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危机与市场经济关系之辨

2010-12-21李智永

学理论·下 2010年11期
关键词:经济危机投机市场经济

李智永

摘要:近年来,学界关于经济危机的讨论变得热火朝天,有些人将经济危机看成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如果从市场经济的角度分析经济危机的生成机理,会发现投机行为的扩大和流行是造成经济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而市场经济本身并不能看做是经济危机的根源,只是为经济危机提供了客观基础。但是,当它和社会投机行为相结合时,经济危机就从可能变为必然。

关键词:经济危机;市场经济;投机

中图分类号:F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33-0123-02

一、经济危机产生原因之争

关于经济危机产生原因的研究存在着两个传统,即西方主流经济理论传统与马克思主义传统。前者否认经济危机内生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而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外的因素导致的。与此形成鲜明对照,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危机理论试图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自身的内在矛盾中去寻找经济危机的根源和生成机制。首先,货币执行流通和支付手段的职能潜伏着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其次,资本的逐利性和社会有限的消费能力之间的矛盾,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因为资本的目的不是生产需要,而是生产利润,因为资本达到这个目的所用的方法,是按照生产的规模来决定生产量,而不是相反,所以,在立足于资本主义基础的有限消费范围和不断地力图突破自己固有的这种限制的生产之间,必然会不断发生不一致。”[1]285最后,信用链条的断裂是经济危机发生的直接导火索。“在再生产过程中的全部联系都是以信用为基础的生产制度中,只要信用突然停止,只有现金支付才有效,危机显然就会发生,对支付手段的激烈追求必然会出现。”[1]545

最近,有人在研究马克思的商品经济和经济危机的关系的基础上,提出经济危机与市场经济关系密切,甚至认为经济危机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如胡磊认为“市场经济体制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生成的客观基础”[2];还有人认为,经济危机就是经济周期性波动中的衰退期,而周期性波动是市场经济的规律之一,所以,市场经济必然存在经济危机;也有人认为无论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只要是市场经济就有发生经济危机的可能性。经济危机与市场经济之间究竟有何种关系。我们可以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分析经济危机发生的机理,从而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

二、市场经济的含义

市场经济一般通行的概念是,以市场为基础配置社会经济资源的一种方式。这一概念直观而准确地描述了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社会存在的最主要的客观特征,并为我国进行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最基础的理论依据。但它忽略了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必须有与之相配套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等。也就是说,不能把市场经济看做是孤立的经济事物,它也有独特的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环境。从这一角度出发,作者更赞同熊德平的观点,他认为市场经济是“以维护产权,促进平等和保护自由的市场制度为基础,以自由选择、自愿交换、自愿合作为前提,以分散决策、自发形成、自由竞争为特点,以市场机制导向社会资源配置的经济形态”[3]。分析这一概念,首先,我们可以得出市场经济存在的两个基础条件——维护产权和平等自由。因为市场经济的核心就是交换关系,“市场的本意是交换的场所,广义的市场概念就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4]。而不维护产权就没有交换关系;不保护平等自由,交换关系就不可持续;没有自由平等的交换关系也就没有市场经济。其次,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社会经济形态,必须在社会经济资源配置中起主要作用,也就是说社会经济资源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主要是通过在市场上的自由平等的交换实现的,既不能靠政治权力,也不能靠社会地位等。所以,市场经济社会是一种社会分工极度发达的经济形式。市场交换关系在全社会范围内大量存在并极其重要,以至离开市场,人们的日常生活会受到极大地影响,甚至会危及社会。

三、经济危机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一)经济危机的表现及生成机理

经济危机无论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其基本表现大体是一致的:大量企业和银行破产;生产萎缩、投资下降;工人大量失业,需求下降等问题。这些表现都集中表现为一个问题——大规模的生产相对过剩①。工人失业、生产萎缩都是企业和银行倒闭的附加结果,企业和银行破产倒闭的直接原因是资金链断裂,资金链断裂意味着投资失败,投资失败的主要表现就是产品滞销(包括各种实体产品和股票、债券等虚拟产品),也就是生产相对过剩。而这种大规模的生产过剩的出现说明生产与需求严重失衡,这种严重失衡不可能一朝形成,也就是说供求失衡现象已存在相当长一段时间而得不到调整。我们知道,市场机制可以通过价格波动来调整供求失衡现象,为什么在这段时间内市场机制没有发挥作用,以至供求差距越来越大,最后集中爆发,造成经济危机呢?其实,市场机制并不是没有发挥作用,而是由于人们的行为扭曲了市场上的供求状态,使得市场机制不能根据真实的供求状态进行调节,反而在虚假的供求状态影响下,使价格越来越背离真实的市场状况。这种扭曲的、虚假的供求状态就是由投机引发的虚假需求远远大于供给的状态。在这里,虚假需求是指由投机者希望通过购买(这种购买活动很多时候会通过信用关系被进一步的扩大)、囤积并转手某种产品来获利而产生的需求,而不是来源于人们有支付能力的现实的需要。而投机如果成功,因在短时间内获利丰厚,通过市场示范作用会产生自我膨胀的滚雪球效应,即只要第一轮投机能够成功,必然能带动更多的投机活动。正是这种投机产生的需求一方面推动供给的不断扩大,另一方面又造成价格不断上涨,而价格上涨又会导致新一轮的投机和供给扩大。当这种供给扩张达到一定规模,同时价格高到一定程度,以至既不能被社会消化,也不能被社会现有的资金维持继续投机下去的时候,供给的过剩就会全面暴露于社会面前,从而导致商品全面滞销、企业和银行资金短缺、最后工厂倒闭、工人失业、经济危机全面爆发。整个过程可以简化为下图:

