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生活变迁对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影响分析
2010-12-08房英杰
房英杰
(哈尔滨体育学院 体育系,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8)
社会生活变迁对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影响分析
房英杰
(哈尔滨体育学院 体育系,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8)
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原因很多,社会生活方式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深入分析新时期我国的社会生活变迁及对青少年的影响,为进一步探讨改善和提高我国青少年体质状况奠定基础,对如何更好地结合素质教育改善我国青少年体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得出主要结论有:(1)现代电子产品,特别是网络对我国青少年的冲击较大,影响和改变着青少年的生活方式;(2)我国青少年的肥胖率都有较大幅度的上升;(3)西方文化思潮对青少年价值观念产生很大的影响,形成了一种很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4)我国家庭独生子女比例增加,家庭小型化导致青少年过分被溺爱,“重教轻体”现象严重。
社会生活变迁;青少年;体质健康;影响
1 研究目的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在为人类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机械化、电气化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工作和生活中从事各种体力劳动的机会和时间大大减少,体力支出降到很低的限度。人们在享受科技发展成果的同时也付出了身体机能退化的代价,其中最明显的是人体的运动能力,失去了协调、灵敏、力量、平衡等许多必备素质以及许多对外界的适应能力。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青少年的生活方式明显发生了“由静变动”的变化,如上楼乘电梯、以车代步、不参加家务劳动、上网、看电视等,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出现了“静态化”。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院长毛振明指出,青少年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肌肉活动与户外活动少[1]。通过分析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现状,物质生活变化对青少年带来的影响,文化生活变化对青少年带来的影响,进一步探讨改善和提高我国青少年体质状况的方法和途径,对如何更好地结合素质教育改善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现状分析
建国60年来,党和国家一直非常关心和重视广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原国家教委、原国家体委等有关部门从鼓励和推动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出发,在不同时期先后制定了《劳卫制》、《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小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及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并于2002年开始在全国试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这些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增强学生体质.促进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具有积极作用。2007年5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将提高我国青少年体质问题纳入新的历史高度。从1985年开始,我国进行了4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据国家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等五部局1985-2005年开展的青少年健康普查显示,我国青少年形态发育水平继续提高,营养状况继续改善,低血红蛋白等常见病检出率继续下降,握力水平有所提高。而体能素质包括速度、耐力、柔韧性、爆发力、力量等持续下降,尤其是后10年下降幅度增大。学生肺活量下降明显,超重肥胖学生比例迅速增加,城市男生达1/4,视力不良率初中为58%,高中为76%,大学生达83%[2]。
体质的下降已经影响到了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在2005年高校招生中,由于各种体质原因,有85%的考生报考专业受限[3]。近两年的征兵工作中,有67.3%的高中毕业生因体检不合格被淘汰,其中视力、体重已经成为我国征兵体检难解之痛,以北京崇文区为例,前来参加体检的人数大约是300人,合格率不足30%,这与我国青少年体质下降是相关的。如何更好解决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问题,成为提高全民素质,提高我国未来人才竞争力的重要时代命题。
3 物质生活变化对青少年带来的影响
3.1 现代电子产品对青少年带来的影响
在我们社会的精神产品当中,有很多优秀的东西但总的来看适合青少年的较少。电视电脑、MP3、手机、各种电子视听娱乐设备,哪一样都比沉重的课余作业来得好玩,特别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它以便捷、大容量和高效的信息互动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使包括青少年在内的人们学习和生活产生了网络依赖,成为了人们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之一。但是很多学生却成了这个工具的努力陷入网络不能自拔,青少年接触网络的比例迅速增加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对全国青少年网瘾调查显示,我国青少年网瘾者占网民总数的13.2%,北京为23.5%[4]2006年,河北省邯郸市对城市600名中、小学学生的抽样调查就发现,经常上网的学生达427人,占被调查中、小学学生总数的71.1%。这种生活方式对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构成了潜在威胁,学生群体沉溺网络等不良生活方式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网络上瘾症”(IAD,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使青少年沉溺网络而不能自拔,精神萎靡、体质衰退等,是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隐患之一[5]。就坐不动、缺少运动的直接结果就是导致青少年肥胖的增加。
3.2 文化生活商品化对青少年带来的影响
