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坚忍执著支撑起民族解放事业的丰碑——纪念抗日战争中的人民兵工
2010-11-15李元龙
□ 本刊记者 陈 宁 李元龙
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已经整整65年了。这场胜利,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在波澜壮阔的民族解放进程中开启了一个崭新的历史纪元。抗战期间,经中国共产党倡议,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起来,成为战争胜利最为坚实的人力和组织基础;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及敌后根据地的广大军民扮演起中流砥柱的角色,为彻底消灭侵略者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武装力量当中,人民兵工作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这场关系民族命运的重大事件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八年抗战中,在党关于自主发展武器装备的思想指导下,人民兵工由分散走向集中,由手工操作到机械化生产,一步步发展壮大,为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斗争提供了有力支持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整个民族被推向了危险的边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大义为先,坚持全面抗战路线,提出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和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实施动员人民、依靠人民的路线政策,开辟广大的敌后战场,成为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
面对装备在数量和质量上优于自己的敌人,深入敌后的八路军、新四军,首先碰到的是枪械维修和最低限度的弹药补给问题,故而,中国共产党将军火接济问题提升到一个新的战略高度。在土地战争后期基本解体的人民兵工,也由此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1937年起,各抗日根据地由修械所和简单的兵工生产开始,重新建立根据地的兵器工业。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上再次强调:“游击战争的军火接济是一个极重要问题……每个游击战争根据地都必须尽量设法建立小的兵工厂,办到自制弹药、步枪、手榴弹等的程度,使游击战争无军火缺乏之虞”。指导思想的明确,为人民兵工的成长壮大提供了有力保证。
随着根据地的逐步扩大,兵工厂的筹办驶上平稳的轨道,相对稳定的兵工生产也获得了更多的有利条件。1938年以后,在兵工事业顺利推进的基础上,各根据地的兵工领导机构相继出现,并进一步促进了兵工布局和组织体系的完善。一些根据地甚至进行企业化管理的有益尝试,从制定计划、产品生产到质量验收等各个环节都探索标准和规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941年至1943年,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的岁月,兵工生产相应处于最困难的时期。面对严峻的形势,中央军委提出,“在山地抗日根据地上,应设立中等后方……在平原上只能建立很小的、分散的、秘密的后方”,兵工由集中走向分散,生产重点转向手榴弹和地雷等。进入1944年,抗战由相持阶段转入战略反攻阶段,分散的兵工厂再次集中组合,兵工生产呈现新的进展势头。据不完全统计,到1945年初各根据地军工部门共有大小兵工厂约130个,职工近2万人。源源不断的军火供应,为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在8年的抗战过程中,除完成大量修械任务外,各战略区直属兵工厂还生产了手榴弹近450万枚,地雷20万个,子弹780万发,长短枪1万多支,枪榴筒、掷弹筒6300多具,各种口径迫击炮900余门,有力地支援了八路军和新四军的作战行动。抗日战争中的人民兵工,是伴随形势的发展而逐渐建立和成长起来的。从流动的随军修械所,到有相对固定场所的兵工厂;从初期主要靠手工操作,到部分使用机器;从只能复装子弹、维修枪械,生产手榴弹、地雷、黑色火药,到能够制造黄色炸药、子弹、炮弹、步枪、掷弹筒、迫击炮等,人民兵工的历程,清晰地勾勒出一条在特定条件下走自力更生之路的发展脉络。在这一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关于自主发展武器装备的思想确定下来,经过实战锻造的人民兵工完成了由初创到出现工业化生产萌芽的历史性跨越。
二、八年抗战中,人民兵工不断攻克技术难关,在恶劣的环境中开始了宝贵的自主创新尝试,为走上正规化的发展道路积累了重要经验
抗日战争初期,人民兵工建于各地的修械所,大多数规模较小,缺少专门人才,甚至没有固定的工作场地,设备也仅限于锉刀、钳子、榔头等简单工具。硬件和软件的缺乏,制约着人民兵工的生产水平,当时的兵工生产主要集中于枪械的修理和复装子弹以及地雷、手榴弹的制造。
然而,条件的简陋并未熄灭兵工人钻研技术的热情。为落实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关于造枪的指示,各地兵工领导机构积极组织试制步枪。伴随机器设备的增加,人民兵工也由手工制造步枪过渡到用机器仿造步枪。1938年以后,各地陆续仿制出7.9毫米步枪和部分型号的轻机枪,并投入批量生产。在1940年的百团大战中,针对山地作战的特点,八路军军工部以日军掷弹筒为参考,克服了材料和加工设备方面的困难,最终突破了制造曲射武器的技术难题,于1941年投入生产,配发到部队。
