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体育健康促进研究述评

2010-12-08唐立慧郇昌店唐立成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学报心理健康体育

唐立慧,郇昌店,唐立成

我国体育健康促进研究述评

唐立慧1,郇昌店2,唐立成3

体育作为促进人类健康的一种方式已得到各界的广泛认同,体育健康促进已成为一个明确概念。我国学界对体育健康促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体育健康促进概念,体育对体质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效果的评价,实施体育健康促进的策略等方面。通过梳理我国体育健康促进的相关研究成果,分析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为进一步推进体育健康促进研究提供参考借鉴。最后,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实证研究方法运用,联合多学科领域学者合作,拓展体育健康促进的研究领域,以及进一步提升体育健康促进对策的适用性与针对性。

体育健康促进;体质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

健康是当今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也是各学科领域(如医学、教育学、体育学、营养学等)的基本方向,而不断变化的公众健康观,则彰显了社会各界对健康的不同认识[1]。一般而言,健康促进(Health Promotion)作为解决全球健康问题的策略与方案,是在全球科技快速发展,各国经济状况普遍改善,社会成员的身心健康、健康意识与健康技能却没有同步发展,甚至某些国家或地区出现健康恶化的背景下提出的[2]。长期以来,体育已成为社会各界公认的科学生活方式,体育健康促进已经成为当前学界的热点问题之一。目前,学界和实践领域都将体育看成健康促进的有效方式,体育健康促进的有关研究已日益成为学界的热点、重点与焦点问题。然而遗憾的是,当前有关体育健康促进的研究多散见于各种报刊杂志及网络媒体间,学界尚无系统、专门针对于这一领域进行研究的相关成果。为更好地认识把握体育健康促进研究的价值与意义,以推动体育健康促进研究与实践的进一步发展,本文试图对我国体育健康促进研究领域进行梳理与思考。

当前被广泛接受的健康观是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四维健康观”,即一个人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和道德健康4个方面皆健全。我国《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也明确指出: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将获得体育与健康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水平。基于“四维健康观”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共同认识,结合现有文献的分析,本研究从体育健康促进的含义、体育对体质健康的促进、体育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体育对社会适应健康的促进和体育健康促进的策略5个方面分析我国体育健康促进的研究现状,从而厘清我国体育健康促进相关研究成果的成就与不足,并针对我国体育健康促进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推动我国体育健康促进研究的相关认识,以期为我国体育健康促进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1 体育健康促进含义的研究

体育活动与健康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目前普遍存在的体育锻炼运动量不足以及以静坐为主的生活方式已成为民众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体育锻炼对这种生活方式的积极影响日益受到世界各国健康促进组织的重视,体育锻炼不仅被看做健康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也越来越多地被用作医疗手段,成为某些慢性疾病必要的辅助治疗工具,从而为减轻患者和国家的医疗负担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前,医学康复领域已经将体育锻炼促进健康列为慢性病预防和控制的重要举措[3]。运动医学的研究表明,体育锻炼有利于控制血脂水平及临界高血压患者安静时的血压,增加机体的葡萄糖耐量和对胰岛素的敏感度,并能增加骨密度,调整免疫功能和心理状态[4]。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体育健康促进(也有学者使用“体育促进”这个术语)的概念应运而生。1986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加拿大的渥太华召开的第一届国际健康促进大会上通过了《渥太华宪章》,首次提出了健康促进这一词,并界定了健康促进的含义、实施条件及达到的目标。《渥太华宪章》中提出:健康促进是促使人们提高维护和改善自身健康的过程[6]。我国健康促进研究专家傅华、李枫认为:健康促进是增进人们对健康决定因素的控制能力,从而改变人们健康的过程[7]。对上述观点分析可以看出,健康促进是通过对影响健康因素的调控,进而改进个人和整体健康水平的过程及行为。我国学者相继进一步阐述了体育健康促进的含义:体育健康促进是指利用体育手段来优化人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过程;是根据不同人群的生理特点,科学选择和参与体育活动,达到增强体质、控制疾病的发病率、改善慢性病病人的疾病状态、提高生命质量、延年益寿的作用的行为[8]。体育健康促进就是指将体育运动与健康促进有机结合维护和改善健康的过程[9]。综合而言,体育健康促进就是通过体育锻炼促进健康、达到预防疾病和提升健康水平的过程及行为。

作者单位:1.天津商业大学体卫部,天津300134;2.天津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与管理系,天津300381;3.天津科技大学体育部,天津300222。