很多中学生尚未自立,本应养成节俭朴素的作风。由于文化生活商品化和社会上高消费的影响,一部分中学生在人际交往和文化生活上出现超前消费现象,零用钱主要用于满足娱乐、购买零食和赠送礼物的需要,崇尚讲排场、摆阔气的作风。许多同学在校园里带上了手机;给同学买礼物出手阔绰,据调查近几年同学间交往的消费增长最为显著。反映出中学生受商品经济影响,注重人际关系,趋向用物质的方式表达个人的友谊和情感。在这种思想支配下,艰苦奋斗的精神被冲淡,享乐主义、讲实惠的思想有所发展。不少中学生羡慕由一支歌走红的歌星;有的同学参加劳动要先考虑有无报酬;个别的甚至采取欺骗的办法谋取金钱,发生越轨行为。
3.3 膳食结构变化对青少年带来的影响
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现代社会物质生产的效率,物质条件的改善使人们从食物中摄取的营养大为增加,青少年的饮食方式和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 ,高脂肪及高糖类等摄取的机会和比例大大增加。在营养失衡、运动缺乏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许多成年人才会出现的疾病也在青少年中出现并出现了明显的低龄化发展趋势。同时,物质条件的改善在传统的养育观念和科学营养知识缺乏等因素影响下,家长们往往忽视了合理平衡膳食就可以满足青少年生长需求的科学营养观念,常常对青少年辅以各种所谓的“营养补品”。殊不知,不适当的药补反而会对青少年体质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即便是青少年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如果过量服用非但无助健康 还会破坏机体的平衡,有损于青少年的身体健康。而一些劣质的营养保健食品中所含的有害物质更是会给青少年的正常生长发育带来危害。
据中国消费者报2006年5月18日报道,《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显示,我国居民膳食失衡在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首先是城市居民的畜肉类及油脂消费过多,谷类食物消费偏低。每人每天油脂平均消费量由1992年的37g增加到44g,脂肪供能比达到35%,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30%的上限;谷类食物供能比仅为47%,明显低于55%~65%的合理范围。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结构正在向一种不合理、不健康、失衡的方向发展。膳食失衡在能量摄入数量上表现为摄入的热量大大超过身体每日代谢所需的热量。医学研究表明,肥胖是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症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而摄入高热量食物过多又是形成肥胖的基础因素。因此,摄入热量过多是以上慢性病的直接成因之一。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中心近期在对全国15073所学校、1360万名学生的体质健康标准数据进行汇总后,公布的“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统计分析报告”显示,全国学生总体营养不良的比例为7.88%,由此推算,我国有2400万青少年营养不良;全国学生肥胖率也高达7.33%,也就是说,全国3亿青少年中有4 500万人不是营养不良就是肥胖,比例为15%。这促使许多有识之士开始关注饮食行为教育,即“食育”,甚至有人提出把它和德育、智育、体育并列,作为青少年成长的一个重要教育内容[6]。
近年来,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有些代表已经提出“学生午餐”的提案,期待我国早日出台和完善有关饮食法案,这是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一环。我国的体育法规也应进一步关注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的平衡发展。加大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政策法规的立法力度,为群众体育,尤其是青少年学生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法律保障和支持[7]。
4 文化生活变化对青少年带来的影响
4.1 西方文化思潮对我国青少年带来的影响
在社会环境层面上,市场经济带来的消费商品化、休闲化同样也给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带来隐患,伴随着西方文化的汹涌而来,人们的生活观念、饮食观念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西方的影 响,面对肯德基、麦当劳等饮食和休闲方式的商业宣传,又有多少人能意识到这些高油脂、高热量的油炸食品会对青少年体质健康带来危害?20世纪末,后现代主义作为西方的一股文化思潮在全球化和国际化潮流下对不同地区和不同文化产生着强烈的冲击。后现代主义在不可避免地具有浓郁的西方文化色彩前提下追求个性的释放和自主的追求,这对易于接受新思潮的青少年价值观念发生着很大的影响,也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他们的生活方式之中,形成了一种很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对他们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开放条件下,西方价值观念在青少年中的影响日益增大,青少年大量接触港台文化和西方文化, 又缺少必要的引导和分析,只有少数青少年能够正确认识, 并自觉抵制西方资产阶级价值观,这必然使一部分青少年的价值观发生混乱和倾斜。学生并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学校也不是世外桃源。社会中流行的“不论手段如何,只要达到目的”的错误思潮, 对学生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一些投机行为,给学生造成不良诱因, 使学生沾染上作弊、撒谎等坏习惯。
4.2 家庭教育观对青少年带来的影响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家庭环境是社会文化的产物, 而家庭环境又有其独立性的特征。因而, 家庭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从小受到良好家庭教育的人, 往往受益终身[8]。而目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是相当严重的, 对子女教育重视不够或教育方法不当的占有相当的比例。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教育特点,不论从历史来看,还是从现实来看,不变的事实是:有什么样的家庭就有什么样的孩子,有什么样的家庭教育就有孩子什么样的未来[9]。6 : 1的独生子女家庭模式,容易导致孩子的心理问题,表面上看孩子是众星捧月、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家庭条件优越、教育资源丰厚,实际上孩子内心无依无靠、孤苦郁闷。父母总是从传统的角度出发,认为孩子太不知足、太没良心了。殊不知,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心理的成长需求大于物质需求,非智力因素培养的艰巨性超过了智力因素的培养。许多家长对子女存在“望子成龙”心理,在加上色灰在用人机制方面存在“唯学历”等倾向,家长为了孩子升学,千方百计地盯着他的分数,课后、节假日孩子们的时间只属于名目繁多的各种补习辅导就是目前社会现实中的折射,导致休息和锻炼时间严重不足。教育最怕的就是功利性的追求,家长总是想方设法给孩子创造最好的学习和应试条件,最好的食品、最好的衣服、高价的补习和家教等。然而,在父母给孩子最好的东西中,常常是忽视了强健的身体这一对孩子的成长和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的基础。这一现象如同“自我设限”的试验,跳蚤的跳跃高度可以达到他身体的400倍左右,然而,把杯子底朝上地扣在跳蚤上,一段时间后,即使没有杯子的阻挡,屡屡碰壁后的跳蚤再也跳不高了。
