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人怎么说

2010-11-15

新广角 2010年11期
关键词:滨海新区天津

滨海新区发展“加速度”

白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正式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之后,天津滨海新区成为又一带动区域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极。根据国务院的要求,天津滨海新区定位为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努力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逐步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型新城区。

去年以来,天津滨海新区紧紧围绕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打好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攻坚战,努力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重要要求,天津市委“构筑三个高地、打好五个攻坚战”的工作部署,着眼统筹布局区域开发,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出用三至五年时间,总投资1.5万亿元全力打好“十大战役”的目标任务,重点开发建设南港区域、临港工经济区、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十大区域,努力把新区建设成为高端产业的聚集区、自主创新的领航区、新型消费的热点区、宜居生态的新城区、和谐社会的示范区、改革创新的先导区,创造新时期的滨海速度、滨海效益、滨海水平。

2009年,滨海新区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经济发展逆势而上,完成生产总值3810.67亿元,增长23.5%,比去年同期加快0.4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完成生产总值2250亿元左右,增长接近26%,主要经济指标基本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目标。

从南到北整体布局由东到西统筹推进

在深入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和产业发展趋势基础上,滨海新区经过深入调查,反复论证,充分研究,作出重大决策,坚决打好“十大战役”。

战役一:加快南港区域建设,以开发南港工业区、轻纺工业园和港东新城为重点,着力打造世界级重石化工业基地和我国北方重要的轻纺工业基地。南港工业区规划面积约200平方公里,定位为世界级重石化产业基地和港口综合功能区,计划总投资8000亿元。南港轻纺工业园规划面积26平方公里,发展纺织工业、电子汽配、新型建材等石化下游产业。港东新城是南港区域的生活配套区和大港城区功能拓展区。

战役二:加快临港经济区建设,以发展造修船、海上工程设备、高速机车等装备制造业为重点,着力打造我国沿海高水平的重型装备制造业基地。临港经济区用海面积205平方公里,总成陆面积200平方公里,其中一期规划面积约80平方公里。

战役三:加快核心城区建设,全而提升核心区载体功能、服务功能和环境面貌。滨海新区核心城区规划占地面积53平方公里,将建设完善一批行政、文化设施,并加强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全力打造精致、大气、洋气、亮丽、富有现代气息和改革开放前沿特色的现代化新城区。

战役四:加快中心商务区建设,以发展现代金融、现代商务、高端商业为重点,着力打造于家堡金融改革创新基地和响螺湾商务商业聚集区。中心商务区规划面积23.46平方公里,其中响螺湾商务区重点建设外省市、中企驻滨海新区的办事机构、集团总部、研发中心及相关配套的现代服务业。于家堡金融区重点发展现代金融服务业。

战役五:加快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以创新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生态环保生活方式为重点,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能实施、能复制、能推广的宜居生态新城。中新天津生态城规划而积30平方公里,规划人口35万人,10年内基本建成。

战役六:加快东疆保税港区建设,以全面提升港口综合服务功能,发展综合航运服务、国际物流服务和保税加工贸易服务为重点,着力打造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程度高、功能齐全的保税港区。

战役七:加快滨海旅游区建设,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充分发挥临京、临海优势,建设成为主题公园、休闲总部、生态宜居、游艇总会为核心、京津共享的滨海旅游城,着力打造我国北方知名的国内国际旅游目的地和高品位的休闲区。

战役八:加快北塘经济区建设,规划占地面积为13.1平方公里,以发展高端国际会议、商务服务、餐饮娱乐为重点,着力打造具有我国北方传统小镇特色的国内外会议举办地和小企业总部聚集区。目前,土地整理工作全面展开,北塘海鲜街投入使用。

战役九:加快西部区域建设,以开发航空谷、渤龙湖和开发区西区为重点,着力打造具有强大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高端企业总部经济区。

战役十:加快中心渔港经济区建设,规划面积18平方公里,以发展水产品加工、集散、物流和游艇制造、展示、维修、销售为重点,着力打造我国北方水产品加工物流产业中心和游艇产业发展基地。

