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消费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2010-12-21朱晓
朱 晓
摘要:马克思深刻地揭示了消费与生产的辩证统一关系,提出了消费力的科学范畴,阐述了人的自由时间及其重要作用。遵循马克思消费理论的逻辑,把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对于优化我国的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消费理论;经济发展方式
中图分类号:BO-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33-0044-03
以往,经济理论界对马克思消费理论的研究是相当薄弱的,其原因是马克思的著作中很少有专门的章节论述消费问题。但是,如果我们认真研读马克思的《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的摘要〉》、《〈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和《资本论》等重要论著,就能梳理出马克思消费理论的要点。在当前,把握马克思消费理论的科学内涵,把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对于优化我国的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消费理论的科学内涵
(一)对消费与生产辩证统一关系的揭示
马克思认为,社会生产的四个环节即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是密切联系、相互制约的。消费并不是孤立的行为,而是同社会生产的其他环节相联系的。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详尽地论述了消费与生产对立统一的关系。马克思指出:“生产直接也是消费。”“消费直接也是生产,正如在自然界中元素和化学物质的消费是植物生产一样”[1]8。也就是说,从生产与消费统一的关系上看,生产就等于是消费,它消耗了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同样,消费也等于是生产,它生产了物质资料和劳动力。显然,马克思在这里所论述的生产和消费都是广义的。广义的消费既包含生产消费,也包含个人消费。在生产中,既要消费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和燃料等生产资料,也要消费人的脑力和体力,并通过消费生产出物质财富,所以消费与生产是统一的。而我们通常所说的消费,就是马克思所论述的个人消费或生活消费。在马克思看来,生活消费与生产是辩证统一的。首先,生产创造消费,这表现为生产不僅为消费创造了材料和对象,而且生产也为生产消费提供了不同性质的产品,从而也规定了消费的性质和方式。马克思指出:在人们的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状况下,就有一定的交换和消费方式。其次,生活消费在整个社会再生产环节中同样具有积极的意义,它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消费媒介着生产。这是因为,消费使产品得以完成,使产品成为现实的产品。也就是说,产品只有当它被人消费时,才证明它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同时,消费创造出新的生产需要,没有需要也就没有生产。
第二,消费生产着生产。这是因为,产品只有在消费中才成为现实的产品,消费是对生产的最终检验。马克思指出:“一件衣服由于穿的行为才现实地成为衣服;一间房屋无人居住,事实上就不能成其为现实的房屋”[1]9;生产只有通过消费环节才能成为现实的生产,如果生产的产品出现了过剩,它们没有被用于消费,从而也不能成为现实的产品。
第三,消费是生产发展的动力。消费的重要性之一,在于它创造出生产的对象。马克思指出:“消费在观念上提出生产的对象,把它作为内心的图象,作为需要、作为动力和目的提出来。”[1]9在现实的消费生活中,消费者会产生对物质对象的不满足,不断提出更高的消费需求,想象或构思出新的消费对象,即观念的对象,从而推动生产向更高的层次发展。这就是说,有消费才有人去生产,只有消费扩大了才能扩大生产,只有消费层次提升了才能提升生产层次。这就肯定了消费对生产进而对经济发展的拉动力。
(二)对消费力范畴的阐述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不仅有生产力范畴,还有消费力范畴。所谓消费力,是指一定时期人们的消费能力,它是人们通过学习获得的消费的知识技能以及从分配中获得的支付能力。马克思指出:“消费的能力是指消费的条件,因而是消费的首要手段,而这种能力是一种个人才能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2]107这就是说消费能力是消费的主观条件,消费能力不仅可以实现消费,为生产开辟渠道,成为生产发展的前提,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于消费能力。人们的购买能力强,消费知识丰富,技能高,消费质量就会高。生产出的生产者素质也会高,在这个意义上,消费能力的发展是个人才能的发展,也是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在《资本论》第3卷阐述了消费力的理论,他认为,消费力分为个人消费力和社会消费力。个人消费力是由其收入决定的,而社会消费力则取决于社会的分配关系。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消费力既不是取决于绝对的生产力,也不是取决于绝对的消费力,而是取决于以对抗性的分配关系为基础的消费力;这种分配关系,使社会上在多数人的消费缩小到只能在相当狭小的界限以内变动的最低限度。这个消费力还受到追求积累欲望的限制,受到扩大资本和扩大剩余价值生产规模欲望的限制”[3]273。正是这种生产力和消费力的矛盾导致了生产过剩的危机。可见,个人收入水平是影响消费力的要素,而影响收入水平的深层次因素是社会分配关系和分配制度。
(三)对人的自由时间及其重要作用的分析
