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啦啦操教学训练中的表象训练
2010-12-08刘明燕蔡美燕
□ 刘明燕 蔡美燕
表象训练法是表象训练也称想象训练,念动训练,表象演练等等,是指学习者有目的的在头脑中反复想象完成动作的过程,从而起到训练的作用。啦啦操运动是在音乐的衬托下,通过队员舞蹈动作的完美完成及高超的技能技巧展示,集中体现青春活力,健康向上的团队精神,并追求团队荣誉感的最高境界,它是追求人体健与美的运动项目。运动心理学认为,一般人能够通过表象训练掌握简单运动技能的80%,其余的20%则需通过教练的辅导来完善。所以说,学习啦啦操的首要环节,就是在头脑中建立正确的技术动作表象,在教学与训练过程中要求学生与运动员记忆大量的动作,是教练员、运动员和体育运动心理学运用的最为普遍的一种心理技能训练方法。它是在暗示语的指导下,在头脑中反复想像某种运动动作或运动情境,从而提高运动技能和情绪控制能力的方法。将这种方法应用于啦啦操的教学实践中,可有助于对动作的学习、掌握与巩固,对啦啦操的教学与训练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生动的讲解和正确的示范是表象训练的基础
1、先讲解后示范,讲解是使学生先明确目的,有助学生注意老师示范时看清动作的特点,形成正确的视觉表象。分析示范时结合讲解,使学生初步建立动作表象,重点进行示范时,使学生明确动作的重点所在,更突出教材的内容,学生在大脑中形成明确、生动的动作表象,这样更能加速运动技能的形成的过程。如啦啦操的四个八拍中,第二个八拍要变换队形,这时第一个八拍的最后一拍教师可以提前跑到要变成的队形的位置,提前给学生提示,使她们提前做好准备,更加加深了印象。
2、表象训练的重点在于生动的语言讲解。啦啦操运动是舞蹈的基本动作加上一些力量性的徒手动作为基础。它表现的力是力量、力度、弹力、耐力的综合。由于啦啦操队是在节奏鲜明的音乐伴奏下,做着各式各样的轻盈的高难度的动作,它的成套动作活泼多变,讲究力度,小关节的动作多,时间较长,因而在教学中只靠学生的分解模仿和死记硬背是难以做好的,往往较多出现学生动作不协调,与音乐脱节,动作不准确,记不住等现象。根据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将表象训练法应用于啦啦操教学与训练中,教师要注意讲解以精简为准则,注意内容的科学性,讲解的艺术性、技巧性、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及其生动形象。这可促进学生思维活动积极反应,更能使学生在头脑里产生清晰的运动表象。如果讲解太长太多太罗嗦,反而使学生有模糊的感觉,抓不住关键,势必达不到表象训练的目的。教师除了讲解要简明扼要,还要尽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比喻,将抽象的动作加以阐述,使学生把教材上的动作内容变成鲜明、正确的动作形象,更能引起学生思维活动的加强,这样既提高了教学效果,也有助于动作表象的建立,也为表象训练提供了有利的依据。
二、表象训练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和练习方法,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表象训练已成为心理训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对技术动作掌握的一种心理训练,它特别强调自我表象,利用表象对行为的影响,让练习者经常对动作进行表象排练和在内心描绘自己最理想的运动状态。啦啦操队员的表象能力就是影响表象训练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1.有助于动作技能的形成
在动作技能学习的初始阶段,教师运用直观法通过示范、图片、录像等直观教学方法演示技术动作,使学习者了解所学动作技术的形象,建立清晰、正确的动作表象。清晰、正确的动作表象是形成运动技术的重要前提,而建立清晰、正确的动作表象,必须有足够的刺激量和刺激时间。表象训练则较好的强化了这样的刺激,使刚建立的动作表象在大脑中反复出现,提高大脑中动作表象的清晰度和记忆力,使正确的技术动作得到强化,形成和完善运动动作的肌肉运动表象,使学生的学习能够充分发挥其内在潜力,提高学习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它对学习效果的促进作用也是非常显著的,特别是对啦啦操成套动作完成的准确性和熟练性促进作用较大。从教学的角度分析,教学采用表象训练可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使学生在“老师会不会让我出来做示范”的前提下,思维紧张度较高,心理活动也较快,心跳加速的情况下,对学习内容的关注度较高,注意力比较集中,精神比较饱满,对所学内容复习和巩固的促进作用也较显著。
2.能使错误动作得到及时纠正
在啦啦操成套动作的教学中,动作与音乐的配合,动作与队形的变换是较难掌握的。当练习者基本掌握了一段或一套啦啦操动作时,特别是成功建立所学动作技术的表象时,他们就可以利用表象的自我感知功能发现其中错误的环节。在练习过程中由于啦啦操动作较复杂,节拍变化较快,队形的变化也较复杂,由此可能会出现学生回忆动作产生困难,中间连接出现中断,也会出现偶尔大脑一片空白的情况。教师可以将这些连接中断或出现错误的片段拍下来,再以录象的形式回放给他们看,边看边提示正确动作。也可以让做得好的学生出来示范,使他们能够对正确动作更加记忆犹新,找出错误动作和正确动作的区别,这样可以追忆所学动作。通过对容易出错环节技术的“表象”进一步加深这一部分的“印象”,从而建立正确技术动作图象的思维轨迹,加深理解动作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不断改进和提高动作质量。
