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三缺口模型看就业结构升级的滞后性※
——以辽宁省为例分析

2010-11-16吴云勇

党政干部学刊 2010年7期
关键词:就业结构标准值第二产业

吴云勇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4)

从三缺口模型看就业结构升级的滞后性※
——以辽宁省为例分析

吴云勇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4)

通过三缺口模型的分析可以看出,辽宁省第一产业产业结构缺口一直居高不下,究其原因,主要是第三产业就业比重较低,即第三产业对第一产业转移的劳动力吸纳能力不足所致。所以,通过多种途径挖掘第三产业就业潜力,应该是辽宁省降低第一产业产业结构缺口的努力方向。

就业结构;产业结构;三缺口模型

配第——克拉克定律提示了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伴随着经济增长,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将不断下降,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将不断上升;同时,就业结构也将发生改变,第一产业劳动力将不断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移,最终实现就业结构由第一、二、三产业为主向第三、二、一产业为主的顺序转变。在此过程中,一方面,产业结构的升级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多数产业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甚至某些产业部门的消亡,从而使这些产业原有的劳动力部分甚至全部丧失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原有产业的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出现,又会提供许多新的就业岗位,吸纳一些高素质劳动力,从而促进就业结构的升级[1]。但是,由于就业结构的演变常常是滞后于产业结构的演变,所以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如果仅凭市场这只“无形之手”进行调节,将不可避免地出现“失业与职位空缺并存”的结构性失业。同时,由于第一产业劳动力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移的滞后,使大量过剩的劳动力滞留在第一产业,将不可避免地出现城乡发展的二元性,轻则会使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重则还可能引起社会的动荡。反过来,还会引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升级所需要的合格的、高素质的劳动力的稀缺,造成劳动力价格上涨,从而使刘易斯提出来的产业结构升级对劳动力转移的“淘干澡盆”的效应并不能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这种就业结构升级的滞后又将不可避免地制约甚至阻碍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升级。[2]

基于此,有必要分析一下:改革开放以来辽宁省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间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否和谐?二者之间应该呈现怎样的演进关系才是最优的?这是众多学者关心的重要课题,也是分析如何通过政府这只“有形之手”,最大程度地降低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劳动力配置低效率和无效率问题的关键。在此,我们将通过构建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三缺口模型来分析这些问题。

一、三缺口模型 (Three-gap Model)

按照三次产业结构划分,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写为GDP)包括:第一产业产值(Primary Industry Product,简写为PIP)、第二产业产值(Secondary Industry Product,简写为SIP)、第三产业产值(Tertiary Industry Product,简写为TIP),即可用下面的等式表示:

该式两边同时除以GDP可得:

PIP/GDP称为第一产业产值比重,SIP/GDP称为第二产业产值比重,TIP/GDP称为第三产业产值比重。

同理,按照三次产业结构划分,国内总就业人员 (Total Employed Persons,简写为TEP)可分为:第一产业就业人员 (Employed Persons of Primary Industry,简写为EPP)、第二产业就业人员 (Employed Persons of Secondary Industry,简写为EPS)、第三产业就业人员(Employed Persons of Tertiary Industry,简写为EPT),则可用下面的等式来表示出这种关系:

TEP=EPP+EPS+EPT

该式两边同时除以TEP可得:

EPP/TEP称为第一产业就业比重,EPS/TEP称为第二产业就业比重,EPT/TEP称为第三产业就业比重。

将式(1)与式(2)联立后,可得

或者用如下式子表示:

式(4)表明: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在总就业人员中的比例相对于第一产业产值在GDP中的比例过高,产生了第一产业的产业结构缺口(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与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之差,即EPP/TEP-PIP/GDP);第二产业产值和第三产业产值在GDP中的比例相对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在总就业人员中的比例过高,产生了第二产业的就业结构缺口(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与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之差,即SIP/GDPEPS/TEP)和第三产业的就业结构缺口(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与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之差,即TIP/GDP-EPT/TEP)。而且,第一产业产业结构缺口等于第二产业就业结构缺口与第三产业就业结构缺口之和。

