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中国竞技乒乓球文化传承的探究

2010-12-08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乒乓球竞技体育

黄 佳

(吉林体育学院 研究生部,吉林 长春 130022)

对中国竞技乒乓球文化传承的探究

黄 佳

(吉林体育学院 研究生部,吉林 长春 130022)

文化的整合与文化竞争的并存和互动,已构成全球化发展的动力和主线。竞技乒乓球文化的发展在中国体育发展中更具有举足轻重的领航作用,明确中国竞技乒乓球文化发展的现状,探究如何建立中国竞技乒乓球文化体系,对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竞技乒乓球;文化体系;思想创新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竞争正在从军事——经济——科技——文化领域进展。”其中,“文化的整合与文化竞争的并存和互动,已构成全球化发展的动力和主线。”[1]目前中华崛起,不仅是“物”的增量,更是文化的创新。随着我国社会文化的进步和转型,中国竞技乒乓球的意义已经不仅仅是停留在为国争光,而越来越多地融入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建设中。

1 探寻乒乓球文化

1.1对文化的追问

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一书中给文化下了一个经典的定义:“文化就其在民族志中的广义而言,是符合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个人作为社会成员所必需的其他能力及习惯。”美国学者哈维兰在1984年出版的《当代人类学》中认为:“文化不是可见的行为,而是人们用以解释经验和导致行为并为行为所反映的价值观和信仰”。我国的《辞海》对文化从广义上定义为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资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综观古今中外,笔者将文化的概念归纳为广义和狭义两个部分。广义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我们可以将其结构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思想层,是狭义的文化;第二层是方式层即制度文化;第三层是器物层,是用肉眼可见的外层文化。前两个层面是软文化,后者是硬文化。前者决定后者,是后者的灵魂;后者表现前者,是前者的载体,二者不可分割。狭义的文化指排除的人类社会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它包括了知识、信仰、艺术等。

1.2何谓乒乓球文化

“乒乓球文化是一种多层次的内容丰富的文化形态,其结构同样符合按层次划分的规则,即思想层,管理体制层(即方式层)即做事情的具体方式和制度,技战术打法层,三个层次是互相适应、互相联系的,但互相的制约作用一般都表现为由里向外的依次递增。”在陈启湖的《解析建国初期“全民乒乓”运动的文化内涵》一文中认为:“在我国乒乓球不仅仅因为获得众多世界冠军而辉煌灿烂,还因为它对新中国不同发展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过重大影响而绚丽多彩,甚而其自身就是一种文化。”

因此我们说乒乓球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往往是由思想观念层向技战术层不断深化改革的过程,即由里及表的渐进式的整体改革。因此,我们更要重视思想观念的更新,核心指导思想的创新始终起决定性的作用。

2 目前中国竞技乒乓球文化发展的现状

中国乒乓球队自1953年开始建立以来,经历了一个从失败到胜利,由弱小到强大的发展过程。在历届乒乓球锦标赛、奥运会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也正因如此乒乓球运动一直是我国国民引以为傲的一项小球运动,自七十年代后更是被称为中国的国球。可见中国从国家到地方对这项运动的重视,而且乒乓球也确实成为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一项运动,甚至可以说已经成了部分中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我国的乒乓球文化所孕育的集体主义精神更是我国体育文化思想的精髓。宋继新在《竞技教育学》一书中曾论述“在乒乓球的竞技比赛中中国乒乓球界几代人不仅有“人生能有几次搏”“从零开始”“不到21分不服输”“你不要这一局,祖国人民要这一局”等思想文化(价值理性),而且还有“快、转、准、狠、变”等领导世界乒乓球潮流的器物层文化(工具理性)。国家乒乓球的工具理性以独特的竞技硬文化“引领”着世界的潮流,从而反映了强大的民族竞技文化水准。长期形成的“乒乓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运动员不懈的奋斗,不屈不饶、不断钻研、不断创新,为国争光的集体主义精神”。正如谢诚在《对乒乓球运动文化内涵的阐释》中指出“社会的变迁必然引起文化的发展,引起人们文化观念和文化心理上的转变,并对人的价值观念和生活习惯产生深刻的影响。生产方式的升级,必将导致体育方式的变革。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如果说20世纪50年代人们打乒乓球是为了追赶时髦或觉得新奇有趣的话,六七十年代则是为了掌握一种文化本领来充实自己。那么,到了今天,人们喜欢乒乓球,从事乒乓球运动,更多的是对文化现象的体验,追求身心的完善发展。”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竞技乒乓球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自身特有的乒乓球文化,其思想层面的发展也更日趋完善。但目前对于中国竞技乒乓球在其文化发展体系上的研究还没有具体的理论基础。

