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普通高校武术教学内容设置现状及其优化策略
2010-11-23李玫红付新国
李玫红付新国
(1.河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2.新乡市体育运动学校,河南 新乡 453007)
河南省普通高校武术教学内容设置现状及其优化策略
李玫红1付新国2
(1.河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2.新乡市体育运动学校,河南 新乡 453007)
教学内容的合理化是提高学生兴趣和教学质量的关键,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按照普通高校武术选项教学的目的与任务要求,对普通高校武术教学内容设置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调查分析,从学生主体的实际需要出发,重点提出了高校武术教学内容优化设置的具体原则和方法,为高校武术运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
普通高校 武术教学内容 设置现状 优化策略
1 前言
武术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防身健体、修身养性、娱乐表演、竞技比赛和防病治病等功能,是全民健身锻炼的重要手段之一,深受我国各族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武术作为高校体育教育的主要教学内容,上好武术课,对弘扬民族文化,增强学生体质,以及提高全民健身意识和素质都起着积极的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新《纲要》的实施和素质教育改革的全面深入推行,高校武术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有时一学期的教学任务都不能按时顺利完成,高校武术的未来发展令人担忧。教学内容的合理化是提高学生兴趣和教学质量的关键,我们必须改革不适应时代与社会发展的教学内容,把原有武术教学内容重新优化组合,制定出适应高校武术发展需要的教学内容。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河南省普通高校开设武术教学的54所高校中的36所高校的武术教师和学生为调查对象,尽可能从不同侧面、角度调查了解河南省普通高校武术教学内容设置现状和学生武术需求。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依据本研究目的和内容需要,查阅、收集和整理了中国学术期刊网上与本研究相关的学术论文以及相关理论书籍,了解相关研究现状和前人研究成果,对其进行分析和整理。
2.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遵循体育科研方法关于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原则设计调查问卷。对问卷的发放与回收工作,采用以各调查学校为单位,由负责武术教学的教师现场发放和回收,保证了问卷回收的有效性。
2.2.3 专家访谈法
利用“第二届世界传统武术节”和河南省“校长杯”网球赛的机会,接触并访问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和工作在高校武术教学第一线的武术教师、学者,获得了有利于本课题研究的第一手材料,这对本课题的顺利完成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2.2.4 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对本文调查获得的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河南省普通高校武术教学内容设置现状调查与分析
武术运动有功法、套路和搏斗三种运动形式,教学中可以开展的项目有较大的选择余地,能适合不同人的需要。教学内容的合理化是提高学生兴趣的关键,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及教学目标的实现。由表1调查结果显示,开设初级拳械套路类教学的占被调查学校的96.43%,开设散打和女子防身术的学校分别占35.71%、17.86%,开设少林拳和南拳的学校分别占28.57%、3.6%,可见,目前河南省普通高校武术选项教学内容设置上,基本上沿用了很久的初级类拳械,是以几个初级拳械套路教学为主,以运动套路为中心,而养生健身功法和实用格斗技术相对来讲又是极其的缺乏,使教学缺乏娱乐性、基础性和时代性的教学内容。
表1 普通高校武术选项技术教学内容设置统计表(N=28)
3.2 大学生喜欢学到的武术内容调查与分析
兴趣和爱好是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重要因素,教学内容若能满足学生需求和社会发展,不仅有利于武术在高校的继承和发展,也能使武术课堂教学效能达到最优化。
从表2中可以看出,在被调查的345名男生中,有94.78%的男生选择了喜欢散打的教学内容;在被调查的248名女生中,分别有97.98%、83.06%的人选择了女子防身术和散打。可见,当代大学生对技击运动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其中,女子防身术
深受女大学生青睐;而开设散打和女子防身术的分别仅占被调查学校总数的35.71%、17.86%,这与学生的武术需求产生了很大差距,致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武术运动失去了最初选学武术的兴趣;同时也导致学生产生了认识上的错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武术和散打是两码事,武术只是花拳绣腿,是只能个人用来练习和表演的套路练习,毫无实战作用。武术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和目的,高校武术在课堂上出现了“课堂教学温度不高”,教师教不出热情和兴趣的现象。
表2 学生最喜欢的武术术科教学内容调查统计表(N=593)
目前高校武术教学内容与学生需求和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这与学生对武术的认识会有一定的差距,不能充分反映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需要,也不利于武术在高校的继承和发展。
3.3 普通高校武术教学内容优化设置策略
高校武术教学内容的优化设置,要以解决过去和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为重点,采用多种行之有效的优化策略和方法,找出普通高校武术教学和社会的连接点,并结合大学生的兴趣对原有教学内容进行加工、改造,激发学生学练武术的兴趣和动力。
3.3.1 高校武术教学内容优化设置的原则
武术教学是高校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普通高校武术选项教学内容的优化改革须按照体育教学的规律、要求,并遵循一定的原则。优化原则是针对解决教学中所存弊端而确立的,这些原则在运用上不是彼此孤立分开的,而是相互联系,共同发挥作用的。
3.3.1.1 教育性原则
