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州商人在做什么?

2010-12-27周德文温州管理科学研究院院长温州中小企业协会会长

中国商人 2010年8期
关键词:民资温州人创业投资

文/周德文温州管理科学研究院院长、温州中小企业协会会长

温州实业家正在改变过去什么赚钱投什么的路子,走产品经营和资本经营相结合的新道路,这是一次质的飞跃和升华。

企业发展有两条重要途径:一条是通过改善经营管理,优化企业内部资源配置,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另一条是通过资本运营,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进行资源重新配置,从而实现企业重组和扩张。

当今世界实力雄厚的大财团、跨国公司无不重视运用资本运营加速企业发展。所以,从实业家走向投资家是一次质的升华和飞跃。

“炒”的代价

温州人敢为天下先是出了名的,温州是全国市场经济发展最早的地区,温州的民间资本也是全国最活跃的地区,温州的企业家也是试水从实业家走向投资家的最早探索者。

改革开放初期,充满创业激情的温州人办工厂、开商店、跑买卖,但因为普遍为中小型企业,所以企业发展中一直存在融资难的问题。一些创业者曾发起一个叫做“成会”的民间组织,主要是动员亲朋好友参加,实行会员制,解决了当时创业投资短缺的问题,也让筹集的资金有利息可得,获得了一定的增值。这种融资方式,堪称创投的雏形。

不过,在当时,因大多数温州人并没有多少积蓄,参加“成会”的投资者也多为有特殊关系的人,所以无法做大规模,形不成专业的投资公司。但这种融资方式是温州目前创投业发展的一种文化渊源。

经历三十多年的艰苦创业,温州人显然已积累了丰富的资本,正因为温州民间资本的不断积累,所以这些年温州民间投资活跃。2001年,温州人组团开始进入上海、杭州购房,这一年温州人在房地产市场投入2000亿;2002年,全国能源紧缺,煤炭价格飞涨,温州约400亿民间资本流向山西,收购了山西省60%的煤矿;2003年,棉花减产,棉价上升,温州30亿民间资本进入新疆收购棉花;2006年商品期货牛年,温州许多民资投向有色金属矿产;2007年,石油价格上涨,50亿温州民资进入西部收购油井……从温州民资这种流动投资的方式,可以看到,资本逐利而流,创投业的发展是资本的逐利性使然,丰富的民间资本使创投业的发展有了前提条件。

然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温州民间资本在全国各地乃至全球投资活跃,被人们以一个“炒”字来形容,如“炒”房、“炒”煤、“炒”棉、“炒”矿、“炒”石油等,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是对某一行业、某个地区的攻城略地,会冲击经济健康发展。事实上,温州民资这种流动投资的确存在盲目性,有很大的风险。近年来,温州民资在迪拜损失十多亿;山西煤炭资源整合,投资山西煤矿的500亿元温州民资损失近半;在俄罗斯灰色清关中损失70亿元左右;在罗马尼亚损失10亿欧元……投资受挫,导致资金回流现象。

种种经验教训也越来越让温州商人意识到,民间资本投资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只看什么赚钱投什么,为追求短期利益盲目投资的行为,走产品经营和资本经营相结合的道路成了越来越多温州商人的选择。

创投业成热潮

在温州三十多万家中小企业当中,绝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高能耗、高污染、低技术、低收益。当前面对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能源价格的持续上涨,土地瓶颈制约严重,美国、欧盟等许多发达国家采取反倾销、反补贴、技术壁垒等手段实施贸易保护,我国产品外贸出口更加困难,温州低成本、低价格的制造优势已经不复存在。

这么多的企业需要转型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这些都必须有民间资本的支持,这也为创投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2004年7月,温州神力集团、奥康集团等9家温州知名企业联合出资组建了国内第一个以财团命名的企业“中瑞财团”,随后乐清的华通集团等数家知名企业联合组建了“中驰集团”。他们都想把民间资本聚集起来,投到值得投资的领域,但限于当时的法律、信用等环境还不成熟,结果都没有实现初衷,可谓生不逢时。

2006年3月,温州企业家林阿信在上海注册成立了“首华创投”,成为温州民间资本第一家试水的VC机构。林阿信是一个高中时代就开始兼做电风扇生意并把电风扇卖给老师的聪明学生,毕业之后开始经营温州第一家磁性写字板厂并获得了第一桶金,在商界打拼的日子让他深深明白,融资对于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始终是个问题。林阿信从做实业转入做资本领域之时,创投这个行业刚刚兴起,他显得有些特立独行。不过,就在同一年,与创业投资直接相关的《创业投资企业管理办法》正式实施,这标志着政府部门正式发出了支持发展创投业的信号。

