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较优势动态变化规律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分析

2010-12-13胡俊文

统计与决策 2010年22期
关键词:层级梯度要素

胡俊文

(江汉大学 商学院,武汉 430056)

比较优势动态变化规律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分析

胡俊文

(江汉大学 商学院,武汉 430056)

产业梯度、产业层级与比较优势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产业移出国(地区)实施“边际产业”梯度转移和生产区位转移,产业移入国(地区)实施“进口替代”,都会导致比较优势在产业移出国(地区)和产业移入国(地区)之间产生动态变化,进而促进各自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中国只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才能避免落入“低端产业”陷阱,避免陷入“成本锁定”陷阱和有效突破“飞地经济”陷阱。

国际产业转移;比较优势;动态变化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地区),依据各自的比较优势,从自身的资源禀赋、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市场需求以及政府政策等发展条件出发,通过国际产业转移,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不断推进自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发达国家(地区)在继续向外转移已经丧失比较优势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同时,已经开始将高新技术产业的生产制造环节和部分研发、营销活动以及服务业以外包形式转移到有成本、资源、市场和人才优势的发展中国家(地区);发展中国家(地区)也不再是被动地全盘接受发达国家(地区)的产业转移,而是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制定政策有选择地承接产业转移,随着生产要素的积累和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开始将已经培育出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链条延伸到发达国家(地区),进行反梯度转移。鉴于当今国际产业转移已经出现加速发展和不断升级之势,研究国际产业转移与比较优势动态变化的基本规律,对于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我国产业发展政策,加快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国际产业转移与比较优势的相互关系

1.1 产业梯度、产业层级与比较优势

国际产业转移形成的基础是产业移出国(地区)与移入国(地区)之间存在产业梯度。由于世界各国(地区)在经济技术发展上的不平衡以及生产要素禀赋不同,导致各国(地区)在产业结构发展阶段上存在相对差异,具体表现为发达国家(地区)之间;发达国家(地区)与发展中国家(地区)之间;发展中国家(地区)之间在产业层级上形成了明显的阶梯状差异,出现了产业间的梯度差,并按高低不同呈阶梯状排列。

所谓产业层级,是指依据技术要素密集度标准将产业进行分层,按照其技术密集度由低到高的层次递进,将产业分为不同的层级,技术密集度高的产业为高层级产业,技术密集度低的产业为低层级产业。由于世界各国(地区)产业层级差异的客观存在,特别是世界各国(地区)经济技术发展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客观需要,必然导致产业在国家(地区)间梯度转移。产业从高梯度(高层级)的国家(地区)向低梯度(低层级)国家(地区)转移,其结果既带动了产业移出国(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又提高了产业移入国(地区)产业结构的层次和水平。

所谓比较优势概念,源于古典贸易理论,是在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其核心思想是:国与国之间互利贸易的基础并非绝对成本差异(绝对优势),而是相对成本差异(比较优势)。比较成本相对差异有两重含义:一是同一国家内部生产不同种类商品的成本差异;二是不同国家之间生产同一种商品成本的差异。一国在特定产品生产上的比较优势取决于这种相应成本差异。这种差异是由于国与国之间技术水平差异带来的,在这里,技术水平的差异体现为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而不是绝对差异。与古典贸易理论强调技术差异不同,作为现代贸易理论的要素禀赋理论假定在技术水平相同的条件下,即各国的劳动生产率相同或者说各国生产函数相同的条件下,产生比较优势或比较成本差异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各个国家生产要素禀赋比率的不同。所谓生产要素禀赋指的是各国生产要素的拥有状况。各国生产要素禀赋比率不同,是产生比较成本差异的主要决定因素。各国都生产使用本国禀赋较多,价格相对便宜的生产要素的商品以供出口,才具有比较优势,双方都可以获益。另一个是生产各种商品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不同,即商品生产的要素密集度不同。根据商品所含有的密集程度大的生产要素种类的不同,可以把商品大致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土地密集型、资源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等不同类型。前述的产业层级,就是依据技术要素密集度标准将产业进行分层。不论是生产不同的商品,还是生产相同的商品,只要各国生产商品所投入的生产要素的组合或比例不同,就会产生比较成本差异,从而产生国际贸易。很显然,一国如果对生产要素进行最佳组合,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中多用价格低廉的生产要素,就会在该种商品上具有较低的比较成本,从而形成比较优势。

