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火炽盛型肝源性溃疡病的疗效观察

2010-11-29佟晓光张景洲

天津中医药 2010年1期
关键词:肝源溃疡病消化性

佟晓光,张景洲

(1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成人教育部,长春 130031;2.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 130051)

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也称肝源性溃疡,指继发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消化性溃疡,即是慢性肝病的肝外表现。其发病机制、好发部位、临床表现等某些方面不同于一般人群的消化性溃疡,是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原因[1]。

现代医学对肝源性溃疡形成机制尚未明确,除了公认的胃酸、胃蛋白酶、胆汁反流和幽门螺杆菌(Hp)感染外,还可能与门脉高压致门静脉瘀血有关,目前西药治疗本病常选用奥美拉唑。因肝硬化的基本病因不能去除,肝源性溃疡的同期愈合率比单纯性消化性溃疡的愈合率明显降低,且疗程较长。笔者于2002年1月—2007年12月,运用软肝清胃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病且中医辨证为胃火炽盛型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中男21例,女9例,平均年龄44.5岁,病程12~25 a,胃镜检查诊断为:胃溃疡者18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者12例,病情程度:轻度者10例,中度者14例,重度者6例。对照组中,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45.3岁,病程8~34 a,胃镜检查诊断为:胃溃疡者15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者15例,病情轻度者8例,中度者18例,重度者4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症状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胃脘痛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和《上消化道内镜学》[3]相关章节制定。中医诊断标准:临床主要表现为胃脘部灼痛,胀满,嗳气,反酸嘈杂,心烦易怒,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西医诊断标准:胃镜检查可见上消化道大小不等溃疡面边缘光整,底部覆有灰黄色或灰白色渗出物,周边黏膜有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及糜烂,皱襞向溃疡集中。临床根据溃疡程度不同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予奥美拉唑胶囊,20 mg/次,2次/d,早餐前与睡前各服用1次,同时加服软肝清胃汤(黄连 9 g,吴茱萸 9 g,知母 20 g,栀子 12 g,白芍 9 g,煅牡蛎 30 g,瓦楞子 30 g,陈皮 15 g,浙贝母20 g,蒲公英 20 g),1 剂/d,水煎 3 次,取汁 300 mL,分早晚2次,空腹服用。对照组仅给予奥美拉唑胶囊,20 mg/次,2次/d,早餐前与睡前各服用1次。两组均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评定。观察期间,停止使用其他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中西药物。

1.4 疗效判定标准

1.4.1 症状疗效评分 参照《中医临床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制定。记录胃脘部灼痛、胀满、嗳气、反酸嘈杂、心烦易怒、口干口苦主要症状,按轻重程度评分。无症状为0分,有感觉但不很明显为轻度记1分,症状稍重但不影响工作、生活为中度记2分,症状重,对工作及日常生活有影响为重度记3分。对60例患者进行了两组治疗后的症状疗效评分比较,并对治疗组进行了治疗前后的症状改善评分比较。

1.4.2 症状结合胃镜疗效判定 参照《中医临床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痊愈:主次症状全部消除,胃镜下溃疡病灶愈合,病变黏膜恢复正常。显效:主次症状全部消除,溃疡病灶基本愈合,黏膜组织仍有轻度炎症。有效:主次症状部分消除,溃疡病灶愈合≥50%。无效:主次症状无改善,溃疡病灶愈合<50%。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积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症状积分比较(±sTab.1 Comparison in the integrated scores of clinical symptoms of the two groups(±s分

表1 两组临床症状积分比较(±sTab.1 Comparison in the integrated scores of clinical symptoms of the two groups(±s分

注:与治疗前相比 *P<0.05,**P<0.01;两组对照相比,△P<0.05,△△P<0.01。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证候胃脘部灼痛胀满嗳气返酸嘈杂心烦易怒口干口苦治疗前1.97±0.332.13±0.321.37±0.521.09±0.331.60±0.611.49±0.551.58±0.261.39±0.331.76±0.451.66±0.571.13±1.021.22±1.00治疗后1.42±0.37**1.71±0.550.73±0.38*△0.96±0.291.22±0.36*1.07±0.52*1.06±0.19**△1.22±0.25*1.16±0.26*△1.54±0.620.89±0.31**△1.25±0.33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胃脘部灼痛、胀满、嗳气、返酸嘈杂、心烦易怒、口干口苦主要症状评分比较,治疗组症状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症状积分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症状积分改善不明显。

2.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疗效比较Tab.2 Comparison of therapeutic effects between two groups 例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和胃镜检查的总体疗效比较,治疗组虽然有优于对照组的趋势,但两者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别,P>0.05。

3 讨论

研究表明,肝硬化患者消化性溃疡发生率大约是其他人群的 2~3倍。资料显示本病发生率为10.8%,而单纯性消化性溃疡病发生率仅6.9%。肝硬化患者溃疡发生率尚缺乏内镜或X线普查资料,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肝硬化内镜检查提示溃疡发生率为5.5%~18%。笔者研究应用以软肝清胃汤联合奥美拉唑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肝源性溃疡病有较好的疗效,且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组。

近年来,虽然对该病的发病机制和防治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仍有许多问题更深入的研究,临床上西药治疗该病多用抑酸和黏膜保护剂等作用,对于改善症状有效果,但不可长期服用。

本病归属于中医学“胃脘痛”、“痞证”等范畴,多由于饮食不节,胃失和降;或外感寒邪,内客于胃,郁久化热,寒热错杂;或情志所伤,肝郁气滞,横逆犯胃;或脾胃虚寒,胃阴亏虚;或久病瘀血,阻滞胃络,而致脾胃(气阴)亏虚,湿热内蕴,气机失调,瘀血阻络,内疡乃生。自拟软肝清胃汤有软肝理气、清热和胃之功。方中重用黄连泻肝火、清胃热,吴茱萸助黄连和胃降逆,其性辛热,开郁力强,佐于寒凉药中使肝气条达,郁结得开,使泻火而无凉遏之弊,两药合用,辛开苦降,肝胃同治;知母、栀子可凉血、清肝,兼能泄热;陈皮浮而上升,入脾肺气分;芍药和营敛肝、缓急止痛;煅牡蛎、瓦楞子软肝散结,贝母清热散结;公英引诸药入胃。纵观全方,辛开苦降,寒热并调,攻补兼施,气血并调,共奏软肝泻火、和胃止痛之功。

软肝清胃汤治疗从整体观念出发,以辨证论治为特点,调节全身气机,发挥整体调节作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体现了中医治该病的特点和优势,但单纯中药控制症状较慢,长期口服汤剂不易坚持,与西药有机的配合起来,取长补短,相得益彰。本研究结果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肝源性溃疡病胃火炽盛证患者疗效是令人满意的,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1]孟玉君.肝源性溃疡病25例分析[J].北京医学,2005,27(4):254-254.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第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80-85.

[3]许国铭,李兆申.上消化道内镜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334-336.

[4]王净净,龙俊杰.中医临床证诊断疗效标准[S].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3:258-260.

猜你喜欢

肝源溃疡病消化性
你了解消化性溃疡吗?
葡萄转色期干梗掉粒 多是溃疡病
猕猴桃溃疡病致病根源及防控对策
北方杨树枝干溃疡病的发生与防治
治疗肝源性糖尿病的注意事项
夏季嫁接猕猴桃注意啥
肝源性溃疡胃黏膜防御屏障的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
针灸治疗消化性溃疡59例
中西医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3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