表1 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间的标准模式

该模型强调了国民经济中三大产业结构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如果第一产业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不均衡,通常情况下是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大于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即第一产业产业结构缺口大于零时,将会导致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较低,第一产业的平均利润低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平均利润。对此可以从两种途径解决:一是增加第一产业产值比重 (实践证明,效果不会十分明显),这就要求在充分挖掘第一产业内部增值潜力的同时,加大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对第一产业的反哺力度,加快第一产业由传统型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速度;二是降低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即加快第一产业劳动力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转移。这就需要政府在保证经济快速、平衡发展的同时,还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加大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对第一产业过剩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总之,第二产业就业结构缺口与第三产业就业结构缺口缩小之时,也就是第一产业产业结构缺口填平之日。可见,这个三缺口模型对于研究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政策性指导意义。

二、基于辽宁省的实证分析

1.国际标准的确立

美国的H·钱纳里和M·赛尔昆两位学者,在20世纪70年代通过对101个国家20多年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进行比较全面的实证研究后,得出了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关系[3],其结果如表1所示。

利用表1中的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间的标准模式”下的第一产业产业结构缺口标准值、第二产业就业结构缺口标准值和第三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缺口标准值,其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在人均GDP为200美元以下时,第一产业产业结构缺口、第二产业就业结构缺口和第三产业就业结构缺口均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但是,在人均GDP超过200美元以后,这三大缺口将会不断地下降,且下降速度将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呈现出加速趋势。

同时,结合表1还可以看出,第一产业产业结构缺口的下降,是因为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大幅度下降造成的。即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将会不断地下降,其就业比重只有以更快的速度下降,才能降低第一产业的产业结构缺口。与之相伴生的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结构缺口也将会同时下降,这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大幅度提高造成的。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将不断提高,其就业比重只有以更快的速度提高,才能降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结构缺口。

总之,当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时,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间的 “三缺口”应该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规律,这是第一产业劳动力持续地、大规模地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的结果,也就是刘易斯提出来的产业结构升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淘干澡盆”的效应。

2.辽宁省现状

表2 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标准缺口

表3 辽宁省1978—2008年间的GDP和三缺口

利用《辽宁统计年鉴2009》中的相关数据,可以测算出辽宁省1978-2008年间的第一产业产业结构缺口、第二产业就业结构缺口和第三产业就业结构缺口。具体如表3所示。

为了更清晰地反映出辽宁省1978-2008年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三大缺口间的变化情况,我们可以根据表3绘出图1。从图1中可以看出,辽宁省1978—2008年间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间的三缺口变化规律基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978-1993年为第一阶段,辽宁省三缺口呈波浪式变化。其中,第一产业产业结构缺口呈先降后升再降再升,即W型变化,且波动幅度较大,缺口值介于13.8%至33.3%之间;第二产业就业结构缺口也基本呈W型变化,且波动幅度也较大,缺口值介于12.1%至36.5%之间;第三产业就业结构缺口基本呈先降后升,即V型变化趋势,1986年以前均为负值,缺口值介于-5.5%至-5.3%之间,1986年以后为正值。

1994-2003年为第二阶段,辽宁省三缺口呈平原式变化。在此期间,辽宁省第一产业产业结构缺口、第二产业就业结构缺口和第三产业就业结构缺口波动幅度较小,处于稳定阶段,其中第一产业产业结构缺口、第二产业就业结构缺口值基本在20%左右,第三产业就业结构缺口值基本在1%至2%之间。

2004-2008年为第三阶段,辽宁省三缺口呈梯田式变化。这5年,辽宁省第一产业产业结构缺口呈不断下降趋势,且波动幅度较大,第一产业产业结构缺口值介于24.7%至35.4%之间;第二产业就业结构缺口基本呈不断上升趋势,但波动幅度不大,第二产业就业结构缺口值介于10.1%至13.8%之间;第三产业就业结构缺口呈不断下降趋势,且波动幅度较大,第三产业就业结构缺口值介于10.9%至24.1%之间。

3.比较分析

我们将辽宁省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三缺口与标准缺口值进行对比,可以发现这样几个特点:

第一,辽宁省第一产业产业结构缺口明显数值偏高。从表2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缺口的标准值可以看出,此缺口最高值23%的出现是在人均GDP处于200美元时,当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时,此缺口应低于3.2%。而从辽宁省来看,此缺口最低值是1983年的11.8%,当年辽宁省人均GDP为512美元,最高年份是2004年的35.4%,此时辽宁省人均GDP已达1913美元。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辽宁省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居高不下,换言之,辽宁省就业比重没有伴随着产业比重的下降而同步下降是理解辽宁省第一产业结构缺口偏高的关键。例如,2008年辽宁省人均GDP高达4576美元(已远远高于 1000美元),产值比重为9.7%(超过1000美元时,标准值最高为12.7%),但就业比重却高达34.4%(超过1000美元时,标准值最高为15.9%),结果造成2008年辽宁省第一产业产业结构缺口仍然高达24.7%(超过1000美元时,标准值最高为3.2%)。

第二,辽宁省第二产业就业结构缺口值也明显偏高。从表2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缺口的标准值可以看出,此缺口最高值5.8%的出现是在人均GDP处于100美元时,当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时,此缺口应低于1.1%。而从辽宁省来看,此缺口最高值是1978年的36.5%,此时辽宁省人均GDP为403美元,最低值是2006年的10.1%,当年辽宁省人均GDP已达2790美元。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辽宁省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一直过高,换言之,尽管辽宁省就业结构比重与标准值相差不多,但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龙头,它的第二产业比重30年来却没有显著下降,这是理解辽宁省第二产业就业结构缺口偏高的关键。例如,2008年辽宁省人均GDP高达4576美元(已远远高于1000美元),就业比重为42%,与标准值(36.8%)相差无几,但产值比重却高达55.8%(超过1000美元时,标准值最高为37.9%),结果造成2008年辽宁省第三产业就业结构缺口仍然高达13.8%(超过1000美元时,标准值最高为1.1%)。

第三,辽宁省第三产业就业结构缺口近五年数据也明显偏高。从表2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缺口的标准值可以看出,此缺口最高值17.9%的出现是在人均GDP处于200美元时,当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时,此缺口应低于2.1%。而从辽宁省2004—2008年来看,此缺口最高值是2004年的24.1%,此时辽宁省人均GDP为1913美元,最低值是2008年的10.9%,当年辽宁省人均GDP已达4576美元。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出:2004年以前,此值较低,甚至为负,似乎多数年份达到标准值。但再作进一步分析,我们将会发现,这种达标是因为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偏低造成的。从标准值来看,当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时,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的标准值应该达到47.3%,但基于1978—2008年数据来看,辽宁省从未达到这个标准,换言之,辽宁省第三产业对劳动力吸纳能力较差是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同时我们还要看到,与标准的第三产业产值比重49.4%(最低值)相比,辽宁省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就需要辽宁省第三产业就业比重达到更高值,才能缩小此缺口。

通过三缺口模型的分析可以看出,改革开放30多年来,辽宁省第一产业产业结构缺口长期处于高位,主要是第三产业对第一产业劳动力转移的低吸纳能力所致。所以,通过多种途径挖掘第三产业就业潜力应该是辽宁省降低第一产业产业结构缺口的主要努力方向,同时这也是辽宁省企业充分利用劳动力低廉这个成本优势开展国际竞争最有效的武器之一。

[1]吴云勇.我国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不同步探因[J].改革,2007,(3).

[2]蒲艳萍.产业结构变动对就业结构增长影响及国际比较[J].现代财经,2005,(2).

[3]H·钱纳里,M·赛尔昆.发展的模式:1950-1970[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31-32.

责任编辑 宫秀芬

F241.3

A

1672-2426(2010)07-0041-04

吴云勇(1975-),男,吉林通化人,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国民经济学研究。

※本文系吴云勇主持的辽宁省教育厅课题“十七届三中全会后辽宁省农民增收路径研究”(2009A263)和辽宁省社科课题“金融危机下,辽宁经济结构优化战略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就业结构标准值第二产业
15个健康“硬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陕西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实证研究
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分析——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
贵州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同关系研究
我国本科院校工科类专业招生规模研究——基于产业、就业结构偏离理论
基于《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的医药全行业绩效评价及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