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弘扬武术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功用
2010-12-08马文友
马文友
(齐齐哈尔大学体育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论弘扬武术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功用
马文友
(齐齐哈尔大学体育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专家访谈等方法系统论证了武术对构筑和谐社会的重要功用。武术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既能强身健体又能修心养性,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中具有其它体育项目的不可替代性。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格局中应大力弘扬中华武术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武术;和谐社会;功用
当代和合学创始人张立文教授通过对中国传统哲学“天道”与“人道”近百个范畴的系统梳理,认为和合思想从一开始就深深地滋润在中华民族的精神及其生命智慧的源头活水里[1]。和合思想孕育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这从其典型代表之一中华武术中可见一斑,中华武术的文化底蕴中体现了普遍和谐的价值理念,它以和谐的价值取向贯穿于自己的思想模式与实践方式之中。武术的价值取向是和谐,它所追求的最终目标仍是和谐,和谐成就了武术特殊的美,构成了武术发展的根基。可以说武术是用它的特有方式在构筑和谐社会,其在增强人民体质、强化民族素质、凝聚民心、增强爱国意识,以及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等方面有着其它体育项目的不可替代性。
1 武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1.1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反映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
众所周知,武术以其自身内外兼修的特点对良好身心素质的培养作用明显。从功能角度来看,首先,练习武术可以强身健体、修身养性,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其次,练习武术可以有针对性地治疗多种慢性疾病,促进身体的康复等。常言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如果没有好的身体,那么,构建以人为主体因素的和谐社会将成为一句空话。武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在其漫长的发展史中逐渐形成的修身养性功能恰恰符合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根本要求,继承、传播和弘扬中华武术将会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大有裨益。
1.2培养人们的意志,增强民族凝聚力,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
1.2.1自强不息精神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习武是一个艰辛的过程,需要习武者既能经受身体上的磨练又能通过意志上的考验。武术家们常把习武者的意志培养看作是教育的重要目标和核心内容,逐渐形成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精神文化[2]。不论古今中外,个人的自立与事业成功,国家的富强与民族的复兴都离不开自强不息的精神。而今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这种精神必将成为促进民族兴旺发达的巨大动力。
1.2.2民族凝聚力是综合国力的灵魂
在评价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时,民族凝聚力是一项重要的指标,没有凝聚力的民族就是一盘散沙,久之不攻自衰,因此有人认为民族凝聚力是综合国力的灵魂。在我国古代无论是民间还是军旅,都涌现出不少武林豪杰,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不惜杀身成仁;为了人民的利益,不惜舍生取义,岳飞、霍元甲等民族英雄的事迹已是妇幼皆知,他们高尚的品质深深地教育和激励着中华儿女。一代又一代,老一辈武术人的优良传统在悄无声息地传承并感染着后人,如今武术界发展十分迅速,全国武术协会会员日益扩大,各地武术组织、武术馆校相继成立,寓于武术之中的武德文化广泛地传播给各界人士,潜移默化中形成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这种力量不断壮大、不断为构建和谐社会做着重要贡献。
1.2.3传统的武德文化与“八荣八耻”相合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在浩瀚的武术历史发展长河中,武德文化曾闪烁着绚丽的光辉。传统武德以忠、信、孝、悌、礼、义、廉、耻为主要内容[3],这与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有许多相合之处。比如说,忠:忠于国家;信:诚实守信;孝:孝敬长辈;悌:爱护同胞;礼:知书达理;义:见义勇为;廉:廉洁自律;耻:明辨是非。另外武德中还包含不狂妄、不炫耀、尊师重道、乐于助人、以诚待人、以德服人等优秀品质。因此,只要把武德修养寓于民族情感之中,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融为一体,就能使武德与时共进,就能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巨大的精神作用。
1.3倡导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重要作用
当今社会,高度发达的工业所带来的激烈竞争、现代文明病的蔓延、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高度紧张的工作环境以及来自各方面的精神压力等问题,对人类的健康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们急需找到一种减压方式。太极拳吸纳了中国古典哲学理论、传统中医经络学原理和养生理论[4],它以易学的太极阴阳学说为指导思想,以中国传统的整体思维方式把握世界,是一个充满哲理的拳种;它取法自然,顺应社会,具有柔和、缓慢、连惯、圆活、轻灵、沉稳的特点[5],从名称到行拳都彰显着太极拳“和谐”的文化精髓,对人类的健康极有益处。因此,符合科学健身规律的太极拳深受全世界爱好者的青睐。当前,太极拳运动在人类身心建康方面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已传播到五大洲的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一项世界性的体育运动项目。
1.4促进经济增长,为和谐社会提供物质保障
