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复方对罗非鱼嗜水气单胞菌病的防治效果
2010-11-22彭金菊梁淑鋆梁景新安守文曾令军
彭金菊,梁淑鋆,马 驿,曾 丹,梁景新,安守文,曾令军
(广东海洋大学动物医学系,广东湛江524088)
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普遍存在于淡水、污水、淤泥、土壤和人类粪便中,对水产动物、畜禽和人类均有致病性,是一种典型的人、兽、鱼共患病病原菌,人感染后可导致腹泻[1]。嗜水气单胞菌病是罗非鱼最常见细菌性疾病之一。目前,治疗细菌性疾病的最常用药物是抗生素和合成抗菌药,但具有产生耐药性、导致药物残留等缺点。我国传统中药除可克服前述缺点外,还可增强水产养殖动物免疫力,因此,使用中药或中药的有效活性成分,以取代部分高残留药物的研究尤为重要[2]。试验表明,中药及中药复方对嗜水气单胞菌有较好的体外抑制效果[3-5]。本试验选取体外抑菌效果较好的几种中药组成4种复方,通过给罗非鱼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观察中药复方对其防治效果,为使用中药防治水产动物疾病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中药材五倍子、诃子、黄芩等均购自湛江市药材市场。嗜水气单胞菌由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菌种保藏中心提供,编号:AS1.1801。罗非鱼体重8~10 g,由湛江某鱼苗养殖场提供,试验前在22℃±2℃水族箱中驯养15 d,定时定量喂食和换水。
1.2 方法
1.2.1 试验分组 试验设阴性对照组、阳性感染对照组、不同方剂试验组。Ⅰ组为不感染细菌阴性对照组,Ⅱ组为感染细菌阳性对照组,不同方剂组饵料中添加的药物分别为:Ⅲ组为花椒和五倍子、Ⅳ组为夏枯草和五倍子、Ⅴ组为黄芩和五倍子、Ⅵ组为诃子和五倍子。分别进行治疗试验和预防试验,治疗试验每组80尾罗非鱼,预防试验每组75尾罗非鱼。
各组均设一个重复组。
1.2.2 饵料配制及投喂方法 各种复方均由两种中药组成,将两种中药按1∶1等量混合,加工成粉末状,按饵料的3%和2%定量添加。中药粉末加水煮沸30 min后,将药渣药水与饵料混合拌匀,制成1.0 mm粒径的颗粒饵料,晾干备用。每天按鱼体重的2%分2次定时投喂饵料。
1.2.3 嗜水气单胞菌菌液的制备及人工感染试验将嗜水气单胞菌接种于普通肉汤中,30℃恒温培养8~12 h,采用平板计数法计数,用肉汤稀释至所需浓度。通过预试验筛选能引起罗非鱼死亡的嗜水气单胞菌的数量,每尾腹腔注射浓度为1010CFU/mL的细菌混悬液0.1 mL,阴性对照组每尾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 mL。治疗试验:攻毒当天投喂添加3%中药的药饵,连续给药观察15 d;预防试验:连续投喂添加2%中药的药饵15 d后注射细菌,自攻毒之日开始连续观察15 d。统计各组死亡鱼数量,按鱼病常规检验方法剖检、分离体液及组织中细菌镜检,确定死亡原因。
1.2.4 防治效果评价用保护率进行评价,保护率(%)=(阳性感染对照组的死亡数-药物试验组死亡数)/阳性感染对照组的死亡数×100。
2 结果
2.1 病死鱼的剖检结果及细菌形态特征 罗非鱼攻毒后食欲减退,部分试验鱼体色开始变黑,3 d后开始出现死亡,第6天至第10天死亡数较多,第12天后未见死亡。死鱼呈典型的出血性败血症,体色黑,体表有溃疡,胸鳍、腹鳍基部及眼眶出血,肝呈灰白色、肿胀,肠管出血,腹腔内有淡红色腹水,严重者内脏出现出血性坏死。分离体液及组织中细菌进行培养鉴定,每个平板菌落形态相似,为圆形、大小一致、菌落表面光滑、边缘整齐、微凸、呈乳白色。镜检为革兰阴性、两端钝圆、散在或个别成双排列、无芽孢的杆菌,与试验前感染的嗜水气单胞菌的形态特征相同。
2.2 不同中药复方对罗非鱼感染嗜水气单胞菌的治疗效果 治疗试验结果见表1,攻毒后阳性对照组罗非鱼死亡24尾,存活率仅为70%。投喂药饵组的罗非鱼死亡率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投喂药饵组的存活率均高于阳性对照组,4种中药复方对罗非鱼的保护率分别为83.33%、66.67%、58.33%和 62.50%,花椒/五倍子组成复方的保护率最高,对罗非鱼嗜水气单胞菌病的治疗效果最佳。