在体育健康促进理念的前提下,学界进一步衍生出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健康促进的概念。我国学者吕东旭提出,社区体育健康促进是以社区为平台,是体育健康促进的实施途径,构建社区健康促进协调机构、整合社会各部门的综合资源和力量须依托社区大力开展体育健康促进[10]。其后续研究认为,社区体育促进包括两大构成要素:体育健康教育及其他一切能促使体育行为形成的社会支持系统。社区体育健康促进需要通过如下几个方式进行:完善社区体育与健康公共政策;创造良好的体育支持性环境;强化社区体育组织,增强个人体育知识、技能[11]。有学者探究了学校体育健康促进的含义,徐婧认为学校体育健康促进是借鉴学校健康促进理论,结合学校体育特点,包括政策与规划保障、体育健康教育、体育健康环境、体育健康服务、社区联系、个人体育健康技能培养等内容的过程[12]。也有学者在学校体育健康促进的理念下,研究了相应的学校体育健康促进模式。颜昶,徐丽平研究了美国学者劳伦斯·格林(Lawrence W.Green)提出的PRECEDE-PROCEED理论模式在学校体育健康促进中的应用,并提出了包含社会诊断、流行病学诊断、行为与环境诊断、教育与组织诊断、管理与政策诊断和因素评价等6部分的学校体育健康促进模式[13]。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看出,学术界对体育健康促进的含义基本达成共识,体育健康促进的概念进一步“分化”,出现了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健康促进的概念。学界对体育健康促进概念的阐解对进一步深入开展相关工作,提升人们对体育健康促进的重视具有重要意义,并可为当下实施体育健康促进运动提供理论支持。

2 体育对体质健康促进的研究

一般认为,体质健康是个体在遗传变异和后天获得性的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良好机能与形态等。当前,我国学术界体育对体质健康促进的研究更多地是从预防慢性病、运动健身处方提高体质健康和养生体育的视角进行的,从而探寻了体育运动对体质健康的影响。

从体育预防慢性病的视角来看,在2008年国家卫生部、世界卫生组织等主办的“健康与发展高层论坛”上,与会者公布了中国当前慢性病发生正处于快速增长期的结论,并指出高血压、糖尿病和恶性肿瘤等慢性病的发病率、死亡率不断提高,并有向年轻化发展的趋势。针对这种情况,中国营养学会公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对我国居民的日常饮食、体育行为等给出了相应的推荐意见。体育运动方面,鼓励天天运动,并推荐健康成年人每天保持6 000步的运动量,可以进行有氧耐力运动、肌肉力量训练和关节柔韧性等相关练习,这些体育锻炼对于预防上述慢性病具有显著作用[14]。基于体育对体质健康的重要意义,有关研究人员认为21世纪身体运动与教育结合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最大可能地追求健康与促进的有机结合[15]。这充分显示出我国体育课程确立的“健康第一”理念彰显了体育促进体质健康的重要意义。

从运动健身处方提高体质健康的视角来看,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促进体质健康为目的开展了对现代运动处方的研究和应用。当前运动处方广泛应用于运动伤害、肥胖病[16]、糖尿病[17]等的预防与治疗。运动处方是指对从事体育锻炼的人或病人,根据医学检查结果(包括运动试验及体力测验),按其健康、体力以及心血管功能状况,结合生活环境条件和运动爱好等个体特点,用处方的形式规定适当的运动种类、时间及频率,并指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以使有计划地经常性锻炼,达到健身或治病的目的[18]。伴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当前运动处方更加强调预防和治疗现代文明病。当前,因运动不足所导致的很多疾病,如骨质疏松、退化性关节炎、肌肉萎缩症、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痛等,与运动不足有关的现代文明病,如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胃溃疡、肥胖症、神经官能症、脑血管病等,至今尚无特效药问世[19]。在这种情况下,相关研究成果特别强调和重视运动处方在预防与诊治该类疾病中的作用。研究成果表明,久坐的生活习惯,会增加得慢性病的风险,同样会缩短寿命[20]。朱振杰、曾庆龙、钱建龙等通过设计相应运动处方,并经过试验研究发现青少年每天从事一个小时的体育活动,能明显改善身体形态和身体机能,提高身体素质、增强体质,也能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21]。肖林鹏等人通过对体育促进体质健康的分析,提出体育运动是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首要因素的观点,并结合服务管理的相关观点,通过构建青少年体质健康服务体系,提高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的对策建议[22]。由此可见,体育促进体质健康不仅在微观的运动处方领域,同样在宏观的政策实施领域进行了深入探讨。

