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中的优选论
2010-11-24宫学军
潘 琪,宫学军
(大连海事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6)
语言学中的优选论
潘 琪,宫学军
(大连海事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6)
介绍优选论的理论框架,运用优选论层级排列的限制条件解释语言现象的方法,回顾优选论在句法、音系等领域中所取得的成就,并简要介绍优选论在语义学、语用学研究领域中的研究成果及最新发展。优选论在汉语语言学研究方面也有一定的应用和发展,并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优选论;语言学;生成装置;评估机制;标记性制约条件;忠实性制约条件
一、引 言
优选论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新兴的音系学理论。它脱胎于传统的生成音系学,又是对生成音系学的扬弃。Prince等[1]提出的优选论(optimality theory)作为语言分析的框架,自问世以来就受到音系学界的广泛注意。优选论对传统方法和学说难以解决的某些深层次问题的解释显出新颖而独特的优势。在音位学中,优选论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基于规则的框架,并被进一步应用于句法和语义研究。[2]
基于规则的框架通过序贯应用词项转换解释语言模式。例如,英语中复数名词后缀cats中的[s]和dogs中的[z]之间的区别。规则框架中的一个规则是如此解释的:清辅音(在这里是t)使后缀浊音清化,输入词项cat连同读音[z]在言语者的心理词典里汇编组合,由规则将其转换成输出词项cat[s]。在语言学优选理论中,输出词项不是转换生成的,而是在同其他可能性的竞争中被优选出来的:限制条件要求相邻的辅音在发音上更倾向于cat[s]而不是cat[z]。
优选论中的话语生成涉及两种运作机制,即Gen和Eval。首先由生成装置(generator,简称Gen)为特定的输入项制造由在数量上无限的表层表达形式所组成的候选项集合,然后由评估机制(evaluation,简称Eval)对所有的候选项进行评估和选择,最大限度地满足层级排列的制约条件的候选项就被确定为优选项,即符合语法的表层表达形式。评估机制的制约条件有两种类型:标记性制约条件强化输出项本身的匹配性,禁止不容易产生或理解的结构,比如辅音连缀或缺少显性核心词的短语,简单地说,就是触发变化以使语言形式易于表达的限制条件;忠实性制约条件加强输入项与输出项之间的相似性,比如要求输入项中所有的辅音都在输出项中体现出来,或者输入项中所有的形态句法学特征都在输出项中全部实现,即阻止变化以使语言形式具有更多的区别性的真实性限制条件。
标记性制约条件和忠实性制约条件可能会相互冲突,因此制约条件的层级性排列(各语言之间不同)决定了输出结果。一种语言可能通过删除辅音的方式清除辅音连缀,尽管这样会导致违反忠实性制约条件;另一种语言可能保持所有输入项辅音,违反标记性制约条件。优选论认为,制约条件是有严格的层级排列的,并且是可以违反的。
语言的差别是制约条件之间交互作用的结果。在不同的语言里,同一制约条件的地位可能是不同的。制约条件地位的不同表现为它们的层级排列的不同。虽然制约条件属于普遍语法,但是制约条件的层级排列却是由具体语言内在的结构参数决定的。“语言的差别仅仅(或者主要)在于制约条件层级排列的差别。”[3]制约条件的层级排列构成严格的优势层级体系。在层级体系里,层级较高的制约条件对于层级较低的制约条件有着绝对优先权,而层级较低的制约条件只能处于从属地位。制约条件的层级是相对的。制约条件之间的对立或冲突正是通过制约条件的层级排列得以解决。对同一表层形式产生作用的制约条件可以属于不同的范畴,例如韵律范畴和语素结构范畴。
制约条件和制约条件的层级排列是优选论的核心概念。优选论允许符合语法的表层形式违反制约条件,允许多次违反同一个或不同的制约条件,而且所有的制约条件都是可以违反的。制约条件的一个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它是可以违反的,任何一个具有语言学意义的制约条件都是可以违反的。但是,优选论要求符合语法的表层形式应当最低限度地违反制约条件。在制约条件发生冲突的情况下,对表层形式符合语法性的评估取决于这个形式是否最低限度地违反(或最大限度地满足)较高层级上的制约条件。凡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了较高层级制约条件的形式(不管是否满足较低层级制约条件)就是符合语法的形式。所以制约条件的层级排列是至关重要的,不同的层级排列意味着对符合语法性判断的不同标准。层级排列的不同解释了为什么同一形式在某种或某些语言里是符合语法的,而在另一些语言里却是不符合语法的。语言差异的本质在于制约条件的层级排列的不同。[4]
