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菲律宾棕榈藤资源和利用考察

2010-12-06李荣生尹光天杨锦昌邹文涛

世界竹藤通讯 2010年3期
关键词:开发局基因库双色

李荣生 尹光天 杨锦昌 邹文涛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广州 510520)

菲律宾是一个岛国,位于亚洲东南部(如图1),北隔巴士海峡与中国台湾省遥遥相对,南和西南隔苏拉威西海、巴拉巴克海峡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相望,西濒南中国海,东临太平洋,共有大小岛屿7107个,2/3以上岛屿是丘陵、山地及高原。菲律宾属季风型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热带云团影响,高温多雨,湿度大,夏秋季多台风,月平均气温24-28℃,年均气温27℃,年降水量2000~4500mm。全国森林覆盖率超过40%,具有丰富的棕榈藤资源和发达的藤加工业。至今记录的棕榈藤植物有4属91种,其中省藤属70种,黄藤属14种,戈塞藤属5种,钩叶藤属2种[1]。据国际竹藤组织(INBAR)竹藤贸易数据库[2]统计,菲律宾2007年藤产业出口近7000万美元,其中藤材6万美元,藤编织品6万美元,藤篮筐900万美元,藤席屏风10万美元,藤座具2000多万美元,藤家具4000多万美元。

图1 菲律宾地理位置示意图 (图中颜色较深部分)

2009年12月9-13日,在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棕榈藤资源培育与高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和示范”的资助下,我们组成了菲律宾棕榈藤资源和利用考察团,在菲律宾环境与自然资源部生态系统研究开发局Aida C. Baja-lapis博士及其同事的组织和帮助下,参观了该局的棕榈藤展览馆、棕榈藤标本和试验站,走访了洛斯班诺斯(Los Baños)的林产品研究开发所、大雅台(Tagaytay)的花店和班板牙(Panganga)的棕榈藤加工厂。本文对此次考察中与棕榈藤相关的内容进行具体介绍和评述,为了解和借鉴菲律宾棕榈藤资源和利用提供参考。

1 马其岭棕榈藤基因库

马其岭棕榈藤基因库(图2)位于菲律宾生态系统研究开发局马其岭山试验站内。该基因库在原有天然棕榈藤基础上进行建设,保存有Calamus aidae、C. bicolor、C. caesius、C. diepenhorstii、C. discolor、C. filipadix、C. manon、C. manilensis、C. merillii、C.microcarpus、C. mindorensis、C. ornatus var philippinensis、C. ramulosus、C. reyesianus、C. siphonosphatus、C. usitatus、Daemonorops curanii、D. mollis、D. ochrolepis、Korthalsia laciniosa、Plectocomia elongata等4属21种。此次考察中我们目睹了一种茎上密集萌蘖的藤种——梅氏省藤(Calamus merrillii Becc.)(图3)。该藤种属省藤属,以Merrillii命名是为了纪念Merrillii对棕榈藤分类的贡献。据Aida C.Baja-lapis介绍,菲律宾多台风,梅氏省藤的此种特性是对菲律宾多台风气候的一种适应。

2 双色省藤盆景

图2 马其岭棕榈藤基因库

此前虽见过A. C. Lakshmana对棕榈藤作为盆景和插花的利用有所描述[3],但还没有见过真实的棕榈藤盆景。此次考察我们在大雅台的卡威特(Cavite)附近的一个花店里亲眼目睹了由双色省藤(Calamus discolor Mart.)单独或与风梨(Guzmania sp.)一起组合做成的盆景(图4),盆景中的双色省藤由多株小苗组成。双色省藤自身叶子羽片排列紧密,上表面为黄绿色,而下表面为苍白色,具有奇特之处,加上高度参差不齐,错落有致,总体上别具一番景观。

图3 中上部多处萌蘖的梅氏省藤

3 藤加工业

参观了位于班板牙的亚洲藤厂(Asian Rattan)。该厂产品款式非常多,主要为棕榈藤篮筐和工艺品,家具和座具较少。据了解,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对该厂影响很大,订单减少近一半。

4 棕榈藤展览馆

菲律宾生态系统研究开发局在其简陋的办公大楼中设立一个棕榈藤展览馆(图6),该馆占地约40 m2,是该局在执行国际热带木材组织资助项目 “棕榈藤可持续发展生产和利用技术在东盟成员国中的应用”(PPD 51/02 Rev.1(I))时建立的,该馆收集了东盟10个成员国的小件藤制品,虽然规模小,但作为宣传还是非常直观的,效果也比较明显。

图4 双色省藤盆景(左为单独成景,右为组合成景)

图5 班邦牙亚洲藤厂

图6 棕榈藤展览室

5 棕榈藤标本

菲律宾生态系统研究开发局设有标本室,装修简陋,面积约40m2,标本存放在移动式标本柜。棕榈藤标本数量不多,但有世界著名的棕榈藤分类学家John Dransfi eld制作的标本。

6 林产品研究开发研究所

林产品研究开发研究所隶属于菲律宾科技部,与生态系统研究开发局同处菲律宾大学拉古纳(Laguna)洛斯班诺斯校区。该所主要从事木材和非木材林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在棕榈藤利用研究方面主要有原藤干燥和防腐技术、抛光技术和家具制造技术等。我们参观了该所的成果展览室和藤材防腐试验现场。

通过此次考察,我们初步领略了菲律宾丰富的棕榈藤生物多样性和发达的棕榈藤加工业,增添了我们对菲律宾棕榈藤业的感性认识。然而由于经费、时间和菲律宾南部戒严等限制,我们的考察局限在菲律宾中部地区拉古纳周围,不能往南或往北更加深入考察,对于菲律宾棕榈藤资源和利用的了解还不够全面。

致谢:菲律宾环境与自然资源部生态系统研究开发局Aida C. Baja-Lapis提供藤基因库藤种名录,在此表示感谢。

1 江泽慧主编.世界竹藤.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476-478.

2 http://www.inbar.int/trade/main.asp.

3 Lakshmana, A.C. Rattans of south India,Bangalore: Evergreen Publishers,1993,104-105.

猜你喜欢

开发局基因库双色
天然生物物种基因库:重庆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踔厉奋发 踵事增华——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大队(河北省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技术中心)
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六地质大队:为地质事业发展赋能 六队焕发时代新风采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环境调查院
我国最大藜麦基因库落户山西农谷
8个基因库逾万分种子10月入库Svalbard全球种质库
简析《双色丰收南瓜》的壶艺韵味
汽车大灯灯罩双色注射模设计
浅析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中国首个国家基因库开始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