从我国传统体育养生角度来看,我国璀璨的养生文化中,体育扮演着重要角色。很多传统的养生方式都是以体育为载体实施的。姚雪芹的研究表明,养生体育锻炼不但能增强人们的体质、体能,而且能改善人们的生理、心理健康,提高人们的社会适应能力[23]。学术界对我国传统体育的养生功能进行了深入研究[24],对民族传统的体育养生进行了探究[25-26],并论及了传统体育养生的现代转化的可能[27]。也有学者探析了体育养生与学校体育教学的可行性[28]。我国体育养生不仅对练习者身心健康具有显著的实用价值,而且在哲学、文学、宗教学等领域具有浓厚的文化学内涵[29-30]。我国传统体育养生的理论与实践对践行体育健康促进具有重要意义。

3 体育对心理健康促进的研究

一般认为,心理健康是个体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个体的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并与社会规范能够保持同步。干预心理健康已经成为社会热点问题之一。体育是促进各类人群心理健康的有效方式。当前,体育促进心理健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青少年学生领域。王润平的研究表明,体育促进对心理健康呈现运动程度和性别的显著差异。中学生随着参加体育活动时间的增加,心理健康水平却呈下降趋势,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敌对性和偏执。中等偏上运动量对男生有较好的心理健康效应,中等偏下运动量对女生有较好的心理健康效应,长期坚持中等运动量的体育锻炼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31]。这对利用体育运动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干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当前研究认为,青少年参与休闲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影响尤为明显。休闲体育活动可以促进青少年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个性的完美发展,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同时可有效降低心理负荷压力,有助于获得精神层面的自由感和解放感,进而更好地体验和享受生活[32-33]。学者运用体育手段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干预试验表明,体育可以帮助青少年进行不良情绪的宣泄、增进交往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促进青少年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个性、心理治疗效应、培养竞争意识和协作精神等方面[34]。在体育活动促进心理健康的过程中,学者同样注意到项目差异对个体心理健康的作用和影响。如太极拳项目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效益不如其他体育活动效果好,有氧健身操对青少年的健康评价整体优于民族舞蹈组,其次为健身跑,再次为太极拳,但太极拳活动对青少年情绪的调节优于其他锻炼方式[35]。通过体育对心理健康和不健康两类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的结果比较来看,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无论在体质健康方面,还是体育活动方面都不如心理健康的学生。因而体育教学要做到促进学生的体质健康,提高学生的体育活动参与程度的目标,就必须首先从学生心理方面着手,重视心理问题学生的心理教育,培养他们的心理素质[36]。个别研究人员的成果表明锻炼次数和心理健康间存在某种相关性:每周参加体育活动次数达5~6次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较高,但每周参加体育活动达7次以上的,心理健康水平就有所降低[37],这提示我们体育促进心理健康存在程度、次数的差异。

有研究针对老年人短时间里会很不适应离退休后的生活,心理易发生变异,而老年人心理变异常常是脑溢血、脑血栓、心肌梗塞等老年性身体疾病的始动因素,同时也很容易导致老年性精神疾病,提出休闲体育活动能够满足老年的精神需求,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健康发展[38]。当前,体育心理健康促进被广泛应用于青少年心理健康干预和康复治疗,而在其他人群的心理健康促进中,很少有研究成果问世,对体育程度和项目选择的普适性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与应用。

4 体育对社会适应健康促进的研究

一般认为,社会适应健康是个体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的积极良好的适应态度、适应感受以及适应能力等。当前,我国体育促进社会适应的研究主要侧重于青少年如何通过体育活动有效融入社会的方法与意义。研究认为,青少年进行社会适应的主要场所是学校,而体育扮演着重要角色。学校体育对于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经常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其合作和竞争意识、交往能力、对集体和社会的关心程度都会得到提高,而且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所获得的合作与交往等能力能迁移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去。