囿于条件,因地制宜便成为抗战期间人民兵工攻克技术难关的基本指导原则。战争中,炮弹加工曾一度是横亘在兵工人面前的巨大难关。为解决这一问题,1941年初,八路军总部军工部在山西武乡县柳沟铁厂成立了试验小组,把美式的黑心韧化处理工艺与太行山上的焖火技术结合起来,发明了火焰反射加热炉,经过这种加热炉焖火处理,由当地生产的又脆又硬的白口生铁即可进行车削加工。白口生铁焖火技术试验成功后,自1941年4月起,太行山上开始了大量自制炮弹的历史,这是根据地兵工生产上的一件大事,也是冶炼工艺的一次飞跃。
从根据地的物质条件出发研制高级火炸药,也一直是兵工部门为之奋斗的重要目标。制造火炸药的基本原料是硫酸。而在敌后根据地制造硫酸,既无技术又无设备,十分困难。但兵工人员土法上马,经过反复实验,最终获得显著进展。1940年至1943年,晋察冀根据地、陕甘宁边区、晋冀鲁豫根据地先后用不同方法制造出硫酸,而且再接再厉,又生产出硝酸、硝化棉和硝化甘油等原料,将根据地的火炸药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在战略反攻阶段,随着生产设施的改善,兵工生产中的许多问题迎刃而解。1944年,晋察冀军区和陕甘宁边区已能够提炼纯铜和纯锌用于生产全新子弹,改变了过去用复装来生产子弹的做法。同一年,八路军总部军工部再次改进炮弹的焖火技术,使铸件毛坯合格率由30%左右提高到95%以上,提高了产量。1943年至1944年,冀鲁豫根据地制成九二式步兵炮弹和75毫米山炮弹;新四军所属兵工部门研制出37毫米、45毫米平射炮。这些后膛炮及弹药在拔除日伪军的据点中都发挥了关键作用。
抗战中,人民兵工在技术上所取得的令人赞叹的成就,都是兵工人不畏困难,勇于钻研、肯于钻研、善于钻研精神的真实写照。他们尊重科学、脚踏实地、一丝不苟的作风,为人民兵工的健康成长注入了积极的因素。
三、八年抗战中,一大批兵工人为构筑抵御侵略的坚固长城贡献出智慧与生命,他们的汗水与鲜血也筑就起一座精神的丰碑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前方将士流血牺牲的结果,也离不开后方的默默支持与无私奉献。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敌后武装斗争中,广大兵工人以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同样于民族解放的浩大史诗中留下了感天动地的壮美篇章。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之后,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高涨,不愿当亡国奴的产业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一批批投奔八路军和新四军。当时的抗日根据地,生产条件简单粗陋,生活也极端清苦。人民兵工中的许多技术干部和技术工人来自大中城市,他们甘愿抛弃优厚的待遇和相对安定的生活,投身革命,以苦为乐。吃,是杂粮和咸菜;穿,是补丁套补丁的粗布衣服;住,是草棚和土炕。然而,物质享受上的落差不能抵消挽救民族于危亡的荣誉感,他们与其他职工一道,在抗日救国的旗帜下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培育出老一辈兵工人优良的革命传统。
1942年和1943年,根据地正值灾荒严重,职工粮食定量标准降低,每人每天由一斤减至6两多,后来又降到半斤,而由于粮食质量低劣,实际份量还要更少。职工只能杂以杨树叶、野菜、豆饼、花生皮和糠来充饥,还常常不能裹腹。再加上医药匮乏和敌人施放生物病菌,中毒性感冒、痢疾、疟疾广泛流行。尽管身处异常困难的环境当中,可是在对待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上,绝大多数兵工职工始终能够做到顾大局、识大体,先公后私,以至公而忘私。1943年,部分产品实行计件工资,工人普遍超过定额,工资收入增长数倍,政府财政难以支付。在这种情况下,职工体谅政府艰难,自觉“平抑工资”,放弃超产收。不仅如此,广大职工还积极开荒种地,生产自救,主动提出不领棉衣、工作服和肥皂等日用品,并踊跃捐献工资,在10小时工作之外,加做义务工,以救济灾民,充分表现出兵工战线高度的爱国热忱与主人翁责任感。
在火药制造过程中,由于缺少劳动保护措施,职工往往要付出损害健康乃至牺牲生命的代价。高浓度的酸气,毒性很重的硝化甘油蒸气,麻醉性强烈的乙基醚蒸气,使生产硫酸、硝酸、硝化棉、硝化甘油的工人和有关人员的呼吸器官和神经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工作半年以上的工人,牙齿普遍会被腐蚀,皮肤也难免被酸性物质灼出斑斑伤痕。而偶尔的爆炸事故,在夺走职工性命的同时,也让不少人留下终生残疾。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广大兵工人并没有产生畏难情绪,止步不前,而是充分发挥革命的献身精神和主观能动性,在一次次的危险尝试中推动兵工生产向前发展。
抗战中的人民兵工,涌现出吴运铎、赵占魁等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他们身上,集中展现了那个年代兵工人整体的精神风貌。在困苦的物质条件衬托下,高尚的人格光芒闪现;在无私忘我的工作背后,坚定的救国信念彰显。人民兵工在为救亡图存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精神财富。
65年前的胜利,已经成为历史的永恒,在我们的记忆中镌刻下深深的印记。而在那场战争中所发扬光大的人民兵工传统,却作为历史的余绪传承下来,融入到一代代兵工人的血液当中,成为鼓舞后来者秉持前辈精神,继续为民族复兴而前仆后继、无私奉献的不竭动力!