3.有利于动作与音乐,动作与队形的配合
啦啦操运动由于是一项团体运动,具有强度高、密度大、运动量可大可小、不容易控制等特点。它是在节奏鲜明、欢快奔放的现代乐曲伴奏下进行的身体练习,练习者因受音乐节奏的感染而情不自禁地被卷入一种运动状态中,所以动作与音乐的配合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教学训练中动作与音乐的配合是个难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边听音乐边练习动作,另一部分则坐下来闭目静听。闭目静听的学生要在大脑里进行表象训练,让各种动作深刻地印在大脑里,然后在轮换另一组闭目静听,另一组则听音乐做动作。这样就可以更能加深动作在学生大脑里的印象。在动作和队形的配合中,可以运用表象训练加强动作和队形的记忆,在做什么动作应变化成什么队形,可以进行分组、多次的训练,形成正确队形的表象,这样有助于练习者充分发挥想象力、表现力,减缓其紧张度,使动作完成更加完美。
4.有利于动作质量的提高,运动水平的发挥
在形成正确的动作技能后要求学生要反复练习进行巩固,否则已建立的技术定型会逐渐消退。这时练习中进一步加强表象训练,可使大脑皮质内兴奋与抑制过程更加集中,运动更加精确,使运动表象更鲜明、清晰,动作更连贯、协调、熟练。由于啦啦操比赛中运动员都比较兴奋,也比较紧张,特别是第一次参加比赛没有什么临场经验的运动员,容易出现一些较小的本不应该出现的错误,所以在比赛前可以运用表象训练让他们多想象平时练习中充满信心和成功完成整套动作的情景。
三、表象训练在啦啦操教学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1.目的要明确,视觉表象要准确
在表象训练进行之前,教师应向练习者进行有关表象训练的目的、意义和方法等方面的学习,提高练习者对表象训练的认识。就像做其他事一样,只有喜欢做才容易做好,使他们愿意参加表象训练,并逐步喜欢这种心理训练。对表象训练持有怀疑或否定态度的练习者进行表象训练,不但不会受益反而会引起较大的心理负担和对动作技能的不利影响。只有当练习者认为它对自己有帮助时,做起来才有可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教师在啦啦操技术动作的初学阶段,最好先进行准确的示范让学生建立正确的视觉表象,然后鼓励学生回忆教师的示范动作,建立清晰的视觉表象,并要求他们把视、听信息转化为身体运动的信息,体会和把握运动的感觉,形成和完善动作表象,以便于学生准确地进行表象的排练和追忆。
2.表象训练只能是辅助手段,不能取代实际动作练习
表象训练不能作为单纯的教学方法,应与常规教学中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达到优势互补,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运用大脑的思维作用,使“想”、“练”有机地结合起来,避免那种在学习中机械模仿的现象,加速动作技术的巩固,有效地建立和形成动作技能的概念,不断纠正练习过程中的错误,引导学生利用心理活动规律来开发学习啦啦操的方式、方法。在动作学习过程中,第一位的是实际的动作练习,只有通过反复练习动作才能真正掌握动作要领,形成动作技能;第二位的才是表象训练,表象训练对动作技能学习有帮助,但是这种帮助是有一定限度的,表象训练一定要与动作技能练习结合起来,穿插进行。要注意表象训练与动作技能训练的比例问题,只有当表象训练以适当的比例同动作技能训练结合时,才会使啦啦操教学达到更佳的效果。
3.时机把握要准确,训练计划要适宜
对于练习者而言,表象训练是一个学习提高的过程,都要从不会到会,由做不好到做好。表象训练并非一些人所想象的那么容易,但也决不是高不可攀的。要获得较好的表象训练效果,首先要能够长期系统地进行这种训练,单独地练习几次是见不到什么效果的;其次我们在保证表象训练的练习质量的同时,要善于把握形成表象训练的时机,一般在学生已建立了正确的动作表象后再进行表象的排练与追忆,效果会更好;第三做好充分准备,制定适宜的训练计划,将表象训练与实际练习相结合。在实施过程中要坚持循序渐进,有针对性地、系统地训练、以便获得更好的预期效果。
四、结论
啦啦操是一项健康、娱乐、艺术、实效相结合的运动形式。通过表象训练在啦啦操教学训练中运用,表明表象训练对啦啦操学习效果的促进作用是显著的,它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动作的记忆,总结成套动作的衔接规律,以及队形的变换,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因此教师可以将表象训练运用到啦啦操教学训练中,充分发挥表象训练的作用,提高教学训练效果。
[1]田麦久.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 [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9.
[2]王东良.表象训练在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的应用研究[J].兰州学刊,2004.5.
[3]马启伟,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 [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4]黄希庭,郑涌等.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5]刘社桥.对现代运动训练方法的几点思考 [J].湖北体育科技,2001.6.
[6]何继韩.运动技能程序学习研究中心的几个问题 [J].体育科学,19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