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战略崛起的制约因素及应对策略

2010-12-27钟清流

理论导刊 2010年10期
关键词:战略科技

钟清流

(湖南省委直属机关党校,长沙410001)

中国战略崛起的制约因素及应对策略

钟清流

(湖南省委直属机关党校,长沙410001)

中国的战略崛起决非易事,须要冲破西方尤其是美国的战略压制,经过博弈实现,各方科技实力的此消彼涨影响未来政治经济格局变动的方向。我国须要适时调整策略,放弃低效的出口导向和招商引资单向不对等对外开放及重量轻质的发展思路,重点突破制约我国崛起的最关键的障碍,以科技崛起作为引领发展的主攻方向。

中国崛起;制约因素;对策

中国的发展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作为最大的制造业出口国,核心技术却受制于人;是经济总量增长最快的国家,居民收入却增长缓慢;已成为最大的市场之一,但缺乏市场定价权;是最大的外汇债权国,却无法保证自己的外汇安全。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尚缺乏赢得竞争的科技实力,处处受到美国的战略压制。为此,中国需要以灵活有效的应对策略,在突破外部压制的博弈中壮大自己,以科技崛起支撑战略崛起。

一、美国的压制战略及实施途径

美国作为当代世界上唯一超级大国,把维持其霸权不受挑战作为其根本战略目标。出于维护其霸权地位的战略考虑,以中国为“潜在的竞争对手”,实行“接触加遏制”的对华策略。美国深知科技崛起是我国战略崛起的关键所在,因此,千方百计压制我国的科技崛起以维持其科技优势是美国对华战略的核心。因为只要维持科技优势,美国就可以通过高科技出口来支撑美国经济;利用知识产权战略控制其它国家的经济命脉;保持军事领域的科技领先地位并维护其军事霸权不受挑战。

此战略实施途径主要有二:其一是严密封锁关键技术对华出口,从上世纪50年代的“巴黎统筹协议”到1996年的“瓦森纳协议”,再到本世纪初的“1334号法令”,对我国实施出口管制政策从未间断。时至今日,明令禁止向我国出口“黑名单”等共有10大类数千个品种之多。即使是金融危机极端困难时期也不例外。从科学技术方面全力阻止我国崛起的战略意图一目了然;其二,以合作为幌子主动出击以扼杀中国创新意志和能力。进入我国的国外公司大多是以技术转让和合资办厂为诱饵,有步骤、有计划地打击或兼并我国企业。在合作过程中,挖走我国的骨干人才,消灭我国的民族品牌,控制我国的关键产业,夺取我国的市场。我国的招商引资“以市场换技术”发展思路并未如愿。本来想借助巨人肩膀跳得更高,但人家只愿借脚背,实际上既丢了市场,又无法换来核心技术。“无核心技术之痛”已经成为我国大多数行业如电子信息、汽车、家电、装备制造等产业的通病。

美国用技术转让为诱饵扼杀中国的自主创新最明显不过的实例当数大飞机项目。当年我国经过10年努力(1970-1980)终于搞出自己的大飞机样机“运10”且试飞成功,正准备完善并上马自己的大飞机项目时。1985年美以准许我国购买波音飞机,合作组装麦道飞机为诱饵,把我国的大飞机“运十”搞下马。然而当美国大飞机占领我国市场后,1995年,麦道公司就单方面中止了与我国的合同,让我国合作组装大飞机巨额投资打了水漂。对比与我国同时起步的欧洲空客已发展成为与美国波音并驾齐驱的佼佼者,“运十”的下马不但使我国错失许多机会,包括可以抗衡美国波音飞机和拥有我国远程轰炸机的机会,还使我国的大飞机项目延误几十年宝贵时间。

