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专科护士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010-12-12桑宝珍戚荟荣丽娟徐华
桑宝珍 戚荟 荣丽娟 徐华
(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市人民医院,广东中山528403)
院前急救专科护士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桑宝珍 戚荟 荣丽娟 徐华
(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市人民医院,广东中山528403)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专科护士培养模式,提升院前急救护理水平。方法设置院前急救专科护士岗位,制定准入资质、核心能力、培训步骤、考核办法,对准入人员进行培训和使用,将院前救治情况及质量与传统急救模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培养使用院前急救专科护士改变了传统院前急救模式,在优化人力资源、院内反应时间、到达现场时间、院前救治有效率方面与传统模式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专科护士队伍能全面改善院前急救质量,院前急救护理专科化发展是未来发展方向。
专科护士 院前急救 培训模式
Nurse Specialists Pre-hospital First Aid Training model
随着社会进步和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院前急救医学的作用日益重要。我院从2002年开始,借鉴国外急救专科护士的培养和使用模式,在急诊科设置院前急救部,设立专职的院前急救护理岗位[1-2],通过系统培养和使用院前急救专科护士,在急救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符合准入资质、进入院前急救部的护士。资质要求:男性,护理专业大专学历以上毕业,完成医院2年规范化培训,考核合格,取得护士执照,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考取驾驶执照。
1.2 方法
1.2.1 设定预期目标 培养集护理、初级医疗、驾驶、担架于一体的复合型院前急救专科护理人才,具有娴熟过硬的院前急救护理实践能力,一定的科研能力,适应现代院前急救护理学的需要。
1.2.2 制定培训方案 由急诊科、院前急救部医学专家及护理专家组成专家组,通过对多个国家以及中国香港、台湾地区院前急救护理人员培训模式考察和总结的基础上,结合我院院前急救护理的实践经验,制定院前急救专科护士培养模式、核心能力培训方案、分级管理办法。
1.2.3 实施培训步骤 进入院前急救部的护士,必须完成2年院前急救规范化培训。规范化培训实施四阶段培训法,其中1年专业学习(技术水平加理论水平),1年随车实习(理论、实践相结合)。
1.2.3.1 基础技术培训阶段 院内抢救室培训(培训时间6个月)。核心能力要求掌握救护车基本常识及保养(包括内部物品放置及担架的使用)、院前急救分诊、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识别、初级心肺复苏、外伤四大技术、电动吸痰术、电动洗胃术等。
1.2.3.2 急救技术培训阶段 急诊 ICU培训(培训时间6个月)。核心能力要求掌握呼吸机的应用、紧急气管插管术、三腔二囊管的应用技术、动脉有创测压术、血气分析、TN T&BNP的测定、正常值及病理意义、生化标准及临床意义等。
1.2.3.3 理论加强培训阶段 开始随同出车实习实践(培训时间6个月)。核心能力要求掌握高级心肺复苏术、深静脉穿刺术、闭式胸腔引流术、临时心脏起搏术、环甲膜穿刺术、经皮扩张气管造口术、各种危重症的急救护理。
1.2.3.4 理论实践相结合阶段 承担出车任务实践(培训时间6个月)。核心能力要求掌握心肺脑复苏术、纤维支气管镜在急诊的应用、自体血液回收机的应用、创伤手术配合、灾害和重大突发性事件现场急救和处理能力、支气管镜在危重病人气道管理中的应用、多脏器功能衰竭的表现及抢救配合、创伤手术的术前准备、对成批危重症的分诊和观察。救护车上急诊手术配合,对意外及特殊事件的现场组织、指挥、处理能力,护理科研培训。
1.2.4 制定考核方法 由专家组制订院前急救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手册,按照培训步骤分阶段考核,成绩合格者进入下一阶段培训,成绩不合格者继续本阶段培训,直至达标。如此循序渐进,直至完成四阶段培训计划。完成院前急救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后,进入分级管理阶段。
1.2.5 实施分级管理 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级。初级为完成院前急救部2年专科培训后(2+x)通过晋级考核的护士;中级为具备初级资格2年以上(2+x)通过晋级考核的护士;高级为具备中级资格2年以上(2+x)通过晋级考核的护士。经过严格培训与考核,在临床护理中赋予各级别院前急救护士相应的责、权、利(注:2为达到该级别的基本年限,x为该级别考核若不合格,每年考核1次,自动延迟的年限)。
1.3 统计学方法 收集的资料录入SPSS 11.5统计软件 ,计量资料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2 结果
统计2006年1月~2008年12月专科护士院前急救模式在院前急救中人力成本支出、出车时间、到达现场时间、工作时数、采取的急救技术种类、抢救成功率等,与常规模式进行比较。
2.1 院前急救效率 (表1)