3 对于构建中国竞技乒乓球文化体系的探索

3.1思想创新——坚持以人为本

对于构建中国竞技乒乓球文化体系的探索,首先应从思想上给与正确的定位。这就要求我们在当前国家大的国际形势和社会转型期的背景下,体育发展从上级领导、教练员、运动员出发揭示本质,培养竞技者的人文精神。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处理好中国竞技乒乓球文化和世界竞技乒乓球文化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

3.2培养方式——实行训教结合

把乒乓球训练改为乒乓球教育,对运动员的培养,不仅要在竞技比赛中育人,更要从平时训练的点滴入手。因此在教练员平时的训练中更要渗透育人。南京体育学院一直坚持文化育人。文化教育形成了从小学—中学—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一条龙的教育体系;运动训练形成了从业余训练到专业训练的一、二、三线队伍并存的一条龙的训练体系;体育科研形成了省体育科学研究所和院科研处一体化的结构。从而构筑了集教学、训练和科研“三位一体”的独具特色的办学模式,得到了中央领导和国家体育总局领导的充分肯定。因此我们说中国竞技乒乓球文化的发展更应该向南京体育学院学习。

4 中国竞技乒乓球文化传承的具体内容

4.1科学训练

在竞技乒乓球训练中始终要坚持训练中积极主动、技术全面、特点突出、无明显技术漏洞。同时在科学训练的基础上更要注意扩大海外市场,乒乓球文化需“引狼入室”为了增加观赏力和提高收视率,在中国建立国际乒乓球训练中心,每年从世界各地挑选一些有天赋的年轻球员到中国训练;完善国内乒乓球联赛赛制,吸引更多的国外选手加盟;对致力于发展乒乓球运动而经济不发达的国家提供必要的援助;组织各年龄段的中外团体、个人比赛,增加相互交流的机会;在中国定期召开高水平的教练员培训班,帮助提高国外的教练员的执教和训练水平。因此我们说国家乒乓球应该站在全球化的发展高度,要树立 “教球育人,和谐世界,为国争光”的战略思想。

4.2文化教育

过去单一的训练方式促使运动员的训练和文化教育相脱节,对文化教育也不够重视,导致运动员文化素质一度下滑。受我国市场经济影响的中国竞技体育,出现了过分重视金牌数量而忽视文化知识的学习,培养出的运动员缺乏人文素质。文化是竞技之母,文化不战而胜。优势的运动项目需要有优势的文化。在运动员平时的运动教育中应注重科学与人文相融合。英国哲学家休谟指出:“人性是一切科学的基础。”既要求真,又要求善。运动员文化知识的培养是中国竞技乒乓球文化今后对运动员培养发展的重中之重。

中国的乒乓球文化一直是国家体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先导,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培养伦理情操,完善道德境界。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竞技乒乓球也需要具备国际视角,与时俱进。切不可“独孤求败”验证中国威胁论。而应该用我国的“竞和”思想证明中国的和平发展和中国国家发展的正确价值取向。正如谢诚在《对乒乓球运动文化内涵的阐释》中认为“乒乓球运动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可以学习与传授,可以交流与传播。热爱它的人都能理解这种运动语言体系,并从中找到共同的文化意义,即使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度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价值取向。”

5 结论

构建中国竞技乒乓球文化的自身体系即需要坚持思想创新,建设中要以人为本。同时我们又要在培养方式中进行变革,实行训教结合。中国竞技乒乓球文化传承的内容包括乒乓球的科学训练内容、文化教育内容二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是构建中国竞技乒乓球文化体系探索的实践规划。将“授技”与“育人”同时并举,更能有效地提升运动员的综合素质,以便平衡国家在乒乓球竞技项目中的资金投入和产出的合理性。先进的国球文化是推动中国体育文化发展的基石,而对于中国竞技乒乓球文化的理解和关注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对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 宋继新.竞技教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2] 卢元镇.中国体育文化纵横谈[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3] 王岗.体育的文化真实[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

[4] 谢诚.对乒乓球运动文化内涵的阐释[J].湖北大学学报,2006,(1).

[5] 肖天.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理论与实践[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TheStudyonHowtoCommunicateandInherittheCultureofChineseCompetitiveTableTennis

Huang Jia

(Postgraduate Department,Jili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Changchun,130022,Jilin,China)

Cultural integration and cultural co-existence are interactions of competition.Globalization has constituted the motivation and the main line.Competitive table tennis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in Chinese sports development in a more decisive role in pilot clearly competitive table tennis in China the status of cultural development,to explore how to create a competitive table tennis in China the cultural system,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people-centered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and building of social ism harmonious society has an important strategic significance.

competitive table-tennis;culture system;spirit innovation

2010-04-19;

2010-05-16

黄佳(1982-),女,吉林长春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G846

A

1672-1365(2010)03-0022-02

猜你喜欢

乒乓球竞技体育
乒乓球悬浮术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乒乓球瘪了怎么办
乒乓球与大铁球
我们的“体育梦”
迷你乒乓球
花与竞技少女
同台竞技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