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要刊速递

2010-12-20

天津教育 2010年7期
关键词:李泽厚学籍不端

2010年第13期《南风窗》

北京市义务教育学校取消户籍限制

外地流动人员子女入学受到两大限制,一是“小升初”,一是高考。2010年5月,北京市废除了1986年沿用至今的《中小学学生学籍管理办法》,规定非京籍学生享受同等入学待遇,并为其建立学籍。这样的举措将促进外地流动人员子女进入公立学校接受义务教育。

2010年第12期《环球》

美国华裔科学家潘忠礼夫妇:兴趣是成才的必要条件

美国的学校看重对学生兴趣的发现、培养和保护。大多数学生是因为对科学研究具有浓厚的兴趣而上学或深造,而不是为了将来找一个好工作。启发科学研究兴趣,加上良好的教育和科研环境,是美国造就创新型精英人才的基本条件。

2010年第19期《中国新闻周刊》

学术造假事件频发,专家建议转变评价体系

在全国范围内,学术不端行为已屡见不鲜。针对这一情况,2009年 5月17日,教育部下发《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工作重点》,首次明确指出要探索建立学术不端行为监督、查处机制,今后将完善以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学术评价机制。教育部于2010年6月召开了以整顿学风为主要内容的全国视频会议。专家建议,要建立科学的学术评价制度,要强化学术评价的质量意识,以质量为导向和核心;要科学地把握评价的质量标准,更加注重研究成果的学术创新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2010年第23期《望》

期待改革的高考

探索“教考分离,政府宏观管理,社会专业机构组织考试,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高考改革思路。其中,只有实现了至关重要的学生多次选择,政府部门才不会为一次高考煞费苦心,家长和社会也不会为一次高考焦虑万分。国家上述的高考改革思路,绝非废止高考,而是改变统一高考的功能,从选拔到评价,从单一评价到多元评价,进而建立扩大考生考试选择权和教育选择权的新高考体系。

2010年第20期《南方人物周刊》

李泽厚:寂寞思想者

有人这样概括:在20世纪80年代,邓丽君是爱情的启蒙老师,李泽厚是思想的启蒙老师。他是原创型思想家,既熟知西学,又与本土精神有内在联系。十数本著作,囊括人一生所要面对的问题:如何认识、如何审美、如何安身立命。

2010年第19期《南都周刊》

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

经常给孩子以微笑、拥抱、言语肯定,给他们确定的安全感;让孩子了解一日作息的每一个环节,减少他们因无法预知而产生的恐惧等。“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往往超乎我们的想象。”事实上,中国家长的一些行为会无意识地抑制孩子的这种能力。★

猜你喜欢

李泽厚学籍不端
李泽厚的哲学探索与心灵世界
高校学籍异动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
规范科学技术活动 抵制学术不端行为
学籍学历电子注册管理系统在学籍管理中的应用与实现
李泽厚的巧克力
论文作者学术不端行为类型
论李泽厚的“实用理性”概念
教育部:不得将学籍作为中小学生入学和转学条件
李泽厚老师升级太快?
《肝胆胰外科杂志》来稿中常见的学术不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