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趋势 两类形态三个模式 四个问题——电视栏目剧现状观察
2010-11-16杨状振
□杨状振
一种趋势
尽管在理论定位上,栏目剧迄今为止还并没有形成一个为各方都共同认可的概念,但它在实践领域突飞猛进的发展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重庆电视台的《雾都夜话》、湖北电视台经济频道的《经视故事会》、陕西电视台的《都市戏碎》、苏州广电总台《故事会》、湖南电视台的《爱情魔方》、江苏广电总台影视频道的《百姓聊斋》、四川电视台的《经济麻辣烫》、东方电视台新闻娱乐频道的《百家心阿庆讲故事》,以及北京电视台文艺频道的《摩登公元后》、生活频道的《大城小事》、南方电视台的《真实故事》等等。
据统计,全国目前有一百多家省市电视台开播了与栏目剧相关的节目,其形制也从10 分钟、15 分钟、30 分钟到40 分钟不等。在收视业绩上,除去重庆电视台《雾都夜话》所创造的6%的高收视率外,浙江电视台教育科技频道的《大侦探西门》、武汉电视台文艺频道的《都市茶座》、湖北电视台的《经视故事会》、南方电视台的《真实故事》等也都进入了该地区收视率TOP10 排行榜。
与高居前10 的收视率形成对应的则是电视栏目剧投入产出比之间存在着的巨大利益空间。以湖北电视台《经视故事会》为例,其年度投入200 万元人民币左右,而其产出却在3000 多万元以上,是投入额的近15 倍。同时,与栏目剧低廉的制作成本相呼应,节目本身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特征和传播特色,不但降低了竞争对手仿制的可能性,也为地方台在经济能力有限的前提下,突破电视节目购买及播出中的瓶颈制约,提供了突围的契机和路径。作为一种在审查机制上相对自由、宽松的节目形态,电视栏目剧凭借着特色鲜明的竞争优势在四年多的时间中迅速发展成为地方电视台市场竞争中的品牌性栏目之一,广泛介入到中国电视市场激烈的竞争格局和创新序列中来。
两类形态
央视·索福瑞媒介调查公司在其2007年公布的 《电视剧收视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报告中指出,栏目剧在2006年已经深度介入到国内电视剧市场的竞争博弈格局中,①并在叙事策略上表现出了新闻纪实与虚拟表演交互错杂的共生形态。结合各家电视台现有的栏目剧运作情况,目前国内市场上的栏目剧表现类型也大体上可以以该论述为基准,划分成彼此联系的两种类型形态:
第一种类型形态以湖南经视的《新闻故事会》为代表,主打“新闻牌”。这类栏目剧通常以本省或本市区域内发生的焦点、热点新闻事件或热门人物为叙事原型,以“场景重现”的方式呈献给受众。在不对真实新闻事件构成背离的前提下进行适度的演绎创作,在强调故事性、人情味、参与性的同时,进一步强化了新闻事件表达的戏剧性效果。湖北经视的《经视故事会》和青岛电视台的《岛城故事》、四川电视台的《经济麻辣烫》等与此相仿。这类形态的电视栏目剧多少带有戏说新闻的性质,在严肃的新闻事件、信息传播和娱乐化的故事表达之间不断游走穿梭,往来于纪实和虚构的边缘。
第二种类型形态以重庆卫视《雾都夜话》为代表,这类栏目剧从叙事形式和表现方法上,更侧重于故事性和娱乐性的打造,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更像是由一个个民间故事连缀起来的荧屏体评书。借助电视媒体的影像传播特点和民间生活的质感及情怀,这类栏目剧的文艺性和娱乐性均超过了事件本身的纪实性价值。与《雾都夜话》相类似的重庆电视台推出的另一档栏目剧《生活麻辣烫》,除去在内容和收视群定位上略有差异之外,节目形态上也基本属于这一类型,浙江电视台影视娱乐频道的《本塘第一剧》、江苏广电总台影视频道的《百姓聊斋》也属于这一形态。
