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我国的盐场
2010-11-29周友
周 友
我国海盐生产历史悠久,产量居世界第一。现在,我国沿海各省区市都有盐场分布,所产海盐的质量不断提高,品种也越来越多,在众多的盐场中以长芦盐场、莺歌海盐场、布袋盐场最为著名,号称我国的三大盐场。
长芦盐场
长芦盐场是我国海盐产量最大的盐场,产量约占全国海盐总产量的四分之一。长芦盐场历史悠久,远在明朝时期,沧县长芦镇就设置了管理盐课的转运使,后来这一机构不断转移,但其影响力很大,所以一直袭用旧名。长芦盐场现为北起山海关、南到黄骅县,包括渤海西岸天津、河北境内许多盐场的总称,塘沽、汉沽、大沽、南堡、大清河等盐场均囊括在内,全长370千米,共有盐田230多万亩,年产海盐300多万吨,其中以塘沽盐场规模最大。
从气候条件分析,该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为400~600毫米,但受地形影响,各地年降水量差异较大。燕山南侧和太行山北段东侧,位于夏季风迎风坡,年降水量超过700毫米;张家口一带及其以南地区,降水量仅为400毫米左右,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7—8月份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80%,春季降水量很少,约占全年的10%,且春季温度上升很快,蒸发量大,常常造成春旱,春末夏初是晒盐的好季节。
从晒场条件分析,这里海滩宽广、泥沙布底,有利于开辟盐田;风多雨少、日照充足、蒸发旺盛,有利于海水蒸发。
从技术、传统经验方面分析,这里的盐民善于利用温度、湿度、风速等有利气象要素,具有丰富的晒盐经验和先进的晒盐技术。
从市场角度分析,该区域人口密度大,食盐及化工原料的需求量很大,市场潜力无限。
上述条件均为长芦盐场大规模发展制盐业提供了良好基础。长芦盐场所产海盐数量多、质量好、颗粒均匀、色泽洁白,中外驰名。
莺歌海盐场
莺歌海盐场是我国的第二大盐场,它位于海南省乐东县西南海滨,面临大海,北靠尖峰岭群。这里有3000多平方千米的滩涂地带,为盐场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该盐场始建于1955年,1958年投产,面积最初为38平方千米,后来不断发展扩大,现在莺歌海盐场年产原盐20万吨,化工原料15万吨以上,盐田总面积3796.6公顷,生产面积2823.6公顷,占海南岛全岛盐田总面积的63%。
从气候条件分析,该区的季风既有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又有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但该区降水主要是由来自南海和菲律宾以东太平洋的热带风暴和台风带来的。该盐场建在山海之间,尖峰岭的连绵群山挡住了来自北面和东面的云雨和台风风暴。从海南省一月、七月等温线图上可看出该区一月最低气温介于18℃~20℃之间,七月最低气温在27℃以上;从海南省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上可看到五指山主峰以东、以北地区降水量高达2000毫米以上,而乐东县西南沿海降水量在1100毫米左右;从热带风暴与台风路径图上可看到,由于尖峰岭群的阻挡作用,无论是菲律宾群岛以东发生的太平洋台风和热带风暴还是南海发生的台风和热带风暴,对这里的影响都很小。因此,这一区域常年烈日當空,温度很高,蒸发极强,成为世界最咸的海区之一。莺歌海盐场一带海水含盐量高达35‰以上,即100千克的海水含盐3.5千克,是制盐的好地方。
从晒场条件分析,该区滩涂广阔,海滨沙滩沙质洁白、地势平坦,新月形海湾水面如镜,春、夏、秋三季暴烈的太阳照耀着莺歌海平原,把大地烤得滚烫,即使冬天这里的温度也有18℃。莺歌海盐场像一个口袋,只要把海水提上晒场,就能制成银塑似的群山——盐堆,其盐产量为华南各盐场之冠。我国大作家郭沫若同志曾写下“盐田万顷莺歌海,四季长春极乐园。驱遣阳光充炭火,烧干海水变银山”的诗句,来盛赞该盐场的成盐条件。
布袋盐场
布袋盐场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盐场,在台湾西南沿海嘉义市西部布袋镇附近。台湾西南沿海是台湾唯一晒制海盐的理想岸段。目前,从大肚溪以南的鹿港到高雄附近的乌树林,连绵分布着一系列盐场,总面积达4000多公顷,其中布袋盐场盐质最好、产量最大,闻名海内外。
从气候条件分析,影响台湾省的季风主要是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而玉山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分布在台湾岛中部,布袋盐场正好位于背风坡。布袋盐场所在区域冬半年干燥少雨,常常两三个月滴雨不下,日照充分,河流淡水注入少,全年日照时间长,气温高、蒸发快,因此海水出现相对的高浓度,含盐量常年稳定在35‰以上,约是长江口外的7倍多,是我国含盐度最高的水域之一。
从晒场条件分析,布袋盐场位于台湾省最理想的晒盐岸段,这里沙滩广布、面积广阔。
以上条件对布袋盐场的发展十分有利,布袋盐场现每年生产约60多万吨食盐,被人们誉为“东南盐仓”,所产海盐成本低,色泽纯白,堪称盐中上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