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腔脱敏糊剂治疗牙本质过敏症92例

2010-12-11李永祥唐慧娟

浙江实用医学 2010年2期
关键词:过敏症糊剂脱敏

李永祥 唐慧娟

(1.舟山市口腔医院,浙江 舟山 316000;2.浙江省医学科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3)

洁治术是牙龈炎的主要治疗方法,也是各型牙周病最基本的治疗方法和维护牙龈、牙周健康的重要措施,目前临床上常用超声波洁治术。洁治术后有一部分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牙本质过敏症状,导致部分患者对洁治术产生恐惧心理,拒绝再次洁治,进而影响牙周治疗。为了减少这种影响,作者对洁治术后出现牙本质过敏症的患者,采用口腔脱敏糊剂治疗,观察其疗效,以期探寻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在舟山市口腔医院口腔内科进行洁治术后出现牙本质过敏症(诊断标准根据樊明文主编《牙体牙髓病学》)的患者184例,其中男82例,女102例,年龄22~67岁,平均 35岁,共计 428颗牙,其中前牙176颗、前磨牙108颗、磨牙144颗,敏感点或敏感区在牙颈部。要求患牙无龋病、牙髓病、根尖周病及隐裂;患者身体健康,能准确说明牙齿酸软、疼痛程度,且同意按时复诊;患者以前无牙本质过敏症治疗史。在试验期间不使用其他牙膏、漱口液、脱敏药物,不服用抗生素。

1.2 材料 含脱敏成分的口腔脱敏糊剂由四川天福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提供,剂量为61克/支。其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甘油、香精、硝酸钾、氯化锶、氟化物及蜂房等。不含脱敏成分的普通牙膏为高露洁公司提供的高露洁防蛀美白牙膏。

1.3 治疗方法 临床试验采用双盲法。所使用的牙膏包装一致,只在外包装上标记Ⅰ号和Ⅱ号以示区别,医生和患者均不知晓糊剂的具体成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号糊剂组92例,男40例,女52例,平均年龄36.5岁,215颗患牙;Ⅱ号糊剂组92例,男 42例,女 50例,平均年龄 33.5岁,213颗患牙。患者每天晨起、临睡前各刷牙1次,每次3分钟。

1.4 疗效判定标准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及治疗后4周检查记录每一枚患牙敏感区的敏感程度,与治疗前比较。依据石川秀二的评定标准[1],将牙本质敏感症分为4度:(1)0度:冷热及机械刺激无疼痛;(2)1度:轻度疼痛或不适感;(3)2度:可以忍受的疼痛;(4)3度:可诱发难以忍受的疼痛。显效:治疗前后过敏程度差值≥2;有效:差值为1;无效:差值为0;恶化:差值<0。显效和有效记入有效,有效率=(显效牙数+有效牙数)/治疗牙齿总数×100%。以上所有评定均由一位高年资口腔内科医生完成。该医生未被告知分组情况。

1.5 统计学处理 试验数据采用 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经厂家证实,Ⅰ号糊剂为口腔脱敏糊剂,Ⅱ号糊剂为普通牙膏。使用2种糊剂进行治疗的患牙均未产生不良反应。两种糊剂对洁治术后出现牙本质过敏症的患者的脱敏疗效见表1。

3 讨 论

超声洁治术是口腔科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对于维护牙龈、牙周健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超声洁治时去除了覆盖于牙面的龈上、龈下结石以及软垢、菌斑等,加上在洁治过程中,常将根面或颈部的牙骨质刮除,从而使部分牙本质失去保护,直接暴露于牙周袋内或口腔内,使得温度、机械、化学等刺激可直接通过牙本质小管传入牙髓,产生敏感症状。

表1 两种糊剂有效率比较(颗)

经 χ2检验,使用I号牙膏与II号牙膏2周及4周时检查,两者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普通牙膏和脱敏糊剂使用后2周与4周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

牙本质过敏症的发病机制中,目前大多数学者普遍接受的是液体动力学说[2]:牙本质过敏症主要是当外界刺激到达暴露的牙本质小管时,牙本质小管内的液体发生流速变化并将刺激传到牙本质近髓处,激发牙髓神经的机械性感受器而产生疼痛。临床上各种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方法基本都源于这一理论,通过减少牙本质小管内的液体流动和(或)阻断牙本质小管内的神经传导,降低牙本质小管对外界刺激的传导通透性[3]。

脱敏糊剂的主要起效成分氯化锶、硝酸钾、氟化物等的疗效已为国内外许多学者研究证实[4-6]。本实验选用脱敏糊剂对超声洁治术后出现牙本质过敏症的患牙进行脱敏治疗。实验结果显示,与普通牙膏比较,2周及4周后使用脱敏糊剂的有效率均高于使用普通牙膏患者(P<0.01)。脱敏糊剂使用简单,适合于洁治后出现牙本质过敏的患者自行使用。同时,实验结果显示,使用脱敏糊剂后2周后即能产生明显疗效,4周后疗效又有显著提高,因此在患者使用该糊剂时推荐使用4周为一疗程。

由于牙本质过敏本身具有一定的自限性,如通过唾液中矿物质在牙本质小管内形成晶体或唾液中的有机成分缓慢封闭牙本质小管,因而普通牙膏对照组也会出现治愈的病例。但口腔脱敏糊剂使用方便,对牙本质的过敏症疗效更高,且未见牙齿染色,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脱敏剂,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1] 史久成.临床口腔内科新进展.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西安公司,2000:6

[2] 樊明文.牙体牙髓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34

[3] AI-Sabbagh M,Andzeana S,Cianeio S G.Dentinal hypersensitivity:review of aetiology,differential diagnosis,prevalence,andmechanism.J Int Aead Periodontol,2004,6(1):8

[4] 杨勤,黎小青,曾雄群.氯化锶脱敏牙膏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疗效观察.广东牙病防治,2005,13(1):53

[5] Ezzatollah J,Naghmeh M,Maryan M.A comparison of the efficacy of potassium nitrate andgluma desensitizer in the reduction of hypersensitivity in teeth with full-crown preparations.J Contemp Dent Pract,2009,10(1):1

[6] Jacobsen P L,Bruce G.Clinical dentin hypersensitivity:understanding the causes and prescribing a treatment.J Contemp Dent Pract,2001,2(1):1

猜你喜欢

过敏症糊剂脱敏
激光联合脱敏剂治疗牙本质过敏症
快速脱敏治疗的临床应用
让青春脱敏
科学家阐明过敏症病因
氯锌糊剂合清暑汤治疗黄水疮的临床体会
脱敏汤治疗肺脾气虚型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不同根管充填糊剂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效果观察
氢氧化钙碘仿糊剂根管充填治疗牙根尖周炎40例及护理观察
3种药物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疗效比较及护理观察
新癀片糊剂治疗化疗致组织损伤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