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编创东北秧歌组合的五种要素

2010-11-16贺麟麟

剧影月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秧歌东北舞蹈

■贺麟麟

编创东北秧歌组合的五种要素

■贺麟麟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五十六个民族,分别具有各自的特色。中国的民族民间舞蹈则风格迥异,灿烂多姿。其中,汉族的东北秧歌就是这些民族民间舞蹈中的一朵奇葩。我国最早的秧歌产生于中原一带,后来传到东北地区,是由汉满两族人民共同培育使它发展起来的。清朝顺治年间杨宾在《柳边记略》中曾有记载:“上元夜,好事者辄扮秧歌。”由此可见,东北秧歌的流传和发展至少有三百年历史。至今东北秧歌舞蹈已经广泛地流行于东北的城乡各地。

东北秧歌组合的编排如同剧目的创作,其过程需要经过多次的修改与调整。另外在组合的创编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把握好五种要素,以及这五种要素之间的联系对组合创作上的一些制约。

一.动作是组合编创中最关键的基础

动作作为组合编创的第一种要素,它包括了动势和连接两个方面,每个组合都是由起承转合的动势和动作之间的连接构成的。

所谓的动势就是指我们编创课上经常所提到的动作的顺势和逆势发展。顺势就是借助一个动作动势的惯性而连接和引深出下一个动作,而逆势,即做反向动作。动作在经过顺势的发展后突然转向逆势发展,使情绪和画面调度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在创编过程中,每个动作必须选择最适合的动势发力方式,这需要根据组合的结构、节奏、情绪这几方面来考虑。一个组合是否自然流畅,就是看整个组合的动作路线是否符合动势的发展方向。

舞蹈动作的连接在创作中最常用到,在编排舞蹈时难免会出现动作“枯竭”,或是在整个组合中没有一个完整的舞段,这个时候可以运用我们所学过的动作加以调整,从而出现新的舞句。运用动势,将舞句衔接在一起从而不断创造新的舞段,在进行动作连接时要掌握好动作的节奏、幅度的大小,动作的转换具有逻辑性,编创组合的过程中应巧妙处理。

在创作东北秧歌舞蹈组合的时候,需要把每一个的动作和下一个动作利用动势连接起来,以此来展示东北秧歌的肩、腰活、膝盖活、身体拧、脚步梗的舞蹈风格。也就是在舞蹈动作上体现出了由脚下的踢步带动上身的扭摆和腕部的绕花的一种协调一致。这样才能表现出的一种自下而上由内到外的协调美。

二.情感是组合创编最主要的表现要素

人们常说舞蹈“善于抒情,拙于叙事”。情感作为创作东北秧歌组合不可缺少的一种表现要素,它主要包括了情节和情绪两种。当然,情节和情绪之间也是有关联的,我们可以从情节中表现情绪,也能够从情绪中安排情节。情感的表达需要同动作相呼应,什么样的情感就需要选择什么样的动作去表现,将动作融入到东北秧歌组合的情感之中,那么,情感与动作的之间的融合就变得非常重要了。在舞台上每一种情绪都需要通过人物的内心抒发出来,而不是在做空洞的表演。情绪一般分为喜、怒、哀、惧四种,从情绪中编排动作,是一种相当可取的方式。在动作中变化适当的情绪,其表现出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所以从这一方面看就需要我们处理好情节、情绪与动作之间的关系。运用动作转换时那种细微的变化来强调喜的状态;“怒”表示气愤和发狂,可以以急促的跺踏、奔跑等类似这样的步伐加上从弱到强到再强到不能欲止的这种渐变的形式和强硬性质的动作来展现;“哀”代表悲伤和痛苦,可以用蜷缩、缓慢发泄式、抽搐等性质的动作来表示,通过这些例子说明并不是跺踏只能表示气愤,其实它们都是融会贯通的,需要根据情节的安排来设定。