1.2 产业梯度、产业层级与比较优势的相互关系

产业梯度、产业层级和比较优势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技术要素密集度的高低决定了产业层级的高低,产业层级的高低决定了产业梯度的高低。技术要素密集度(代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在产业层级的递进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国际产业转移的区位方向和格局。由于在生产要素中,技术要素比其他要素更具有控制力和垄断性,因此,技术要素决定产品在产业中的垄断程度,继而决定产品生产者的市场控制力和盈利能力。同时,产业层级的递进和产业梯度的高级化,也强有力地推动着技术要素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相比之下,比较优势与产业梯度、产业层级的关系,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古典贸易理论框架中,在只有两个国家,生产两种商品,只有劳动一种要素的假设条件下,生产要素在国家之间不能自由流动而在一国的部门之间可以流动。比较优势的形成来自于比较成本的相对差异,其根本是国与国之间技术水平的相对差异。一国产业(产品)的技术水平高,其劳动生产率就高,其相对成本就低,就具有比较优势。一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产品)相对于另一国的该产业(产品)就形成了相对高梯度或高层级产业(产品),而其具有相对比较劣势的产业(产品)相对于另一国的该产业(产品)则形成了相对低梯度或低层级产业(产品)。

在现代贸易理论中,假设存在着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生产要素,国与国之间生产同一种产品技术水平相同,生产要素价格均等,生产要素在一个国家内部可以完全流动,但在国际间是不能流动等条件下,比较优势的形成一方面取决于生产要素丰裕度的状况或生产要素禀赋比率的不同。生产要素禀赋比率的不同形成产业(产品)比较优势成本的差异,从而形成产业(产品)的比较优势和比较劣势。另一方面取决于要素密集度的不同。生产要素密集度不同或生产商品所投入的生产要素的组合或比例不同,而形成产业(产品)比较成本的差异,从而形成比较优势和比较劣势。无论是生产要素丰裕度的比较,还是生产要素密集度的比较,都是由于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导致生产要素价格差异,而生产要素价格差异又导致了生产成本的差异进而导致各国商品价格的不同,从而产生了各国比较优势的不同并形成了国际贸易。在此必须强调,在生产要素不能在各国之间自由流动的前提下,生产要素禀赋的不同是各国间形成不同的产业分工和产业梯度的主要原因,这一梯度是由于生产要素禀赋差异而形成的,不是仅由产业层级或技术要素密集度决定的。所以,在这种假设条件下,国与国产业(产品)之间的比较优势就不能完全反映国与国之间产业(产品)梯度的高低,国与国之间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并不一定就是高梯度(高层级)产业,具有比较劣势的产业也并不一定就是低梯度(低层级)产业。只有在生产要素能够跨国流动的条件下,要素流动才是各国按产业梯度从高向低转移的基础性手段。

2 国际产业转移与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规律

2.1 产业移出国(地区)实施“边际产业”梯度转移与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

根据当今国际产业转移的基本规律,产业移出国(地区)实施产业转移,一般从“边际产业”入手,即对产业移出国来说,已经处于或即将陷入比较劣势的产业可称为边际产业(注意这也指对方国家具有显在或潜在比较优势产业)依次进行。最先转移的产业一般为技术含量低并在国内失去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其次是转移中度技术含量的资本密集型产业,最后转移的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对于产业移出国(地区)来讲,随着国内“边际产业”的转移,国内产业结构将得到优化和提升。对于承接国家(地区)来说,承接的产业是具有相对潜在优势的产业,引进后必将促进其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此必须强调,产业移出国(地区)在实施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其移出国外的产业生产函数必须高于移入国(地区)该产业的生产函数,或者说,移出国(地区)该产业的技术密集度要高于移入国(地区)该产业的技术密集度,否则两者之间就无法形成产业梯度,因而也就失去了产业转移的意义。