“十大战役”在滨海新区227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从南到北整体布局,由东到西统筹推进,规模庞大,气势恢弘,广泛涉及滨海新区的改革开放、科技创新、功能区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涵盖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经济“量”“质”齐升“战役”攻坚缔造“滨海速度”

“十大战役”如十份答卷,没有一成不变的固定格式,却有统一的“上水平”的高标准要求,这就是又好又快。

滨海新区“十大战役”在2270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如火如荼,全面推进。从北塘到南港,从西部区域到东疆港区,滨海新区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到处车流穿梭、机器轰鸣,到处战旗飘扬、人声鼎沸。置身于滨海新区,仿佛置身于一个大“战场”。

在中新天津生态城,去年才动工的国家动漫产业综合示范园,今年10月份建成投^使用;开工仅三四个月时间,五个生态住宅项目已完成桩基工程。在南港工业区,指挥部的很多工作人员吃住在工地,放弃了一切节假日日夜奋战,保证了建设进度,如今工业区已开工项目4个,标准厂房已现雏形;而南港轻纺工业园起步区基础设施建设也已全面展开,部分项目已具备进场条件。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展顺利,上半年累计完成13.8亿元。

在南港工业区,各专项规划加紧编制和报批,已开工7个,标准厂房正在进行装修施工,天凯烧碱开始打桩,泰达蓝盾正在进行两台罐基础施工,东大化工完成项目部建设,中石油原油商业储备库正进行消防水罐桩基施工,签约项目10个,总投资82亿元,在谈项目18个。

临港经济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0亿元,增长58.7%,实现工业总产值25亿元,增长31%。大机车项目土地真空预压工作已经全部完成,中粮项目招标、施工均在积极进行,围海造陆和航道码头建设继续推进。滨海新区核心区,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继续推进新港公园整修工程完成,森林公园正在进行乔灌木的栽植、补植及门区建设……

临港经济区、北塘经济区、西部

区域、东疆保税港区、滨海旅游区、中心商务区、滨海新区核心城区各个战役,你追我赶,奋勇争先,不分昼夜,强力突进。随着“十大战役”全面攻坚,滨海新区正形成大开发、大发展、大建设的宏大气势和强劲态势。

有一组数字足以令人信服:2009年,滨海新区有50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375个,总投资5182亿元。其中,工业项目189个,投资规模3619亿元;服务业项目149个,投资规模1409亿元;农业及社会事业项目37个,投资规模154亿元。全年竣工项目258个,主要有中石化百万吨乙烯、新泉海水淡化、天碱搬迁改造、北疆电厂一期、天津钢管公司扩能改造、天钢循环经济工程、航空产业园、纺织工业园、丰田RAV4运动型多功能车等项目。中国石化天津乙烯项目建成投产,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到1500万吨,标志着新区成为我国华北地区最大的炼油加工基地。

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开始在太平洋西岸闪耀出令人眩目的光辉!

天津重返国际视野

“天津是一座世界城市,是一个容纳了各国来客、建筑风格和饮食特色的缩微世界。”曾经在天津居住过的美国第31届总统胡佛曾如此描述这座城市。在很多西方人眼中,天津曾是百年多前中国北方开放的最前沿,是接纳西方思想最积极的洋务运动基地,这样的表述,在如今欧洲大学图书馆的藏书中可以轻易找到。但与西方人对北京、上海之外的多数中国大城市的印象一样,天津很多时候停留在他们旧时的记忆中。不久前落幕的夏季达沃斯论坛,把主办地天津重新带回了国际媒体的视野。他们在这里发现了巨大中国全方位崛起的又一个雄心。英国《泰晤士报》说,中国不安于新兴经济增长点过多集中于南方,要唤醒天津这个沉睡的城市,使之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三极”;《华尔街日报》称,北京决心要重振昔日工业繁盛而今落后的中国“铁锈地带”;瑞典《经济周刊》则认为,天津肩负着带动整个中国北方逐步富裕的重任;韩国媒体甚至担心天津激活中国北方板块后将给整个东北亚带来的竞争阴影。