在马克思的消费理论中,消费不仅与生产、分配、交换相联系,而且与人的本质的体现、人的发展相联系。马克思在《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的摘要》中指出:“在你享受或使用我的产品时,我直接享受到的是:既意识到我的劳动满足了人的需要,从而使人的本质对象化,又创造了与另一个人的本质的需要相符合的物品。”[4]184在交换基础上的物品消费,是“我直接证实和实现了我的真正的本质,即我的人的本质,我的社会本质”[4]184。可见,马克思把消费看做是人的本质的表现,也是人的发展的必要基础。
在预测未来社会个人消费时,马克思明确地提出了自由时间的范畴,并分析了自由时间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马克思指出:“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人的生命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空间。”[5]532在马克思看来,所谓自由时间,就是“非劳动时间”或“不被直接生产劳动所吸收的时间”,它包括个人受教育的时间、发展智力的时间,履行社会职能的时间,进行社会活动的时间,自由运用体力和智力的时间。
自由时间的产生,是以社会剩余劳动和剩余劳动时间的存在为前提的。马克思认为,未来社会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使人们拥有更多的自由时间,从而使人得到全面发展。那时,劳动由人们谋生的手段转变为人的自主活动,劳动成为人的第一需要,劳动时间与自由时间之间的对立已被扬弃。马克思认为,整个人类发展的前提就是把这种自由时间的运用作为必要的基础,自由时间的多少直接决定着人的发展空间的大小。
马克思肯定了增加自由时间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从整个社会来说,创造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也就是创造科学艺术等等的时间”[6]381在自由时间里,人们通过文明、科学的闲暇消费,充分发挥自己的爱好和专长,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这样,人们可以突破职业的限制,从事自己喜爱的工作,发掘每个人的潜能。
二、马克思消费理论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指导意义
转变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在需求结构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在当下,领会马克思的消费理论的科学内涵,对于优化我国的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重视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宏观经济的均衡关系,实际上是生产与消费的均衡关系。这就要求我们重视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迄今为止,我国的经济增长基本上属于投资拉动型的,地方政府在安排发展规划时首先是考虑投入问题,依靠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实现相应的经济增长率。在1990年到2005年的15年时间内,国内投资率的年均增长为20.8%,同期国内消费率的增长只有4.1%。1980年到1990年,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为62%,以后就逐年下降,2005年为52.1%。过旺的投资需求导致许多产业领域的产能过剩,在产能过剩时,又不得不靠增加出口消化过剩的产品。而金融危机的冲击使一部分出口加工型企业订单减少,利润下滑。在当前,产能过剩问题不是产品绝对地多了,而是国内消费需求的不足。因此,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转变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容之一。
消费在GDP中的比重偏低,是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的明显弱点,而每年大量的新增劳动力就业和低收入群体生活水准的提高,都要求我国经济保持一定的增长率。扩大消费需求,可为保持经济增长提供巨大空间,尤其是农民消费需求的开发,将对保增长起到重大作用。当前,努力扩大消費需求,把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既体现了马克思关于消费与生产协调发展的思想,也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关于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体现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
(二)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增强人们的消费力
根据马克思的消费理论,人们的消费力主要取决于收入水平与社会分配关系。当前,为了提高人们的消费力,增强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必须保证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持续较快增长。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增长率年均保持在9.8%左右,然而,城乡居民收入未能保持同步增长,剔除价格因素,在这30年中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2%,农村居民纯收入年均增长7.1%。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的一个具体要求,就是保证城乡居民收入与GDP保持大致相同的增长率,甚至要让收入快于经济增长。