为了详细说明这种产业梯度转移中比较优势动态变化的规律,我们不妨假设A国为产业移出国,B国为产业移入国,且只有X,Y两种产业(产品)进行投资或销售。其产业状态如下:在A国,Xa产业(产品)具有比较优势,Ya产业(产品)具有比较劣势;在B国,Xb产业(产品)具有比较优势,Yb产业(产品)具有比较劣势。由于生产要素积累或经济增长,改变了A国的比较优势形态,进而形成了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即以前具有比较优势的Xa由比较优势变为比较劣势地位,成为了“边际产业”。反之,Ya从比较劣势变为具有比较优势,使得生产Xa产业的利润率低于Ya产业。这样,A国X产业的各个企业有的转向Y产业,有的则转向B国进行生产,从而使得的A国的产业得到结构性调整。由于A国的生产函数先进于B国,且Xa与Xb之间的技术差距较小,比较容易承接,能使B国Xb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有较大提高,这样,Xa在B国就希望成为比较优势,从而向B国转移,同理,如果存在A,B,C……N国,具有X、Y两种产业(产品),并生产函数依次递减,然后依次从各国的“边际产业”(产品)进行转移,就将形成以A国为起点的产业梯度转移链,从而实现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和产业之间的动态转移,形成了产业移出国(地区)与产业移入国(地区)产业梯度转移与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见图1。

2.2 产业移出国(地区)实施生产区位转移与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

一种产业(产品)从研发到进入市场,再到退出市场,技术在产业(产品)生产周期中的动态变化,形成了产业(产品)生产周期循环的不同阶段。在不同阶段,伴随着国际生产区位的转移,比较优势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在产业(产品)的创新阶段,生产要素的密集性表现为技术密集型,研发费用在成本结构中所占比重最大,少数先进国家拥有相对较高的科技水平和较多的科技人员,能在研究设备方面投入大量的资本,也有较强的风险承担能力,发达国家(地区)在这一阶段拥有比较优势,技术垄断和产品差别是比较优势的重要来源,尽管开始价格偏高,但由于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很低,生产成本的差异对企业生产区位的选择影响不大,这时最有利的安排是在国内生产,通过向其他欠发达国家出口以满足国外需求。在产业(产品)进入成熟阶段,知识技术的投入减少,资金和管理要素的投入增加,高级的熟练劳动力投入越来越重要,产业(产品)的要素密集性转化为资本密集型。发达国家在这一阶段仍然拥有比较优势,但由于产品价格下降,产业(产品)的生产区位开始由发达国家(地区)向次发达国家(地区)转移,出口也开始由次发达国家(地区)输出到发展中国家(地区)。当产业(产品)进入标准化阶段,发达国家(地区)和次发达国家(地区)的产品差别优势已完全丧失,大规模资本投资的约束作用也大大下降,成本优势已成为竞争能力的主要约束因素,原材料和劳动工资,特别是低工资的非熟练劳动与半熟练劳动成为最为重要的成本,这一时期的产品要素密集性表现为劳动密集型,这时的产业(产品)移出国(地区)可用对外直接投资(FDI)、出口等多种方式,将产业(产品)生产转移到工资最低的发展中国家(地区)。

在产业(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循环过程中,既是产业(产品)移出国(地区)从技术垄断到技术扩散的变化过程,也是产业(产品)移出国(地区)技术要素密集性和资本要素密集性由强变弱的变化过程,更是产业(产品)移出国(地区)产业层次由高向低的弱化过程。反之,对产业(产品)移入国来说,是技术要素密集性和资本要素密集性由弱变强的过程,也是其产业(产品)层次由低向高的强化过程。两者之间生产要素密集性的此消彼长,导致比较优势在产业之间动态转移,详见图2。