要根据社会需要,从育人出发去选择教材。所选教材应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和终身体育锻炼,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教养,培养爱国思想和优良品德、进取精神和创造性。俗话说的好:练拳即修身,练功即养性。中华武术讲究“形神兼备,内外兼修”,其中的“内”即指品性的修炼,“外”即指技艺的修炼。“文以评心,武以观德”,说明武德在中国文化方面的重要地位。在高校武术教学中,我们应将这些优秀的民族传统思想道德内容溶涵于教学之中,这既有利于厚重教学内涵,增进学练乐趣,又有利于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道德素质。
3.3.1.2 科学性原则
教学内容科学性原则就是指所选的教学内容,应是有利于学生身体锻炼和运动技能的提高,并是安全的。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一般应体现在以下方面:
所选教材的难易、比重、顺序和定量要求,都应符合学生特点、身体素质发展和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
教材应符合学生认识活动的规律和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还应符合教材本身的内在联系,由简到繁,有易到难,循序渐进,系统连贯,并不断更新和丰富教材内容,使之具有时代特点。
所选教材应符合不同年龄、性别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学生所需要和感兴趣的。教材有利于学生获得成功和愉快的体验,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
教材选择应体现全面与重点相结合,既要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也应考虑学生个体需要;既要力求精炼,也要重点突出,并与教学时数相一致。
武术内容丰富多彩,主要包括拳术、器械、对练、集体项目,以及散打、推手和各种功法运动等等,这是几个初级拳械套路所无法涵盖的。然而高校武术选项教学时数有限,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将所有的武术内容都教给学生,我们应该考虑如何将那些能够代表各类武术运动形式的武术内容进行优选组合而后开展,这样,既能防止教学内容过多所造成的学时紧张和学生学习压力大的不利局面,又能够起到以点带面,满足学生对中华武术较全面了解和求知欲望的作用,从而有效提高武术教学效果。
3.3.1.3 健身性原则
练武对外可以强筋健骨,壮体魄;对内能理脏腑、通经脉、调精神,历来被人们视为养生之道。武术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让学生掌握武术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和科学锻炼身体的理论与方法,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教材设置应具有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和增强学生体质实效的技术内容,以此来构建武术教学内容结构。
3.3.1.4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体育教材一般是以实践性教材为主体,其发展趋势是适当增加理论知识教材。按照国家教委1992年颁布的《教学指导纲要》中规定,每学年理论学时不得少于总学时的1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强调学生在掌握各种技术动作的同时,学习到相关的理论知识,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使教学内容进一步科学化、结构化和实效化。
3.3.1.5 实效性原则
“武术”中的“武”就是格斗的意思,而“术”就是格斗方法。所以说,武术动作所具有的攻防技击性就是它的本质特征,是武术的生命力所在。武术教学中可以开展的对抗性项目有很多,如散打、拳击、推手以及能在课余锻炼以致今后体育锻炼中应用的武术技术等内容,我们可从中对其进行优选设置,使其合理地成为武术教学内容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3.2 高校武术教学内容优化设置的方法
3.3.2.1 精简套路动作的方法
目前河南省普通高校武术选项的教学内容,基本上都是以几个初级拳械套路教学为主,大量的套路动作教学,使绝大多数从未接触过武术的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动作顺序的记忆上,很难真正理解武术动作的内涵,从而影响学练武术的兴趣。
表3 武术教学内容应从哪些方面进行优化的调查统计表(教师用表)
学生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套路动作多变、路线复杂、重复动作过多。由表3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有78%的武术教师认为应该从简化套路动作来进行教学内容的优化。由此,我们可改变传统的教学内容,创编简短、有表现性、观赏性、有代表性的动作作为教学内容,优化教材内容难度。如将弓步冲拳、弓步击掌、马步冲拳、马步击掌这四个动作只用一个弓步冲拳或马步击掌代表就可以了,这样做能使繁多的套路动作变得简要、易懂、易学,有效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为避免精简套路动作影响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结构的继承与发展,我们可对初学者采用精简套路动作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武术基础动作的要领和技击涵义,激发学生学练武术的兴趣和意识。在此基础上开办提高班,教授学生学习完整的传统武术文化。
3.3.2.2 优化设置养生功法运动的方法
养生功法运动是我国武术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养生功法运动以其有病治病,无病防病、强身健体为练功准则,以调息、行气、导引、意领、按摩为练功方法,在益气养血、调节人体内脏功能等方面,起到了其它体育运动无法取代的健身功效。高校武术选项教学中设置养生功法运动的仅占所调查学校总数的20%,而希望开设养生功法教学内容的学生,却占所调查学生总数的49.92%(表4)。因此,从民间广为流传的养生运动中优选出一种或两种健身功法,将其设置为武术术科教学内容之一,既是贯彻终身体育思想、满足学生健身心理的要求,又是实现高校武术教学培养目标的需要。
3.3.2.3 优化设置对抗性运动项目的方法
对抗性运动又称技击运动,它是武术技术、方法的提炼,是格斗经验的总结,是推动武术发展的主要动力。其内容主要包括散打、拳击、推手、短兵、擒拿格斗和女子防身术等。对抗性练习和套路练习是武术运动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甚至是缺一不可的。因此,在武术普修教学中开设对抗性运动项目已成为发展武术教育,提高学生防身自卫能力的势在必行之举。
3.3.2.4 拓宽武术理论知识教学范围的方法
丰富的理论内容是对实践课教学的指导和补充。从表4调查情况来看,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武术理论内容和学生希望学习的武术理论知识有所出入,大多数学生喜欢养身、健身的武术理论,最希望学习武术运动卫生保健知识和武术图解知识与识图方法,这些理论也正是与现代终身体育和提倡“健康第一”理论相吻合。
