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和谐社会建设的综合评价

2010-11-24单艺斌

关键词:辽宁辽宁省指标体系

单艺斌,冯 茹,王 爽,宋 刚

(1.大连大学 a.旅游学院;b.经济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622;2.大连理工大学 21世纪发展研究中心,辽宁 大连 116024)

辽宁和谐社会建设的综合评价

单艺斌1a,冯 茹2,王 爽1b,宋 刚2

(1.大连大学 a.旅游学院;b.经济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622;2.大连理工大学 21世纪发展研究中心,辽宁 大连 116024)

依据和谐社会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构建和谐社会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结合相关统计数据对辽宁省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现状以及区域发展水平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旨在探寻辽宁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建立良好的评价标准,促进和谐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

和谐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综合指数法;辽宁

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目的就是依据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和谐社会要求的诸多方面进行量化或者定性评价。[1]通常而言,研究始于社会需求。综合评价问题的研究也是如此,它始于人们对于综合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需要。近年来,我国的一些专家、学者对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综合评价理论与应用做了大量研究。[2-3]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的具体目的是评价区域发展现状和预测区域的发展趋势。[4]对辽宁和谐社会建设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就是根据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和谐社会指标体系,求得辽宁和谐社会综合指数,对辽宁和谐社会建设现状进行综合描述与评判,为推动辽宁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可靠的依据。

一、辽宁和谐社会进程的综合评价

运用指标体系对和谐社会进行评价时涉及如何对于多指标进行综合的问题。因此,本文采用一种常见的综合评价方法——综合指数法。一般来说,综合指数法的结果能够科学地反映客观情况,具有很强的可比性。[5]通过确定和谐社会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的目标值及权重,并用指标的实际值与目标值之比计算出相对比率,即可计算出综合评价得分,即综合评价得分=∑权重×(实际值/目标值)=∑权重×相对比率。[6-7]这样就可以运用计算出的相关指标数值来评价辽宁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

笔者结合相关文献[8-11]构建了和谐辽宁实用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已经确定的各个指标的目标值,以及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的各个指标的权重,结合表1中各指标的实际数据,对和谐辽宁建设的进程进行综合评价。表1中各项评价指标的名称如下:C1为万人拥有律师数(单位:人);C2为基尼系数;C3为城乡居民收入比(单位:以农为1);C4为高中阶段毕业生性别比(单位:以女性为1);C5为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单位:%);C6为每千人口拥有医院床位数(单位:张);C7为人均GDP(单位:元);C8为万人专利授权数(单位:项);C9为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消费支出比重(单位:%);C10为R&D经费占GDP比重(单位:%);C11为城镇登记失业率(单位:%);C12为离婚率(单位:%);C13为万人刑事案件立案率(单位:件);C14为万人火灾和交通事故死亡率(单位:人);C15为万元GDP综合能耗(单位:吨标准煤/万元);C16为森林覆盖率(单位:%);C17为人均耕地面积(单位:亩/人);C18为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次数(单位:次);C19为生活垃圾无公害化处理率(单位:%);C20为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重(单位:%)。

表1 1998—2007年和谐辽宁实用指标体系实际数据

注:数据来源于1999—2008年《辽宁省统计年鉴》、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辽宁省教育年鉴》、辽宁省环境状况公报。其中带*号的数据是各种数据资料中的缺失数据,故采用插值法推算。

根据表1的数据,采用综合指数法,计算出1998—2007年各年和谐辽宁综合得分,见表2。从整体来看,在1998—2007年间和谐辽宁建设进程综合得分主要在0.64~0.74之间波动,波动幅度不大。分阶段来看,1998—2000年间和谐辽宁综合得分有所减少;从2001年起,虽然经历了2002年的略微降低,但整体向上发展趋势较为明显,未来预期较为理想,可能会进入快速增长轨道。

表2 1998—2007年辽宁和谐社会建设综合得分

从每个分系统来看(见表3),1998—2007年间,整体发展趋势良好,但各系统都有一定的变化。其中,社会公平系统基本没有变化,保持在约0.9分,发展比较均衡,但冲刺满分还有一定难度,需要有关方面足够重视;社会保障系统基本处于持续增长趋势,尤其后几年增速有所提高;社会活力系统也持续增长,前几年增长缓慢,2007年增长速度大幅提高,若能保持这样的速度增长,实现和谐社会指日可待;社会稳定系统波动幅度较大,经历了先降低又上升的发展过程,拐点在2002年出现,但是最近两年增长势头猛进,说明有关维护社会稳定的政策作用明显;生态和谐系统基本保持增长,在2003年达到最高水平,中间略有下降,但在国家和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未来还将进一步保持增长态势。

表3 1998—2007年辽宁和谐社会建设各分系统综合得分

二、辽宁和谐社会现状的综合评价

2007年,辽宁省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一年增长14.5%,增幅创1994年以来的新高。城乡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工作力度继续加大。总体来看,人民群众生活更加幸福,社会更加和谐。为了解2007年辽宁和谐社会建设程度,笔者结合实际数据,采用综合指数法计算了2007年和谐辽宁的综合指数,见表4。

表4 2007年和谐辽宁综合指数评价

整体来看,辽宁和谐社会各项指标综合得分合计为0.705,说明到2007年,和谐辽宁的建设目标已实现70%。辽宁和谐社会建设的大方向没有改变,早日实现和谐社会是必然趋势,当然这也是一个长期不断努力的过程。

