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的发展探讨

2010-12-08李兴昌周加启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阳光体育运动体育运动俱乐部

李兴昌 周加启

(宿迁学院基础部体育教研室,江苏宿迁 223800)

“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的发展探讨

李兴昌 周加启

(宿迁学院基础部体育教研室,江苏宿迁 223800)

针对我国高校课外俱乐部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结合“阳光体育运动”的全面实施提出相应发展对策,对调动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持久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阳光体育运动;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

1 问题的提出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从2007年开始,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以下简称“阳光体育运动”)。阳光体育运动是一项国家领导、社会支持、全民参与、有目标、有任务、有措施的体育健身计划,是与建设和谐社会相配套的社会系统工程和战略规划。其目的是通过“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促进各类学校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引导广大青少年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阳光体育运动”对高校体育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配合体育课教学,保证学生平均每个学习日有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教育计划,形成制度。”课外体育俱乐部作为一种新的课外体育锻炼形式,深受大学生的喜欢,在培养学生体育锻炼能力、个性塑造上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有待于不断改进和完善,以推动“阳光体育运动”健康有序地进行。

2 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在实施“阳光体育运动”中的作用

2.1 课外体育俱乐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课外体育俱乐部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即每个学生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在教学中,注意根据学生主体的需求自主选择,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学习兴趣得到提高。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尝试和实践,感受目标实现的不同体验,领略到锻炼的快乐。而传统的常规教学方法,过于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按教师的统一目标要求教学,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持续发展。俱乐部式教学主要是满足了学生学习需要,促进了学习兴趣的培养,对延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终身体育意识培养具有很好效果。

2.2 课外体育俱乐部丰富了校园体育文化

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有着深刻内涵和丰富外延的独特文化现象,它是具有高校校园特色和健康生活气氛的一种大众文化,有较高的层次和品位。集竞技、健身、消遣、娱乐、审美、传播文化等功能于一体,已经成为大学生文化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课外体育俱乐部对提高大学生社会道德水准,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激励学生努力进取,提高审美意识都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抵制精神污染,约束、遏止各种不文明行为的重要手段之一。

2.3 课外体育俱乐部有助于培养终身体育观念

课外体育俱乐部是学生主动参与组织的活动,更有利于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并把这种习惯延伸到工作以后,实现学校体育向社会体育和终生体育的过渡。学生参加体育俱乐部的活动,不仅满足了自己的爱好,掌握了技术技能,更重要的是提高了组织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这些能力的提高也保障了学生工作以后还可以继续坚持锻炼,并在实践中逐步地形成终身体育观念。

2.4 课外体育俱乐部有助于实现“阳光体育运动”的目标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中指出:“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要求用三年时间,使85%以上的学校能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使85%以上的学生能做到每天锻炼1h,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等级以上,掌握至少2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质健康水平切实得到提高。”要实现这一目标,高校仅靠每周2学时的体育课是很难实现的,况且很多高校高年级不开设体育课。因此,高校必须重视对课外体育俱乐部的创建、组织和引导,让更多的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为实现“阳光体育运动”的目标创造条件。

3 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存在的问题

3.1 管理机制不完善

目前,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在管理人员方面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缺乏俱乐部完整的制度,包括财务制度、运行管理制度、俱乐部规章制度、俱乐部督查制度等。高校的课外体育俱乐部缺少一个全面、灵活、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对会员在俱乐部内部的行为约束力不够;活动时间不能相对固定,机动性较大;不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影响俱乐部的发展。

3.2 内容与形式单一

目前,课外俱乐部的锻炼内容以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武术等传统体育项目为主,一些锻炼价值较大、休闲的新兴运动项目不能得到开展。在活动形式上,主要是每周活动1-2次,在理论学习、比赛欣赏与观摩、俱乐部之间交流上都有欠缺。俱乐部的内容与形式与体育课教学差别不大,缺乏高水平的体育指导,失去了俱乐部自身的特点,没有利用会员相对集中的特点,进行高层次的体育知识学习。

3.3 场地器材经费缺乏

由于高校扩招,每年入校学生增多,教学场地与器材不足,影响了课外体育俱乐部的发展。俱乐部场地、器材的充裕与好坏是影响大学生参与俱乐部的重要条件,也是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场地与器材不足,不能满足学生的锻炼需求,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违背了俱乐部的精神和宗旨。