其实,就整个电视栏目剧的节目群体来讲,无论是哪一类表现形态,无论是偏重于新闻性还是偏重于文艺性,最终都无法做到纯而又纯的形态。对于处于交叉地带和边缘地位的电视栏目剧来说,“杂”是构成其本质属性和表现指征的一个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面。
三个模式
对于为数众多的地方台来说,开办电视栏目剧除去经济利益上的诱因之外,更重要的原因其实是迫于竞争压力的无奈之举。事实上,电视栏目剧最初的开办者也都是电视剧竞争市场上的边缘者和弱势群体,这些缺乏全国影响力和雄厚资金作后盾的弱势电视台,在电视媒体间就优质电视剧资源进行疯狂竞价的时候,也被赶到了竞争生存的绝境。当电视媒体领域中有限的资金流和优质资源迅速向少数几个大台汇拢集中的时候,包括不少省级台在内的电视媒体也都开始面临着市场萎缩、节目源匮乏、心理落差加大的困境。在这种危机情势的逼迫之下,地方台不得不去寻找新的发展途径与节目资源。如苏州广电总台《故事会》栏目制片人金磊所说,对于一家市级台来说,从电视剧上已很难再找到新的增长点,民生新闻也已经被人做滥,大型的演艺活动又没有足够的成本和实力,权衡之下只有电视栏目剧最适合地方台的区域传播定位和经济实力。②栏目剧虽不一定能取得高收视率却可以避免低收视率,这对于处于困境中的弱势地方台来说是最好的选择。这也是电视栏目剧最初并不是从强势大台兴起,而是在弱势频道首先得到发展的原因。
也正是由于此,目前全国电视栏目剧较为成熟的三种节目运营模式也都全部来自地方电视台之手。第一种是以苏州广电总台《故事会》栏目为代表的节目运营形态。这种运营形态完全采用体制内运作模式,从拍摄、编辑到后期制作与平台播放全部由电视台内部团队完成。对于一档日播的电视栏目剧来说,每集2500 元的制作成本已接近同类栏目制作成本的底线。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该栏目对优质剧本的广泛搜求和对群众演员的淘汰筛选,成为节目寻求更大发展的瓶颈制约。
第二种是以重庆电视台 《雾都夜话》 栏目为代表的节目运营形态。这种类型采用体制内的公司化运作模式,对节目的制作采取相对独立化、市场化的承包制度,节目完成并通过审查后再由电视台花钱收购。由于有了相对独立的制作团队和多层审查机制,再加上其每集的制作成本保持在20000 元左右,在业内同比处于中上水平,从而使节目的质量、数量和时效性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和保证。
第三种运营模式是一种更为彻底的市场化运作模式,以陕西电视台的《都市戏碎》为代表。这种模式制播完全分离,所有的节目制作环节全部实行社会化运作。社会制作公司提供的节目成品必须统一交由台方组织的专家审看组和观众审看组联合打分通过,然后再由电视台按照实际播出时的收视率成绩支付给制作公司以相应回报,每集从6000 元到12000 元不等。相对于前两种运营模式来讲,这种运营模式下的栏目剧不仅能够保证充足的节目源供应,同时也更能推出受市场欢迎的节目成品,但在统一规划和集中选题,尤其是节目制作者风格的统一和品质提升上,却缺乏必要的跟进保证。
四个问题
在尴尬定位与强劲势头中,迅速发展的电视栏目剧在经历了2005—2008年的摸索、探询与整顿之后,何去何从成为一个让实践者关注和忧心的问题。在一个讲究品牌效应的传媒时代,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栏目剧作为一种新兴的节目形态,尚缺乏成为精品的普遍气魄和能力。这不但因为栏目剧品位时高时低的不稳定状况及节目总体质量的参差不齐,同时也因为其制播机制的不成熟、不完善,以及交流平台完善度的欠缺与滞后。