三.风格是组合编创中最需要把握好的根本要素

风格融合于动作和情感之中,它与组合的动作、情感是一脉相承的。东北秧歌的总体风格特点是:扭、稳、浪。“扭”是情感,反映的是奔放、欢快、率直、幽默的性格和情绪,“稳”是动作,指的是一个动势的延续和下一个动作的起式,“浪”是情感和动作的统一,指身体动态和情感高度合一的一种境界。而“逗哏”是东北秧歌特有的情趣,来表示传情达意。我们在进行动作编排时可以运用风格特点来确定动作的性质,比如说“稳”我们强调动作的“起承转合”,“逗哏”我们强调动作的“点”、“顿”来表现情感的状态,这些情感、动作的风格特点我们从东北秧歌的“斗蛐蛐”舞蹈中就能体会得到。在组合中,风格就好比人类的灵魂,缺少了风格相当于这个组合不能够“存活”,所以在编创组合时,我们不能缺少了这个根本。

四.音乐是组合编创中的“骨架子”

音乐和舞蹈并不仅仅是规定节奏和控制速度这样一种关系,它做为舞蹈密不可分的一部分,能给予舞蹈与舞者情感上的升华。舞蹈中的情绪往往都跟音乐有一定的联系,是欢快还是是悲伤,从音乐中就能感受得到,它能够为观众制造和提供舞蹈的氛围,所以音乐对于情感有着直接的影响。除了对情感的影响,音乐还具备节奏和速度两种形式,重拍,弱拍等这些代表节奏,慢、快、渐慢与渐快等这些代表速度。在创编动作时则运用节奏和速度来规定动作的性质,比如说音乐中的重拍可以用来表示兴奋和愤怒的情绪,用渐快到快可以表示从恐惧至发狂等等。通常运用音乐编舞时常常会出现这样一种错误,就是动作的性质与音乐的性质过于符合,这就需要在编排时从音乐中丰富或者改变动作的节奏和速度。同样,音乐的选择也很重要,往往从音乐中就能够反映出本民族的风格特点。

五.道具是组合编创中的“插花”

道具,是每个民族传统文化上的一种代表。例如:东北秧歌的手绢花,傣族的象脚鼓,藏族的水袖和彝族的烟盒等等,只要拿出这些道具,不需要舞蹈,人们也会知道这是什么民族的舞蹈,因为它就展现了这个民族的风俗文化。道具本身也有内涵,我们在进行编创带有道具的组合时,需要先了解这个道具的文化,它的来源与用法,如果不了解清楚,那么在进行编创是就很有可能破坏了这个民族的文化和舞蹈的风格。道具编排的方式多样化,可以运用道具本身的功能与动作相配合产生新的创作“火花”,也可以将情感动作寄托于道具上来进行编排等等,但它也会限制着很多的动作,这就需要花很多时间和想法去与道具磨合。

综上所述,组合的取向是我们在编创组合前需要规整的一项内容。我们要对组合进行构思,换句话说就是编排什么样类型的组合,整个组合是以表演为主体、训练为主体、还是以动作技巧为主体,是表现人物、动物还是体现民俗民风,这要求在编创组合前就需要定向,因为这反映了整个组合的状态和内容。待构思完整后,我们需要掌握好以上五种要素,对组合进行编排。

通过自己在编创东北秧歌组合方面的实践,让我明白了问题需要在实践中发现,在实践中解决,从过程中积累自己的经验,从而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编创东北秧歌组合其实需要我们勇于创新,但是在创新中也需要遵循应有的规律,把握好规律,运用妥善的方法,这样才能够使编创的作品能得到更多人的认同和赞赏。当然,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在舞蹈中看演员的内心节奏感的把握和身体的控制能力。总之,想要编排出好的东北秧歌组合,就要求我们在掌握好这五要素的情况下再突破这五要素。

猜你喜欢

秧歌东北舞蹈
Make ’Em Laugh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北地秧歌”的探究
探究河北地秧歌发展受阻的外界因素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秧歌:老北京的“广场舞”
国共争夺东北第一仗:杨国夫勇战山海关
舞蹈课
大东北的春节
雪地上的舞蹈
卷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