4 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发展对策

4.1 加强领导,转变观念

开展课外体育俱乐部活动,首先应得到学校领导重视和大力支持,行政上出台相应的规章,学校教务处与公共体育部共同制定相关制度,结合校本部开展课外体育俱乐部的经验,根据学校现有场地设施、师资力量,合理安排俱乐部活动项目,并把学生参加课外体育俱乐部活动作为期终体育成绩的一部分。另外,体育教师应不断转变观念,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

4.2 健全和完善组织管理机制

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应不断优化内部管理机制,加强俱乐部的规范化管理。建立考勤、考核制度,制定单项俱乐部的活动计划、竞赛计划和训练计划,满足学生的各种体育锻炼需求;保证“阳光体育运动”中的安全问题;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身体锻炼习惯,切实提高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4.3 多方筹集资金,加大投入,改善学校体育设施

运动场地和体育器材是课外体育俱乐部活动的基本条件,必须加大对课外体育俱乐部经费的投入力度。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大多都存在着资金短缺的问题。一方面需要学校增加对体育设施的投入;另一方面在现有条件下因地制宜,改善锻炼环境,延长场馆开放时间,提高场馆利用率,真正为学生课外锻炼提供必要条件,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锻炼的需求。

4.4 加强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的指导

随着社会健身、娱乐、休闲运动普及与发展,学生学习的兴趣不再局限于以往的体育项目,而是热衷攀岩、定向越野、高尔夫等一些时尚的运动项目。这就使得体育教师专业知识显得滞后或老化,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参加时尚、新颖的健身娱乐项目,以及自己感兴趣的技术性较强的体育项目,迫切需要体育教师有效地、科学地进行技术指导。另外,结合“阳光体育运动”的全面实施,对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还应加强理论指导,可以建立体育理论讲座与体育健康网络课堂教学为延伸和补充的新模式,拓展体育理论指导的时间和空间。

4.5 拓展运动项目

课外体育俱乐部开设的项目应满足大学生的兴趣爱好、身心发展的需要,充分体现健身、育人、娱乐的特征,创造良好的体育环境,吸引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因此,项目的开设首先广泛征求学生们的意见,根据学生们的反馈信息,再结合本校的体育设施情况及师资队伍的结构,最后确定课外体育俱乐部开设的项目。

5 结束语

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教学形式灵活多样,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并密切结合社会的需要、学生的需要,给学生创造出一个学习环境宽松,内容丰富专一的平台,把学生吸引到充满生机活力的“阳光体育运动”当中来,帮助学生树立起“健康第一”的理念,养成终身体育锻炼良好习惯。

[1]孙俊伟.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如何适应阳光体育运动的需求探讨[J].四川体育科学,2008(3):123.

[2]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S].教体艺[2006]6号,2006.

[3]王艳云,左成.探析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9):1177-1178.

[4]张杰.影响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发展因素的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8):1112.

[5]周威,李寿荣.完善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的对策[J].体育学刊,2004,11(3):59.

[6]白凤瑞,彭延春,郑柏香.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与对策探析[J].体育与科学,2009,30(2):47.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niversityExtracurricular Sports Club under the Background of“Sunshine Sports Activity”

Li Xingchang,Zhou Jiaqi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 of P.E.,Department of Fundamental Courses,Suqian College,Suqian,223800,Jiangsu,China)

This thesis analyzes the status quo of the university extracurricular sports club,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with the execution of“Sunshine Sports Activity”.These suggestions are good for the interaction and the participation of the students in sports as well as for the development of“Sunshine Sports Activity”.

sunshine sports activity;university;extracurricular sports club

G807.4

A

1672-1365(2010)01-0109-02

2009-05-07;

2009-08-09

李兴昌(1977-),男,山东临沂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运动健身的生理学原理与方法。

猜你喜欢

阳光体育运动体育运动俱乐部
体育运动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浅析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策略
中职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模式构建
体育运动小常识
呆呆和朵朵(13)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社会意义研究
基于“阳光体育运动”视阈下中学体育课程设置的困境与突围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