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谋杀了《读书时间》搞垮了《百家讲坛》
2010-11-16沈青
沈青
(东北师范大学 吉林长春 130000)
谁谋杀了《读书时间》搞垮了《百家讲坛》
沈青
(东北师范大学 吉林长春 130000)
央视《读书时间》因收视率原因于2004年9月13日黯然谢幕,曾红透大江南北的《百家讲坛》收视率也连连下滑,被指已进入“死亡倒计时”。在分析这两档致力于传播优秀文化的电视节目陷入困境的原因时,有观点将之归于前者的“边缘精英意识”和后者的平民主义。笔者认为这有失偏颇,并通过分析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读书时间百家讲坛高雅文化公共电视
一、电视与高雅文化没有亲缘性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提出几个问题:什么是电视?它允许怎样的对话存在?它鼓励怎样的智力倾向?它会产生怎样的文化??首先,电视在大众文化生活中的主导地位标志着“读书时代”向“读图时代”的转变,或用波兹曼的话来说,由印刷机时代到电视时代的过渡。印刷机时代思想诉诸的是文字,而电视依靠千变万化的图像。按照麦克卢汉“媒介即信息”的观点,媒介本身对所传播的内容有重要影响。电视机前的观众不需要思考,他们只需要等待着被主持人的解说、画面的迅速切换、背景音乐的及时烘托给喂养。这里拒绝思想,拒绝深度。因而从基因上来说,电视与深度没有亲缘性,与高雅文化存在内在的深刻的排斥性。电视人试图逾越这道鸿沟,殊不知,“钢琴无法与吉他合奏”。《读书时间》想恪守坚定的文化立场,走精英路线,是投错了门第;《百家讲坛》从精英路线向平民路线的转变,深谙电视的本质属性。但问题是,当讲坛上的文化精英们津津乐道于宫闱秘史时,高雅便变成了四不像。
二、被消解的知识分子的独立性
知识分子与大众传媒的关系总是说不清,道不明。一方面他们借助媒体,从象牙塔走到了聚光灯下,获得了话语权。他们在电视上指点江山,说古论今,俨然文化的代言人。但很快便发现,当他们云山雾绕地传经布道时,观众纷纷扭转了视线。他们不得不摆下架子,在一个众声喧哗的时代也采取喧哗的方式夺取观众的注意力。他们也发现,电视需要的是表演艺术,没有经济学家站上去讲房价、讲拆迁问题,讲民工问题,这些涉及国计民生议题都被过滤掉了,因为没有戏剧性。
电视讲堂确实容易给我们它在兴办一种大众教育的假象。汉娜·阿伦特有过深刻的洞见:大众教育的危险在于它可能真的变成一种娱乐。有很多过去的作家们经过了几个世纪的销声匿迹,如今又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但我们不知道,他们的作品除了娱乐版还能不能留在人们的心里。这种所谓的公众教育的本质是,市场经济要求电视台追求收视率,知识分子只能降低文化深度以迎合公众。
当知识分子处于边缘时,“你可以看到一些事物,而这些是足迹从未越过传统与舒适范围的心灵通常所失去的”,正是远距离的观望给了知识分子更客观更广阔的视角。但处于公众视线中心的知识分子丧失的是他本应有的独立性,而一个丧失了独立性的知识分子又怎能取信于观众?陈平原说,“当客卿而不是雇员,保持若即若离的态度,可能是知识分子介入大众媒介时应采取的姿态”。而实际情况往往是精英知识分子对学术深度的恪守与市场逻辑相抵触,而若自降身价又为文化逻辑所不容。知识精英们入主追求商业利益的电视无疑是“嫁错了郎”。
三、如何安放收视率低迷的《读书时间》
有没有一片地方可以安放收视率低迷的《读书时间》?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国公共电视的缺席。公共电视包含三方面的含义:第一,以服务公众为原则,不以盈利为目的;第二,以制播具有教育性、文化性节目为主,节目内容一方面要反映本土文化和文化身份,另一方面要兼顾多元化和少数族群;第三,由一个代表公众利益的独立机构负责经营和管理。欧美的公共电视事业经营得很成功,如美国的公共电视网PBS,收视率不高,观众也不多,但是影响巨大,因为社会主流人群都在关注。但在中国没有纯粹的公共电视,有的是四不像的电视。中国的电视台往往在求得公共电视与商业电视的平衡之间举步维艰,如《百家讲坛》力图在精英与大众间搭设桥梁,行使类似公共电视的神圣使命,但商业产品的本质决定了它们迎合观众趣味而导致娱乐化。批评者们认为于丹除了能把《论语》熬成一锅心灵鸡汤外,于传统文化的精髓要义并未能作精妙阐发,另一方面,以商业电视的标准来看,娱乐性又不足,于是《百家讲坛》成了这样的四不像。一个真正承载文化深度的节目在商业电视上难有容身之地。但《读书时间》这样的节目如果放在美国,它可以有维持生存的一方天地,收视群体不大,但很稳定。在中国,公共电视的建立无疑在文化传播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遗憾的是,尽管公共电视的提议已经不是新鲜话题,却一直未见实质成效。
四、小结
电视本身的特性磨平了高雅文化的深度,电视知识分子被消解的独立性令其遭到学者和观众的遗弃,此外最根本的一点即公共电视的缺失造成了《读书时间》的“死亡”和《百家讲坛》的困境。我们期待中国早日有真正的公共电视,由一批真正的精英知识分子守护一片纯净的精神家园。
注释:
[1]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汉娜·阿伦特.《人类的对话中的社会和文化》.自由出版社.1967
[3]爱德华·W·萨义德.《知识分子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