天津重新吸引西方眼球

“这还是5年前的天津吗?”刚从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返回美国的《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对《环球时报》记者讲述了他的感受,“我5年前到过天津。作为一名美国人,到中国访问总是一次比较和被比较的经历。”对于他来说,天津新火车站与纽约市宾夕法尼亚车站不同,所有的电梯都运转良好;天津梅江会展中心的建筑如此巨大,如果放在华盛顿,那肯定会成为一个旅游景点,而“这样一座巨大建筑只用了9个月就建成了”。

感到惊讶的不只是弗里德曼。英国《泰晤士报》此前回忆起了18世纪末英国第一任驻华使节马嘎尔尼的访华之旅。他的第一站就是距北京130公里的天津。这座城市“犹如泰晤士河流经的具有百年历史的船坞——莱姆豪斯”,让他眼前一亮;同时那么多的商铺和清政府建造的大厦,河里有那么多的船队,也让他惊讶不已。《泰晤士报》说,马嘎尔尼游历时,即使是沿河最有效的运输方式也十分缓慢,但如今从北京到天津,充满艺术感的“和谐号”让乘车时间还不到30分钟。

2008年和今年的两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天津举行,让世界再次将目光汇聚到天津。对于将论坛地点选在天津的意义,路透社说,蓬勃发展的新天津本身就成为关注的焦点。“北京东边130公里处的天津随达沃斯闻名世界。”德国《世界报》18日以“中国的巨型城市”为题说,在2000年的卫星照片上,天津仍像是一个典型的省级中心;仅仅10年后,同一地点的卫星照片,却显示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图片:摩天大楼、立交桥和高速铁路。《华尔街日报》说,这个东部的港口城市借承办达沃斯年会,“静悄悄地在提升其国际形象的道路上更进一步”,中国也在重振这个“铁锈地带”(指从前工业繁盛今已衰落的一些地区)。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的文章说,达沃斯选择中国是因为中国经济的优秀表现,而将主办地选择在环渤海湾的大连与天津,同样是因为环渤海经济这几年的优秀表现,可以说,达沃斯夏季论坛见证了“中国经济重心的北移”。韩国《今日亚洲》甚至表示,天津的经济总量3年内将超越广州,8~10年内超过北京。

除了达沃斯年会,今年5月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再次到天津滨海新区餐馆,也曾是韩国媒体竞相报道的焦点。

“金正日去天津是为了寻找罗先港开发模式?”韩国《中央日报》问道。该报说,金正日2004年曾去过天津,当时那里很多地方都很空旷,但6年已过,天津已经随着中长期战略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经济特区滨海新区已经变得让金正日认不出来。《朝鲜日报》还刊登题为“从滨海新区看中国飞跃发展”的文章,称这里起重机生产基地、修船厂、太阳能发电设备、粮食加工基地等大型项目星罗棋布,“园区规模令人震惊”。

西方的记忆停留在“旧天津”

这样密集地聚焦天津,在近年来的国际媒体上并不多见。但实际上,在西方,天津是最早被^熟悉的中国城市之一。至今在欧洲一些大学的图书馆里还能找到这样的介绍:“天津这座城市的命名,源于这里曾经是中国古代皇帝专用的码头,在几百年前,天津堪称世界上规模最大、层级最高的皇家码头。”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历史学教授琳达·巴克特曼也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在清朝晚期的洋务运动期间,欧洲人对天津的重视程度甚至超过北京、上海,因为在一些欧洲人看来,天津既具备像广州、上海那样发展海外贸易的条件,又紧靠中国政治中心,条件得天独厚,所以很多欧洲人是把天津当做“长久立足之地”来看待的。

记者日前在英国《每日电讯报》的网站上输入“TIANJIN”,立刻就跳出了119条关于天津的新闻。对于这座中国城市的过去,该报说,天津最辉煌的年代是清末洋务运动时代。当年的天津因为政治事件风起云涌,中国的各类精英云集津门,使天津以河北区中山路为中心成了中国改革的实验中心,就连今天的深圳也要自叹不如了。在伦敦,记者通过电话向认识的十位英国朋友了解“对天津知道多少”,没想到人人都称知道这座城市。来过天津3次的英国记者巴内特说,“狗不理”包子很好吃,津门大侠霍元甲的传奇也听说过。一位加拿大货运公司代表说,天津是中国最早的集装箱专用港口之一,也是最早与加拿大通航的中国港口之一。