2.3 产业移入国(地区)实施“进口替代”与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

根据现代贸易理论,一国的国际贸易形态是由该国的比较优势决定的。由于各国资源禀赋的差异,同种产品在不同国家生产成本也不同。一国将生产并出口密集使用该国比较丰富资源的产品,而进口使用该国比较稀缺资源的产品。发展中国家(地区)由于缺乏资本和技术,具有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因此,发展中国家(地区)进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发达国家(地区)由于具有资本和技术资源丰富的优势,则进口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必须强调,随着时间的推移,要素的密集性也会相应发生变化,旧的比较优势将逐渐丧失,新的比较优势将不断产生。在发展中国家(地区)经济发展的初期,劳动丰裕而资本和技术短缺的要素禀赋状况决定了其比较优势在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随着经济的发展,发展中国家(地区)的要素禀赋状况必然发生变化,劳动这一生产要素由于不断得到充分利用而变得短缺起来,相应地资本和技术这两种生产要素由于不断累积而变得丰裕起来,这时,发展中国家(地区)的比较优势就由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转移到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上来。

发展中国家(地区)实施“进口替代”,承接发达国家(地区)的产业转移,主要通过技术引进→“进口替代”→出口来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在技术引进阶段,技术密集型或资本密集型产业从发达国家(地区)向发展中国家(地区)转移,产品的进口需求逐渐增加,国内市场为其逐步垄断。同时,对该产业在技术上通过不断吸收和消化并进行模仿生产。在“进口替代”阶段,该产品的国内需求明显增长,国内商品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和成本的降低,逐渐代替进口产品。在出口阶段,产品的国内需求增长开始趋缓,国产商品生产的继续扩大必然由出口的增加来维持,开始向其他发展中国家(地区)甚至向少数发达国家(地区)出口。伴随着发展中国家(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生产要素的不断累积,发展中国家(地区)的劳动力要素不断得到充分利用而开始短缺,相应的资本和技术要素不断累积而越来越丰富,导致发展中国家(地区)生产要素的密集性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其比较优势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转变,比较优势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创新技术的加快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而实现动态变化。

3 对中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思考

通过对国际产业转移与比较优势动态变化规律的分析和探讨,联系当前中国产业发展的实际,如何在当前继续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中,紧紧抓住全球产业调整转移加快带来的重大机遇,实现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实现突破。

(1)将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加大政府对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扶持力度,建立支撑民营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避免落入“低端产业”陷阱。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证明,通过实施 “进口替代”和引进国外直接投资(FDI),可以节省自己进行研发所需的成本,避开研制风险,投入少,时间短,少走弯路,并能很快形成生产力和竞争力,通过技术要素密集度的迅速改变形成“后发优势”实现赶超。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出口加工业的迅速崛起,带动整个进出口的快速发展,就是最好的例证。但是,在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中,对我国冲击最大的产业,同样是这些东部沿海地区的出口加工业,由于自主研发、自主品牌、自主营销能力欠缺,出口加工产业抵御风险能力较低,发达国家(地区)移出的产业,多为已经处于或即将陷入比较劣势的边际产业。基于国际产业转移的比较优势动态变化规律告诉我们,真正的技术靠“引进—模仿”是得不到的,靠花钱是永远买不到最新技术的。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就容易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恶性循环而落入“低端产业”陷阱。国际金融危机正在催生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决定中国的未来。我们要抓住机遇,推动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一方面要将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加大对技术的系统集成和综合创新,在此基础上形成其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另一方面要在重视大型国企和技术型企业技术创新的同时,加大政府对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扶持力度,建立支撑民营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从根本上避免落入“低端产业”陷阱。

(2)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的高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断寻找要素成本的最佳投资洼地,避免陷入“成本锁定”陷阱。

