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0年辽宁英语高考试题分析与备考策略

2010-12-27王锦秀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考点短文辽宁

王锦秀

(大连教育学院 高中教师教育中心,辽宁 大连 116021)

2010年辽宁英语高考试题分析与备考策略

王锦秀*

(大连教育学院 高中教师教育中心,辽宁 大连 116021)

英语高考试题的命制特点,对教学工作具有很大的导向作用,分析和研究高考英语试题,有助于明确备考思路,把握正确的复习方向。

英语;高考;分析;策略

一、2010年高考辽宁卷英语试题分析

2010年高考辽宁卷英语试题重视基础,强调应用,突出语篇,稳中求进。选材贴近时代和考生生活实际,既注重语言基础和语言技能,又注重语境的真实性和实用性;既注重语言的工具性和交际性,又注重语言隐含的情感意识。试题重视对考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对语法知识的考查偏重基础,并将其置于实际情景、语境中考查,引导教学方向,符合新课标的课程理念。

1.单项填空

单项填空题重在考查学生在特定语境下运用语法知识和词汇的能力,以及运用得体的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试题设计知识点覆盖合理,注重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没有刻意追求语言形式与结构的繁杂,而是强调考生在各方面的实际运用能力。试题将语法、词汇、习惯用语等语言项目融入真实的情景中,体现了语言的交际功能。2009年和2010年辽宁卷15道单项填空题的考点分布见表1。

表1 2010年与2009年考点分布

续表1

从表1所列考点可知,单项填空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坚持能力立意,并继续体现重点内容重点考查的特点:动词时态、非谓语动词、(短语)动词辨析、从句连接词、副词分别考了两道题。单项填空部分没有难题、偏题、生题。

2.完形填空

2010年辽宁卷英语试题的难度主要体现在完形填空题上。20道题满分30分,不少考生失9分以上,失分比较严重。

完形填空短文271词,文体为记叙文,内容贴近学生学习实际,具有很好的教与学的导向意义。试题选项设置体现了以实词为主(形容词6个,副词4个,动词4个,名词1个),虚词为辅 (连接词3个,介词短语2个);以考查情景意义为主,突出词汇语境化的命题原则。文章用词简单,20个考点全部是学生熟悉的最基础词汇。

全文用第一人称讲述了一位大学生入学时,得到了身为英语教授的姨妈所送的一本英英词典,尽管开始时用起来困难,弄不清楚所查词汇的确切含义,但经过姨妈的教诲和自己的坚持,大学学习三年后,终于理解姨妈的用意,获益匪浅。该故事出自中国学生之手,非原汁原味的英语文章,考生比较易于入文,失分原因一方面是很多学生没有用过英英双解词典,感性认识较为模糊,把握不准上下文语境的确切含义;另一方面是试题明显加大了对形容词和副词的考查力度:2008年和2009年的完形填空题都是考了5个形容词和副词,2010年考了10个。中国学生能用英语清楚、连贯地表达明白一件事情已经很不容易,若要用英语措辞,恰当描述和形容事物,准确得体地表达“程度”,就显得差距很大。完形填空题在考查学生分析归纳能力和连贯思维能力的同时,要求考生能够在正确理解语篇上下文内容、理顺上下文逻辑关系和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根据语境拿捏词汇,准确运用,学生在这一较高层面的确还需大量的实践。

3.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第1节共有4篇文章,总体难度与往年持平,考生普遍感觉良好。文章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易懂,所选文章的话题贴近学生生活,关注文化意识和情感态度。试题考查既有对文章表层的理解,又涉及对文章深层次的理解;既要求考生对篇章结构进行分析与把握,又要求有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考查重点仍是细节理解、推理判断、主旨大意、猜测词义和作者意图等。

阅读第2节的七选五题难度小于2009年,考生答题情况较好。学生在概括主旨大意、选择标题或主题句方面有一定困难,七选五题只在段中和段末设题,只要能够弄清楚上下文语境和逻辑关系,即可选出正确答案。

4.短文改错

短文改错是一篇102词的中国学生的习作,文中出现了10处易犯的写作错误,要求考生找出错误并加以改正。题型和要求与2009年一样,具体考点分布见表2。

表2 2010年短文改错考点分布表

2010年与2009年短文改错考点对比见表3。

表3 短文改错考点对比表

对比发现,短文改错题加大了对实词考查的力度。考生认为把although改为even难度较大,这说明学生在把握上下文逻辑关系方面还存在不足。

5.书面表达

书面表达题是一篇提示作文,要求考生以学生会名义写一篇100词左右的招聘启事,寻求一名留学生做英语学习顾问。根据明确提示的要点,多数考生都可以写出一定水平的作文来,但是要写得好,拿高分,就不是一件容易事。考生需要适当发挥,增加细节,使写作内容丰富;需要使用一些较为复杂的语言结构和词汇,清楚、连贯地传递信息,准确、得体地表达意思。

