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古知今 继往开来
2010-11-29仝慧敏
仝慧敏
2010年河南省中考歷史试卷第21题是一道构思巧妙的试题。笔者初见此题,就深深感受到她所洋溢的引导广大师生关注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的热情。题目及参考答案如下:
【试题呈现】
21.(5分)南水北调工程从提出、论证到勘探,历经数十年,中线工程河南段终于2009年全面开工。这是一项规模浩大的民生工程,建成后将有效缓解京津地区用水紧张局面。我国古代也修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泽被后世,但对当时的政权却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都江堰 图二:隋朝大运河
(1)简述图一、图二工程的主要功能。(2分)
(2)两项工程分别对当时的政权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3)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国家在建设大型公共工程时应注意什么?(1分)
参考答案:21.(5分)(1)图一:防洪灌溉;(1分)图二:运输。(沟通南北交通或南粮北运也可,1分)(2)都江堰的修建,促进了秦国经济的发展,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只要答出对秦国的积极影响即可,1分)为修建大运河,隋炀帝过度役使人民,遭到人民反抗,加速了隋朝的灭亡。(意思相近即可,1分)(3)要从国情出发;要经过充分、科学的论证;要以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发展为目的。(一条即可,其他符合题意也可,1分)
【评析及感悟】
一、试题所设计的三个问题之间的关系
该题以南水北调工程切入,联系河南时政新闻,以“水利工程”为纽带,将古今三大水利项目结合在一起,通过第(1)问、第(2)问考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通过第(3)问引导学生立足历史、思考现实。这三个问题的设计展示了命题人宽阔的视野、跳跃的思维及强烈的“鉴古知今、继往开来”的意识,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河南省一直是农业大省。作为农业大国,水利建设在农业生产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无论是传说中的大禹还是战国时期的李冰,无论是汉代亲临治黄现场的汉武帝还是修筑黄河大堤的王景,这些历史上治洪救灾、兴修水利的功臣被永载史册。所以,通过命题来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水利工程建设相关重大史实的掌握情况,是很有必要的。
考生通过完成试题的第(1)问,能够潜移默化地再次感受到水利工程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材料所展示的水利工程在历史上都有着不可替代、不可否认的重要功能,都对当时的政权产生了重要影响。第(2)问着重考查学生比较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从考查视角看,设计较为新颖。由于“影响”所涵盖的范围是广泛的,有短期、长期的影响,有直接、间接的影响,有积极、消极的影响,因此,命题者在设计此题时特别限定了比较思考的范围是“对当时的政权”产生的“影响”,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也考虑了一线教学的现状。
二、对命题立意的揣测
新中国建立后极为重视水利工程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一系列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水利工程先后上马或完工。“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国,也是当今世界上的重大水利建设工程,“从提出、论证到勘探,历经数十年”,终于全面开工建设,该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等经过了严密的科学论证。但是,工程开工后,围绕工程的各种争议仍然激烈,学术界、环保界、文保界、工程涉及的广大社会阶层,对工程所带来的方方面面的或短期或长期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无独有偶,已经完工的三峡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也始终面临种种争论。
如何看待这些争论,无疑是成长中的青年学生可以思考,也是应当思考的问题。历史学之所以能够成为一门学问,历史学科之所以能够成为初中学习的科目设置,就是因为历史学具有“鉴古知今、继往开来”的价值和作用。命题人在本题的设计中试图以古代水利工程的得失为例,以“注意”为关键词,来引导考生关注现代水利工程、大型公共工程得失问题,其出发点无疑具有较强的前瞻性。
因此,同学们在日常学习中,应对历史上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分析,以培养科学看问题、全面看现象的能力与意识。
三、对第(3)问的思考
第(3)问是该题的难点,困难主要由两方面造成:其一,在日常教学中,绝大部分教师没有重视古代水利工程及其他大型公共工程的“鉴今”价值。此题的命制,对一线教学的改进及学生的学习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其二,第(3)问的关键词之一是“注意”。要“注意”的问题,从广义上来理解,前人之得失均值得注意。该题提供的答案更侧重于突出前人之得。从狭义上看答案的组织要立足于注意前人失误,以避免重蹈覆辙。
该题第(3)问的参考答案如果能补充一些从前人之失中得出的启示就更完善了,如从教训角度看,国家要注意在大型工程建设中处理好民工待遇问题,不能克扣工人工资,也可再拓展一下,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施工方与受工程影响的当地民众之间的关系,不能把利民工程搞成扰民、害民工程——这是最有价值的历史教训,是最有现实意义的“注意”事项。
综上分析,以第21题为代表的2010年河南省中考历史试卷提醒我们:在日常学习中,要努力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时刻关注现实问题,整合学科知识及各种能力,培养参与解决当代问题的意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