注:①首先,投机活动包括对实物产品和各种证券的投机。

②投机活动所造成的需求增加比投资形成的有效供给增加速度更快,所以,需求增加大于供给增加。

在这一过程中,投机是一个关键要素,它是造成供求长期失衡,而且得不到市场机制调整的直接原因。事实上,在市场经济周期性波动的繁荣阶段,我们总是可以看到投机盛行的现象,但随之而来的就是经济衰退甚至危机。其实,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投机和经济危机的关系,作过与前文类似的描述,“1843年鸦片战争为英国商业打开了中国的门户,对国外市场的乐观预期,使工厂主和商人大肆投机,‘人们尽可能多的认股,繁荣的市场开始使人利用和创新信用制度以进行更多的投机活动。‘诱人的高额利润,使人们远远超出拥有的流动资金所许可的范围来进行过度的扩充活动……结果就必然造成市场商品大量过剩和崩溃”[1]。

(二)经济危机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从市场经济的角度看,经济危机就是市场上供求关系的严重失衡,以及由此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而市场经济作为一种依赖发达的交换关系和社会分工而存在经济形式,由于交换双方信息的不完备性,细致的社会分工使市场主体从获取信息到采取行动存在时差等原因,导致市场上供求不平衡成为常态,换言之,供求不平衡状态是市场经济与生俱来的。当然,供求不平衡不等于经济危机,它只是使经济危机的爆发成为可能。

2.投机的流行使经济危机从可能变为必然。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投机是十分常见的一种经济活动,在大多数时候这种投机活动并不会对整个社会造成危害。但是当投机成为一种社会流行文化;当越来越多的人被一夜暴富的神话所引诱,或被越来越高的价格所胁迫,而加入到投机的大军中或成为投机继续进行下去的理由时;当投机成为一种流行趋势;当在投机中获得暴利的人成为人们效仿的榜样时,市场价格会不受任何人控制般的一路飙升,直至最后筋疲力尽时再跌入危机的低谷。在这场繁荣和危机的急剧转换的豪赌中,社会财富实现了又一次的不公正的转移和分配。

3.市场经济是投机产生和流行的客观基础,首先,市场经济中买卖分离为投机的出现提供了条件。如果市场交换仍处于物物交换阶段,买即是卖,卖即是买,投机根本没有机会出现。其次,发达的市场经济是投机流行的客观基础。投机,无论是凯恩斯说的源于追求速效致富还是加尔布雷斯说的来自投机快感,都只是一种个人的心理和行为,这种个人行为如果要在特定的时间段内,变为社会流行的行为,没有相应的社会制度或流行文化催化是无法实现的。而发达的市场经济所创造的各种各样的金融工具和制度使投机的门槛降低并使其所能利用的资金规模越来越大,如股票、债券、期货及其交易市场等。这些都为投机在全社会的流行提供了客观条件。再次,市场经济所提倡的自主决策、自由竞争、追求个人利益等社会观念对投机的流行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总之,经济危机的爆发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市场经济制度是经济危机发生的客观基础;另一方面,投机可以看做是经济危机爆发的主观原因,缺少任何一个都不会出现经济危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遏制经濟危机,必须从遏制投机,尤其是遏制投机的流行着手。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胡磊.马克思危机成因理论视野中的全球经济危机[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0,(1).

[3]熊德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所有制关系探索[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2,(1).

[4]白永秀,任保平.中国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5.

猜你喜欢

经济危机投机市场经济
商务部:美方认定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严重歪曲事实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西班牙媒体眼中的中国形象
从产业发展看日本1920年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下航运公司如何做好船员管理
论市场经济行为的善恶原则及对传统道德的印证
重用懂得市场经济的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