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轮驱动”下的中部
2010-12-26王运宝
■王运宝
“双轮驱动”下的中部
■王运宝
随着中共江西省委“十二五”规划建议的正式出台,中部六省关于未来5年发展的谋篇布局全部呈现出来。平均18000字的阐述,详尽地描绘出“十二五”时期中部六省发展的“路线图”、“时间表”和“任务书”。
如果对规划建议文本进一步抽丝剥茧就会发现,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是中部六省“十二五”时期最核心的支撑力,是最关键的两个“抓手”。
为什么是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双轮驱动”?
从本质上说,这是由中部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所决定的,走“双轮驱动”之路具有内在规律性。经过“十五”、“十一五”的积累,中部各省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工业化率与城市化率都在由40%向50%迈进,按照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这些是工业化与城镇化处于中期加速阶段的重要标志,不管是内生爆发力还是外来推动力,都在表明“十二五”时期是中部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是真正进入到黄金发展期。如果再与2020年的远景规划相衔接,坚持“双轮驱动”是中部六省实现“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由之路。
那么,如何实现“双轮驱动”?
首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中部六省实现“双轮驱动”最为关键的核心。进一步可细分为支柱产业、先进制造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汽车产业为例,作为中部地区的支柱产业,也是先进制造业的集中体现,不管是安徽、湖北还是湖南、河南、江西,都把汽车产业放在现代产业体系的突出位置。同时,汽车产业是产业链延伸最长的一个产业,“升级版”的新能源汽车,便成为安徽、湖北、河南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内容之一。“十二五”时期,谁能在汽车产业3.0时代抢占先机,谁就能在现代产业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除了新能源汽车,梳理中部六省列举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名单就会发现,节能环保与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是最为一致的选择。
确定发展什么产业只是打造现代产业体系的开端,新型工业化的产业项目从哪里来?中部六省不约而同地选择内与外相结合的“两条腿”走路,在激发内生动力的同时,建设载体平台,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承接产业转移,通过大与小、内与外、高与低的产业辩证法,打造千亿产业、千亿园区和千亿企业,由此形成中部新型工业化的一个完整链条。
其次,工业化的发展,既为城镇化提供了动力,又需要城镇化提供支撑。而且,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上说,城市化是最大的内需增长模式,其中,中心城市带动最为引人关注。统计表明,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的人均占地是中小城市的1/6,单位土地产出率却是中小城市的40倍。在经历了两个五年规划的积累之后,建设人口100万、城区面积100平方公里的“双百城市”,成为中部地区绝大部分城市的战略目标。
在中部六省的“十二五”规划中,中心城市带动又被分为不同的类型。武汉、郑州、长沙、合肥、南昌、太原6个省会城市,都是区域性中心城市,是第一级;以芜湖、蚌埠、阜阳、洛阳、襄阳、宜昌、九江等为代表的省域次中心城市,定位为第二级。再加上各个地市级中心城市、县城、中心镇,构建五级新型城镇化体系,是中部六省共同的战略筹划。
在中心城市带动的基础上,中部六省的“城市群化”发展将在未来5年特别“给力”。比如河南由中原城市群扩大为中原经济区,湖北由武汉城市圈扩展为一带两圈,湖南则由长株潭城市群扩大到环长株潭3+5城市群,中部六省的城市群正在展开新一轮合纵连横。而且,城市群不仅仅是城市扩大的单向力量,还是工业化的载体、综合配套改试验区的主力军,更是综合交通枢纽的连接点。毫不夸张地说,城市群是中部六省的区域经济“天元”,在中部“十二五”发展的大棋局上,具有一子活满盘活的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