当前,我国体育对社会适应健康促进大多是基于教育理论进行的,如合作学习理论、角色扮演理论、群体理论等。从体育合作学习的角度而言,研究者认为体育合作学习可强化学生社会交往的宽容意识、互助协作精神、与他人平等相处的良好习惯和提高学生特别是差生的自尊[39]。从体育角色扮演的角度而言,崔志伟的研究成果认为体育教学中的角色扮演、角色学习和角色冲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学生形成科学、正确的社会价值取向;学生可以在掌握体育技术规范和道德规范的过程中,内化社会规范,提高社会成熟程度;在丰富的情感体验中积累社会经验,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加强社会交往,提高心理相容性和凝聚力,促进集体和谐健康地发展;宣泄不良情绪,缓解焦虑,增强自信,完善个性心理品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40]。从体育群体理论扩展到集体学习而言,学者认为体育教学要实现在掌握体育技术规范和道德规范的过程中,内化社会规范,提高社会成熟程度;在丰富的情感体验中积累社会经验,提高承受挫折能力;加强学生的社会交往,提高学生的心理相容性和凝聚力,促进集体和谐健康地发展;宣泄不良情绪,缓解焦虑,增强自信,完善个性心理品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等目的[41]。

总体而言,体育运动对促进青少年适应社会、完善个体社会化具有显著意义。学者认为,体育活动可以使参与者通过体育教学与基本技能完善社会能力的培养,扩展社会规范的教育,树立人生理想,进而推动实践角色的学习[42]。和其他群体相比,青少年群体对体育促进个体的社会适应健康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5 体育健康促进宏观策略的研究

体育健康促进的顺利实施离不开必要的策略(或称对策、方案等),需要真正实现体育由健身功能向健康促进的有效转化。《体育国际宪章》明确了体育运动的发展为人类进步服务的任务[43]。在推进体育健康促进的诸多领域中,学校被看做最优的选择之一。而学校的体育锻炼则是增强体质和增进心理健康的最积极、最有效的方式,是学校体育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方面作出的积极应答[44]。而社区体育因接近公众生活也被看成是健康促进的另一个有益选择。

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促进学生健康成长[45]。刘仁盛认为,为了贯彻实施体育促进健康的观念,学校需要明确目标导向,真正构筑起以健康为目标的体育与健康教育体系,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内容和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最大限度地动员学生投入到健康促进的活动中去,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健康劳动者[46]。颜昶,徐丽平等人提出学校体育健康改革需要导入健康促进理念,导入健康促进理念下的学校健康促进,可以补足学校体育的综合干预措施,以行为干预理论和方法,促进学生形成科学体育生活方式[47]。学校体育健康促进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在社区体育健康促进策略领域,目前研究成果强调需要完善社区体育促进机构,广泛进行社会动员;科学制定体育促进规划,增强体育健康促进功效;多元筹集体育促进经费,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实施人才战略,注重专业教育与人才培养[48]。而当前实施的社区体育与学校资源共享对推动体育健康促进实践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健康促进策略的有机整合,杨勇提出应该在更广阔的空间实施体育健康促进,党和国家应提出形成健康、文明、科学生活方式的任务,以及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全面实施,有关政府机构应积极采取措施,发挥管理职能,在体育、卫生和地方行政机构间建立协调机制,以促进科学的体育生活方式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49]。

全球范围内,其他国家实施体育健康促进的策略值得借鉴。如大力增加和改善体育活动的场地、器材、设施,并能充分开发与服务;建立国民体质健康测验与公布制度,促进体育活动的开展;明确大众体育发展的目标,使大众体育的开展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激励性、科学性;积极开展户外、野外运动,充分满足人们体力活动的需求;建立健全大众体育组织,使大众体育能稳定、持久、有序地开展。

6 我国体育健康促进研究现状的不足与建议

6.1 研究成果强调理论推演,实证研究明显不足

我国学者大多通过对国外健康促进研究成果的借鉴,分析体育与健康促进的内在联系,进而提出体育健康促进的观点,这对体育健康促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很多研究成果过多停留在理论阐述方面,对现实的体育健康促进发展情况缺乏密切跟踪与必要关注。现有的体育健康促进实验研究样本量较小,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尚有待提高。当前我国也偶有体育健康促进试验研究,但是研究对象局限于个别地区与学校,受试群体较小,多数研究成果是个别“测试量表”在中国研究改进性试探,多数研究成果的普适性值得进一步提升,当前尚无广泛推广的可能。体育健康促进是一项经由体育活动或体育锻炼而实现公众健康的社会实践。体育健康促进研究除了要实现理论研究上的突破外,更重要的在于实践领域的应用。为了使我国体育健康促进更接近于现实需要,相关研究需要更加科学有效的研究方法,注重大样本量、试验研究等,并注重实证研究的可推广性。