武术的教育功能是武术文化传承的基础,武术娱乐、经济功能是建立在人们对武术价值的认同基础之上的[6]。武术在北京奥运会上的隆重推出,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武术发展的潜在价值,积极行动起来发展武术相关产业,从武术器材到武术服装,从武术网络到武术节目,从各级武术馆校到大大小小的武术培训班等等如雨后春笋般茁壮起来。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增长,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一定的物质保障。
2 武术已迎来了自身发展的新气象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一个稳定的外部条件,武术的发展同样需要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如今,纵观华夏大地,四海升平,一片生机盎然;人们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生活欣欣向荣。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普遍提高,人们对自身的健康指数和生活质量也日益关注。我们可以看到,通过技艺切磋与交流的太极拳和全民健身气功的推广普及,武术正在被愈来愈多的人们所接受、喜爱,人们有更多的机会去参与其中、乐在其中。海纳百川,整个社会的和谐共荣,为武术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对于武术的进步和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和里程碑意义。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武术面向全世界、面向各民族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两千零八人的太极拳表演让全世界叹为观止,少林塔沟武校的孩子们,以最符合人体健康的技击术,用武术阐述着天人合一,天下大同的美好愿望。中国功夫在本土举办的奥林匹克的大家庭里闪亮登场,展示它古老的文化底蕴和现代的精神风貌,这是空前的发展机遇,也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民主富强的中国所带来的必然结果。武术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抓住这样千载难逢的机遇,武术发展的步伐必将更坚实、更有力。
3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格局中应加快武术的改革与发展
1)突出大众武术的主体地位
与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相一致,提倡科学健身乃是时代所需。因此,武术相关部门要高度关注大众武术需求变化的新趋势,以提高全民素质为出发点,多创造一些广大群众乐于接受的、健身效果明显的动作或套路,这样既能满足人们参与武术锻炼的积极性,又能在创新中加快武术的发展。
2)拓宽传统武术宣传渠道
建议通过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对武术重大赛事进行直播、转播,开设传统武术专题栏目进行重点推介;建议相关部门定期举办不同规模的传统武术观摩、交流大会,不定期地举办不同规模、不同层次的传统拳学习班等等,以吸引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参与到习武行列中来。
3)推进武术产业多元化进程
国家有关部门应加大对武术产业的投入和管理,逐步建立起武术产业产、供、销一条龙的服务体系。
4)实现武术自身和谐发展
武术在进步和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武术界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要找出问题的结症所在,各门派相互之间应达成共识,而后共谋发展;其次,要放眼世界、面向未来,树立“和生、和处、和立、和达”的新观念,形成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新局面。
4 结论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和合思想贯穿始终,经过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绵绵数千载的磨砺和锤炼,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特有功效,其对人体的内外兼修作用和对构筑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都有着其它体育项目的不可替代性,应该大力弘扬中华武术,使其快速、协调、持续、稳定发展。
[1] 王国志,王岗.论和谐的中华武术[J].体育文化导刊,2006(12):81-82.
[2] 方港,陈耀佳,麦启文.武德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思考[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6,14(7): 53-55.
[3] 马文杰,杨锐.和谐社会中尚武崇德的当代价值[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5,19(4):23-26.
[4] 邱丕相,田学建.论太极拳的普遍和谐价值观[J].体育学刊,2005,12(3):70-72.
[5] 郭建生.论太极拳运动对社会和谐的功效[J].体育科学研究,2006,10(4):17-20.
[6] 申彦昌,王华锋,李印东,等.论武术的和谐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9):1297-1299.
ImportantFunctionofPromotingWushutoBuildingaHarmoniousSociety
Ma Wenyou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Qiqihar University,Qiqihar,161006,Heilongjiang,China)
By literature,logic analysis,expert interviews, the article demonstrated the important function of promoting Wushu to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Wushu can not only keep fit but cultivate character because it is extensive and profound.Wushu is irreplaceable in the course of building harmonious society.The author suggest that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Wushu should be accelerated in order to adap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
Wushu;harmonious society;function
2009-04-27;
2009-05-11
马文友(1974-),男,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武术文化与教育。
G80-05
A
1672-1365(2010)01-012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