表1 两种模式院前急救效率比较 (x¯±s,min)
2.2 院前急救任务比较(表2)
表2 两种模式承担的院前急救任务比较
2.3 院前急救技术指标比较(表3)
表3 两种模式院前急救技术应用情况比较 (%)
2.4 急救人力资源成本支出(表4)
表4 新模式与常规模式的院前急救人力成本对比 (±s)
表4 新模式与常规模式的院前急救人力成本对比 (±s)
3 讨论
3.1 院前急救专科护士的培养及规范使用符合急救护理发展的趋势和要求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广东省护理事业发展规划都已经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将急诊急救专科护士作为专科护士培养重点之一[4-5]。
3.2 改变传统院前急救人员配置模式,有效提升院前急救人力资源利用效率 我国传统的院前急救人员配置一般由急救医师1名加护士1名加司机1名加担架员1名组成[6]。护士多为女性,经临床科室轮转2年后进入急诊科,在科内经初级急救技术培训后,能够进行院前急救的一般护理操作,但遇到急危重患者、需搬运的患者等,普通护士能力有限;救护车司机及担架员很少或根本未接受正规急救培训,不能协助急救。因此,传统的院前急救人员配置有明显局限性,人力资源和成本没有达到优化利用。我院的院前急救专科护士为男性,具有急救技术操作的基本技能,有驾驶技术,并且可以搬运病人。本研究结果显示,其能有效地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率,使院前急救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利用,显著降低院前急救成本。
3.3 实施院前急救专科护士培训及使用机制,有效提高院前急救能力 院前急救专科护士集“技、护、驾”于一身,能缩短院内反应时间和到达现场的时间,救护车到达现场时间及院内反应速度直接关系到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及生存质量,也是卫生主管部门监控院前急救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7]。院前急救专科护士专注于院前急救,随时处于备战状态,接警后能及时出诊,在院前急救中发挥专科急救技能优势,与急救医师协同工作,熟练采取各种急救措施对各种急症、意外事故、创伤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施行紧急救护,使院前急救更默契、快速、高效,提升了院前急救成功率。
3.4 院前急救专科护士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目前,急诊医疗相关法规尚不健全,急救技术医疗相关法规并未明确急诊护士是否有资格操作部分急救技术;国内对急救专科护士的培养尚在起步阶段,目前我国尚无统一的急诊专科护士资格认定标准。
随着社会进步,院前急救已成为急救链中的首要和重要环节,对院前急救护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在有限的救治时间和紧张的救治环境中与医生共同应对复杂危重的疾病。因此,我们应当根据院前急救病情重、病种多、抢救复杂的特点,对院前急救护士进行规范化、标准化、专科化培训,推行院前急救护士专科化发展道路,建立权威的院前急救专科护士的资格认证机构进行资格认定,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急救专科护理队伍,以提高院前急救救护质量。
[1]Castl Edine G.The development of the clinical nursespecialist in the United Kingdom[J].Acta Hosp,1987,27(3):67-79.
[2]Glover D E,New kirk L E,COL EL E.Perio2perative 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 role delineation:a sys2tematic review[J].AORN J,2006,84(6):1017-1030.
[3]张文武,冯旭明,田方,等.深圳市区域性急救医疗网络体系[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6,15(5):390-392.
[4]中国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6-2010)[EB/OL].[2010-01-14].http:www.moh.gov.cn/up loadfile/2005819308833.doc
[5]广东省卫生厅.广东省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6-2010企).[EB/OL].[2009-10-25].http:www.gdw st.gov.cn/html/200718w j/20081255003.htm l.
[6]吕传柱.灾难医学与院前急救[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7,16(9):901-903.
[7]冯庚.院前急救预案[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5:68.
R471
C
1002-6975(2010)04-0308-03
2009年广东省中山市科技局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091A 037)
桑宝珍(1978-),女 ,湖北潜江,硕士在读 ,主管护师,护理部副主任,从事护理管理工作
2009-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