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武术的和谐维度及其现代价值

2010-12-08李延超田学建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传统武术内涵文化

李延超 田学建

(1.上海体育学院研究生处,上海 200438; 2.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传统武术的和谐维度及其现代价值

李延超1田学建2

(1.上海体育学院研究生处,上海 200438; 2.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传统武术的和谐维度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功能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解析。传统武术的和谐思想内涵是深邃的、多维度的。这种和谐内涵对于当今社会的人们更多地去关注生命文化、提升生态文明、促进社会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传统武术;和谐维度;现代价值

中华传统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一种融健身、技击、观赏于一体,以内外兼修、术道并重为鲜明特质,并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理论基础的民族文化形态。审视中华传统武术的发展历程,它摄养生之精髓,集技击之大成,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技术体系;同时它又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沃土,蕴涵中国哲学之奥妙,形成了内涵深广、底蕴深厚的和谐文化体系。不仅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而且也表现了华夏子孙在体育科学领域里独特的创造力和实践力。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我国,研究传统武术的和谐维度及现代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1 “和谐”的内涵

和谐的概念出现的很早,在《广雅释诂三》中的解释是“和,谐也”,《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和,相应也”。从春秋战国起,儒家和道家等发展了“和”的思想,开始真正认识“和”的价值意义并系统论述了和谐的思想精义。和谐的内涵以《国语》和《左传》中的表述最具代表性。《国语·郑语》中记载史伯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其中提及的“和实生物”,意思是说“和谐才能生成万物,和谐是万物生成转化过程的本因,和谐是多种因素的协调配合”。“以他平他谓之和”意为把不同的东西加以协调平衡叫做和谐。相反“若以同裨同”的简单同一,就不可能有和谐,也就不可能有发展。只有一种声音,一种颜色,一种味道,一种事物,是谈不上协调配合,是无所谓和谐可言的。《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载晏婴关于“和”的言论指出 “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癭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在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在可焉;臣献其可,以成其否。”他不仅解释了“和”的含义:和表示不同中的相互补充。更对“和”提出了一个标准,那就是“济其不及,以泄其过”,意为既不要不及,也不要过分,要适度,才能达到恰到好处之境地。

2 传统武术的和谐维度

传统武术秉承中华文化的和谐内核,承接儒、道、释的多元浸润,在“身、心、群”,“天、地、人”,“知、行、意”的文化交织中和谐共生,因此其和谐思想内涵是深邃的、多维度的。

2.1“天人合一”的整体观

传统武术在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思想模式的影响下,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以“通天人之际”为最高宗旨的传统范式。它注重以整体的概念描述人体运动过程中形态、机能、意念、精神诸方面的活动,以及这些状态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借助于人体内部物质系统的能量流、信息流去维持与外部时空环境的有序活动,不主张事物的极限发展,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2.2以“仁”为核心的价值尺度

传统武术强调“仁”的精神,以“服人为上策,打人为下策,杀人为最下策”。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以和谐为最高原则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以和谐原则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求大同存小异,追求“合”,舍弃“斗”,不向外扩张。如《少林十戒》中说:“宜深体佛门悲闵之怀,纵于技术精娴,只可各以自卫切勿逞血气之私,有好勇斗狠之举”,“和平温良”,“诚信勿欺,不得恃强凌弱”,“宜以忍辱救世为主旨”。

2.3“中和”为上的思维方式

由于受中国传统哲学中庸之道影响,传统武术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其武技特征为“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小力胜大力,以弱胜强”,强调“拳打人不知,出手不伤人”,“胜因可喜,败以欣然”。这与西方竞技项目简单追求快、狠、猛,重打击效应的做法是不同的,武术注重“养”,练也是为了养,目的是为了满足个体的“健”、“寿”需要,并力求稳妥性、娱乐性、安全性,道德规范性强,而不强调争胜负的打法。

2.4强调“内外兼修”的练功功能

“内”指内在心志活动和气息运行,“外”指手法、眼法、身法、脚步等外部形体活动的表现。长拳讲究“外练手眼身法步,内练精神气力功”,太极“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少林讲究“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形意拳注重“内三合”,“外三合”等。 “三合”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这些都是独具中华民族风格的练功思维方式,也形成了武术内外兼修的统一功能,具有独特的健身意义。