6.2 研究学者领域单一,缺乏跨学科综合研究

研究学者大多数是教育领域与体育领域的相关专家学者,而其他领域,如医学、营养卫生领域的专家较少,发表的学术期刊多数集中在体育和教育类刊物,影响力相对较小,尚不能突破学科界限而成为广泛的研究议题。同时,相关研究也是单一领域的研究人员在单独前进,尚没有出现多领域专家合作研究,可以说体育健康促进的相关研究和实践尚没有引起其他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因此吸引多学科专家学者共同研究这一命题成为需要重视的问题。理论上讲,体育健康促进具有成为多学科、跨学科研究领域的可能性,多学科、跨学科研究可以借用不同的学术视野和方法,对体育健康促进深入研究,以最终实现体育健康促进研究的学术繁荣发展。

6.3 研究领域狭窄,缺乏多层次宽领域研究

当前研究视角主要集中于青少年领域,研究的兴趣在于体育活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而忽视我国即将到来的老年社会和逐渐壮大的农民工阶层的需求。虽然青少年对我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老年人和农民工通过体育实现健康促进的目的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我国将逐步进入老年社会,而农民工群体不断出现也成为不可逆转的社会潮流。针对我国当前体育健康促进研究领域过于狭窄的问题,应进一步拓展其研究领域,实现在多领域体育健康促进的研究与实践,进而形成我国特有的体育健康理论模式。就现实需求而言,当前需要拓展的领域有:首先,学校领域的体育健康促进模式,应在当前注重课程改革和教学内容创新的基础上,针对学校体育健康促进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深入探讨。其次,应注重体育健康促进的项目、程度和效果等领域。针对当前存在的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后续研究应研究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与体系等。再次,区分不同人群的体育健康促进研究,后续的研究应该在区分不同群体的基础上,尤其老年人、农民工的健康促进研究,进而改善其生活习惯,提高身体素质。

6.4 体育健康促进对策借鉴国外较多,缺乏本土适用性与针对性

当前的研究引用国外体育健康促进的相关策略,并通过比较研究的形式探讨了中国开展体育健康促进的相应不足和改进意见。但是这些研究成果没有正确衡量政策工具实施的社会环境依托和现实发展的差距,没有对我国实施的“全民健身运动”和“阳光体育运动”等做科学有效评价,因此相应的对策研究无法实施。为此,后续研究应该合理衡量政策工具在当前我国体育与健康教育的适用性与针对性,提出适合我国的体育健康促进策略。当前,急需针对我国目前颁布实施的相关的体育健康促进政策,展开效果评价,并基于健康促进视角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以推动宏观政策在微观领域的实施。

7 结 语

当前,体育健康促进概念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我国学界和实践领域对体育健康促进日益重视,学界涌现出了一批有影响的研究成果,但与我国体育健康促进实践需求相比,我国体育健康促进研究还存在某种缺陷或不足,为更好地加强我国体育健康促进的相关研究,必须致力于推进我国体育健康促进的本土化和试验化,探索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健康促进模式,为国民健康事业提供必要的保障和服务。

[1]曾承志.健康概念的历史演进及其解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5):618-620.

[2]罗鸣春,苏丹.国外健康促进政策对我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启示[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4(5):48-53.

[3]李洋.体育锻炼促进的研究进展[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0,12(3):134-135.

[4]吕东旭,张明伟,李建国.建设健康城市的体育健康促进目标体系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7,43(1):12-15.

[5]黄俊琪,饶从志,朱俊鑫.生活方式与人类健康[J].疾病控制杂志,1999,3(2):15-25.

[6]世界卫生组织.渥太华宪章[A].健康教育健康促进重要文件选编[Z].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1998.12-15.

[7]傅华,李枫.现代健康促进理论与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8]吕东旭,张明伟,李建国.建设健康城市的体育健康促进目标体系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7,43(1):12-15.

[9]杨勇,袁书立,冀文.论体育健康促进及其与全民健身的关系[J].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报研究生论文专刊,2005,20:7-9

[10]吕东旭.论体育健康[J].大连大学学报,2008,29(6):107-110.

[11]杨勇.社区健康促进中体育促进研究 [D].苏州:苏州大学,2008.54-56.

[12]薛海红,王小春.高等学校有效健康促进模式与实践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6):108-111.

[13]颜昶,徐丽平.学校“体育健康促进”模式的创建与“终身体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1):1 534-1 536.

[14]本报记者.合理体育锻炼防治慢性病[N].中国体育报,2008-10-31.

[15]韩丁.健康与促进:身体运动与教育的目标之一[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3,18(1):5-9.