在国家竞争层面上,美国凭借其科技实力支撑的竞争优势处于国际分工中的垄断地位,并以此为依托把其它国家定位在国际分工的底层环节,成为其获取超额利益的经济奶牛。美国控制了几乎所有战略产业的核心技术,如芯片设计,制造工艺;核心操作软件;互联网通信标准;航天技术、军工、生物、纳米等,并以其竞争优势占领产业链高端,掌握了资源、技术和市场等几乎所有关键环节定价权,因而也事实上取得了利益的分配权和发展的主动权。美国的经济战略是把绝大部分高污染高能耗低附加值产业移到我国,一方面把污染和能耗留在我国,另一方面还借此对我国产品征收碳关税。美国用发订单方式让我国生产低附加值工业品,既可通过推高大宗价格发动成本绞杀战,从根本上摧毁低附加值工业品生存基础,又可利用定价权压价收购产品剥夺我国企业的利润。典型实例如钢管、轮胎,我国企业接单后就得进口原材料(如铁矿石、橡胶),但美国在发出订单时,就已经预先在期货市场上将原材料大幅提价狠赚一笔,同时让接单者成本大幅提高,而按订单规格生产还得支付高额的设备和技术转让费,进一步剥夺企业利润从中渔利。最后,还通过对我国的多种限制(技术出口管制,资源和企业兼并的管制)使我国出口获取的大量美元无法购买到急需的技术和产品,只能购买受其操纵的高价粮食、矿产和有毒资产,或作为外汇存款进入美国的银行。而美国又可再利用其货币定价权,操纵汇率让其缩水,逼迫人民币升值。还可能借此把我国改革开放30年积累的财富据为己有,不但获取经济上的最大利益,而且借此影响国际政治、军事、外交、舆论格局的变化。总之,美国的科技实力是其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处于强势地位的物质基础。我国若不在科技实力上取得突破,将永远处于受压制的地位。

二、中国应对挑战的策略

中美之间科技水平和实力的差距,使我国不但经济上,而且在国际政治、军事、外交方面处处受到美国阻挠和压制,我国经济进程和国家安全不断受到干扰或威胁。我国过去注重做大而忽视做强的发展思路,使经济建立在脆弱的以量取胜基础之上,由于缺乏能够形成竞争优势的科技支撑,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大而不强一直是经济发展的软肋,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关键技术、大型成套设备、核心元器件和重要基础件都依赖进口,市场也被人控制。而制造业庞大的生产能力无法形成竞争优势,也就难以支撑健康可持续发展。如果不尽快改变这种状况,就难以在新的国际竞争中争得国际分工的有利地位,更难以把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世界已经进入了需求能力和创新能力决定发展空间时代。当前最为迫切的问题是寻找新的经济生存发展空间,并争取国际分工中更为有利的地位[1]。而这种地位需要有强大的原创能力、核心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能力的支撑。我国应在反思过去经验与教训基础上重新审视改革开放以来的相关政策(例如出口导向、招商引资、自主创新政策等),并根据当前国内外环境变化调整未来的发展思路和竞争策略[2]。

为摆脱当前国际分工的不利地位,我国需要将发展方式由出口导向转变为内需驱动,放弃低水平粗放式数量扩张型发展模式。这一方面可以减少变相资源外流,减少对资源原材料的需求,挫败国际垄断集团推高原材料价格对我发动成本绞杀战的阴谋,还可减少无效的外汇储备,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

招商引资策略也应调整。一些地方盲目追求招商数量,低水平“让利竞赛”式的招商引资,是以损害国家和地方长远利益为代价的,已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和经济利益大量外流,应当予以制止。招商引资须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并遵循有利于结构优化和转变发展方式的方针。其引资策略要由以优惠政策为主转变为以创造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为主,并将引资重点由一般加工制造业转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走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的内涵式质量效益型道路是我国应对挑战实现战略崛起的根本途径。近年来,我国出于对发展经验的总结和认识,提出了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方针,推出了一些鼓励民族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它抓住了保证我国经济长远可持续高效发展的关键:依靠自主创新推动科技进步以打破西方技术垄断,通过夺取竞争优势以掌控产业链关键环节来争取国际分工中的有利地位,通过争取发展主动权和市场定价权来争取经济发展的高效益,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来抢占未来竞争的制高点。