2.3 不同中药复方对罗非鱼感染嗜水气单胞菌的预防效果 预防试验结果见表2,攻毒后阳性对照组罗非鱼死亡18尾,存活率为76%。投喂药饵组的罗非鱼死亡率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投喂药饵组的存活率均高于阳性对照组,4种中药复方对罗非鱼的保护率分别为72.22%、88.89%、94.44%和94.44%,黄芩/五倍子组成复方以及诃子/五倍子组成复方的保护率均很高,对罗非鱼感染嗜水气单胞菌的有很好的预防效果。
表1 不同中药复方对罗非鱼感染嗜水气单胞菌的治疗效果
表2 不同中药复方对罗非鱼感染嗜水气单胞菌的预防效果
3 讨论
3.1 中药复方对罗非鱼嗜水气单胞菌病的防治效果 五倍子含鞣酸,有收敛作用,能使皮肤黏膜、溃疡等局部蛋白质凝固,能加速血液凝固而达到止血效果;能沉淀生物碱,对生物碱中毒有解毒作用[6]。试验中采用五倍子与其他中药组成复方,治疗和预防罗非鱼感染嗜水气单胞菌的作用明显,治疗组和预防组的死亡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且预防组的死亡率明显低于治疗组。其中将花椒/五倍子组成的复方按 3%拌饵饲喂,治疗效果最佳,存活率达95%;将黄芩/五倍子组成复方以及诃子/五倍子组成复方按2%拌饵饲喂,预防效果最好,存活率均为98.67%。姜蕾等[7]报道五倍子对温和气单胞菌所致鲤鱼细菌性败血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1.0%和0.5%药饵预防组死亡率比对照组降低了33%,差异极显著(P<0.01);1.0%与0.5%药饵治疗组死亡率分别为17.0%和21.0%,较对照组极显著降低(P<0.01)。由此可见,五倍子及五倍子与其他中药组成复方在防治水产动物细菌性疾病方面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3.2 中药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 中药在水产养殖中的主要作用有:防治疾病、增强免疫力;促进生长,提高饲料报酬;提高存活率,促进繁殖;作诱食剂;改善水产品;减少应激作用,增加动物的耐受力;防霉防腐等作用[8-10]。不同中药对嗜水气单胞菌的体外抑制试验结果表明[5],五倍子、花椒、夏枯草、黄芩、诃子对嗜水气单胞菌的 MIC分别为 1.563 mg/mL、6.25 mg/mL、6.25 mg/mL、12.5 mg/mL、6.25 mg/mL,与恩诺沙星(MIC 为0.0625μg/mL)相比,抑菌效果相差较大,但将中药组成复方后,对嗜水气单胞菌病的治疗和预防效果较好,这充分证明中药标本兼治的优越性,体现了中医所说“药有个性之特长,方有合群之妙用”的精妙之处。同时,中药治疗水产动物疾病能有效防止药物残留和耐药菌株出现,值得应用推广。但无论是单味药还是联合用药,其抑菌的具体成分、作用方式和机理如何,仍需要今后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1] 郭闯,王永坤.嗜水气单胞菌研究进展[J].水产科学,2003,22(6):48-51.
[2] 杨永仙.抗生素和中草药在水产养殖疾病防治中的作用[J].云南农业,2008(6):17.
[3] 薛仁宇,曹广力,魏育红,等.细菌性"颤抖病"病原的体外中药药敏试验[J].水利渔业,2002,22(2):39-41.
[4] 曹红峰,宋靖芳,李国庆,等.中草药对嗜水气单胞菌ST-3-3抑菌作用的研究[J].中医药导报,2007,13(5):87.
[5] 彭金菊,马驿,梁淑鋆,等.抗菌中药及其复方对嗜水气单胞菌的体外抑制效果[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623-13625.
[6] 李秀萍,李春远,渠桂荣,等.五倍子的研究概况[J].中医药学报,2002,30(3):72-74.
[7] 姜蕾,郑曙明.五倍子对鲤鱼细菌性败血症的药效试验初报[J].中国农学通报,2006,22(5):460-464.
[8] 李顺才,杜利强,安瑞永.水产动物中药添加剂的作用机理及应用概况[J].水利渔业,2007,27(6):102-104.
[9] 吕欣荣,肖克宇.中草药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的应用现状[J].内陆水产,2007(9):29-31.
[10]温周瑞,刘慧集,骆敏,等.中草药对水产动物免疫作用研究进展[J].水利渔业,2004,24(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