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高考1977》的语言特点分析
2010-11-16戴琳
一、电影《高考1977》剧情介绍
电影《高考1977》立足于东北某农场三分场一堆来自北京和上海的知青,他们中有被分场革委会主任(老迟)看好的接班人(北京知青潘志友),更多的则是不堪农场生活,苦苦期待改变 “知识青年”命运的青年人(上海知青张国强、陈琼、小根宝等)。在那个意义非凡的年份的夏秋之际,邓小平的复出,高考制度的改革让几乎在苦中作乐的环境中日益麻木的他们看到了希望…… 但是,就他们所处的年代和环境,要想真正走出“鲤鱼跳龙门”的一步,甚至仅仅是获得尝试的资格都谈何容易,志愿报考和单位推荐的颠覆、青春的萌动和农场管理者思维的差异、渴望改变命运和家庭成分历史“斑点”之间的鸿沟……不同的人,围绕着小小的红色公章,做着命运的搏击。强子的绝食、小根宝的意外弃世、陈琼的反革命父亲风波……他们的身上凝缩着“知青”这个特殊类群所承受的历史苦难。结局是喜剧的,甚至可以说有点跨越历史的理想主义。
二、电影《高考1977》的语言特点
1、普通话与方言穿插交错、交相辉映
纵观整部影片,可以说影片《高考1977》缺乏突出视觉效果的唯美等艺术表现手法,从而必须寻求语言上的解码。众所周知,东北话所具备的亲和力和凝聚力是普通话难以比拟的。影片《高考1977》充分利用方言的作用,其语言在以普通话为主的基础上,适当使用东北话,既满足了剧情的需要、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同时也使得影片在幽默的使用上大放异彩。由于该影片讲述的是东北某农场的故事,因而分场革委会主任(老迟)在整部影片中一直操着一口东北话,比如:“咋的这么热闹?”、“你咳嗽门子噪?”、“一些二嘎屁”、“你糊弄谁?”、“你爱咋咋的”、“整得要死要活”、“嘎哒”、“瞅瞅”等。
2、对白语言深刻反映时代的特征
影片《高考1977》作为献礼影片,导演从一群知青的生活轨迹与命运挣扎中提炼出影片主题,完成了对一个时代特征的祭奠与怀恋。改变是影片也是那段历史中的最强音,正如影片中所说“恢复高考比高考本身更有意义”。语言是承载时代特征的最佳载体,为了很好地重现一个时代的轮廓,导演安排了大量的富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对白语言,如:“分场革委会”、“抓纲抓革、纲举目张”、“历史反革命”、“畏罪前逃”、“摘帽子”、“代表工人阶级向农民兄弟问好,向农民兄弟致敬”、“一不怕若、二不怕死”等等。把那个年代的政治组织话语与电影人物对白错接杂糅,使观众在发出会声大笑的同时,也能迅速唤起观众的政治记忆,让观众感慨改革的伟大、时代的变化。
3.采用极富个性化的语言来塑造人物形象
一部成功的电影离不开鲜活的人物塑造,要想成功地塑造一个人物,除了要有好的故事情节,还必须要有彰显人物性格的语言。影片中的老迟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他身上的戏剧冲突最多,他没文化,是个大老粗。但是他原则性强,党性强,不通情理,甚至有点迂腐,真切地再现了那个时代的农村基层领导干部的形象。这在知青们对“恢复高考”传言猜疑、彷徨、抗争的阶段表现得淋漓尽致,影片中的老迟在知青面前反复强调的一句话:“工农工兵上大学,单位推荐、组织审查,这是毛主席定的章程。能改吗?不能的,也不会改的!”。另外,老迟还经常将一句话挂在嘴边:“你这是缺少组织性、纪律性、原则性的表现。”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老迟也会被父爱感动,被陈琼父亲的一句话感动,“地里的活一耽搁就是一年,这话说得多好呀!那人呢?已经被耽误了十一年,十一年耽误了多少孩子?”,所有的矛盾在“人性”这两个字中悄然冰融。以至于在影片的最后老迟对省招生办的同志说:“为了你的女儿,你敢吗?”,感人肺腑,也展现老迟“人性”的一面。
三、结语
《高考1977》作为建国六十周年的献礼影片,在票房获得大捷的同时,也获得了相当不错的口碑,甚至是很高的评价,该片被观众誉为“近二十年以来国产电影最成功的电影之一”。我想,如果我们能很好地了解这部影片的语言特点,我们将可以更好地欣赏这部影片。
[1]吴俊.电影《律政俏佳人》的语言特点分析[J].电影评价,2007(4):23-25.
[2]游汝杰. 汉语方言学教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3]鲁晓鹏.21世纪汉语电影中的方言和现代性[J].上海大学学报,2006(7):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