第一,由于其诞生的环境和成长的条件,栏目剧先天地具有着浓郁的 “草根” 气息和偏重于戏拟模仿的娱乐倾向,这既是栏目剧能够迅速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是容易造成其视野局促、格调低俗的病因。如何避免低俗化倾向的出现,提升栏目剧创作中的审美自觉程度,扩大选材范围,打造出思想性、文化性、艺术性与新闻性、娱乐性相统一的精品,一直以来就是电视栏目剧在发展中的主要课题之一。除此之外,还有对栏目剧中“仿真性”等具体叙述手法的应用上,如何做到既避免“感情造假”现象的出现,又能在场合和频次上充分发挥出 “仿真叙述” 的造境拟情效果,也是令从业者头疼的关键性难题之一。2008年底,第三届全国电视栏目剧年会在广州举行,针对全国部分电视栏目剧制作中的低俗化现象,与会者联合签署了旨在提升栏目剧品位的《南方宣言》,这也是全国电视栏目剧行业自2005年诞生以来,该行业第一次颁布本行业的自律性公约。
第二,在生产机制的完善建设上,目前国内栏目剧的生产90%以上采用的是公司化运作模式。这虽然为电视台节省了人力、物力以及基础设施上的可能消耗,但同时也加大了对栏目剧制作团队及其拍摄选题、制作质量的掌控难度。由于目前社会制作公司人员构成的流动性和其本身趋附盈利的市场本能,很难保证栏目剧生产和运营的规模化、连续性,更不要说选题上的长远规划和必要统筹。从电视媒体自身来看,这一现状的出现极不利于栏目剧自身品牌的形成和系列剧模式的拓展开发。南方电视台虽然在栏目剧制作上推出了“掌控核心资源下的制播分离”方式,③将与电视台合作的制作公司集中进产业基地,以便协作驾驭,但对于绝大多数势单力薄的电视台和无产业基地可用的媒体来说,这一方式显然并不具备普遍的实践意义。
第三,在广告的市场运营上,电视栏目剧与正式电视剧相比,由于在品牌建设上的不足与滞后,导致其在广告运营上往往无法成为大型品牌企业广告主的市场首选。微型的叙事程序和小型化的栏目规模,极容易让品牌企业广告主觉得没有品位,档次低下,无法吸引到理想的消费者群体,从而导致他们放弃选择栏目剧作为企业广告的刊载平台。同时,由于栏目剧在制作上绝大部分采用了外包方式,这也导致了电视台栏目组在植入式广告的市场开发上丧失了主动权,④将这部分保障性收益违心让渡给社会制作公司支配。这无疑会对电视栏目剧的健康成长和播出平台的拓展壮大造成影响及制约。
第四,在栏目剧协作交流机制的建设上,和相对成熟的电视剧运营市场相比,电视栏目剧在体制机制建设和具体操作程序上,都还缺乏具有普遍性的市场交流体系及独立的理论话语平台。对于栏目剧,业界的努力和理论界的漠然形成了鲜明对比。由于缺乏必要的理论论证,在以各种评奖活动为主要表征的电视评价机制及理论研讨领域,栏目剧虽然可以在熟人圈子及小行业范围内获得认同,但始终无法纳入到任何一个大的奖项类别下予以确认和正名。栏目剧的制作者和播出者,也在缺乏理论话语权的前提下,存在着无法获得行业满足度与成就感的心理落差。在具体的操作实践上,2006年在苏州成立的“全国省市栏目剧协作体”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并成为了中国广播电视协会38 个成员单位之一,却无法改变由于栏目剧地域化而形成的市场交流障碍。在一个地方适合的栏目剧,在另一个地方却遭遇着诸如语言表达、生活习惯、审美心理、文化素养等方面的进入门槛,这种现状最终导致的是栏目剧交流平台可操作性及其作用范围的降低与缩小,所能作为的只限于产业链上游的剧本洽谈,而无法就产业链的核心内容——栏目剧成品展开合作协商。
以上几方面的问题都无法在短期内获得速效式解决,这也决定了电视栏目剧走向全国平台和正规化、集约化生产还有重重障碍需要跨越。
注释:
①王永连:《2006年卫视竞争版图大解码》,《荧屏内外》,2007(1)。
②邓 喆:《栏目剧:在实践中成长》,《中国广播影视》,2007(1)下。
③蔡小琰:《栏目剧:柳暗花明? 》,《中国广播影视》,2009(4)下。
④张伍生:《电视栏目剧还能走多远》,《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