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淦昌弃家办学
2010-12-26步武尘
步武尘
1946年春,抗战时西迁的浙江大学理学院尚在贵州湄潭县。在浙大理学院物理系任教的王淦昌,告假回老家常熟支塘镇枫塘湾探亲访友。在途经上海时,他顺便看望了在上海明珠电池厂当老板的侄儿王养廉。战时暌违多年,叔侄相见甚欢。但在王养廉的眼里,叔父显得土气,完全不像一个名教授应有的那种派头和风度,身上竟穿着一件青布长衫,脚蹬一双黑布鞋,一副寒酸相,不免惋惜道:“爷叔,你从小在外求学,生活坎坷清苦,这次回来,我看还是把你家中的200亩收租田卖了,到上海来办厂吧,不要再去教什么书了。”王淦昌听了,不禁哑然失笑道:“办厂!我可没有你那种兴趣!”
“那你就回家继承祖业吧,管好那200亩收租田,何愁吃穿开销!”
王淦昌听后只是连连摇头,沉默不语。他觉得和侄儿是话不投机了。顿了一会,王淦昌坦然地对他说:“养廉,说实话,我在外这么多年,对家中的产业早已不放在心上。不过,经你刚才这么一提醒,我倒想请你一道回家办件事。”
“办什么事?”
“帮我卖掉收租田!”
“卖掉收租田?”
“对!卖掉收租田,捐助办学!”
“喔唷,你算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了!我作为阿侄,一定陪你走一趟!”
王淦昌同侄儿一起回到家乡枫塘湾,便挨家挨户拜访了邻居长辈和幼时的同窗好友,他特别关心的是家乡子弟的读书情况。当他了解到附近原来的一所私立小学因缺乏办学经费而被迫停办时,就十分焦急地对大家说:“孩子不读书不行啊,赶快想法把学堂办起来!”他立即与侄儿把附近的教书先生王福仁请来,一起商量重新办学的事宜。他明确地表示:把我家所有的义庄房屋全部改建成校舍,将我家收租田交来的租米都作为办学经费。王淦昌又请来木匠,将家中剩余的门板木料加班加点制作课桌、长凳。未几,学校的一些硬件设施基本就绪。乡亲们得悉王淦昌要办枫塘小学,孩子又有了读书的场所,都奔走相告,三五里外的孩子都纷至沓来。王淦昌还特别宣布:凡是穷苦子弟入学,一律免收学费。这所由王淦昌亲自创办的枫塘小学很快发展成为支塘镇较早的一所完全小学,最多时学生达300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