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传媒学教授安德斯·鲍威尔看来,现在有很多欧洲人是抱着“怀旧”心理去天津的,因为在那里,可以看到很多目前已经在欧洲难以找到的老式建筑,还能追忆很多如欧洲传教士、商人等在天津的旧事等。但如果不是“怀旧”,只是看中国,那么西方人看古中国的首选往往是去北京或西安,看现代中国则更愿意到上海或广州。所以在许多欧洲人心目中,天津更是一座印有欧洲印记的城市。

“天津的历史并不短,但它从我们身边消失的时间却太长了。”一个到过中国很多地方的西方人说,“天津似乎是个被遗忘了的孩子,临近的老大哥北京让它黯然

失色”。虽然天津是个有1100万人口的城市,却被“不公平地忽视了”。美国佐治亚州一家网站说,如果北京是中国的前门,那么天津就是中国的后门,“这两个城市是如此的近,又是如此的远”。天津是东西方的聚合点,过去和现在的交汇处。

天津成中国改革新试验田

天津此次重回西方的视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被中央政府赋予了带动中国北方板块经济开发的重任。英国《金融时报》说,“将所有的筹码都放在珠三角、长三角,对于中国这么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而言势必会造成发展不均衡。”《泰晤士报》说,中国政府不安于新兴经济增长点过多集中在南方,因而将天津这个曾经辉煌一时的工业基地定位为“经济增长的第三极”,而这个曾经沉睡的城市,会像80年代的深圳和90年代的浦东一样,给国家经济注入活力。“如果有一天天津被建设成为又一个上海,这并不令人感觉稀奇。”瑞典《经济周刊》说,中国经济从东南沿海向西、向北辐射已是必然趋势,而天津作为渤海沿岸最重要的城市,其任务不止在于自身的发展,还肩负有带动整个中国北方逐步富裕的重任。2008年的达沃斯年会时,“德国之声”也曾以“天津欲掀起中国经济发展第三浪潮”为题做过报道。

在不少西方媒体看来,过去天津长期是重工业和轻工业的中心,最近几年,她向现代科技、生态和环保方向转变,这种转变也是未来中国转变的一个重要步骤。

英国《金融时报》曾提过,2005年,出生于天津的中国总理温家宝带着15位政府部长来到这座城市开了三天的会,进一步确立了发展天津的策略,而“中国政府之所以要开发天津,是一次事关新时代和谐社会的建造实验,中国希望从科技创新的角度在天津营造新的社会发展模式”。

英国广播公司说,天津以“生态城”的形象承办达沃斯沦坛也在帮助中国完善外界形象。中国的环境一直受到世界关注,中国一直提倡要把该国的工业带向可持续性发展方面。《温哥华财经报》称,作为新一轮中国城市开发的明星,天津是最适合推广和普及绿色建筑理念的地方,因为“这里将建设成片的高规格新社区”。加拿大《卑诗省报》则为一则消息兴奋不已:天津这座新一轮开发的重点城市宣布10年内将每年投资7000亿元人民币打造“低碳经济”,这恰是加拿大最拿手的项目。

不过,对于中国把天津打造成“东北亚的枢纽”,几乎所有大企业都在天津有投资的韩国也出现担忧的声音。韩国贸易协会北京办事处崔勇民指出:“将滨海建成东北亚物流中心是对韩国永宗岛新城市发展战略的重大挑战。”《朝鲜日报》说,届时,天津港的年吞吐量将超过釜山港;中国还计划将滨海新区打造成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工程、能源及新材料等基地,这大部分与韩国主要产业相冲突。

不过天津发展中的瓶颈也是显而易见的。国务院发展中心研究员丁一凡说,天津工业化底子太厚,问题也比较多,导致在改制转型过程中包袱过重。“德国之声”说,不断提高的生产和运输成本、金融危机都可能对天津滨海开发造成影响。接受本报采访的一名日本教授说,天津工业总产值的大约50%和贸易额的大约76%都依赖外企,就业者31%也在外企,但天津对这些外企重视不够。这些和其他同类城市面临的问题是一样的,解决这些问题的前景也许都能在天津找到答案。