[15]邓荣华,颜军,金其贯.运动促进心理健康的机制及运动处方[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3):112-115.

[16]潘华山,冯毅翀.八段锦运动处方对2型糖尿病患者康复治疗的临床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5(3):196-199.

[17]汤庆华,周勇.体育运动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作用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6):32-33.

[18]刘纪清.实用运动处方[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3.

[19]李显军,任建生.运动处方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0,34(5):79-82.

[20]Consensus N I H.Development Panel on Physical Activity and Cardiovascular Health[J].Physical Activity and CardiovascularHealth JAMA,1996,276:241-246.

[21]振杰,曾庆龙,钱建龙.每天1h体育活动对初一学生身心健康影响效果的量化对比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36(3):122-123.

[22]肖林鹏,孙荣会,唐立成,等.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服务体系构建的理论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24(4):281-284.

[23]姚雪芹.养生体育的整体健康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5):129-130,136.

[24]王楠.中国传统体育养生观[D].开封:河南大学,2006.

[25]丁玲辉.西藏传统养生体育的特点[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0,15(3):76-77.

[26]陈忠.我国传统养生体育的理论研[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26(5):43-45.

[27]陈连珍.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养生思想模式及其现代文化价值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5.

[28]张利,丁亚兰.体育教学中开展养生教育的时代意义与策略选择[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4):129-131.

[29]唐基云.中国养生体育与老子哲学[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25(4):39-40.

[30]王敬浩,周爱光.现代体育文化视野中的中国传统养生体育[J].体育与科学,2008,29(2):61-63,53.

[31]王润平.中学生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水平的调查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1998,34(10):58-60.

[32]万文君,郝选明.休闲娱乐体育活动与身心健康[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24(1):47-48.

[33]童建民,王霖.论休闲体育活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1(4):477-480.

[34]龚建林,何秋华.浅议体育活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2.

[35]杨剑.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效益互动模式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3.4.

[36]肖建忠.学生心理问题与体质健康及体育活动的关系[J].体育学刊,2004,11(5):102-104.

[37]周丽君.浙江省青少年不同体育活动状况对心理健康因子影响的调查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20(6):39-42.

[38]翟玉喜.休闲体育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研究——以河南省开封市为例[J].开封大学学报,2009,23(2):11-13

[39]邱良武,武云化,郑龙云.中学体育合作学习与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关系之探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23(5):141-142.

[40]崔志伟.体育教学培养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探索[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5.15.

[41]刘海涛.体育教学对促进初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24.

[42]郑姚庆.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论体育教学与学生社会化[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23(4):111-113.

[43]苗大培.论体育生活方式[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0,15(2):6-8.

[44]叶鸣,焦敬伟,苏训诚.上海市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测试与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2):94-97.

[45]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

[46]刘仁盛.“健康促进”新理念与体育健康教育关系论析[J].体育与科学,2004,25(2):78-80.

[47]颜昶,徐丽平.导入“健康促进”理念之学校体育改革展望[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34(7):71-73.

[48]杨勇.社区健康促进中体育促进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8.54-56.

[49]马连鹏.体育生活方式与健康促进 [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3,19(3):11-13.

The Current Research Status and Rethink of Sports Health Promotion

TANG Lihui1,HUAN Changdian2,TANG Licheng3
(1.Dept.of PE and Hygiene,Tianjin Commercial University,Tianjin 300134,China;2.Dept.of Mass Sport and Management,Tianjin U-niversity of Sport,Tianjin 300381,China;3.Dept.of PE,Tianj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ianjin 300222,China)

Sport as a mean of promoting human health has been widely recognized by all fields.Physical health promotion has become a definite concept.Scholars on health promotion research have focused on the concept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promotion,sports on the physical health,evaluation of mental health and social adaptation effect,the implementation of physical aspects of health promotion strategies.This article analyzed sports-related health promotion research,the deficiencies of existing research,and promote strategies for health promotion research.Finally,this paper proposed to further enhance the use of empirical research methods in the field,joint multi-disciplinary cooperation,expand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promotion research,and deepen enhance the applicability and relevance of physical fitness and health promotion as countermeasures.

sports and health promotion;physical fitness health;mental health;social adaptation health

G 80-05

A

1005-0000(2010)03-0201-05

2009-10-07;

2010-05-11;录用日期:2010-05-1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9CTY005)

唐立慧(1978-),女,天津市人,天津商业大学讲师。

猜你喜欢

学报心理健康体育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