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脊髓髓周动静脉瘘 1例报告

2010-11-17聂志玲陶福典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0年2期
关键词:脊膜双下肢动静脉

张 腾, 聂志玲, 陶福典

患者,男,57岁,已婚工人,冬泳爱好者。因渐进性双下肢无力、麻木伴二便障碍 8个月,于 2009年 10月 9日入院。患者于 8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无力、麻木,渐进性加重。7个月前渐出现排尿不畅,有尿等待现象。6个月前出现排大便不畅。曾在某市级医院康复科住院(2009年 3月 23~4月 8日),行腰椎 CT检查示:L3-4、L4-5椎间盘膨出;L5-S1椎间盘后突,予腰椎牵引、推拿、针灸等治疗,症状无缓解,但仍可步行。出院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慢性前列腺炎。于 5月 24日晚 6时饭后自行扶楼梯扶手上 6楼回家中卧床休息,1h后突发双下肢颤抖,持续 1~2min后停止,但双下肢已完全不能活动,感觉丧失,二便障碍加重。急收至某省级三甲综合性医院神经内科。入院查体:双上肢肌力 5级,双下肢肌力 0级,双下肢肌张力高,腱反射活跃,双巴氏征(+),双腹股沟以下感觉减退,肛门反射减弱。2009年 5月 28日行胸腰椎MRI平扫 +增强示:脊髓(胸 7椎体平面以下至圆锥)见大范围条状长 T1长 T2异常信号影,脊髓肿胀,团注 Gd-DTPA增强扫描(见图 1),部分脊髓内及脊膜见不规则小结节状强化,椎管内未见肿块,椎旁软组织未见异常。印象:脊髓异常信号影,考虑为炎症。予甲强龙1000mg/日静脉滴注,渐减量后改强的松口服,渐减量至停药,疗程约 6w;并予申捷注射液等药物治疗。住院 36d症状无缓解,出院诊断为脊髓病变,性质待查。(1)脊髓炎?(2)脊髓肿瘤?为求中医治疗于 2009年 8月 20日收住我院神经内科。入院查体:神志清楚,颅神经及双上肢正常。双下肢肌肉无明显萎缩,肌张力低,肌力 0~1级,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肛门反射消失,双下肢腱反射消失,双侧病理征未引出,双腹股沟以下针刺觉明显减退,音叉震动觉消失。入院诊断为脊髓病变,性质待查。脊髓血管畸形(硬脊膜动静脉瘘)?予七叶皂苷钠、长春西汀静滴及针刺、中药汤剂口服、康复锻炼等。右下肢肌力恢复为 2级,左下肢肌力为 1~2级,余无变化。2009年8月 25日转某部属三甲综合性医院神经外科,于 8月 31日行脊髓血管造影,初步诊断为左侧T12硬脊膜动静脉瘘。于 9月 4日又转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神经外科,住院 35d。期间于 9月 7日行超选择脊髓血管造影术。术前诊断:(1)脊髓炎症?(2)左侧 T12硬脊膜动静脉瘘?术后诊断:脊髓髓周动静脉瘘(T10)(见图 2)。因患者家属强烈要求手术,于 9月21日在全麻下行脊髓髓周动静脉瘘(T10)瘘口灼闭术。术中切开硬脊膜即可见脊髓表面迂曲扩张的回流静脉,自第 12胸髓从脊髓左侧腹侧探查见一粗大供血动脉上升至第 10~11胸髓交界处与静脉形成瘘口,电灼该瘘口,见脊髓表面回流静脉及供血动脉无明显变化。术后诊断:脊髓髓周动静脉瘘(T10)。术后曾予甲基强的松龙 1500mg/日静滴,渐减量,于10d后停用。2009年 10月 9日患者转回我院,诉双下肢感觉较前稍好转。查体:双下肢肌肉明显萎缩,双足尖轻度下垂,双足背轻度水肿,双下肢肌力 0级,肌张力偏低,双膝、踝反射消失,双侧病理征未引出,双腹股沟以下感觉减退,以双膝关节以下明显。入院后予七叶皂苷钠(麦通纳)10mg/日静滴,针刺、中药及康复治疗。2w后查体见右下肢肌力 1~2级,左下肢肌力 1级。

讨 论 本例患者脊髓髓周动静脉瘘诊断明确。就诊初期因MRI扫描未见血管流空信号,故多家三甲医院影像科医师均考虑脊髓炎或脊髓肿瘤。但脊髓髓内如此长节段的连续病变用常见的肿瘤及炎症均无法解释。另外患者发病过程、体征及使用激素后病情无好转甚至有加重嫌疑,均无法用脊髓炎解释,而用脊髓血管畸形即可较好解释。此例提示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及骨科临床医师,对于疑难的亚急性或慢性发展的脊髓病变,如用多发性硬化、肿瘤、结缔组织病等无法解释时,即使 MRI增强扫描未提示“血管畸形”,在经济条件允许情况下仍需建议行全脊髓血管造影或长期随访。

图 1 颈、胸、腰、骶椎 MRI平扫 +增强示见长 T1长T2信号

图 2 全脊髓血管造影见(T10)脊髓髓周动静脉瘘

猜你喜欢

脊膜双下肢动静脉
脊柱手术并发硬脊膜撕裂和脑脊液漏的研究进展
急性脑梗死致发作性双下肢无力1例
股骨颈截骨时保留残端的长度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双下肢不等长的影响
黄韧带骨化患者硬脊膜骨化与椎管狭窄的关系
脑脓肿并肺动静脉瘘2例及文献复习
产科患者硬脊膜穿刺后头痛防治
介入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的护理体会
双下肢静脉曲张单侧术后对对侧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临床研究
请您诊断
山羊硬脊膜的微观形貌及三维结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