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时反馈,培养盲生自主学习能力
2010-11-18翟晓东
翟晓东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盲生由于视力障碍,学习数学较为困难,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更多地关注他们,立足于主动发展,遵循“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促教,能学不教”的基本原则,以“学”为中心开展课堂教学。近年来,笔者为此实践与思考,通过适时学习、反馈调查,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关注课前预习反馈,增强自主学习意识
通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盲生对课前预习具有普遍随意性,只注重课堂上的时间,认为只要课上认真听讲,课后按时完成作业即可,忽视课前预习这一重要学习环节,课前不预习或预习不充分,课堂听讲难以收到实效,课堂学习效率低下。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预习学案,减小认知梯度,以利于学生完成对新旧知识的建构。学生依托学案的环节设计有目的地进行预习,就能有效完成预习任务,并写出自己的收获和困惑,教师再及时调整教学设计思路和方案,就更能有效促进教学。
二、关注课堂学习反馈,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在课堂上通过现场提问、练习反馈、座谈等方式随机了解学生掌握的课堂学习情况。反馈情况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学生对概念的掌握情况参差不齐,二是对例题缺乏变通。
1.概念掌握程度反馈调查
在概念教学之后,教师往往通过现场提问或学生举手回答进行随机抽查。从多次抽查的统计结果看,学生对概念的掌握情况参差不齐,不尽如人意,需要教师加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反思概念形成的过程,多问几个为什么。
例如,对“函数”定义的理解,可以提出反思性学习提纲:①研究对象是什么?②研究对象之间有什么关系?③x的值与y的值如何对应?④x与y间的这种关系叫做什么关系?经过反思、深化,学生对函数定义理解,并在头脑中对函数的定义形成较完整的概念,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函数关系本质属性的认识,深化学生的知识建构。除此,也可通过设置不同层次的递升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实施分层教学。通过自主学习和积极反思,学生不仅能使已有知识形象化、具体化,而且能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加全面、深刻,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例题理解程度反馈调查
数学例题是数学教材的一个核心内容,具有示范性、科学性、代表性等特点,是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基本技能的载体。在例题教学后实施跟踪练习,从练习反馈情况看,例题并没有充分发挥引领作用,一些学生解题思路模糊,缺乏变通。
为此,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方面对教材中的例题进行适当取舍和调整,并吸收生活中的鲜活题材,设计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数学例题,并采用螺旋变式帮助学生建构有价值的探索研究体系,展示数学知识产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引导学生从“变”的现象中发现“不变”的本质,从“不变”的本质中探究变化规律;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对例题解析过程进行认真反思,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并通过反思促进学生新的行为结构和认知结构不断建立、完善,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有效教学。
三、关注课后学习反馈,提升自主学习层次
课后学习是学生深化知识、巩固知识、检查学习效果的重要学习方式。通过每天的练习发现问题,及时找学生进行谈话,并结合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反思情况。教师适时指导,促进学生提高数学意识,优化思维品质,提升自主学习层次。
1.课后练习反思情况反馈调查
通过作业反馈和个别访谈,发现多数学生对课后巩固练习的反思表面化,很不深刻。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反思:反思自己是否已把握与问题有关的知识结构,是否达到了掌握知识的目的;反思解题思路,根据题目的基本特征,进行多角度观察、联想,找到更多的思维渠道,探索更好、更简便的解题途径;反思此类问题有无规律可循,改变条件、结论,以探索新命题;反思同学的解题过程,体验他人的思路和技巧,引发再创造。通过反思,有利于学生深层次的知识建构,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层次。
2.所学内容反思情况反馈调查
我们通过问卷调查还发现,只有25%的学生对一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反思,低于20%的学生根本就不反思,高于60%的学生对一节课所学内容的反思具有随意性。为了改善这种现状,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难点和疑点,做好听课笔记,并倡导学生及时整理笔记,课后通过阅读笔记,按教师讲解的内容、思路或方法对其反思,从而获得比较系统的数学知识、完备的数学思想和科学的数学方法。
综上所述,适时学习反馈调查不仅能让教师及时真实地把握学情,更好地为学生提供适宜的学习方式,还能为学生的学习注入活力,不断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特殊教育学校)
□责任编辑:邓 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