4.3 家庭体育观对青少年带来的影响
家庭体育是连接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桥梁,青少年家庭体育的开展对青少年良好体育习惯的养成具有奠基作用。我国长期从事终身体育研究的王则珊在《家庭体育保健》一书中,将家庭体育定义为“家庭体育是家庭生活中的体育活动。他包括1)、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庭里对儿童和青少年进行的体育教育;2)、家庭成员在家庭生活环境中的体育活动;3)、家庭体育同家庭成员在各自工作、学习、劳动单位体育活动的配合。目前我国大部分家长对体育功能的认识还处于“健身娱乐”的浅层的生物功能的认识,对体育的“遵守规则、积极竞争、团队协作、顽强拼搏”的深层社会功能认识不足,不利于对儿童青少年的个性发展和社会化发展的教育。
父母对子女的体育参与态度有待提高,体育环境成为影响青少年家庭体育开展的主要问题。家长认识上的误区导致家庭教育的偏颇—忽视体育教育,不能从培养孩子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有意识地把体育活动作为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培养孩子体育运动习惯在相当一些家庭中成为教育的“盲点”。
此外,群众体育设施包括学校体育设施不足现象较为普遍。最近新华网开展的网上调查显示,97%的受访者认为,他们周边没有或很少有体育设施,近60%的人认为,他们愿意但没有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是缺少运动的场所[10]。场馆设施不足也为青少年家庭体育的开展带来了不便。
5 结 语
综上所述,影响我国青少年体质下降的原因主要有:现代电子产品对我国青少年的冲击力较大,影响和改变着青少年的生活方式:膳食结构失衡、运动缺乏,导致青少年的肥胖率上升:西方文化思潮对我国青少年的饮食结构和价值观念有很大的影响,也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他们 的生活方式之中,形成了一种很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我国家庭独生子女比例增加,家庭小型化导致青少年过分被溺爱,“重教轻体”导致青少年户外运动减少懒惰现象严重。青少年体质健康是社会发展大事,研究社会物质生活、文化生活变化对青少年体质健康所产生的影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张 迁.青少年体质下降影响身心健康[N]中国教育报, 2007-05-29 (第4版).
[2]廖晓琪.应当特别重视和发展学校体育[N]中国教育报, 2008-12-04 (第2版).
[3]王友文. 冬季长跑在科学安排中跑出健康[N]中国教育报, 2008-11-28 (第2版).
[4]部国华.运动让青少年远离网瘾[N].中国体育报, 2008-11-28 (第5版).
[5]陈玉忠.关于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的若干社会学思考[J].中国体育科技, 2007(6):46
[6]王慧丽.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分析[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7, (12):143.
[7]周爱光.中日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的比较及其启示[J].体育学刊,2008.15(9):6.
[8]冯承曦.如何面对社会文化生活对学校德育工作的促进和干扰[J].职业技术前沿, 2006 4(18) : 58.
[9]王金战.中国英才家庭造[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11):265.
[10]廖晓琪.应当特别重视和发展大中小学校体育[N].中国教育报, 2008-12-05 (第5版).
The Analysis of Social Life Changes Inf l uence on Adolescents Physical Health
FANG Ying-jie
(Harbi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Harbin 150008, Heilongjiang China)
It is an important thing to ours that enhanced adolescent physical health and healthy growth. There are many reasons result in physical health badly of adolescents, which one of the key is social life changes. This article in the case of analysis social life changes in period of ours and bring in effect on adolescent, in order to lay a foundation to improve and enhance physical condition. And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at how better combined quality education to improve adolescent physical health. The results including: One. Modern electron product, especially the network affect and changing young people's life style. Two. Adiposity rate has a large of rise of Adolescents in ours. Three. West culture have an influence on Teen-agers values, which have formed badly social environment and culture atmosphere. Four. The proportion that Unprocessed son or daughter increasing in ours, which lending the Teen-agers is doted on excessively, and it is very grave.
Social life changes; Adolescent; Physical health; Influence
G80-05
A Article ID: 1008-2808(2010)05-0046-04
book=28,ebook=304
G80-05
A
1008-2808(2010)05-0046-04
2009-12-25;
2010-01-14
房英杰(1980-),男,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田径教学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