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军民融合型企业集团——航天科工○六一基地创新发展纪实

2010-11-15李权忠

国防科技工业 2010年9期
关键词:科工航天电机

□ 曹 军 李权忠

(第一作者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六一基地主任,第二作者为党委书记)

2009年10月1日,在国庆60周年阅兵式上,基地研制的某型号航天产品威武雄壮地通过天安门广场

自1965年创建以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六一基地走过了辉煌的45年。

45年前,成千上万建设者从北京、上海、沈阳等地聚集到黔北高原,在人迹罕至的群山深处中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基地建设,为祖国的国防工业发展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凯歌。

经过45年的风风雨雨,一家现代化的大型军民融合型企业集团——○六一基地挺立在黔北高原。基地现有17家工业企业,2家商贸企业,9个事业单位,资产总值106亿元,员工1.6万人。

这里,正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迅跑!在100分的试卷上做出120分的成绩

从第一次创业时单一的军品科研生产到第二次创业时的军民融合,○六一基地始终没有忘记“科技强军,航天报国”的使命,以“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为核心价值观,为祖国的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1971年,在某试验基地进行批抽检试验,基地取得了首批航天产品靶试成功;1992年某型号武器系统设计定型飞行试验取得成功,主要性能指标达到当时国际同类产品水平,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3年,作为“神舟5号”等载人航天工程研制参与单位,基地承担了电源、继电器、电连接器、特种电机、电爆阀等6大类70个品种的研制任务,为我国首次载人航天工程作出突出贡献,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2005年,基地研制的某武器系统定型飞行试验获得成功,部队首长称赞基地在100分的试卷上做出了120分的成绩,该型号武器系统2006年获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7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9年,某新型号武器系统研制获国家立项,空装军通部和航天科工集团联合召开研制动员会,以此擂响了进军新型号的战鼓!

在新中国的最近三次重大阅兵活动中,由○六一基地研制的三代地空导弹方阵,三次威武雄壮地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国家和全国人民的检阅!

吹响“第二次创业”的进军号角

自实施军转民方针以来,基地先后开发生产了特种汽车、汽车零部件、电冰箱、微特电机、液力变速器、油井测量仪器等数百种民用产品,列入批量生产的有80多项。产品涉及机械、电子、电源、电机、电器、化工、冶金等行业。

近年来,基地不断壮大有市场前景的支柱民品。以铝工业技术装备、锂离子电池、微特电机、精密齿轮、液力变速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装置、核电配件、石油装备系列产品等为代表的—大批民品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以石油装备、微特电机为代表的多种高科技产品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知名度及信誉,部分产品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基地研发生产的系列应急救援装备,在国内外应急救援,特别是在四川汶川、青海玉树地震灾害救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基地成为我国应急救援装备领军企业。

基地大力开拓民用产业。以贵州航天高新技术产业园——贵阳、遵义两个园区为自主创新平台,同时在上海、天津、深圳、苏州等地建立研发生产基地,发挥产业集群优势。从2002年开始建设至今,贵州产业园已累计完成投资25亿多元,入住企业40多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9家。园区还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被贵州省批准为“贵州省产学研联合开发示范基地”。产业园的遵义园区还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航天军转民(装备制造)特色产业基地。

节能型永磁电机抽油机

2009年,国家科技部批准以基地林泉电机厂为依托建设国家精密微特电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列入2009年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批组建项目计划。这是航天科工集团第一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也是贵州省第二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09年,基地有97个项目列入国家科技创新项目,其中国家级项目28项。完成291项专利申请任务,其中发明专利135项,获专利授权170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4项。10家单位成为贵州省知识产权试点单位,2家成为示范创建单位。

基地现已形成了以机电一体化技术装备、工业基础件、特种车及汽车零部件三大板块为主的民用产业发展格局,17 家企业相继申请了自营进出口权。电机、电子元器件等产品已出口美国、日本、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国。基地营业收入从2000年的10亿元,跃升到2009年的近60亿元,民用产业连续以近40%的速度增长。

既着手做精做细 更着眼做大做强

基地坚持以“科技强军,航天报国”为使命,以“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为核心价值观,把“航天立业,团结拼搏,求实创新,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融入基地的科研生产、经营管理、改革创新全过程,矢志追求“创业报国的工作乐园、求知进取的学习乐园、健康和谐的生活乐园”的共同愿景,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历年来,基地获省部级以上先进集体50多个,省部级以上先进个人200 多人次,其中全国劳动模范6人。2003年基地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004年基地党委被国务院国资委党委评为“中央企业先进基层党组织”;2009年基地领导班子被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评为“四好”领导班子。以全国劳动模范毛腊生、李志维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为基地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基地领导班子明确提出:“要着手做精做细,着眼做大做强,以矢志不渝、坚韧不拔的精神,顽强拼搏,创造出一流规模效益的一流企业,才无愧于历史重托”。今年以来,基地经济运行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8.01%,占全年计划任务的52.04%;利润同比增长16.17%,占全年计划任务的50.39%。

“十二五”期间,基地民用产业重点要发展好现有三大产业板块、培育好专业关联度强的军民结合型产业项目、以贵州航天高新技术产业园为主打造基地核心产业圈,实现跨地域发展。通过努力,把基地建设成一个具有强大核心竞争能力、持续发展能力,文明先进富裕的、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军民融合型企业集团。

猜你喜欢

科工航天电机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〇一所
《防爆电机》期刊
我的航天梦
航天梦,我的梦
泵用电机水润滑轴承选择与应用
关于电机滚动轴承的选择与计算
瞻望电机的更新换代
逐梦航天日
扬帆破浪 砥砺前行
——庆祝国防科工局核技术支持中心成立十周年
热烈庆祝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部成立57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