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体育课堂上见习生的分析

2010-12-08刘汉生

体育师友 2010年5期
关键词:体育课体育教师身体

□刘汉生

对体育课堂上见习生的分析

□刘汉生

见习生是室外体育课堂上经常出现的一个群体,学生见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科学合理地安排见习生的活动,不仅有利于见习同学有效参与课堂体育学习,而且也有利于其他同学的正常上课。可以说,处理好见习生的问题是保证一堂体育课有序进行的一个较为关键的因素。

体育课堂;见习生;分析

无论是大学还是中小学,在室外体育课堂上,我们总会见到一些见习的同学,学生见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伤病原因、生理上的原因等。教学中我们也经常发现,一些学生见习的直接原因是不愿意上体育课,借见习来躲避体育课上的练习;同时我们也看到,体育课堂上很多体育老师不关心学生见习的原因,缺乏对见习生的有效管理,致使见习生成为“放羊”一族。这样不仅在见习生的心理上造成了消极的影响,同时见习生在一旁嬉闹、哄笑、随意游转等也会对大多数学生的正常练习产生一定的干扰。这样不仅不利于见习生合理地参与体育课堂学习锻炼,而且对其他同学能否安心上课也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应该说,在常态化的室外体育课堂教学中,见习生是不可避免的,作为体育教师应问清楚学生见习的真正原因,有的放矢地安排见习生合理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真正使每位学生都能参与体育锻炼。见习生可以说是体育课堂上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但大多体育教师不太在意他们,相关的研究也很少,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安排见习生的问题值得大家去深入研究。

1 体育课堂上见习的含义

首先我们先从字面上理解,“见”是通过视觉来获取信息的方式,即看;“习”就是指学习。因此,我们可以将见习直观地理解为学生通过看来达到学习的目的。这样我们可以认为,“看”应该是大部分见习同学参与课堂学习的主要方式,学生通过仔细的观察、通过大脑的积极思维来达到对课堂内容的消化理解。由于学生见习的原因多种多样,因此学生见习的方式不能仅仅停留在“看”上,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情况合理地安排他们参与课堂活动,使见习生也能加入到学生集体学习的活动中来,而不是简单地放任自流,甚至忽视这一部分群体的存在。

2 体育课堂上见习生见习的原因分析

见习生见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上室外课之前,见习生应主动向教师提出见习的要求,说明见习的原因。教师应根据课的内容安排,决定是否同意其见习。实际教学中见习生大致有四方面的见习原因:一是学生身体的某些部位有拉伤、挫伤等伤病情况;二是学生患有感冒等身体疾病;三是学生由于特殊生理情况不能正常上体育课;四是部分学生由于不愿意上体育课谎称各种原因见习。

3 体育课堂上见习生的多种表现分析

3.1 聚蹲聊天或遛圈

一堂课如果有几个同学一起见习,特别是几个女同学时,他们往往会聚到一起聊天,置老师的课堂内容于不理。也有的同学围着运动场地遛圈,边走边聊,老师往往也视而不见,不理不睬。

3.2 在一旁观看

有一些比较听话的学生不聚蹲聊天或遛圈,而是静静的在一旁观看,这部分学生可以说真正做到了“见”,但他们究竟在看什么,在想什么,他们究竟在课堂上学到了什么,体育教师则无法把握,也无从知道。

3.3 自己练习

在体育课堂上我们也会发现,有少部分同学会自己去练习一些内容,这些内容有些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有些是他们自己喜欢的运动,相比聊天和只看的同学来说,这部分同学在课堂上有身体练习,但他们练习的内容往往不是教师所教授的,所以往往跟不上教师的课堂教学进度。

3.4 伺机逃跑

由于体育课堂是在相对开放的环境下进行的,而且体育场地较大,体育课堂上教师往往照顾不到所有的见习生,特别是在教师安排球类项目的教学比赛时,见习同学往往趁老师不注意就溜之大吉,完全脱离了体育课堂和老师的管理。

4 对体育课堂上的见习生进行有针对性合理安排的分析

4.1 课前老师要了解见习学生的基本情况

每次上课前教师要主动向体育委员、班长及学生本人了解见习生的基本情况,核实见习的真实性,课前见习生应向教师提出见习的要求,说明见习的原因。教师根据课的内容安排,决定是否同意其见习。同时根据见习学生的情况进行分类,以便上课时有针对性地进行安排。