从各子系统来看,社会保障系统得分0.856,居首位;其次是社会稳定系统,得分0.720;然后是社会公平系统,得分0.702;再次是生态和谐系统,为0.679;最后是社会活力系统,为0.585。这说明辽宁省和谐社会各层面建设发展良好,只有社会活力方面需要在未来时间加大建设力度,不断提高社会和谐程度。

从相对比率来看,相对比率反映了各个指标完成目标值的情况。按此数值由大到小排列各个指标,位于前三位的依次是人均GDP、森林覆盖率和离婚率。辽宁人均GDP已达到和谐社会目标要求,说明辽宁省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各项方针政策引导下经济已经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基本实现和谐社会要求,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前列,仅次于北京、上海、广东等几个发达省市。森林覆盖率能达到和谐社会目标说明辽宁省生态环境已经得到进一步的改善。这一方面因为相关退耕还林政策得到充分落实,另一方面要归功于辽宁天然的地理位置,加之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雨热同季、四季分明,适合植被生长,森林资源较为丰富。位于后三位的依次是万人拥有律师数、万人刑事案件立案率和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重。其中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重在2007年以前一直处于不断增长的趋势,只有2007年骤然降低为1.13%,因此该指标在未来必然能有所增加。同时,万人拥有律师数低下说明有必要采取积极措施加快社会法治化进程,努力增强民主法治将是今后一段时间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

三、辽宁和谐社会建设的区域横向比较

辽宁全省下设14个省辖市、17个县级市,理论上可以进行所有地区的比较,但是城市越小,资料收集难度越大。因此,鉴于资料获取的局限性,笔者选择辽宁省省会城市沈阳和沿海开放城市大连进行城市间的横向比较,并同时与辽宁省和全国的水平进行横向比较,借此进一步分析和了解辽宁各地区和谐社会的发展水平。

在实施实证分析时,由于和谐社会实用指标体系涉及的指标较多,而且大多数指标都没有各市的地区数据,从而给横向综合比较评价带来困难。为了反映出地区间横向比较的情况以及便于研究,笔者又筛选出13项指标,从而构建出和谐辽宁的简捷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这个简捷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沈阳市、大连市、辽宁省和全国的综合指数法横向比较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和谐社会简捷评价指标体系各地区横向比较结果

注:数据来源于2008年《辽宁省统计年鉴》、《大连统计年鉴》、《沈阳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辽宁省教育年鉴》、辽宁省环境状况公报等。其中带*号为缺失数据,笔者采用2006年数据代替。

利用简洁指标体系评价可知:全国的综合得分为0.618;辽宁为0.735,与实用指标体系综合评价得分基本一致;沈阳得分为0.849;大连得分为0.910。这进一步表明,到2007年辽宁省和谐社会建设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随着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未来有望跻身全国前列。大连作为中国东北经济发达的地区,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显著成果,有6项指标已经实现和谐社会目标,还有5项指标达到0.9分以上,只有少数几项指标发展速度缓慢,最低分是万人刑事案件立案数,这也是我国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普遍现象。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部分地区的犯罪率也可能有所抬头,有些人趁机浑水摸鱼,违法乱纪,扰乱社会秩序与安定团结。因此,如何在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控制犯罪成为大连以及众多沿海发达城市要着手解决的问题。沈阳作为辽宁省省会,近些年来经济发展迅猛,并且不断探索经济增长模式,发展第三产业。但是与一些发达城市相比,人民精神生活需求层面上还存在一定问题,比如社会保障覆盖面不足、社会活力不够以及生态环保力度不够等。由此可见,沈阳未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应该重视相关系统的建设与完善,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和谐社会。

[1]侯 峰,刘利粉.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统计教育,2008(4):14-16.

[2]郭亚军.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3]欧阳建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综合评价体系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06(2):16-22.

[4]孙利娟,邢小军.区域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述评[J].价格月刊,2010(1):75-78.

[5]刘 晶.城市居家老人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上海为例[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7:188-189.

[6]王 爽.中国和谐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7.

[7]朱孔来.对和谐社会统计监测问题的思考[J].统计与决策,2007(5):56-58.

[8]吕祥永.中国社会和谐水平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D].济南:山东大学,2006.

[9]辛 玲.科学发展观下社会和谐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7(17):61-62.

[10]陈 燕.长沙市和谐社会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7.

[11]齐 心,梅 松.大城市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统计研究,2007(7):17-21.

ComprehensiveevaluationonconstructionofharmonioussocietyinLiaoning

SHAN Yi-bin1a, FENG Ru2, WANG Shuang1b, SONG Gang2

(1. a.College of Tourism; b.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Dalian Univ., Dalian 116622, China;2. Center for Development Studies on the 21st Century,Dalian Univ. of Technology,Dalian 116024,China)

According to the building principle of index system of harmonious society, the paper set up the basic frame of index system of harmonious society, and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current situatio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level of harmonious society in Liaoning by using the related data. It put the focus on exploring the issues cropped up in Liaoning'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etting up new evaluation criterion and achieving the development targets of harmonious society.

harmonious societ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comprehensive index method; Liaoning

1671-7041(2010)05-0075-04

C812

A*

2010-04-21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

(L08BTJ014)

单艺斌(1958-),女,辽宁锦州人,教授;

E-mailsyb9993@163.com

猜你喜欢

辽宁辽宁省指标体系
辽宁之光
读辽宁 爱辽宁
读辽宁 爱辽宁
辽宁舰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辽宁省环境保护厅与辽宁省气象局进一步深化合作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辽宁省推广“煤改气”供暖执行居民气价
辽宁省建环保举报奖励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