表1演示了在某一假设的语言中输入项/ilp/的输出项选择。由表1可见,输出项的备选a,b,c,d中任何一项都是有缺陷的。c项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忠实性限制,但其中包含了辅音连缀,违反了标记性制约条件*CC(不允许两个辅音连缀)。输出项b删掉了一个部分,输出项a插入了一个部分,这两个选项都分别违反了忠实性限制中的“不能删除”“不能插入”的原则。输出项d插入了一个部分,违反了忠实性限制中的“不能插入”原则,同时它还违反了标记性制约条件*CC。
表1 在某一假设的语言中输入项/ilp/的输出项选择
由于在该种语言中,标记性制约条件*CC在限制条件的层级排列中层级最高(层级的高低是按照表格从左到右的顺序排列的,也可以表示为标记性制约条件*CC>不能删除>不能插入)。作为竞争的结果,评估机制首先清除了c和d(叹号代表清除),因为它们违反了标记性制约条件*CC。随后评估机制清除了b,因为它违反了“不能删除”原则。剩下的选项a就是优选项,用“”表示。在这种语言里输入项/ilp/的读音是[ilip];在其他语言里,限制条件的层级排列可能不同,因此输出项也可能因而不同。Wilson提出评估体系的另一种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标记性制约条件是目标群。评估体系只两两比较感觉上最大限度相似的选项,并实施两两比较中占优势的那个选项。每一个限制条件都从层级排列中的最高级别开始,评估体系添加与层级排列中级别较高的限制条件不发生冲突的新的优势选项,从而建构传递闭包。
二、语言学理论中的优选论
优选论最初是作为对音系学核心思想的概念冲突的反映而发展起来的,强调层级排列的限制条件。优选论认为制约条件都是可以违反的,其违反与否取决于它们在特定语言制约条件等级体系中所排列的位置,排列等级越高,违反的可能性越小。一般说来,等级低的制约条件总是被违反,等级较高的次之,等级最高的是不大会被违反的。标记性制约条件触发变化,使语法的输出形式(优选论将其语法操作视做一种从输入到输出的映射过程)不具“标记性”特点,以符合“结构合格性”标准,因此标记性制约条件又称结构合格性制约条件;忠实性制约条件阻止变化,使输出形式“忠实”于输入形式,保持其原有的基本属性,即要求输入项和输出项具有某种相似性。两类制约条件相互作用,便产生一种“最和谐”与“最优化”(最低限度违反语言制约条件等级体系)的表层语言形式。优选论认为,实际的语言形式就是这两种力量互相冲突而产生最和谐、最优化的表层语言形式的结果。此外,优选论还认为,各语言共同的、普遍的制约条件其等级排列的方式因具体语言而异。语言类型的变化是不同语言以不同方式对诸普遍性制约条件进行等级排列的结果,因此,各种语言之间的差别就在于它们对普遍性制约条件的等级排列不同,故而发现并建立特定语言的“普遍性制约条件等级体系”是优选论的重要任务。[5]Kisseberth[6]提出引入限制条件,例如*CCC(禁止3个辅音连缀),来阻止或触发规则。对音系规则之间关系的解释应当以语音表达为基础,符合语法的语音表达往往是某些调整规则作用的结果。他指出,调整规则实质上是语音表达的制约条件。他把这些制约条件称为推导性制约条件。假设某种语言允许两个辅音连缀,如CiCC和CCiC,3个辅音连缀在调整规则的作用下输出为CiCC。因此,在禁止3个辅音连缀,可以插入元音i等限制条件外,还必须有一种限制条件在CiCC和CCiC两个备选项中优先选择CiCC。但是这个限制条件是可以违反的,因为CCiC序列确实存在。优选论用层级排列的限制条件而不是传统生成理论规则来解释这些问题,并明确限制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
优选论对传统方法和学说难以解决的某些深层次问题的解释显出新颖而独特的优势。优选论提出的办法是用概念上简单而作用很大的制约条件交互作用,不同语言按不同次序将制约条件排列成不同的严格优势层级。根据层级,每个制约条件比等级低于它的制约条件享有绝对优先权。各具体语言通过制约条件排列顺序形成不同的优势层级,从而实现参数化,构成各自的语法。优选论的应用首先发生在音系学领域。过去在制约条件的研究中,制约条件总是被放在附属地位,例如把它作为触发或阻断规则应用的条件,但优选论使制约条件取代了音系规则,并将其置于理论研究的中心地位,从而使音系学的研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音节组构、韵律构词、韵律边界、重音模式、元音和谐、叠音、省音、声调、语调等各种音系方面的现象和问题,都成了优选论研究对象,也成为优选论理论赖以发展的推动力。[7]