4.2 加强对见习生的思想教育

应该说,大多数见习生的伤病往往比较轻微,可以进行部分项目的练习,而且对于伤病学生,合理地进行身体机能恢复练习也是必要的,这对早日康复有一定好处。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在课堂上加强对全体学生特别是见习生的思想教育,使所有学生树立小病也要坚持合理锻炼的思想和习惯,这不仅对于课堂管理很有帮助,而且对见习生本人身体的早日康复也很有好处。

4.3 根据见习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安排他们进行活动

由于见习生大部分属于无法正常进行体育课学习的学生,例如女生特殊生理反应者、头疼发烧的感冒患者、肢体受伤不便运动者、其他患有各种疾病者等,但同时也会有一些学生出于对课堂内容不感兴趣或其他原因混入见习者的队伍。体育教师应针对见习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安排他们进行一些活动或锻炼。

4.3.1 使见习生养成“听”“看”“想”的习惯

对于一些无法参与身体练习的见习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培养他们养成“听”“看”“想”的习惯。这里的“听”是指见习生认真听老师对技术动作的过程、练习方法、保护与帮助方法以及练习中的注意事项的讲解。“看”是指见习生认真观看教师对动作的示范过程、学生练习过程、教师对学生错误动作的纠正过程等。“想”则是指见习生在“听”和“看”的基础上融入大脑思维的成分,对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进行思考和分析,强化大脑的记忆功能,为身体练习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4.3.2 做好教师的帮手

体育课堂上,一名教师要去教授几十名学生,有时还要进行分组教学,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好见习生来做教师的帮手,将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调动见习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教师更好更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比如体育器材的摆放和回收工作;田径教学中的测量成绩、记取秒数;体操教学中的保护和帮助工作;球类教学中的裁判工作;分组教学中的小组长工作等。

4.3.3 改变见习生“一见到底”的习惯

体育课堂不是整节课都进行大运动量的练习,在课的准备部分、结束部分见习生大都可以参与其中的,就是基本部分的练习过程中,在老师讲解、示范的时候也应该随同全班同学一起听讲和观察,只是在做练习时尤其是运动量较大的练习时可以在一旁见习。这就需要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见习一见到底”的错误观念,采用部分环节见习,部分环节参与练习的方式。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在整堂课中都要全程关注见习生的活动,及时安排他们从事必要的身体练习。

4.3.3 根据见习生的实际情况安排他们进行必要的身体练习

大多数见习生的伤病往往比较轻微,可以进行课堂部分内容的练习。例如女生月经期间,可以进行一些小负荷的有氧练习,如队列队形练习、徒手操练习等。对于伤病学生,科学地进行身体机能恢复练习也是必要的,这对于这部分学生早日康复有一定好处。对参加身体练习的见习生应区别对待,因人而异,循序渐进,并适当降低动作难度和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合理安排运动负荷,使见习生有一定的练习时间,并达到适宜的负荷。

4.4 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和爱好

在见习的学生当中,有一部分是对体育课缺乏兴趣而借故见习的,对这部分学生除加强教育外,体育教师应在安排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多下功夫,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克服这部分学生“厌学”、“厌练”、厌课”的不良思想,自觉主动积极地上好体育课。

4.5 建立严格的课上考勤制度,记录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

在对于见习生的管理过程中,建立严格的课上考勤制度是必要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在教师考勤制度不严的课堂上,学生见习的人数明显偏多,这说明见习生中一部分学生是可以不见习的,而由于教师管理的不严使他们跑到了见习的队伍中去,为把这部分学生拉回到体育课中来,教师在每次课上都应记录下见习学生的名字、见习理由及课堂整体表现,在期末时对所有学生的课堂表现给一个公正的评价,并把这一评价融入到期末成绩中去,这无形之中会给学生的心理注入学习的动力,对督促学生正常上课,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有着良好的作用。

体育课上存在见习生是常有的事情,体育教师不应忽略这部分群体,而应该加以关注和引导,不但需要提出一定的见习要求,而且还要在课堂上全程管理。体育教师应真正负起责任,将见习生纳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来,这对于每位学生都能很好地接受体育锻炼,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1]周泽琴.浅谈体育教学中见习生的安排[J].读与写杂志,2009(04).

[2]孙志新,薄建柱.谈体育课中如何对待见习生[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3(04).

[3]杨勤学.要注重见习生的见与习[J].中国学校体育,1996(01).

(江苏省常熟理工学院)

猜你喜欢

体育课体育教师身体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体育课
我de身体
我们的身体
身体力“形”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寻困而学之笃学常行——谈镇江市润州区青年体育教师自主成长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