表4 理论课讲授内容与学生希望学习的武术理论知识调查对比表(N1=49,N2=593)
理论课教学,除讲述大纲规定的内容外,开展武术养生、保健教学与讲座,重点介绍利用武术运动进行养生、健身、防病及对出现的身体异常现象有针对地康复和养护的方法,结合实践教学,采用“每日一题”,对常见运动性创伤的预防与处理进行理论讲述,并进行必要的实践,以扩展自我学练武术的应用范围,同时也加强了自我练习的医务监督,从而提高学生武术运动健身方法的科学性。
3.3.2.5强化常规内容教学,增设自选套路教学的方法
武术教学常规内容包括专项素质、基本技术及套路。教学中往往只注重套路的掌握,而忽略专项素质、基本技术及套路的演练水平的提高,要强化基本技术教学,多讲解演练技巧和动作的表现力,多讲套路动作的技击实例,不断进行实践,提高演练、技击水平,为今后的自我学练打好基础、增加功效。
在完成常规套路教学基础上,引用目前社会上流行的武术运动项目和健身内容等完全可作为教学内容进入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学生的爱好和特长,指导学生从中选择一个适合自己并喜爱的套路作为学习内容的补充,让学生课外自学,课上进行技术咨询、疑难解答、指导帮助学生提高自学能力。通过教学、自学中的互相交流,提高学生的演练水平技巧和技能,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
3.3.2.6 重视武术内容的健身性和趣味性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从这个意义来讲健身性应作为教学内容的出发点,使高校武术教学的发展方向应由竞技化向健身化、娱乐化、趣味化这一教育主流等方面转化。从对593名学生的调查中可以看出,学生除了喜欢教学内容的技击性外,有88.7%的学生希望武术教学内容注重健身性,希望教学内容注重趣味性的占被调查学生的67.12%,这说明学生已经认识到健康与体育运动之间的紧密关系和终身体育的健康意识,希望通过武术锻炼来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4 结语
高校体育工作正朝着快乐化、生活化、多样化、人文化、知识化和终身化的方向发展。在未来的武术传播中,攻防格斗和健身内容应成为普通高校武术教学的重要内容,具有文化性、技击性、健身性的传统武术项目将使其更有利于在国内外社会的传播,活跃社会文化生活,促进社会发展。
技击是中国武术的根本特征,可以说传统武术的技击性和健身性特点是其传播于社会的重要因素。高校武术教学应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来选择教材内容,要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及爱好,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性、健身性、趣味性,重视引导学生真正懂得身心健康对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的重要性,以体现高校武术“以人为本”、生活化、多样化、人文化、知识化和终身化的特征,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参加武术锻炼兴趣,为以后从事武术运动乃至终身进行武术锻炼打下基础。
[1]陈建绩主编.体育教学新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2]蔡仲林,周之华主编.武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3.
[3]毛振明主编.体育教学论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蔡仲林.试论学校武术教学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2).
[5]贾成波.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普修术科教学内容优化的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6]舒宗礼,夏贵霞.普通高校武术教学内容改革趋势与对策[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6):198-200.
[7]朱 雄,汪 琼.对普通高校武术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研究生论文专刊,2006(2).
[8]郭连合.高校体育课教学内容优化与教法改革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1(3):35-36.
[9]马 剑,邱丕相.从科学和人文精神看武术的生存与发展[J].体育学刊,2004(6):65-68.
College Wushu Status of Teaching Content and Optimization Strategy in Henan
Li Meihong1Fu Xinguo2
(1.P.E.School of Henan Normal University,Xinxiang Henan 453007;2.Sports School of Xinxiang,Xinxiang Henan 453007)
Rationalization of teaching content is the key to improve students interest and teaching quality.This paper adopts literature data method,questionnaire survey,expert interview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in accordance with the ordinary college Wushu options teaching purpose and mission,according to the status quo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college Wushu teaching content,from students'practical needs,focuses on the concrete measures and methods of Wushu teaching reform in colleges,optimizing college Wushu movement,trying to provide the theory basis and the reference for the comprehensive,coordinate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Wushu in colleges.
colleges Wushu teaching content set status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G85
A
1004—5643(2010)12—0068—04
河南省社科联课题一等奖。
1.李玫红(1978~),女,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学校体育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