2007年8月,由乐清中国·佑利控股集团董事长胡旭苍发起的温州东海创业投资有限合伙公司成立,成为长三角地区首家人民币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募集基金5亿元,主要投资将要上市的温州企业股权。同年11月,“东海创投”的几位发起人又成立了一家创业投资公司——温州环亚创业投资中心。自此,类似的创投公司在温州各地纷纷成立,一直专注于做电器产品的温州规模最大的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也于2008年2月在正泰营销年会上宣布,正泰在上海注册成立了全资子公司——云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2007年2月15日,国家财政部和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创业投资企业发展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对创业投资企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当年6月1日正式实施《有限合伙法》。反应敏感的温州商人,马上意识到加快创投业发展的时机到了,纷纷成立创业投资公司,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创投企业达近百家,并渐成热潮。

来自于温州银监局内部的抽样调查显示,到目前为止,约有1000—1500亿流动资金进入了创投领域。而据温州银监局的统计资料表明,目前温州民间资本现金流约为3000亿元,居民储蓄约为1000亿元,涌入创投的资金可见一斑。

各方助力产业升级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由于政策、法律等原因,长期以来温州民间融资处在半地下半公开状态,温州人投资活动既有其合理性,也存在非理性行为,对此人们有着各种各样的议论。然而,随着政策的放开和规范,这个全民皆商的城市几乎成了VC、PE生长的沃土,因为这里不仅有可供投资的巨额民间资本,又有丰富的项目和渠道,引得各大创投机构纷至沓来,像深圳创新投资集团和红杉资本等都是在这一时期进入温州创投领域。

而温州商人转做创投也有着很明显的优势:首先是军团体系,可以发挥温州特有的抱成团的“蚂蚁经济”优势,凭借良好的信用体系,发挥“小资本、大集聚”的成效;其次,温州具有丰富的民间投资经验,类信托模式的“成会”这一融资方式,堪称创投雏形;最后,创投人所必备的敏锐的市场嗅觉、精准的投资魄力、丰富的运作经验,温州商人样样都有,并且敢想敢干。

创投业的兴起,表明温州企业家们把目光从贸易、制造业投向了新经济领域和资本市场,并开创性地将技术、管理与资本结合,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对产业提升和企业创新必将起到很大的推进。如今的温州,像林阿信这样依靠“实业”和“投资”两条腿走路的企业家越来越多了,不过,从实业家转向创投也会带来观念上的冲突,比如当他们转换为投资家的身份时,就不得不考虑如何让资本的效率最大化。

因此,变身投资家的温州商人也跟大部分的创投公司一样,还是会尽量选择投拟上市企业,或者是有上市前景及能力的企业。温州的企业很多,但拟上市的企业却不多,创投也就投得少了;另一方面,温州的产业升级到目前来看,高科技、新能源、高附加值的企业非常少,主要仍聚集在传统行业,所以投向温州企业的资金相对少。

通常情况下,当产业资本的回报率不理想时,产业资本会脱离产业流转于其他高回报领域,只有当产业资本的盈利能力回升到一定的平衡点,那些脱离产业的资本才会回到产业当中去,而这一过程有多长?这些年,温州一直都是以传统产业为主,资本的逐利取向使得很大一部分资本流向了外面回报率更高的领域,因此,温州当地对于这些资本能利用到何种程度,还取决于当地产业升级更新的速度。

因此,在这方面,温州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尽快出台鼓励优惠的政策,积极培育新型产业,比如石化、IT、生物工程、新能源,以利用好这些庞大的资本,助力当地产业升级。

据我所知,从煤矿退回来的资金不少进入了新能源,比如太阳能领域。对于在外的温州民资回乡投资特别是向高新技术、环保产业领域的投资,当地政府应进一步消除进入障碍,给予政策支持。一些大型基础设施和资源性项目,包括铁路、地铁、桥梁、高速公路、石油、河流、风景区等各类战略性投资项目,也应该吸纳一定比例的民间创投业参加。

猜你喜欢

民资温州人创业投资
在欧洲邂逅温州人
创投新政
广东省创业投资协会名誉会长李春洪:创业需要生态系统来支撑
鹿城温州
民资参与国有项目:足欲行而趑趄
全媒体传播,扩大社会正能量——《温州都市报》“寻找最美温州人”的操作实践
民资入场
温州人创业的“闪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