不仅如此,在优选论框架下提出的理论原则和分析方法已被包括句法和二语习得的其他研究领域所应用。国内的一些学者也成功地用优选论原则和分析方法解释了传统句法理论无法解决的汉语句法现象。胡建华等[8]提出的解释照应语的优选论方案为解决照应语的指称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它不仅可以正确地确定照应语的指称,而且可以恰当地解释强照应语与代词之间的互补分布问题。张蕾[9]探讨了优选论与原则参数理论在句法研究中的差异及它的理论框架在句法研究中的应用,并通过解决特殊疑问词(wh-)在英语、法语和汉语中的不同移位问题,体现优选论作为语法理论的普遍性和语言类型学意义。优选论为句法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填补了传统PP模式(原则参数)实证上的空白,增强了句法理论的解释力。优选论在句法研究上的优势还表现在制约条件的多层面上。层面是指语言中语音、句法、语义、语用等分析层面。优选论在理论上突破了制约条件单一化的限制,来自不同范畴的制约条件交互作用,句子的表层形式就是语言各个层次共同作用的结果。大量文献表明,优选论自产生以来,在描写和解释语言的产出过程方面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
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优选论被应用于语义学、语用学领域,来描写和解释语言的理解过程。在语义学领域,Grimshaw[10]从优选句法学的视角,对wh-移位作出优选论分析,用一个复杂的、多元的层级体系来推导英语单元特殊疑问句的生成过程。这个层级体系由规定疑问词算子的句法位置、投射结构必须有中心词、限制语迹、词汇类中心词的移位、隐含论元结构的助动词的插入的标记性和忠实性制约条件构成。在此基础上,刘存伟等[11]在生成装置中引入语义学研究成果中的“论元选择原则”“题元角色”“题元层级体系”“典型施事”“典型受事”。这些基本概念和句法操作手段的引入,置题元于句法与语义的接口位置,使得句法结构的显著性与题元结构的显著性相对应,实现了语义学与句法学研究的衔接。
“优选”的思想一直存在于以往的各种语用学理论之中,如关联理论的最佳关联原则。Blutner[12]指出,优选论仅从某一角度出发处理自然语言的理解问题是不行的。单向性优选过程不足以解释自然语言中的各种现象。如果要使优选论更好地适合于处理自然语言的解释问题,就必须同时从语言的产出与语言的理解两个角度出发,并据此提出他的“双向优选理论”。[7]该理论整合了单向的言语产出优选模式及言语释义优选模式,是基于说话人与听话人在会话过程中同时优化各自言语行为这一假设提出的,采用双向优选的评估机制。双向优选分析模式从历时和共时两个方面对各种语言现象作出全新的解释,这方面的研究仍在继续。
三、优选论与汉语语言学研究
优选论进入中国后,推动了汉语语言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已有研究者将优选论应用于汉语音系学,解释复杂的汉语方言变调现象。汉语的变调涉及韵律、重音、构词、历史音变等因素。
汉语音系研究应该借助新的音系学理论解决汉语的实际问题,更应该从汉语的自身特点出发发展或改进现有的音系学理论,甚至可以建立新的音系分析模式或理论。以汉语方言变调为例,如果能够确定与变调相关的制约条件并建立制约条件的不同排序,那将对普通语言学理论作出极大的贡献。此外,有研究者将优选论用于解释汉语构词和构形中的音系和句法现象,认为动宾结构是汉语优势结构,并解释动宾结构在汉语中作为优势结构使用的原因。从已有文献来看,我国学者已将优选论用于解释汉语音系学现象,但是用于语义学、语用学领域的研究并不多见。这可能是因为大多数学者认为优选论是一种音系学理论,因此音系学领域以外的学者很少关注优选论的应用和发展。因此,语义学、语用学领域中优选论的应用还有很多研究可以做。
四、结 语
作为20世纪90年代西方音系学领域出现的一个新理论,优选论因其强大的阐释力而备受关注。通过查阅文献可以了解到优选论在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现有文献中介绍性的文献居多,研究性的文献比较少,尤其用于句法、语义、语用方面。优选论在汉语语言学研究各领域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查阅中外文献可以发现,优选论是在理论的应用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以发展和完善的。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使得这一理论的解释性核心理念(合法即最佳)得以在语言的产生和理解的整个过程中充分体现。