美国近来逼迫我国放弃自主创新政策,正好说明它击中了美国压制我国崛起的战略要害。作为回报,承诺将考虑放松其高技术出口管制,其根本目的是想通过胡萝卜加大棒,诱使我国放弃自主创新政策,为美国的金融巨头和高科技企业在我国的饕餮盛宴扫除障碍。中美第二轮战略与经济对话已经落下帷幕。我国支持民族企业自主创新的相关政策被迫修改,但美国对我国高科技出口限制却依然没变。变化的是美国的高技术产业可以享受我国的“国民待遇”,可以对我国弱小亟待扶植的新兴产业进行“平等竞争”,实际上是恃强凌弱大开杀戒,一旦把我国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扫荡以尽,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就无法生存和发展。我国的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将会落空。我国就再也无法发展出能够抗衡美国的核心技术和挑战美国霸权的军事实力。我国无论经济和军事上将永无出头之日,成为美国名副其实的经济奶牛。

因此,我国相应的政策应当根据国际竞争的需要作出调整。例如,针对美国政府拒绝对等和对称开放的不公平政策(如不许中国用美国公司购买中国企业的钱返回美国收购美国的重要企业,尤其不能购买金融和银行的企业,使美国在我国盈利超过20%,中国只能在美国赚1%的利息——若考虑人民币升值,实际是负利率),应向美方明确提出“对等(或对称)开放”要求,敦促美国作出政策调整。否则,不但意味着我国的大量美元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且也意味着美国将强行占用我外汇为其过度消费和在我国周边建立军事包围圈提供资金支持,也为美国等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大肆收购我国企业并进而控制我国关键产业提供融资。同时,从我国已有近5000亿美元(约3.4万亿人民币)“两房债券”随着美国“两房退市”可能血本无归和美国印钞机仍在不停运转的事实来看,我国其它的美元储备也可能在美国货币战的谋划中化为乌有。我国应针锋相对予以反击,除了合理减持美元回购美国的在华企业外,还可以同样的方式禁止或限制美国企业对我国关键产业的收购和投资以找回公平。同样,美国若不放开对华高技术出口管制,我国也可通过用相应产业的管制和政府采购政策保护民族企业的创新力量而将外国企业排除在外。

对于当前美国不承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不要过于看重,更不应让其成为勒索我国的筹码。在当前市场为王的时代,我国新兴市场扩张前景近乎无限。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上,我国同样可以采用对等承认的策略,凡不承认我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国家,我国也以对等不承认的方式让它难以得到相应的利益。事实上,当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经济复苏更需要我国的市场潜力支撑,我国的应对策略应当充分认识并利用这一点。我国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但对那些刻意搞贸易保护的国家必须针锋相对予以制裁,一味忍让只会让人得寸进尺,只有让其自己也尝到苦果才会不敢再犯。

总之,根据不同的情况实施不同的应对策略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我国应对外来挑战的根本策略应该是审时度势、灵活应对、把握关键、重点突破。当前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政治格局动荡正催生着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抢占国际经济、科技制高点已经成为世界发展大趋势[3]。与此同时,处于国际产业链低端的我国制造业传统低成本优势正在快速丧失,培育新的竞争优势迫在眉睫。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培育自主品牌是塑造新竞争优势的根本途径。我国需要通过掌握相关领域核心技术及自主知识产权来支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企业需要有自主品牌和竞争能力为支撑的市场定价权。因此,以科技崛起为支撑,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为未来经济增长新引擎,应当成为我国应对外部制约实现战略崛起的基本方针。当科技崛起成为现实之时,世界上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止我国战略崛起的进程。

[1]郭树勇.大国和平崛起研究的逻辑起点[M]//高全喜.大国(第1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08.

[2][美]肯尼思·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M].信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48.

[3]阎学通.和平崛起与保障和平——简论我国崛起的战略与策略[J].国际问题研究,2004,(3):12、13.

[责任编辑:孙巍]

F 12

A

1002-7408(2010)10-00103-02

湖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资助(2009 Z K 3158)。

钟清流(1964-),男,湖南桃江人,湖南省委直属机关党校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宏观经济,战略管理。

猜你喜欢

战略科技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笔中“黑科技”
战略
科技助我来看云
三步走战略搞定阅读理解
战略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扩大开放是长期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