目前中国出口产业中竞争力比较强的产业(产品),基本上还是附加值比较低,生产中具有成本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如纺织品、服装、玩具、计算机零配件等。实践证明,当中国的劳动资源相对丰裕,其比较优势就体现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上,生产过程中使用较多的廉价劳动力,节约昂贵的资本,其产品成本相对来说就比较低,在同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的生产上,与相应的发达国家(地区)相比较就具有价格上的竞争优势。基于国际产业转移的比较优势动态变化规律告诉我们,这种建立在生产要素低成本基础上的相对比较优势,不是静态的,是处在动态变化之中。自2007年以来,伴随着通胀压力加大、成品油价格急升、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加工贸易政策调整以及金融危机爆发引致的国际需求下降等一系列外部环境变化,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人工、水电、土地资源等方面的要素成本快速上升,导致出口产品竞争力下降,形成所谓“成本锁定”陷阱。随着中国工资水平的上升和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再加上汇率、运输和原材料成本的变化等因素,今后,我国低劳动力成本的优势必将逐渐削弱,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势必出现结构性用工短缺。面对这一严峻态势,我们一方面要积极引导现有出口产业加快实现转型升级和进行结构性调整,延长产业链,尽快介入国际生产链条中附加值较大,科技含量较高的一环,生产出更具价格竞争优势的高技术产品以应对成本上升的压力;另一方面要积极鼓励具备条件的产业(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寻求要素成本新的投资洼地,向交通运输条件好,经济发展处于低梯度水平的中西部地区乃至成本更具有优势的东南亚、非洲、拉美等国家(地区)转移,才能从根本上避免陷入“成本锁定”陷阱。

(3)在拓展国际市场的同时,立足于扩大内需,建立根基扎实,结构完善的产业体系,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效突破“飞地经济”陷阱。

在承接发达国家(地区)产业转移过程中,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侧重于发展外向型经济,实行“出口导向”战略。原材料、零部件等中间产品和制成品“两头在外,大进大出”,一旦各厂商相应竞相压价将使贸易条件和经营环境迅速趋于恶化,一旦国外主要出口市场需求萎靡,必将导致此类外向型产业的规模化转移,继而形成所谓“飞地经济”效应,不利于形成稳定扎根的产业体系。全球金融危机,对国际市场需求造成重创,进而对我国沿海地区外向型制造体系也造成严重影响,企业外迁和漂移现象较为严重。东部沿海地区承接发达国家(地区)产业转移的经验告诫我们,在承接发达国家(地区)产业转移过程中,我国中西部地区切忌照搬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模式,一定要从自身的资源禀赋、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市场需求出发,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在重视拓展国际市场的同时,更要注重建立根基扎实,结构完善的产业体系,推进重点产业调整振兴。同时,要立足扩大内需,加强内销市场的开拓,加速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业,有效突破“飞地经济”陷阱。

[1]戴宏伟.国际产业转移与中国制造业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陈勇.FDI路径下的国际产业转移与中国的产业转移[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3]保罗·克鲁斯曼 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 国际经济学(第五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多米尼克·萨尔瓦多 国际经济学[M].北京:清华出版社,2004.

[5]小岛清.对外贸易论中文版[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

[6]Raymond Vernon.Investmentand International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66,80(2).

[7]李辉文.现代比较优势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8]胡俊文.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J].理论学刊,2004,(3).

F062.9

A

1002-6487(2010)22-0103-04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2008y158)

胡俊文(1962-),男,湖北武汉人,教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与投资、国际管理。

(责任编辑/浩 天)

猜你喜欢

层级梯度要素
一个带重启步的改进PRP型谱共轭梯度法
一个改进的WYL型三项共轭梯度法
军工企业不同层级知识管理研究实践
基于军事力量层级划分的军力对比评估
一种自适应Dai-Liao共轭梯度法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一个具梯度项的p-Laplace 方程弱解的存在性
职务职级并行后,科员可以努力到哪个层级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