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与竞争力的关系
2010-12-11叶小榕宋马林
杨 杰 ,叶小榕 ,宋马林
(1.安徽财经大学a.成人教育学院;b.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安徽 蚌埠 233061;2.海军蚌埠士官学校,安徽 蚌埠 233012)
一、引 言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通过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施"863"计划、火炬计划,使得中国的产业竞争力与技术创新能力获得较快的提升.通过实施"科技兴贸"战略,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越来越成为中国对外贸易高速增长的动因.而技术创新是促进贸易可持续发展、提升其贸易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技术创新与贸易竞争优势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互加强效应.[1]为此,我国政府明确提出将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的重要战略.在这一大环境下,研究改革开放、贸易竞争力与我国技术创新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
综览我国目前的文献,已有不少学者就技术创新与贸易竞争力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但多集中于制造业领域,对高新技术产业的研究相对较少,且研究多停留在国家层面.汪琦[3]利用RCA指数和R&D "显性优势指数"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得出,美国服务业的R&D投入与贸易竞争力具有双向因果关系.美国服务业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是获取和维持其贸易竞争优势的重要原因,而贸易竞争优势的获得对技术创新形成动力和压力机制,二者形成互动良性循环.陈继勇、胡艺[4]用专利数描述技术创新能力和活跃程度对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并对美国贸易竞争力与技术创新进行了回归分析,指出技术创新能力和活跃程度的高低对美国贸易出口额有正的影响,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成果是保持贸易竞争力的根本原因.胡艺、吴宏[5]提出自主技术创新能力是提升我国技术水平及对外贸易竞争力的根本途径.赵颖[6]认为技术创新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工具".张军[7]认为国际服务贸易无论是在贸易规模还是贸易结构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要依靠技术创新来提升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
二、技术创新与贸易竞争优势互动机制
从国际贸易与技术创新互动关系来看,技术创新与国际贸易竞争优势存在明显的相互加强效应,成功的技术创新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源泉,而强大的竞争力又有利于推动企业进一步技术创新.首先,企业可以通过产品创新来改善产品外观,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性能和质量,扩大产品的差异性,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偏好,通过实施产品差别化战略来提升自身竞争力.其次,企业可通过工艺创新,利用先进的生产工艺设备,通过规模化生产来降低单位产值的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出口贸易可持续发展,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建立同等质量的低价格优势,通过实施成本领先战略来提升其竞争优势.最后,技术创新还可以通过服务创新,提供优质、快捷、个性化服务,来获得(或维系)一国的产业国际竞争优势.
而出口竞争力的获得又会反作用于技术创新.首先,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一国以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进行国际贸易并大量出口时,企业凭借所有权特定优势和垄断性优势,获得巨额垄断性利润,巨大的贸易收益和拓展的海外市场又为企业进一步创新提供了资金、人才和市场优势.其次,伴随着技术外溢、转移或扩散,以及同行业潜在的竞争者会给企业造成新的创新动力.这种创新不管是产品的还是工艺的,都对竞争优势的维持和加强形成了正反馈效应.最后,竞争优势带来的互惠会加强进、出口商间的相互沟通与合作.这种国外用户的信息传递、技术要求是促使出口商减少重复研发、获取最新技术知识的重要途径,也能通过进口国的市场反馈促进优势出口企业新一轮的技术创新活动,从而成为强化竞争优势的重要渠道.
三、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与出口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1.评价指标设计的主要原则
(1)客观性原则.即筛选评价指标的过程要尽可能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要客观地分析所选指标的经济含义,依据其经济含义有所取舍.指标体系一定要建立在对系统充分认识、充分研究的科学基础上,要能比较客观和真实地反映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现状,并能较好地量度高科技产业竞争力和技术创新的水平.
(2)可行性原则.即尽可能采用有数据支撑的指标.是因为产业国际竞争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研究归根到底不是孤立的,即指标体系的数据包括对方产业的数据是可以收集和分析的,并且是可以比较的.指标不能太多,换算不能太复杂,以保证评价判定及其结果交流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3)相对性原则.即本研究所采用的指标都应是相对指标,设计的指标体系要能进行横向、纵向的比较,具有国别间的可比性和历史可比性.
(4)全面性和系统性原则.该指标体系必须层次结构合理,指标之间有一定的逻辑关系,指标匹配协调统一,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评价对象的基本状态.而且指标体系的确定不仅要考虑产业内部因素的影响,还要考虑产业外部因素的影响,二者有机结合能对产业国际竞争力产生系统作用.
(5)独立性原则.即各指标之间要相互独立,避免用多个指标来说明同一个问题.
2.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与竞争力和技术创新过程有关的方方面面.从国内外的研究看,评价竞争力和技术创新能力要兼顾宏观评价与微观评价、单项指标与综合指标、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等诸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利用多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进行科学、全面、系统的评价.根据产业竞争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及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和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目标和原则,本文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3.评价指标体系的运用
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后,选取高新技术产业中各行业作为评价对象,它们分别是:医药制造业H1、航空航天器制造业H2、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H3、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H4、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H5.本文选取高技术产业2007年的数据为研究对象,借助SPSS 13.0统计软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高技术产业2007年各行业竞争力情况进行分析.其中因子1得分、因子2得分和总得分在文中分别用SFAC1、SFAC2和STFAC表示.在本文中因子1主要与 A3、A4、A5、A6有关,命名为高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基础因子,因子2主要与 A1和A2有关,命名为高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市场因子,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
根据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中指标的选取,同时参照2008年高科技产业各行业数据,可得出各行业各评价指标的具体数据,如表3所示.
四、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与贸易竞争力的互动分析
以中国高新技术产业行业竞争力得分为母序列,以12个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为子序列,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结果如表4所示.
表1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出口贸易竞争力与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表2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各行业出口贸易竞争力
表3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各行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
表4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出口贸易竞争力得分与技术创新能力各指标标准化值
分辨系数取0.5,参数△min的取值由各个数据序列各个时刻的绝对差的比较确定.得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与竞争力的关联系数,如表5所示.
表5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与竞争力的关联矩阵
关联序为:B2>B10>B5>B3>B4>B12>B7>B9>B8>B11>B1>B6.从分析结果看,高新技术产业各行业出口竞争力与技术创新能力各指标关联最强的是科研活动中仪器设备费比重,其次是专利申请能力,再次分别是技术引进经费比重、新产品开发经费比重和消化吸收经费比重.从关联度值上看,技术改造经费比重对竞争力影响较弱,但这并不意味着技术改造可以被忽视,相反,应进一步研究如何提高其对高科技产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
[1]GROSSMAN G M,HELPMAN E.Trade,knowledge spillovers and growth[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1, 35:517-526.
[2]余道先,刘海云.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对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基于专利授权量的实证[J].国际贸易问题,2008 (3):28-33.
[3]汪 琦.美国服务业技术创新与贸易竞争优势的互动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6(1):27-32.
[4]陈继勇,胡 艺.美国技术创新与贸易竞争力之关系---一项基于实证的研究[J].经济管理,2006(15):84-89.
[5]胡 艺,吴 宏.技术创新与中国对外贸易竞争力的关系[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1):17-20.
[6]赵 颖.基于技术创新的通信设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7:21.
[7]张 军.依靠技术创新提升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J].特区经济,2008(3):253-254.
[8]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2008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8:7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