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生节水补充灌溉试验研究

2010-11-29刘向阳金建猛

种子科技 2010年1期
关键词:果率开花期结荚

刘向阳,金建猛

(1.开封市植保植检站,河南 开封 475002;2.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河南 开封 475004)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处理

试验设7个处理∶①全生育期不灌水(CK);②开花期每亩补灌15 m3;③开花期每亩补灌30 m3;④结荚期每亩补灌15 m3;⑤结荚期每亩补灌30 m3;⑥开花期、结荚期每亩各补灌15 m3;⑦开花期、结荚期每亩各补灌30 m3。

1.2 试验地与田间设计

试验在开封花生综合试验站进行,土壤沙质,土壤颗粒间空隙大,持水能力差,前茬为油菜种植田,肥力中等,通风向阳,排灌条件良好。

本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株行距为20 cm×40 cm,小区面积10m2,每亩种植900穴。试验所用花生品种为开农49号。除灌水外,整地、施肥及田间管理同大田生产。

1.3 调查内容与方法

⑴ 播种前在试验地中选择5个点进行0~10 cm、10 ~ 20 cm、20 ~ 40 cm、40 ~ 60 cm、60 ~80 cm、80~100 cm土层的土壤基础含水量测定。

⑵在花生开花期、结荚期补灌前对补灌的处理选择5个点进行0~2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测定。

⑶对花生主要生育期、长势等进行相应的田间调查和观察记载。

⑷花生收获前,在试验的3个重复中对不同处理分别进行 0~10 cm、10~20 cm、20~40 cm、40~60 cm、60~80 cm、80~100 cm土壤含水量测定。

⑸收获前对不同处理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植株10株进行常规考种。

⑹土壤水分测定采用烘干法。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土壤水分变化

2.1.1 播种前土壤含水量测定结果:由于该试验是在沙质土壤中进行,在花生播种前对土壤水分进行了测定。从表1可以看出,花生播种前表层至底层土壤含水量呈现“低-高-低”的趋势。从浅土层至60 cm深度土壤含水量逐渐增多,达到最高点后土壤水分含量逐渐下降。这主要是由于在位于60 cm深度有一层10 cm左右的黏土层,而且表现出该层土壤水分含量最高。

表1 花生播种前土壤水分测定结果

2.1.2 花生开花期、结荚期土壤含水量测定结果

表2 花生开花期土壤水分测定结果

表3 花生结荚期土壤水分测定结果

花生开花期、结荚期对土壤水分测定结果见表。从表2可以看出开花期需要补灌的四个处理土壤水分含量在补灌前各个处理相差不明显,土壤水分含量在3%~5%。而结荚期所测土壤水分结果表明 (见表3),上下土层间各处理差异不显著,开花期、结荚期每亩各补灌15 m3和开花期、结荚期各补灌30 m3两处理土壤水分含量明显高于未曾补灌的结荚期补15 m3与结荚期补灌30 m3两处理。说明补灌能够显著影响土壤水分变化,使土壤水分含量明显增加。

2.1.3 花生收获前各处理不同土层含水量测定结果:从表4可以看出,花生收获前不同土层含水量与对照相比,各处理表层土壤水分含量呈现出随着补灌量的增加而增加,而且0~100 cm总体土壤水分含量随着开花期、结荚期的补灌量的增加而递增。

2.2 花生主要经济性状

2.2.1 对花生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收获后室内考种并结合田间观察记载(见表5),表明开花期每亩补灌30 m3和开花、结荚期各补灌30 m3两个处理均有不同程度的旺长,其中在开花期补灌30 m3的处理主茎较高,侧枝生长过长,结实枝显著减少,百果重、饱果率和百仁率也较低;开花、结荚期每亩各补灌30 m3在全生育期补灌量最大,主茎也最高,总分枝和结实枝最多,单株结果最少,饱果率、出仁率最低;而开花期每亩补灌15 m3的处理在全生育期补灌量最小,单株生长稳健,百果重、出仁率、饱果率最高。表5还表明,花生在开花期、结荚期及开花期与结荚期各阶段进行补灌,均随补灌量的增加饱果率降低。

表4 收获前不同土层含水量测定

表5 不同处理花生主要经济性状表

2.2.2 对花生产量的影响:通过收获后对花生试验各小区进行测产(见表6)表明,只有开花、结荚期每亩各补灌30 m3和结荚期补灌30 m3两个处理减产,其他处理均比对照表现出增产,但增产不显著,增产幅度在2%~5%之间。其中以开花期每亩补灌15 m3的处理产量最高,补充灌溉量最少,增产明显。

表6各处理产量结果

3 讨论

从本试验可以看出,花生在生育期内土壤水分含量随着补灌量的增加而递增,开花期受补灌量的影响较大,植株生长发育差异明显。

研究结果表明,春播花生在开花期每亩补灌15 m3可以满足花生前期的花芽分化的需求,增加有效花,使开花集中,单株生长稳健,提高结实率和饱果率,百果重、百仁率、饱果率最大,表现出比对照增产。虽然结荚期花生所需水分较多,但结荚期每亩补灌30 m3和开花期、结荚期各补灌30 m3都表现减产。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结荚期降水量大加上补灌量多,引起茎枝徒长,影响了荚果的膨大与充实,饱果率低,产量下降。

通过节水补灌试验说明,花生产量受土壤水分影响较大。前期花芽分化所需水分较少,结荚期所需水分最多,如果开花期和结荚期土壤水分供应不足,往往影响花生开花受精、果针入土和荚果膨大,严重影响花生产量。因此,在花生生育期内进行补灌应在花生开花期、结荚期两个水分敏感期,结合土壤水分含量和降水量适时适量进行补灌,从而达到既节约用水又能满足花生生育期对水分需求的目的。

猜你喜欢

果率开花期结荚
高寒草原针茅牧草花期物候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大豆:花期结荚期巧管理
豆角开花多结荚少管理有绝招
枣树如何提高座果率
2017年铜川市樱桃开花期推迟的温度分析
牡丹不同品种开花时间的差异性研究
种球冷处理时间对水培风信子性状的影响
枣树杂交育种中提高着果率和种子得率的措施
中熟优质长豇豆——鄂豇豆12
风媒对猕猴桃授粉作用微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