[1]PRINCE A, SMOLENSKY P. Optimality theory: constraint interaction in generative grammar[M].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1993: 71-91.
[2]LEGENDRE G, GRIMSHAW J, VIKNER S. Optimality-theoretic syntax[M].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2001: 167-208.
[3]MCCARTHY J J. A thematic guide to optimality theory[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143-156.
[4]李 兵.优选论的产生、基本原理与应用[J].现代外语,1998(3):71-91.
[5]姜 孟.优选论评介[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6):91-94.
[6]KISSEBERTH C. Topics in phonological theory[M].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7:21-30.
[7]马秋武.优选论的拓展与走向[J].当代语言学,2008,10(3):237-245.
[8]胡建华,潘海华.OT方案与照应语的约束[J].外国语,2001(1):24-31.
[9]张 蕾.普遍语法理论优选论在句法研究中的体现[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12(2):41-43.
[10]GRIMSHAW J. Projection, heads and optimality[J]. Linguistic Inquiry, 1997,28: 373-422.
[11]刘存伟,黄 鹂.英语多元Wh-问句优先效应的优选句法学解释[J].外国语言文学,2007(3):156-160.
[12]BLUTNER R. Some aspects of optimality in natural language interpretation[J]. Journal of Semantics, 2000,17(3): 189-216.
Optimalitytheoryinlinguistics
PAN Qi, GONG Xue-ju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Dalian Maritime Univ., Dalian 116026, China)
The paper introduced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optimality theory, and the method applying ranked constraints to explain linguistic phenomena. Then it reviewed the achievements of optimality theory in syntax and phonology. Later on, it briefly sorted out the academic findings and newest development of optimality theory in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Optimality theory has also been applied in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it has a lot of work to do in the field.
optimality theory; linguistics; generator(Gen); evaluation(Eval); markedness constraints; faithfulness constraints
1671-7041(2010)05-0102-04
H313
A*
2010-04-26
潘 琪(1972-),女,辽宁大连人,讲师;
E-mailpanqilaoshi@yaho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