二、2011年高考备考策略

1.研究高考真题,把握备考方向

从2010年9月开始进入新一轮的高三备考研究工作,教师应在及时总结2010年的备考经验的同时,重点研究差距和不足,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高三复习计划,认真探索行之有效的备考策略。在2011年《考试说明》出台以前,高三教师要悉心研究2010年辽宁卷的英语《考试说明》,认真分析2010年辽宁卷英语试题以及其他课改地区的高考真题,清楚了解高考考点,把握备考方向。

2.合理控制范围,减轻学生负担

进入高三备考阶段,复习范围要把握得当,特别是以教材为载体复习的普通学校的学生,要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最重要的复习内容上。建议高三学生有效使用按照辽宁卷《考试说明》编写的《高考英语词汇速记手册》,减轻过重的负担,有效地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及复习效率。2010年辽宁卷考点中没有高难词汇,没有超出《考试说明》的内容(单项填空23题干扰项nevertheless不在课标之内),有些考生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原因之一是平时没有集中精力突破重要的知识点和考点。语法复习建议“广积粮”,但不提倡“深挖洞”。《考试说明》中规定的语法项目共有24个,高三复习阶段需要认真梳理,系统复习,但不需挖得太深,扩得太多,发挥高考真题的教学导向作用。

3.坚持夯实双基,注重灵活运用

2010年辽宁卷《考试说明》,规定了高考命题的词汇范围是3 000左右,数量不算多,但都非常重要,其中包括英语词典中用来释义的2 000个左右的基础常用词。多义词是英语的一大特点,越是普通的词,其含义越多,而多数学生往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在高三复习中要引起高度重视,避免因为盲目扩大词汇量而对基础词汇“蜻蜓点水”的情况。以turn一词为例,构成的短语很多,其中turn out学生非常熟悉的含义有“结果是,原来是”“关掉”“生产”,但考生对2010年辽宁卷单项填空第28题却感觉茫然:

28.Thousands of people____________ to watch yesterday’s match against Ireland.

A.turned on B.turned in

C.turned around D.turned out本题答案是 D项,意为“(为看热闹)蜂拥而出”。再比如:

32.The new movie____________ to be one of the biggest money-makers of all time.

A.promises B.agrees

C.pretends D.declines

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但很多考生却最先把它排除掉,原因是脑海中只闪现了“答应,允诺”的含义,没有认真思考它还表示“有希望,有可能”,就已经选了B项或D项了。词汇复习要从词扩展到短语和句子,在记住词的常用搭配的前提下,努力理解和把握不同语境中的“一词多义”。

4.重视篇章阅读,提高运用能力

高三复习要着重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很多学生花费太多的时间做单项填空题,这种做法不可取。提高语言能力要重视篇章阅读,通过篇章拓展视野,提高阅读技能;通过篇章了解文化差异,丰富背景知识;通过篇章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通过篇章把握词汇、感悟语法;通过篇章提高用英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阅读能力。复习中选用的阅读材料尽可能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文体多样、语言地道而且时代感强。英语阅读是带动整个英语学习能力提高的关键所在,所以复习要充分重视阅读训练。

5.书面表达训练应从单句开始

2010年辽宁卷的书面表达难度并不大,以要点“母语是英语,汉语流利者优先”为例,许多考生写不出完整的句子,不是缺少谓语动词,就是主语出了差错:“Mother language is English and Chinese is fluent first.”题目要求写招聘启事,显然这里主语用“mother language”不得当,“The applicant should be a native speaker of English and fluency in Chinese is p referred.”就好得多。复习阶段可从5种简单句入手,进而练习并列句、复合句以及并列复合句。只有准确使用语法和词汇造句,才可能研究“上下文的连贯性”以及“有效地使用语句间的连接成分,使全文结构紧凑”,最终达到整个段落或篇章条理清楚、结构紧凑、浑然一体、连贯流畅。

Analysis of English Questions of 2010 Liaoning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and Test-preparation Strategies

WANG Jin-xiu

(Center of Senior High School Teacher Education,Dalian Education University,Dalian 116021,China)

Features of English test questions have obvious orientation for English teaching.Analyzing and studying English questions help to clarify p reparation thinking and help to master correct review direction.

English;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analysis;strategy

G632.479

A

1008-388X(2010)03-0031-03

2010-07-08

王锦秀 (1963-),女,辽宁大连人,中学高级教师。

惠子]

猜你喜欢

考点短文辽宁
考点展示
考点展台
辽宁之光
不等式(组)考点大扫描
读辽宁 爱辽宁
辽宁舰
KEYS
Keys
统计常见考点追踪
01海上辽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