2.5形神兼备的审美评价

传统武术在实践中形成了形与神的高度统一,体现着这项人体运动特有的民族风格。 “形”是指武术运动中的整体外部形象或形态,它可以是一个完整动作的静止状态,也可以是动作过程中人的整体运动形态,包括腾空瞬间的造型、动作与动作的组合形态等。“神”是人的精神、心志、意向等内在活动,它可以是流露在外、充溢于表的,也可以是潜藏内隐、含蓄深沉的。形具而神生,形神兼备,体现着传统武术的审美追求。

2.6多元并存的开放格局

传统武术的内容丰富多样、形式多姿多彩。按照“拳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原则划分成129个拳种,且一个拳种又有多个流派,可谓分支众多、流派多样、体系浩大。因此,也就有了以下说法,比如“长拳”、“短打”之类,“内家”、“外家”之说, “南派”、“北派”之分,“少林派”、“武当派”之别。每个拳法和流派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同时,各个流派之间又有交流和互动,这样就构成了传统武术多元并存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性开放格局。

3 传统武术和谐内涵的现代价值

3.1提升个体强身健体的自觉性,促进身心健康

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身心健康,健康是福。而个体的身心健康与和谐则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传统武术看重个人身心修养,历来把生理、心理与人生哲学相联系,把心理平衡、延年益寿、生活情趣等构成一个互感的体系,实现着“修身”的终极目标:“修身”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综合体现,不仅是做人的基础,而且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要求。人们通过对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拳等的演练,达到养生健体的目标和宗旨。同时,通过对传统武术中内功的修炼和气功中的行气反复体会,体会排除杂念,在生活中做到少思少虑,气静心和、志正体直,使自己成为具有崇高道德情操的人,成为既具有科学精神又具有人文精神的和谐个体。

3.2推动人与自然共生共存,为生态文明做贡献

传统武术科学理论的构建直接来源于“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而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现代文化,其价值取向是重部分轻整体,重斗争轻和谐,重科学精神轻人文精神,一味从人的欲望出发,依靠科技进步去征服自然,在使人类社会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却带来了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恶化等危机,进而威胁着人类生存。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类整体利益呼唤着和谐,和谐的价值取向也必须用以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说,传统武术和谐文化对于保护自然环境、推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创建世代延续的人类美好家园,仍然是可供借鉴的精神财富。

3.3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胡锦涛总书记所概括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随着改革的深化与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国社会呈现出利益主体多元化、差别扩大化、冲突尖锐化的局面。万象皆缘物,化之乃和谐。妥善处理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可以借鉴和吸收传统武术和谐文化的有效资源,使我们坚持顾全大局、互相协商、公平竞争、合理分配的原则,努力寻求兼顾各方面利益关系的最佳结合点,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3.4消除不同文化间的冲突,实现世界和谐

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东西方思想相互激荡,各民族文化之间不断交流和碰撞。正确对待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关系,是当今世界的一大现实问题。传统武术以吸纳百川的胸襟和气概,以“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为主导理念,使各种文化的交流、碰撞走向融合。因此,弘扬武术和谐内涵能够为不同文化的融合开辟正确道路。在承认不同的民族文化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贡献的基础上,平等相待,相互学习,保持各自文化的民族特色,营造和平与合作的国际氛围,而不应该采取歧视、仇视、排斥的态度,更要反对文化殖民主义、文化霸权主义。

4 结论

和谐是传统武术内涵的特殊的美,是中华传统武术文化的标志性理念,是中华传统武术文化的人文精髓和核心。在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下,传统武术的和谐思想并没有随着时代的演变而消失,而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传承和弘扬传统武术的和谐内涵,这对于展示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树立中华民族昂扬的健康形象,激发民族奋发向上的豪情,提升我国在世界的威望,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1] 徐才. 武术学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

[2] 温力.中国武术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3] 汤一介.和而不同[M].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1.

[4] 田学建,丘丕相.全球化视野中传统武术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7,43(5).

DiscussiononHarmoniousDimensionandModernValueofTraditionalMartialArts

Li Yanchao1,Tian Xuejian2

(1.Graduate Department of 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s,Shanghai,200438,China;2.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Jinan,250014,Shandong,China)

Wit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investigation and logical analysis,the paper analyzes the harmonious dimension and modern value of the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culture,and points out its harmonious connotation ideologies is profound and multi-dimensions.This can promote to pay attention to life civilization,improve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develop social development.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harmonious dimension;modern value

2009-05-19;

2009-06-26

李延超(1971-),男,山东人,博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

G852

A

1672-1365(2010)01-0124-02

猜你喜欢

传统武术内涵文化
传统武术怎么了?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挖掘习题的内涵
谁远谁近?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万籁声的传统武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