巴克特曼说,作为港口城市,天津比上海、广州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接近政治中心,更便于西方人从经济上影响中国的政治决策。但清政府倒台后,中国的政治中心南移,使上海后来居上。新中国成立后,虽然政治中心再次回迁北京,但中国把经济发展重心放在靠近东南沿海,这使天津的发展多少有些“先天不足”。而后天的劣势在于,天津培养的大批人才外流。

天津能肩负起这个重任么

在丁一凡看来,天津是可以担负起带动东北经济板块发展这个重任的,因为天津本来就有地域优势,是北方的集中出口城市,东北是中国的传统老工业基地,现在要重振老工业基地,这些地区离天津很近,可以与天津形成互动。另外,天津有雄厚的产业工人队伍。不过,他认为,天津是中国东北、华北全面发展起来的—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天津带动整个华北、东北活跃起来,把中国北方这盘棋盘活了,这或许是引起韩国焦虑的关键。

鲍威尔说,如果把北京、上海、广州比喻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明星,那么天津现有的低调形象,该是未来大多数中国城市应研究借鉴。因为现在许多中国城市都提出“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等口号,反倒是像天津那样做到“富裕但不高调”,才该是大多数中国城市的理性选择。

重庆代表团考察天津薄熙来称重庆服气不能泄气——薄熙来妙语解析渝津“难得的缘分”重庆市党政代表团考察天津,“滨海速度”令人震撼

10月9日至10日,市委书记薄熙来、市长黄奇帆、市政协主席邢元敏率重庆市党政代表团,赴天津考察城市建设、产业发展和滨海新区建设,进一步推动渝津两地合作。天津市委书记张高丽、市长黄兴国、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胜玉、市政协主席邢元敏陪同考察。

“滨海速度”令人震撼

天津滨海新区是此次考察的重点。规划面积2270平方公里的滨海新区,已连续10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预计今年GDP、工业总产值和税收都将超过上海浦东新区。10日上午,薄熙来一行到滨海新区,考察航天科工集团三院天津(滨海)光电信息产业园、空客A320天津总装公司、新一代运载火箭产业化基地、国家超级计算机天津中心等重点项目。

在东疆保税港区,远洋货轮正在繁忙地装卸着集装箱。这片保税港区所在的土地,是天津人“无中生有”,填海造地的成果。黄兴国介绍,为早日建好保税港区,干部群众埋头苦干,“五加二”、“白加黑”,18个月建成国际邮轮母港,21个月建成天津港集装箱码头,如今天津港集装箱吞吐量已达到870万标箱,位居全球第五位。薄熙来称赞说:“天津人敢想敢干,填海造地,变废为宝,把昔日的浅水滩变成了18米的深水良港,这种深谋远虑的大手笔、大气派,很值得我们学习。”随行的市委常委、两江新区管委会主任翁杰明等代表团成员,抓住机会感受“滨海速度”,向天津的同志学习取经。

此外,党政代表团还考察了东丽华明示范镇,了解“宅基地换房”试点情况。薄熙来等还饶有兴致地参观了农民博物馆,赞赏其构思精巧,传承历史的做法。

津渝亲如兄弟很有缘分

9日上午,渝津两市党政领导座谈。张高丽代表天津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对重庆党政代表团访津表示欢迎。他说,近年来,重庆发展思路清晰,工作力度大,实际效果好,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民生改善、打黑除恶等方面成效显著,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前不久,天津党政代表团到重庆考察,受到了很大震撼,学到了很多好经验、好做法,受益匪浅。重庆党政代表团此次来津考察交流,将进一步增进津渝友谊,深化两市合作。

薄熙来说,渝、津两个直辖市的确有情有缘,在场就有两个“黄市长”,两个“邢主席”,还都叫“邢元敏”,真是

猜你喜欢

滨海新区天津
守护天津卫 “疫”线显担当
天津之旅
《天津之眼》
天津滨海新区蓝白领公寓盘活与统筹
推动滨海新区检察调研工作全面上水平
天津宝成博物苑
初次在外过夜
天津滨海新区公共文化资金投入改革研究
大雾蒙蒙
天津滨海新区形象认知度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