区域地理的相关内容仍在考纲范围之内,但是考察的形式越来越明显地体现出区域提供背景(而且是相对热点的区域),围绕该区域考察自然、人文地理的相关知识。因此,在区域地理复习的时候就应该转变复习方法,由过去的“地名+物产”的简单记忆,变为“区域定位的方法+联想该区域的主要自然、人文地理现象+析因说理”。这样既减少了繁琐的记忆,又教会了学生调动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区域定位的方法,而且要提供大量的区域空白图让学生尝试区域的定位,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会联想、学会设问、学会调动(知识)进而达到学会解决。

4.重视对教材中的“活动”“案例分析”“问题探究”等栏目的再设计,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新课程的高考非常重视开放性问题的设计,这类考题既考察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又较好地考察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感。这类考题已连续两年在高考中出现,得到了专家、老师和考生的一致好评,而教师在平时训练中又很少进行有效训练,学生平时练得少,考场上就难以有效的发挥。经过对高考试题的研究,我们发现许多开放性的设问均与教材中的“活动”“案例分析”“问题探究”等栏目的设问有相似之处,尤其是2009年高考的开放性设问更是与教材中的某一“活动”极为一致,因此提醒高三教师,在一轮复习过程中,千万不要急于赶进度而忽视了教材中的这些栏目,要从中汲取营养,进行必要的再设计和再开发,让考生能够尽可能多地感受这种开放的氛围,从中获取更多的情感体验,才能在考场中见“怪”不“怪”,思如泉涌,言之有理。

5.在二轮复习时,有能力的学校应适当增加一个选修模块的专题训练。研究近几年的高考发现,选修模块的考察难度实际上并不均等,与高考命题专家交流得知其原因就是让考生在考场上有真正的选择,以体现新课程的选择性。为此,教师在复习环节中不能“押宝”似的只讲一个选修模块,而应考虑在二轮复习环节时,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个模块作为专题,理清知识脉络,讲解答题技巧,这样既达到了新课程的基本要求,又能让考生在考场上有选择地进行回答,从而增加学生自信心、提高分数。在这一环节,教师要充分备课,对增补的模块进行充分的准备,包括知识体系、考点分布、命题思路等,这样才能以最少的时间帮助学生获得最大的效益。

新课程的高考,与其说是考学生,不如说是考教师,尤其是考教师的教学智慧。因此,高三教师应该充分地研究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用新的课程理念和新的教学行为来引领学生进行有效的复习,让考生能够真正感受到复习备考的紧张与快乐,并从中获益。

Analysis of New Curriculum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Geography Test Paper and Discussion of Effective Review of Geography

SUN Rang

(Center of Senior High School Teacher Education,Dalian Education University,Dalian 116021,China)

The paper analyzes 2010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geography test paper and summarizes its features and poses effective review tips for 2011 review and preparation.

new curriculum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analysis of geography test paper;effective review tips in geography

G632.479

A

1008-388X(2010)03-0039-03

2010-07-08

孙让(1963-),男,河南郑州人,中学高级教师。

阅文]

猜你喜欢

开放性试卷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初中英语开放性探究式阅读教学策略
Module5 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
Module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
Module 4 Sandstorms in Asia
Module 1 Europe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寻求开放性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