其次,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防止收入分配差距进一步扩大。收入水平直接影响居民的购买力,因此,增加收入就是增加购买力,也就是提升消费力。一般来说,高收入阶层消费增量占收入增量的比率较低,而低收入阶层消费增量占收入增量的比率较高。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有利于增加消费需求,也就是增加经济增长的动力。为此,应提高对低收入者的各种转移支付标准,这对于基本消除贫困、增加低收入者的消费需求有明显作用;另外,在财政政策上,应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或适当减免低收入群体的所得税。
再次,创造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财产性收入是居民家庭凭借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和不动产(如房屋、车辆、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它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及财产运营所获得的收入,如利息、租金、专利收入和红利收入等。创造条件让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当前扩大内需的现实基础。为扩大居民财产性收入,需要采取以下措施:第一,深化分配制度改革。财产性收入来源于财产,就大多数居民而言,财产是劳动收入的积累。目前,我国居民财产数量少,而且分布不均,一个重要原因是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的比重过低。从1994年到2005年,我国劳动者报酬所占比重从51.2%下降到41.2%,企业盈余从23.4%上升为29.6%。而在美国目前两者的比重约为56.3%和12.4%[7]。从中国与发达国家小时工资水平比较看,中国约为0.2美元左右,欧美发达国家大体是25~30美元,这说明我国存在劳动力价格被低估和扭曲的问题。因此,必须继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劳动收入的比重,就企业来说,应把提高市场竞争力的着力点转移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上来,而不是把压低劳动报酬作为降低生产成本的主要手段。第二,发展和规范资本市场,为居民创造良好的投资理财环境。一个统一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有利于降低投资的风险,使居民能根据自己的财产数量和投资能力获得不同性质的财产收入。各类金融部门应设法拓宽居民的投资渠道,特别是开发适合农民投资理财的产品和工具,丰富农民的理财方式。
(三)倡导理性消费与和谐消费,促进经济结构的转型
当前,我国居民消费领域存在许多不和谐的因素,主要表现为消费不足和消费过度两方面。一方面,由于居民收入结构的不平衡和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我国存在着农民和城镇低收入阶层消费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一些富裕起来的社会群体受西方消费主义观念的影响,越来越重视消费所体现出来的诸如地位、声誉、品位等符号象征意义,为了追求某种商品所象征的意义,少数人愿意消费那些超出其使用价值数倍的商品。这种过度的、奢侈的消费方式不仅浪费了资源,加剧了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而且会导致人们进入一种过度物化的生活方式,使人越来越依从于商品,造成了人性的扭曲和生活内容的空虚,制约了人的全面发展。
针对居民消费领域存在的不和谐因素,我们必须在全社会倡导理性消费与和谐消费。所谓理性消费就是要恰当地把握消费的度,既要鼓励消费,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又要防止人们不顾自身收入水平、消费能力的盲目消费和过度消费,从而摆脱物对人的牵绊。所谓和谐消费就是要努力实现消费水平与经济增长水平协调发展,同步提高,同时应倡导可持续的绿色消费,减少消费排泄物,避免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为此,应在提高居民收入的基础上,通过加强对居民消费知识的教育,培育新的消费群体,提升居民的消费层次,具体要求是: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物质消费,增加中等收入群体和高收入阶层的文化消费和精神消费,抵制非理性的过度消费,从而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和质量,完善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而消费结构的不断提升会对产业结构的升级提出新的要求,引发新技术、新工艺的涌现和应用,促进产品的升级换代;消费结构中居民文化消费与精神需求比重的上升会对服务业的发展提出新要求,从而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四)增加人们的自由时间,促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自由时间是发展人的能力和社会潜力的时间,是人们从事创造性、积极性活动的时间。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增加人们的自由时间,标志着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人们有更多的时间追求文化消费、满足精神需求。劳动者可以有时间接受科学文化教育和技能培训,有时间从事文化体育活动和愉悦身心的人际交往活动。文明、科学的闲暇消费,对于实现经济增长从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依靠主要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转变,必将起到有力的拉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3]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7]刘国光.十七大关于分配制度改革的新亮点[N].社会科学报,2007-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